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光鏡
- 別名:作雙光鏡或雙焦點眼鏡
- 用途:視力矯正
- 工作原理:不同屈光力磨在同一鏡片上
類型,分離型,膠合型,熔合型,E型一線雙光,稜鏡效應,像跳,常見和特殊,
類型
分離型
是最早出現的,也是最簡單的雙光鏡類型,其發明人一般公認為美國名人福蘭克林。分離型雙光鏡使用兩片不同的度數的鏡片,分別作為視遠和視近區進行中心定位。這個基本原理仍用於所有的雙光鏡設計中。
膠合型
將子片用膠黏著到主片上。原先用的是加拿大香杉膠,這種膠容易上膠,也可以在膠受機械、熱力、化學作用退化後再上膠。一種性能更好的經紫外線處理的環氧樹脂已經逐漸取代前者。膠合型雙光鏡使得子片設計形式和尺寸更加多樣,包括染色子片和稜鏡控制設計。為使分界線無形,難以被察覺,子片可以做成圓形,光學中心和幾何中心重合。華夫式雙光鏡是一種特殊的膠合型雙光鏡,子片在一臨時承載體上加工可以把邊緣做得很薄而難以分辨,從而改善外觀。
熔合型
是將折射率較高的鏡片材料在高溫下熔合到主片上的凹陷區,主片的折射率較低。然後在子片表面進行磨合,使子片表面與主片表面曲率一致。感覺不到存在分界線。閱讀附加A取決於視遠區前表面屈光力F1,原凹陷弧曲率FC和熔合比率。熔合比率是兩種相熔合鏡片材料折射率之間的函式關係,以n代表主片玻璃(通常是皇冠玻璃)折射率,ns代表數值大的子片(火石玻璃)折射率,則熔合比率k=(n-1)/(ns-n),所以A=(F1-FC)/k。從上式可以看出,理論上改變主片前表面曲率、凹陷弧曲率和子片折射率都可以改變近附加度數,但是實際上一般只是改變子片折射率來實現。表8-2是國際上常用的製造不同近附加熔合型雙光鏡所採用的子片火石玻璃折射率。
表8-2不同近附加熔合雙光鏡的子片折射率(火石玻璃)
附加度數子片折射率熔合比率
+0.50~1.251.5888.0
+1.50~2.751.6544.0
+3.00~+4.001.7003.0
使用熔合方法,可以製造特形子片,如平頂子片、弧形子片、彩虹子片等。如果採用第三種折射率,就可以製造熔合型的三光鏡了。
樹脂雙光鏡都是整體型雙光鏡,以鑄模法製造。熔合雙光鏡都是玻璃材料製造的。玻璃整體雙光鏡,則需要較高的磨片技術。
E型一線雙光
這種雙光鏡有很大的近用區,是一種無像跳雙光鏡,可用玻璃或者樹脂製成。實際上,E型雙光鏡可以被認為是在近用鏡上附加視遠用的負度數。鏡片上半部邊緣厚度較大,可通過稜鏡削薄法,使鏡片上、下邊緣厚度相同。所用的垂直向稜鏡的大小取決於近附加,為yA/40,其中y是分界線到成片頂部的距離,A為閱讀附加。由於雙眼近附加通常相等,所以雙眼稜鏡削薄量也相同。稜鏡削薄後的鏡片應加減折射膜,消除內折射。2007-7-7
6:51:06 admin
稜鏡效應
在雙光鏡驗配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點是視近區的稜鏡效應。當確定視近區的稜鏡效應時,可以把雙光鏡想像為由兩個獨立的鏡片組成:主片,其屈光力通常是視遠矯正度數;附屬子片,其屈光力相當於閱讀近附加的度數。
例8-4:圖8-3中,假設視近點NVP位於遠光心下方8mm,子片頂下方5mm,該處的稜鏡效應確定如下:
主片屈光力為+3.00D,主片在NVP的稜鏡效應,根據P=cF,為P=0.8×3.00=2.4△BU,子片近附加+2.00D,如子片直徑為38mm,從分界線到了片幾何中心(亦即光學中心)的距離為19mm,由於NVP在子片頂下方5mm,則NVP位於子片中心上方14mm,即1.4cm。所以子片在NVP產生的稜鏡效應為1.4×2.00=2.8△BD。
所以NVP的總稜鏡效應為0.4△BD。
如果是遠視者,原先配戴單光遠用矯正時,已經適應看近時存在的底朝上的稜鏡效應。如果老視時配戴雙光鏡矯正,如本例所示,NVP的稜鏡量會發生改變。
一般來說,無形雙光鏡的近用區中心的定位取決於主片的度數、子片的度數和子片直徑,為了更好地控制近用區的光學中心位置,通常用稜鏡控制雙光鏡。
像跳
在眼睛轉動使視線從雙光鏡的視遠區進入到視近區時,在跨越子片分界線時會突然遇見由子片產生的底朝下的稜鏡效應
子片在其範圍內各點產生稜鏡效應,以子片光學中心OS作為稜鏡的底。在第一眼位時,眼睛通過視遠區中心看遠,眼睛逐漸下轉時,由於和遠光學中心距離漸遠,主片產生的稜鏡效應逐漸增大。當眼睛從子片頂部進入到子片區域,則碰到突然出現的由子片產生的底朝下的新稜鏡效應。
上述效應對於配戴者來說是雙重的。首先,實際位置在AT方向的物體,看起來“跳”到BT方向了。其次,在角BTA內的光線,不能進入眼內。子片線導致了一個環形盲區,裡面的物體雙光鏡配戴者不能看到,當變化位置時,又忽然地“跳”出來。
像跳效應就是子片在分界線產生的稜鏡效應,其量相當於以厘米為單位的子片頂部到子片光學中心距離與近附加的乘積。
如果雙光鏡子片是圓形的,那么子片頂部到子片光學中心的距離就是子片的半徑,所以:像跳量=子片半徑×近附加。
顯然,像跳與主片屈光力、視遠光學中心位置無關。如果子片頂部距離子片光學中心越遠,則像跳量就越大。
如果近閱讀附加為+2.00D,子片為圓形,直徑為24mm,則像跳效應為2.4,底朝下;如果直徑增加到38mm,則像跳效應增加到3.8,底朝下。
例8-6:假如是特形子片,子片光學中心和分界線的距離要近得多。如28×19的平頂(D形)子片,子片中心在子片頂下方5mm,如果近附加為+2.00D,則像跳量僅為1.0△,底朝下,不到前者的1/2。像跳效應較小,是特形子片雙光鏡比圓形子片雙光鏡更廣為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消除雙光鏡的像跳現象,可以將子片光學中心OS放到子片分界線上,如E型(一線)雙光鏡,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
常見和特殊
大部分的雙光鏡是用來代替兩副分別用來看遠和看近的單光鏡的,所以雙光鏡的視遠區和視近區的位置和大小就要和原先那兩副眼鏡相對應。如果近視覺更為主要,則子片可以更大,位置更高;反之,如果更多的時間用於看遠的,子片相應就比較小,位置也較低。沒有哪一種設計可以滿足各種不同情況下的需要,應該根據配戴者的實際視覺需求進行選擇和驗配,有時甚至要採用不同的設計來滿足差異較大的不同情況下的視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