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寺雙塔(遼寧省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古建築)

雙塔寺雙塔(遼寧省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古建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雙塔寺雙塔位於遼寧省朝陽朝陽縣木頭城子鎮鄭家杖子村西北山溝的峭壁上,屬遼代興中府建州地區歷史遺蹟。

2013年,雙塔寺雙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概況簡介,歷史文化,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概況簡介

雙塔寺雙塔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木頭城子鎮鄭家杖子村西北、突出的山崖之上。雙塔建於遼代,東西相距23米。東塔高11米,西塔高13米。
東塔為空心八角形單檐式磚塔。造型為樓閣式與覆缽式相結合,高11米,塔頂為覆缽式,塔基上為仰蓮花瓣拖起塔身。該塔精美之處在塔身,塔身八面,有券門、假門、假窗及菩薩坐蓮浮雕像。假門上寫有朱書文字。
西塔為空心八角形三層檐磚塔,三層塔檐,高13米,塔頂為覆缽式。塔身正面開券門,表面浮雕小塔及小龕。

歷史文化

雙塔所在的雙塔山,原山上山下共有大小寺院7座,分別供奉千手千眼佛、臥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及關羽等。今尚存雙塔寺一座,據民國十九年《朝陽縣誌》記載:“雙塔寺,在縣西南60公里昭蘇溝村外山上,系本地人捐資修建。寺基地勢極險峻,寺前建塔兩座,高約數丈,故寺得此名。”雙塔最早建於唐代,後經遼、清等歷次重修,清朝時,又在塔後陡立的山崖下及塔下500米之平坦處,修建了多處寺院。
雙塔寺雙塔
朝陽縣雙塔寺
雙塔寺外的拐彎處,有一座海拔500多米的高山,當地人稱魏王山。魏王山東南面山崖陡立,形勢險要,西北坡稍平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在山上多次發現三菱圓鋌及鐵箭頭。另外,在魏王山下的召山嘴水庫的北坡,1972年修建水庫取土時,發現了一處大量人骨架埋葬處,大批人骨架雜亂無章地埋葬在一起,頭腳方向不一,有的身首異處,均無隨葬品。應該是戰死者的埋葬坑或是被俘殺者的亂葬地。據此分析,這裡應是一處古戰場,曾發生過較大戰爭。在魏王山下幾公里的召山嘴村東台子地方,朝陽縣文管所在文物普查中,發現了一處遺址,考古人員分析是“遼金時期一處縣治所”。考查史料,魏王山之名,應與遼代居於木頭城子(當時為遼代建州治所)的魏國公趙思溫有關。
史書記載,唐代以前,木頭城子一帶居住過喜歡山居的奚族人。《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崇州武德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置崇州、鮮州,處奚可汗部落,隸營州都督。”崇州,即今木頭城子古城,唐代武德年間設定,置州目的是為安置所謂“可汗部落”。可知,這一地區曾經居住著奚人,而且是安置可汗部落的地方。到了唐末遼初則又有遼太祖完茸故壘,置建州等記載。可見,唐遼之際,木頭城子鎮一帶是奚、契丹人的居住地。如今深山之中的古塔、寺等遺存,便是那個時期的歷史痕跡。

文物保護

2013年,雙塔寺雙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列第933號(編號:7-0933-3-231)。

旅遊信息

雙塔寺雙塔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木頭城子鎮鄭家杖子村(或稱鄭杖子)西北0.5公里處,當地稱作昭蘇溝的山溝里、雙塔山的峭壁上。
鄭家杖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