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我們都深信自己獨一無二、不可複製,可是誰知道呢,一位酷肖者的出現,就能讓人懷疑自己是某種低劣的複製品,就能動搖我們全部的生存信念。
一次偶然的觀影,打破了歷史教師特圖里亞諾·阿豐索寧靜的生活——他發現了一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此人在一部過時的三流電影裡扮演旅館接待員的角色,不僅相貌、身材、聲音與特圖里亞諾·阿豐索神似,連唇上的髭鬚、腿上的疤痕、手臂上的痂也與特圖里亞諾·阿豐索相同。此人到底是誰?失散的孿生兄弟、純粹的生物學上的奇蹟,抑或造物的流水線上詭譎的複製品?特圖里亞諾·阿豐索不禁毛骨悚然。帶著極度的緊張和深深的困惑,他開始了對這位陌生的“雙生子”的瘋狂調查……
我們都以為自己獨一無二、不可複製,可誰知道呢,一位酷肖者的出現,一個不可解釋的神異現象,就能粉碎對自我身份的認知,就能動搖我們全部的生存信念……
作者介紹
若澤·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1922-2010)
葡萄牙作家。1947年出版首部小說《罪孽之地》,1995年獲葡萄牙語文學最高獎項卡蒙斯文學獎。1998年,因其“充滿想像、同情和諷喻的寓言故事,不斷地使我們對虛幻的現實加深理解”,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薩拉馬戈的作品風格獨特,內涵深刻,作品主題大多關心的是人類的命運與世界的前途。寫作手法上,他創立了一種充滿想像、隱喻和諷刺的小說類型,贏得了無數讀者的讚譽。
他一生創作了數十部小說和其它文學作品,已經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總銷售超過350萬冊,主要作品包括《
修道院紀事》、《洞穴》、《大象旅行記》、《石筏》等。
作品賞析
名人推薦
像福克納一樣,薩拉馬戈能夠將任何非常之事加諸於生活之上,他對自己的靈感和寫作目標非常自信。
——
約翰·厄普代克媒體推薦
和普魯斯特一樣,薩拉馬格用文字將一個迷宮般的世界條分縷析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他用洞悉人性的聲音將我們喚醒,使我們得以存在。
——《紐約時報》
《雙生》又是一部讓人難以忘懷的作品……作者寫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傑作。
——《洛杉磯時報》
作品改編
本書已改編為電影《
宿敵》,由加拿大新銳導演丹尼斯·維弗勒執導,傑克·吉倫哈爾主演
相關評論
雙生人的逆襲
黃夏/文
葡萄牙作家若澤·薩拉馬戈的這本《雙生》,中文只有18萬字,但讀來仿佛有36萬字。薄書變厚的原因,除去行文風格,最主要的,恐怕還是作家對題材的處理方式。1998年,瑞典皇家學院的諾獎授獎詞中提到,薩拉馬戈“用想像力、同情心和反諷所維繫的寓言,持續不斷地讓我們把握到捉摸不定的現實”。沒錯兒,正是這樣的寓言特質——象徵味十足而餘韻悠長,提供文本闡釋的多種可能性——才讓人時時掩卷、停頓,沉思作者的微言中,蘊含了怎樣的大義,幫助我們把握到了怎樣的“現實”。
《雙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某一天,阿豐索從一部碟片中看到了一個與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這個人只是一個跑龍套的配角,名字被擠在一大堆民眾演員的名字中。於是,阿豐索從大量碟片中推測出這個演員的藝名,寫信給電影公司索要演員的真名(克拉羅)。但他為了不留把柄,以女友瑪利亞的名義寫了這封信,他又無法確定與她的最終關係,所以向她隱瞞了這件事。從阿豐索向克拉羅提出見面的那一刻起,整部小說的結構出現了一種近乎噩夢般的雙生構造:克拉羅同樣向妻子埃萊娜隱瞞了這件事,像阿豐索那樣喬裝之後陷入身份認同的危機,小心翼翼地窺伺、暗算對方,尾隨、垂涎、染指對方的女人……這樣的雙生結構同樣催生出雙重人格、雙重生活,但它們的歸宿卻是同一的:地獄。
薩拉馬戈寫此書,需要克服這樣一個問題,即這個看來如此荒誕的故事,如何與現實實現無縫對接?如何才能讓讀者不覺荒誕,反覺真實,甚至有種惺惺相惜的認同感?這就牽涉到小說虛構與真實之間的關係。納博科夫曾在《文學講稿》中探討過這種關係:“就小說而言,或人或物或環境的真實完全取決於該書自成一體的那個天地。一個善於創新的作者總是創造一個充滿新意的天地。如果某個人物或某個事件與那個天地的格局相吻合,我們就會驚喜地體驗到藝術真實的快感……對於一個天才的作家來說,所謂的真實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須創造一個真實以及它的必然後果。”
同樣,薩拉馬戈成功地創造了這樣一個“真實”,它“自成一體”,充滿了實驗小說的趣味,和現實主義的張力。他用雙生的道德意義來區隔主人公與世界的聯繫,使其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中;同時,為了立起這個封閉環境的骨架,他在其中填入了大量的血肉,亦即嚴密自洽的人性和生活的邏輯。他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書中一對雙生人說謊、喬裝、固步自封,成為精神上無根和漫遊的囚徒,並非哲學上的凌空蹈虛,而是由他們需要承受的這樣一個封閉環境必然導致的道德和思維界限造成的。有趣的是,當他們在一根線似的思路中團團打轉時,恰好禁止掉本來與之平行的另一個雙生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們的伴侶,瑪利亞和埃萊娜,稍稍抖露一下才智和幽默,都足以讓我們大吃一驚,可見如她們男人那樣的個人主義者在主張話語權時是多么以自我為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薩拉馬戈對語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深刻的認識。他說“和人們通常認為的相反,幫助我們通往偉大的、戲劇性的談話的詞語,往往也是謙遜、尋常、普通的”,而書中的主人公,為達自己遠非光明的目的,無論對己還是對人,用的都是與謙遜、尋常、普通無涉的“大詞”。阿豐索何以向瑪利亞撒謊?是為了不讓瑪利亞捲入不幸;克拉羅為何勾引瑪利亞?是因為阿豐索的出現驚嚇到了埃萊娜,克拉羅不得不“討個說法”。我們看到,在薩拉馬戈刻意創造的諸種語境(利他、人道、美善、正義,等等)中,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使詞語背離它們本來的意義,而雙生出與之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另一層意義。這使我想起莊子批判禮教的著名論斷,“為之符璽以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我們堆砌詞語,整飭語言,初衷是為了信之、矯之,最後只是為了在它們的名義下,理直氣壯地竊之。
小說後半部,克拉羅以向瑪利亞道出真相來威脅阿豐索,後者只好同意克拉羅以他的名義行無恥之事;為了報復克拉羅,阿豐索同樣穿起克拉羅的行頭來欺騙埃萊娜,兩人互換身份,到頭來既傷害了別人也失落了自己。至此,小說的道德寓意已經豁然顯現,主人公愈是力求確定自己作為“獨一無二”個體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要抹殺對方的存在意義),就愈是在背信棄義中失掉這種意義。具體到阿豐索,他對雙生的拒絕和對獨一無二的矜持,實際上都是形而上的,他所能想到的,只是另一個複製人取代他成為他女友的情人、母親的兒子,讓他產生的一種被排斥的多餘人感覺。但他從來沒想到,對他的女友和母親來說,他從來都是無可替代的存在,所謂愛,所謂精神寄託,都不是一個與你在外表上相同的人能夠輕易共享和承擔的。
可惜這樣的覺悟總是來得太晚,薩拉馬戈顯然也不願燉個雞湯來撫慰人。薩拉馬戈小說的一個重要特質,就在於作家一旦啟動小說構造中某個精密的零件,整部小說就會如多米諾骨牌一樣自行推動和發展。作家為何強調阿豐索離婚七年?就是為了讓瑪利亞發現冒牌的阿豐索(克拉羅)指頭上那圈明顯的戒指印,這一細節直接為他們反目且雙雙橫死埋下伏筆,也使阿豐索從此背上沉重的道德負擔——為了使醜聞不致曝光並傷及更多無辜,他必須以克拉羅的名義活在世上。作家為何在小說中兩次提到阿豐索當初詢問演員名字時,還有另一個人也在打探?我們只道是一個冬粉,卻不料這枚看似無關的楔子,最後竟然使阿豐索想要贖罪的欲望,變得岌岌可危。此君打電話給阿豐索,就如當初阿豐索打電話給克拉羅:哈囉,老兄,請問你是演員克拉羅嗎?然後是同樣的聲音、同樣的相貌、同樣的身材——整個一個首尾呼應的迴環結構,命運又敲響了不祥的戰鼓!薩拉馬戈在小說構造上的精心安排讓人不由想到E.M.福斯特,他們不輕易浪費任何一個細節的匠心,常常敬業得能讓人掉落一地的雞皮疙瘩。
如果說在早年的《失明症漫記》中,薩拉馬戈尚且對體制和人性各打了五十大板,那么在《雙生》中,薩拉馬戈是全然向人性開戰了。薩拉馬戈對人性的洞察是如此之廣、之深、之毒辣。他對他筆下的主人公,時而聯手共謀,一起撇掉男人們覺得礙了他們手腳的女人、朋友和煩心事,時而又將之拋出,充滿諧謔地看他們忍受種種焦慮、猜忌的煎熬。待到崩潰的邊緣,薩拉馬戈又站出來,作為他們的好兄弟、好夥伴,以常識之名拉他們一把,和他們調情、拌嘴,鼓勵他們,勸阻他們,並且讓他們在辯論中高高興興地勝出。最後,薩拉馬戈將鏡頭漸漸調遠,讓我們看到這種阿Q式的勝利是多么可笑、可憐、可悲、可鄙。
與下屆諾獎得主君特·格拉斯比起來,薩拉馬戈對人性的看法近乎黑暗。格拉斯愈老愈樂觀,堅信教育在改造人的靈魂上的建設性作用,但在薩拉馬戈看來,教育是全然如上述說到的語言一樣不能觸及實質問題的偽命題。對人性惡無法剷除、也剷除不盡的堅定信仰和無情批判,貫穿了其小說中的大部分。而它們的品質,亦恰如沾滿血漬的匕首一樣陰森、鋒利,讀來教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