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雙眼無花果鸚鵡是一種小鸚鵡,體長13-16厘米,體重42-55克。面部有複雜的顏色組成,前半部像帶著面罩,臉頰和耳羽深紅色,額頂部至眼睛的側面均是輝煌的碧藍色,一條綠線穿過頂部和背面的眼睛,紅色的臉頰下面具有藍紫光染色,並一直持續到喉嚨。翼覆羽為明亮的綠色,初級覆羽為藍色。次級飛羽是沉悶的綠松石藍色,具黑色的外螺紋和內螺紋。所有的羽毛呈現黃白色帶,底部有綠色與黃色的滾邊。較低的下體全部展現出一種黃綠色的顏色,比背部稍淺,雙翼側面沿著翼邊的羽毛閃爍著黃色的長條,尾下覆羽灰色。鳥喙強勁有力,鉛灰色並具暗灰色的蠟質,虹膜深褐色,腿爪灰綠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邊緣地區、乾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開闊的尤加利樹林地等地,在澳洲也會出現在公園、灌木叢、農作物區及紅樹林林地等地區。
生活習性
雙眼無花果鸚鵡的食物中,
無花果占了最重要的部分,覓食時安靜,動作敏捷快速,不會到地上活動或覓食,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動,在棲息的樹木上會聚集200隻左右。天然食物除了無花果以外, 也會食用水果、花蜜、昆蟲幼蟲,或由樹皮上刮食一些青苔與真菌類植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尼的紐幾內亞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其周圍的小島,澳大利亞東北部也有其族群。
繁殖方式
雙眼無花果鸚鵡的
繁殖季節,在紐幾內亞從3月開始,在澳大利亞是8月至11月。巢建在大樹的主幹或大的樹枝的樹洞裡,距地面8至20米。雄鳥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挖掘未完成的鳥巢,會挑好幾個洞,然後再作出最後選擇。交配前的儀式,雄鳥給雌鳥提供的食物也很常見。其餘大部分的工作是由雌鳥完成,鳥巢的入口孔直徑約4厘米,孔深20厘米。每窩產2枚白色的卵,時間間隔48小時,孵化持續18天。雛鳥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羽絨毛,7或8周后離開巢。在第3或第4周就會飛行,最初能飛行一小段時間。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aruensis
|
2.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coccineifrons
|
3.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coxeni
|
4.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diophthalma
|
5.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inseparabilis
|
6.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macleayana
|
7.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marshalli
|
8.
| |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virago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全球數量估計剛剛超過10萬隻,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似乎是穩定的,但是,有兩個亞種處於瀕危狀態。昆士蘭州亞種少於5000隻,它們在公園和花園的鳥巢數量似乎在下降, 新南威爾斯州亞種大概不到200隻,主要原因還是由於熱帶雨林被破壞。第三種約克角亞種在澳大利亞的數量仍然很可觀。因此總體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人工養殖
卵生,大型的無花果鸚鵡均較小型的無花果鸚鵡容易繁殖,雙眼無花果鸚鵡的繁殖並非很容易,而且幼鳥的死亡率非常的高,往往活不過幾天,而且這種情形常一再地發生,如果遇到這個問題,在幼鳥孵出後將日常提供的食物改為軟性食物(如芒果、木瓜等)可能會有改善,成對分開繁殖,將巢箱安裝於暗處,一窩產2顆卵,孵化期約21天,親鳥對飼主檢查巢箱很敏感,不宜時常打擾它們,羽毛長成約35天,幼鳥一般約40天左右會離巢,雄鳥對幼鳥有時有攻擊性,不宜太晚移出幼鳥。
雙眼無花果鸚鵡在國際上的鸚鵡養殖中數量非常稀少,飼養照顧不易以及幼鳥不易存活是主要原因,剛引進飼養時十分敏感,常常因壓力、緊迫與不安而死亡,尤其是野生鳥,籠養的雙眼無花果鸚鵡很安靜,啃咬力雖不強但最好提供樹枝供啃咬以防止上喙部的過度生長,它們對於低溫也很敏感,一般溫度最好不低於15度,巢內有幼鳥時不要低於20度,食物的提供最重要,避免像飼養小型鸚鵡般只提供種子穀物,蔬菜水果、花蜜、昆蟲、維他命補充劑等食物也都應適量供應 ,也可以把進口吸蜜鸚鵡粉狀飼料當為主食之。
註:雙眼無花果鸚鵡圖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