雙腎草

雙腎草

雙腎草,中藥名。為蘭科植物長距玉鳳花HabenariadavidiiFranch.的塊莖。分布於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具有補腎,止帶,活血之功效。用於腎虛腰痛,白帶過多,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腎草
  • 別稱:腎陽草、雞腎參、對對參《雲南中藥資源名錄》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微子目
  • :蘭科
  • :玉鳳花屬
  • :長距玉鳳花
  • 分布區域: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 採集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塊莖。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功效

補腎,止帶,活血。

主治

用於腎虛腰痛,白帶過多,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除去莖葉,洗淨,鮮用。

形態特徵

長距玉鳳花又名:長距鴨頭蘭。植株高65-75厘米,乾後變成黑色。塊莖肉質,長圓形,長2-5厘米,直徑0.8-1.5厘米。莖粗壯,直立,圓柱形,直徑4-6毫米,具5-7枚葉。葉片卵形、卵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抱莖,向上逐漸變小。總狀花序具4-15朵花,長4-21厘米;花苞片披針形,長達4.5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漸尖,下部的長於子房;子房圓柱形,扭轉,無毛,連花梗長2.5-3.5厘米;花大,綠白色或白色;萼片淡綠色或白色,邊緣具緣毛,中萼片長圓形,直立,凹陷呈舟狀,長1.5-1.8毫米,寬6-7毫米,先端鈍,具5脈;側萼片反折,斜卵狀披針形,長1.7-2厘米,寬6-8毫米,先端漸尖,具5-7脈;花瓣白色,直立,斜披針形,近鐮狀,不裂,外側邊緣不臌出,長1.4-1.7厘米,寬3-4毫米,先端近急尖,具3-5脈,邊緣具緣毛,與中萼片靠合呈兜狀;唇瓣白色或淡黃色,長2.5-3厘米,基部不裂,在基部以上3深裂,裂片具緣毛;中裂片線形,長20-25毫米,先端急尖,與側裂片近等長;側裂片線形,外側邊緣為蓖齒狀深裂,細裂片7-10條,絲狀;距細圓筒狀,下垂,長4.5-6.5厘米,稍彎曲,末端稍膨大而鈍,較子房長,甚至超出近1倍;花葯直立;藥隔頂部截平,寬4毫米,藥室叉開,伸長;花粉團狹橢圓形,長4毫米,具線形、長5毫米且向上彎的柄和粘盤,粘盤小,近圓形;柱頭的突起物細長,棒狀,長5毫米,約與藥室等長,前部鐮狀膨大,且向上彎曲;退化雄蕊小,長橢圓形。花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3200m的山坡草地或雜木林下。分布於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