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滑移

雙滑移

雙滑移是指結構物的內外雙牆同時採用滑模的施工方法。將雙牆的模板支承在三立柱的承力架上或支承在二立柱承力架上,利用雙牆之間的隔熱材料兼作模板形成雙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滑移
  • 外文名:Double slip
  • 學科:土木工程
  • 領域:工程技術
簡介,滑模,爬升千斤頂選用,滑升模板高度選用,液壓千斤頂工作原理,滑升模板,

簡介

雙滑移是指結構物的內外雙牆同時採用滑模的施工方法。將雙牆的模板支承在三立柱的承力架上或支承在二立柱承力架上,利用雙牆之間的隔熱材料兼作模板形成雙牆。雙牆施工必須是雙支承桿和雙千斤質。雙滑施工簡化工作,施工速度快,多用於煙囪內外筒壁的滑模施工。

滑模

滑模是模板緩慢移動結構成型,一般是固定尺寸的定型模板,由牽引設備牽引。滑模工程技術是我國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中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現場場地占用少、結構整體性強、抗震性能好、安全作業有保障、環境與經濟綜合效益顯著的一種施工技術,通常簡稱為“滑模”。
但滑模不僅包含普通或專用等工具式模板,還包括動力滑升設備和配套施工工藝等綜合技術,主要以液壓千斤頂為滑升動力,在成組千斤頂的同步作用下,帶動1米多高的工具式模板或滑框沿著剛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或模板表面滑動,混凝土由模板的上口分層向套槽內澆灌,每層一般不超過30cm厚,當模板內最下層的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模板套槽依靠提升機具的作用,沿著已澆灌的混凝土表面滑動或是滑框沿著模板外表面滑動,向上再滑動約30cm左右,這樣如此連續循環作業,直到達到設計高度,完成整個施工。滑模施工技術作為一種現代(鋼筋)混凝土工程結構高效率的快速機械施工方式,在土木建築工程各行各業中,都有廣泛的套用。只要這些混凝土結構在某個方向是邊界不變化的規則幾何截面,便可採用滑模技術進行快速、高效率的施工製作或生產。在各種規則幾何截面的混凝土結構上,滑模技術顯示出無窮的威力。混凝土結構的施工經濟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施工製作效率成倍增加。

爬升千斤頂選用

爬升千斤頂由過去單一的3.5t級滾珠式一種,發展為3.5t、6t、9t、10t級,且有滾珠式、楔塊式、松卡式和升降式等多種形式和功能。毫無疑問,大噸位千斤頂的使用,為開拓滑模工藝新領域創造了條件,例如房屋建築中開拓了滑模與升板相結合的"滑升法"。筒倉施工中,由在倉壁內利用Φ25爬盤滑升改為利用Φ48×3.5腳手管爬升,從而使原來爬行埋在混凝土內不能回收,轉為可以回收,又如當大直徑筒倉採用輻射"輪轂式"支承時,可在筒倉中心部位處增設"帽式井架",在井架內用中心吊掛式千斤頂來輔助筒壁千斤頂滑升,例如由中國建材建設總公司上饒滑模處承建的宿州糧庫5個Φ28m淺圓倉施工中,就採用了此法,解決了柔性平台操作困難,容易引起庫體失圓,剛性平台重量大,用鋼量多的矛盾,取得可喜的成功。由江都滑模成套設備廠試成功的GSJD-35型滾珠式升降千斤頂,既能承載上升,又能承載下降,從而使千斤頂只能升不能降,降模施工時被動尷尬的局面,不再成為困擾我們的因素。我們認為在推廣使用大噸位千斤頂同時,小噸位千斤頂仍有其獨特優點,不能概摒棄,更能斥之為因循守舊,正如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Ⅱ、Ⅲ級高強鋼筋在受力大的梁、柱中被廣泛使用,甚至可用型鋼來代替鋼筋;但受力不大的梁、板中,為了便於架立,有利於抗裂,小直徑的Ⅰ級鋼筋仍有其用武之地一樣。

滑升模板高度選用

滑升模板的高度以1.2m為宜,高度大,將使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增大,開字架腿柱處連線焊縫就容易脫開,引起漲模。

液壓千斤頂工作原理

採用鋼珠式的上、下卡頭,其優點是體積小,結構緊湊,動作靈活,但鋼珠對支承桿的壓痕較深,這樣不僅不利於支承桿拔出重複使用,而且會出現千斤頂上升後的"回縮"下降現象,此外,鋼珠還有可能被雜質卡死在斜孔內,導致卡頭失效。楔塊式卡頭則利用四瓣楔塊鎖固支承桿,具有加工簡單、起重量大、卡頭下滑量小、鎖緊能力強、壓痕小等優點,它不僅適用於光圓鋼筋支承桿,亦可用於螺紋鋼筋支承桿。

滑升模板

20世紀20年代,美國曾使用手動螺旋式千斤頂滑升模板的方法修建筒倉。40年代中期,瑞典出現了顎式夾具穿心式液壓千斤頂和高壓油泵,用脈衝程式控制滑升,使這項施工技術得到了改進和發展。其後很多國家和地區採用該法建造了不少高聳建築。例如,加拿大多倫多城的550米高的電視塔、香港的218米高65層的合和大廈都是採用這種方法建造的。 中國最初在修建筒倉時也使用螺旋式千斤頂滑升模板。60年代起開始用穿心式液壓千斤頂和自動控制裝置以建造高聳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