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堆集戰役

雙堆集戰役

雙堆集戰役,淮海戰役第二階段中,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主力與華東野戰軍一部對國民黨軍的一次大規模村落攻堅戰。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 淮海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雙堆集是一個地理名稱,位於淮北市濉溪縣東南部,因淮海戰役的一場關鍵戰鬥在此發生而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堆集戰役
  • 時間: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11月至12月
  • 類別:規模村落攻堅
  • 參戰雙方:中原野戰軍主力與華東野戰軍
簡介,背景,軍力,戰鬥,結束,點評,

簡介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11月至12月,在淮海戰役第二階段中,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主力與華東野戰軍一部對國民黨軍的一次大規模村落攻堅戰。
雙堆集戰役

背景

11月22日,人民解放軍殲滅黃百韜兵團(參見碾莊圩戰役)後,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根據戰場形勢,幾經磋商確定第二個殲擊目標應是由蒙城地區向宿縣孤軍冒進的黃維兵團。決定以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和華東野戰軍兩個縱隊,圍殲黃維兵團於澮河南北地區;以華東野戰軍主力分別阻擊徐州、蚌埠可能出援的國民黨軍,確保圍殲黃維兵團之作戰。

軍力

23日,黃維為協同蚌埠李延年兵團和徐州邱清泉孫元良兩兵團南北對進,打通徐蚌路(徐州至蚌埠)交通, 以第10軍在左,第14軍在右,第18軍居中,第85軍跟進,向澮河南岸的南坪集攻擊。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進行了頑強阻擊,為誘敵深入,當晚放棄南坪集陣地。24日上午,黃兵團強渡澮河,前出至東坪集、任家集、七里橋、朱口地區,進入中原野戰軍預設的袋形陣地內。黃維發覺處境不利,即令各部於下午向南收縮,準備沿澮河南岸向胡溝集、固鎮方向前進,先同李延年兵團會合,然後沿津浦路(天津至浦口)北進。當日黃昏,中原野戰軍全線出擊。第3、第1、第2、第6縱隊分別從孫町集、五溝集、白沙集、曹市集,由西向東突擊;第11縱隊從靳縣集由東向西突擊,第4、第9縱隊從伍家湖、邵瓦房由北向南突擊。至25日晨,將黃維兵團包圍在宿縣西南以雙堆集為中心、縱橫約7.5公里的地區內。
雙堆集戰役

戰鬥

26日,蔣介石令黃維乘解放軍包圍不嚴,東南方向兵力薄弱之機,全力突圍。27日,黃維依令以第18軍第11、第118師,第10軍第18師,第85軍第110師,在坦克、飛機支援下向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和陝南軍區第12旅陣地輪番攻擊,均被擊退。在突圍中,第110師師長廖運周率部起義。此後,黃維又遵照蔣介石固守待援的指令,以第18軍守平谷堆、尖谷堆作縱深防禦,以第85軍守腰周圍、李莊地區,向西防禦,以第14軍守張圍子、楊四麻予地區,向東防禦;以第10軍守馬圍子至楊莊、李莊間向北向南防禦。兵團部設雙堆集以北小馬莊。針對黃維兵團依託村莊、地堡群固守,中原野戰軍採取“以地堡對地堡”,“以戰壕對戰壕”的攻堅戰法,進行了工程量浩大的近迫作業,緊縮包圍圈,逐村攻擊,攻占一村鞏固一村。至12月初,黃維兵團的防區進一步縮小,能機動突擊的力量只有七八個團,陷入糧彈兩缺的困境之中。

結束

6日16時30分,中原野戰軍全線發起攻擊。由第4、第9、第11縱隊附華東野戰軍特縱炮兵主力及豫皖蘇軍區獨立旅編成的東集團,由第1、第3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及炮兵一部編成的西集團,由第6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陝南軍區第12旅編成的南集團,同時對當面之黃維兵團各軍發起突擊,戰鬥空前激烈。至13日,將黃維兵團壓縮在東西不過1.5公里的狹長地域。劉伯承陳毅適時發出《促黃維立即投降書》。黃維拒絕放下武器,為迅速解決戰鬥,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再次調整部署,以華東野戰軍第3、第13縱隊加入南集團作戰。當日晚,解放軍發起總攻。至15日黃昏,黃維兵團全部被殲。

點評

此戰,我方武器裝備卻遠遜於敵方,之所以能夠全殲敵軍,一方面是戰役布置與指揮上的正確,另一方面則是人民解放軍的英能奮戰、不怕犧牲。最終,人民解放軍消滅國民黨軍1個兵團部4個軍11個師,共10萬餘人,其中俘虜中將兵團司令官黃維以下官兵4.6萬餘人,斃傷4.6萬餘人,起義5500餘人,投誠3300人。繳獲各種火炮870門、坦克15輛、汽車300餘輛,及其他大批武器彈藥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