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太原市雙塔博物館,為公益一類全額事業單位。於1979年9月成立,名為太原市雙塔寺文物保管所,2019年8月,太原市雙塔寺文物保管所正式更名為太原市雙塔博物館。2020年9月,事業單位改革後所屬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
建築格局
永祚寺的山門修建於1980年,門額正中題字“永祚寺”是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書。三進院落,各有千秋,承載了不同的歷史。
第一進院落,叫“如意門”,始建於清代,門額上有當時陽曲縣知府戴夢熊所題“祗園勝境”四個字。“祗園”全稱為“祗樹給孤獨園”或“勝利給孤獨園”,是印度佛教的聖地之一。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曾在此居住過,說法、傳經二十五年,也稱為“祗園精舍”,與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並稱為印度佛教最早的兩大精舍。
第二進院落——牡丹園。牡丹是我國特有的花種,被世人稱之為“國花”,屬多年生木本植物,落葉矮叢灌木,生長緩慢,適宜栽種在地勢高、空氣燥、排水好的地方,也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條件,永祚寺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永祚寺內的牡丹占地面積為30餘畝,有4000餘株、80多個品種,每逢春夏之交,古剎雙塔寺內,古枝挺拔,競放新花,整個梵寺綺麗絢爛,奼紫嫣紅,清香飄溢。
寺院的第三道門,為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建,門額題有“永祚禪林”四個字。兩邊懸掛的楹聯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張頷所書:“風藻無穹帖愛寶賢花愛紫因緣有會寺求永祚塔求雙”。其含義是讚美寺院的建築、寶帖及明代牡丹紫霞仙,有緣人聚到一起,祈求永遠的福氣平安。
凌霄雙塔
凌霄雙塔,是現存全國磚塔成雙組合實例中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善、塔身最高的一組,堪稱我國的“雙塔之最”。
雙塔,其中一座位於塔院東南方,創建在先,取名為“文峰塔”,是以傅霖(傅山的祖父)為首的縉紳、學士為補輔太原“文運”不足而建造的風水塔。時隔九年,明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應晉穆王朱敏淳之邀,當時的護國禪師、五台山顯通寺住持妙峰法師經過四年的經營擘劃,在塔院西北方建造了“宣文塔”,形成了雙峰並峙、樓閣巍然的壯觀景象。
兩塔形如一對孿生姐妹,典型的樓閣式空心磚塔,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層。文峰塔是一座風水塔,高54.76米,塔身輪廓沒有明顯收分,塔剎為石制“葫蘆頂”。宣文塔,高54.78米,塔身有明顯的收分,塔剎為銅鐵制“寶瓶式頂”。在塔的第一層斗拱與斗拱之間,還嵌刻有“阿彌陀佛”,字型猶如一條飄帶,美觀而勻稱,既表明了塔的屬性為佛塔,也巧妙地填補了斗拱與斗拱間平板的空間,真可謂是獨具匠心。
寶賢堂集古法帖
《寶賢堂集古法帖》俗稱“大寶賢堂法帖”,是由明代晉藩王世子朱奇源於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始刻,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完成,歷時七年,共12卷,薈萃著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十餘個朝代128位書法大家的墨跡寶翰,真、草、隸、篆俱全,可謂歷代書法全壁、書林之瑰寶,是迄今為止全國保留原始最為完整的一部大型藩府刻帖。
太原市雙塔博物館專門設有“寶賢堂”展廳,展示的就是法帖原石和拓本。中國古代刻帖活動自唐朝開始,經宋代帝王的推動而大盛,刻帖成為當時學習與傳播書法的重要手段。明代,藩王成為刻帖主體,刻帖又一次盛隆。此帖不僅集前代各帖內容的不足,更代表著明代刻帖的最高水平。
太原市雙塔博物館,現收藏和保護有價值的碑刻總計260餘通。其中,有明代石刻珍品《寶賢堂集古法帖》180餘通,有清代著名《古寶賢堂法帖》36通。另有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醉筆石刻《念奴嬌·赤壁懷古》,清代著名書法家、曾是道光鹹豐同治三朝閣老的祁雋藻的《子史粹言》石刻四通,以及明代萬曆年曾任山西提刑按察使的呂坤的《晉溪隱居家訓碑》一通。2010年5月,山西著名的國學大師姚奠中先生將其1997年所撰的《永祚寺四百周年記》書丹刻石也置於此,成為永祚寺又一塊文筆俱佳的書法大作。
無梁殿建築
永祚寺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部由磚仿木無梁建築組成的寺院,“形似於木,而工精於木”的高超技藝,使其成為明代無梁殿閣中的典範,為研究明代無梁殿建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標本。
所謂“無梁殿”,顧名思義就是整個殿宇不用一根木質的梁、檁、椽、柱,而是用磚石砍磨砌築的穹隆性建築。這種穹隆性建築,早在千百年前就用在陵墓和磚塔建築上,但直到十四五世紀即明王朝時期,宮殿和寺宇才出現了這樣的建築形式。
太原市雙塔博物館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就是大雄寶殿。這是永祚寺中現存最大的殿宇,面闊五間,長19.35米,進深11.3米,外觀全為磚仿木結構而制,用磚雕出斗拱、椽飛等。為彌補磚仿木結構所造成的柱高、檐短、出跳尺度較小而使牆面顯得呆板的缺陷,能工巧匠別出心裁,在檐柱的上端,再雕刻磨砌出垂蓮柱、角替、枋頭、華板等裝飾構件,並在上面精心雕刻出卷草紋,置於闌枋之下,使整個大殿“雄宏中見富麗,粗獷中含精細”。
沿大雄殿東側方丈門前的台階折轉而上,可達三聖閣。這是一座單檐歇山式無梁高閣,磚制的檐牙高喙、殿角翹檐,好似大鵬展翅,昂首欲飛,有“無梁飛閣”之美稱。尤其是正中頂部結構複雜,以磚雕斗拱組成的藻井,結構尤為巧妙,斗拱出跳,層層疊澀而上,築成下大上小的穹窿頂,如同一眼絢麗的井架,稱為“藻井”。它的整體處理突出地表現了磚質斗拱的藝術美,顯示了明代中葉我國磚結構建築的技術水平,是我國古建築無梁式殿閣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紫霞仙牡丹
在第三院落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根植於寺院主殿大雄寶殿前的花池內的明代牡丹“紫霞仙”。“紫霞仙”原產於我國西北部,明代中葉徙植於太原,是太原現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全國唯一的明代牡丹。
太原市雙塔博物館內,“紫霞仙”共有七株。這種牡丹花種植年代久遠,品種較為稀少,花型為單瓣型,即使在盛開時花瓣也比較少,是著名的牡丹品種。“紫霞仙”為早開晚收的牡丹花種,花期較長,花葉深綠,初開之時花瓣為肉紅色,盛開之際呈淡紫色,臨近晚期為正紫色。每逢4月中下旬,一年一度的晉陽文化盛會——太原雙塔牡丹文化節如約而至,“紫霞仙”盡情綻放,無疑是太原城內的百草群芳之首。
展出內容
藏品資源: 珍藏有館藏文物41928件,744套,其中一級文物1件(套),三級文物378件(套)。以金屬文物居多,包括銅器、雕塑造像、瓷器、度量衡器、樂器法器、家具、書法繪畫、錢幣、古籍圖書、碑帖拓本、織繡、金銀器、石刻等類別。
寶賢堂碑刻展、法界梵音--永祚寺藏明代古鐘展、古塔展
文化活動
2023年12月,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非遺文化魅力,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雙塔博物館走進建設路國小,開展雙塔古建築系列之《屋檐上的藝術——瓦當》“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專題實踐課程。
所獲榮譽
2022年,太原雙塔博物館被掛牌為“太原市廉政教育基地”。6月,雙塔博物館成為雙北國小的“清廉教育實踐基地”。
2023年11月13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全省第三屆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評選結果,其中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雙塔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民俗文化系列展之山西手工紙製作技藝與生活》入選優秀陳列展覽。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旺季:8:30--17:30(4月1日至10月31日)
淡季:早9:0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門票指引
門票:30元/人·次(旺季4月1日—10月31日);20元/人·次(淡季11月1日—3月31日);
學生持證半票;現役軍人、離休幹部、殘疾人、60歲以上老人持證免票。
公共運輸
1.乘坐820,812,55 公車到“雙塔寺”站下車即達;
2.乘坐602,836,814路到“服裝城”下車,向南步行1公里,用時15分鐘左右到達;
3.沿著濱河東路開車行駛到南沙河快速路,即可直達永祚寺;
4.永祚寺廣場附近有太原市公共腳踏車租賃點;
5.自駕路線:環城二廣高速松莊站下,左轉進朝陽街,向西行2公里,在永祚寺路左轉直行800米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