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益村

集益村

集益(JiYi Village),全稱為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村民委員會。集益村隸屬於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位於赤坭鎮東北邊部3.3公里處,坐落於廣花平原的丘陵山崗地帶,四面環山。村西北邊有1962年興建的集益水庫、東北邊有128米的皇母山。集益村委會距離花都區市區約17公里,楊赤線南北走向貫穿全村,新赤公路直達花都城區,90年代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出行更加便利,有花88路、花2路、花2B及713路四條公交線路途經集益村。。

集益村主以第三產業為主,水果、花生、芋頭、番薯種植及四大家魚養殖為輔的發展模式。以餐飲、體閒鄉村游帶動種養業發展方式,形成一個獨特的市場及人居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集益村
  • 外文名稱:JiYi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州市
  • 下轄地區:新屋下、石古下、糖寮下(沙梨園)、糖肚、彭屋、爛湴、犁頭咀
  • 電話區號:020
  • 郵政區碼:510830
  • 地理位置:廣州市西北部
  • 面積:3.3692平方公里
  • 人口:1036
  • 方言:粵語(廣府片)、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培正鐘樓、培正商業區、新赤線夜景等
  • 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 火車站:廣州火車北站
  • 車牌代碼:粵A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面積,海拔,氣候,行政架構,人口,社會,社保醫療,教育,交通,文化,名稱,語言,景觀,百年名樹,人文習俗,歲序節俗,婚姻禮俗,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集益村轄四個經濟社7條自然村:石古下、新屋下、糖寮下、塘肚、彭屋莊、爛湴、犁頭咀。2019年10月,戶籍人口1036人,常住人口19000人,流動人口約150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集益村最早由劉姓十四世祖劉奇秀於清初,開基石古下,並於清乾隆47年年間(約公元1783年)由各自然村陸續遷入聚集而居,屬花縣管轄。民國時期,屬花縣第五區。抗日戰爭時期屬巴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西區;此後花縣行政區劃分多次調整,1950年取集體受益之意得名,屬第五區;1952年7月屬第六區;1955年9月屬赤坭區;1958年10月為集益大隊屬巴江人民公社;1959年4月屬赤坭人民公社;1963年與錦山、皇母3個大隊合併為錦山大隊,1974年分開為集益大隊;1983年11月與錦山村合併為錦山鄉,鄉政府設在原錦山村,屬赤坭區;1987年1月與錦山村分開屬赤坭鎮管轄,1993年屬花都市赤坭鎮管轄,2000年起變更為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集益行政村至今。
傳統經濟作物花生、甘蔗、木薯;現主要農作物有芋頭、姜、葛,主要種植水果荔枝、龍眼、大柿兼養殖豬、雞、鵝、鴨等。特色傳統食品有:炒米餅、發粄、火鐮餅、米層、雞湯粄,艾糍、葉仔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每逢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不管誰家殺雞,都要分一部份給村里老人先吃的習俗,以示敬老,習俗一直延續到90年代初;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廣東培正學院入駐我村後,這一習俗已經悄然改變成為在春節前,村委與廣東培正學院一起宴請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村內原有1座觀音廟位於現集益村村委會後山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每逢新春佳節,南海附近的村民都前來拜祭觀音。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軍拆除該廟的一部分,強令村民用其青磚修建炮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村民將觀音廟拆毀,用其青磚、杉木建會堂。因有觀音廟,以前村民也有過觀音誕的民俗,農曆二月十九當日,人們蒸煮糖果、糕點,點香燭、燒衣紙,備供品拜觀音,祈求觀音保佑家宅平安、六畜興旺、萬事如意。村中還有舞獅民俗,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舞獅隊到各家各戶舞獅拜年。

行政區劃

下,村莊附近多土榨甘蔗糖寮故名糖寮下,世居村民主要姓氏為宋姓,另有一戶歐姓。糖寮下是入粵始祖宋新恩的第十七世孫宋恆佩,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程鄉遷入(今梅州市梅縣區)遷居新屋下後,從新屋下分支到該地。世居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通用方言為客家話。2019年10月,戶籍人口61人;
糖寮下由於村中土壤並不適合種植水稻,傳統經濟作物只能以種植甘蔗、花生、木薯、柿子為主,柿子頗負盛名。現耕地絕大部份被徵用,只剩下些許供村民種瓜菜。村民大部分以外出務工為主,主要收入來源有土地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村集休分紅。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5座,大多已閒置或堆放雜物。糖寮下村落較小,與新屋下共用恆佩宋公祠。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軍強令一些村民到皇母山建炮樓、挖戰壕。
石古下,因村背山頂上有塊大石,俗稱石古,村舍在山腳下,故名石古下(石古為客家話,石頭的意思),世居村民主要有劉姓、李姓和顧姓。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其中劉姓為第一大姓,現約83人。據《石鼓下村劉底族譜(赤坭集益)》(2004年,劉志海編)記載,劉姓南遷始祖劉開七,生於南宋淳祐年間,遷潮州。清初,十四世祖劉奇秀開基石古下。李姓現約48人,於清未從梅縣遷居於此。顧姓是由一戶廣西行船的人家定居此地,逐漸發展而成,人少較少現有20人。
由於村中土壤並不適合種植水稻,所以沒有大面積種植水稻的習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名至1958年期間,曾大量種植梨樹和酸梅。現有村民主要種植荔枝、龍眼,收入來源主要有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
糖寮下與石古下之間原有一間糖寮(製糖作坊),稱石古下寮。村民種植竹蔗,集中運到糖寮榨糖。由於技術不足,無法生產片糖和白糖,只能生產顏色偏黃的砂糖。後因各個自然村的甘蔗產量減少,競爭力不足,石古下寮等小糖寮,合併為新大寮,位於舊集益衛生站旁。
石古下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原有劉氏宗祠和李氏宗祠,深兩進。兩祠位於村中部,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除,材料用於建造“錦山大隊”隊址。原有一座門樓、一座集益書舍,1978年被拆除。
糖肚,因村莊建於土榨蔗糖寮中心故名糖肚。世居村民主要宋姓,清代,宋姓族人由赤坭鎮劍嶺半仙寮遷入建村。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2019年10月戶籍人口104人,最年長者91歲男性。
糖肚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甘蔗、花生等作物。改革開發後,耕地由外地人承包種植果樹,現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土地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分紅等。
糖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春節期間村中組織舞獅。元宵節游燈,有玩燈、賞燈、猜燈謎等項目。中秋節村民一起到盤古王公園看大戲的習俗。
彭屋,世居村民為彭姓,彭姓先祖原居住在集益老彭屋,於清代遷該地定居。彭姓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2019年10月戶籍人口71人。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甘蔗、花生等作物,盛產龍眼、柑橙。現存傳統民居3座,大部份村民已遷入樓房居住,傳統民居大多已閒置。
彭屋宗族活動有清明祭祖。村民相約在清明節當天一起拜太公山,而自家祖先則自家安排拜祭。20世紀70年代,村屬山嶺的松樹因受蟲害幾近全毀。村民在接觸毛毛蟲後,出現手腳水腫、關節疼痛等症狀,後需要花縣政府出動飛機滅蟲,才徹底將蟲害消除。
犁頭咀,因地形似犁,且土地淺簿,犁田的犁頭亦露出來,故名犁頭咀。世居村民主要為江、羅、宋三姓,由羅姓祖先羅德全開村。民國時期,羅德全在犁頭咀買田置業,並創立了1家製糖廠,在此定居。1962年因集益水庫的建設,原祖居在集益江屋脊、鳳棲窩的江姓和宋姓村民遷入組成現在的犁頭咀。
犁頭咀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2019年10月戶籍人口305人,最年長者92歲女性,祖籍犁頭咀的港澳台同胞8人; 華人華僑約30人,主要分布在巴拿馬和美國。
犁頭咀為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甘蔗、木薯、花生等作物。該自然村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宗祠有1座,為江氏宗祠,三間兩進,硬山項,人字山牆,門額陰記刻“江氏宗祠”。
爛湴,東鄰崇厚莊,南鄰犁頭咀,西鄰赤坭村茅竹腳及集益水庫、北鄰彭屋。屬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2019年10月戶籍人口134人。自然村轄地有柴皮刀、蛇嶺、狗仔山、石柱嶺等小山嶺。因地勢底窪,積水多淤泥(俗稱爛湴),故名“爛湴”,位於村內一口老水井,位於山塘腳下,水質較好; 2000年通自來水前,村民皆到此井挑水飲用,所以曾稱該自然村為“水井口”。
世居村民全部為黃姓,由黃姓先祖黃紹楊在乾隆年間於烏石生遷入該地開榨糖寮發跡,定居該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耕地100多畝,主要種植水稻。成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因人少地多,部分村地劃歸其他自然村落,耕地減少。20世紀70年代,以種植花生、木薯、甘蔗為主,1984年有耕地約40畝,主要種植柑橘,1994年,由於黃龍病,柑橘連片失收,後改種龍眼。近年來部分村民開始種植綠化苗木。現時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村集體分紅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約15座,原有1座觀音廟位於集益村村委會後山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每逢新春佳節,南海附近的村民都前來拜祭觀音。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軍拆除該廟的一部分,強令村民用其青磚修建炮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村民將觀音廟拆毀,用其青磚、杉木建會堂。
爛畔每逢清明節,村民都會相約到烏石村拜祭黃氏太公,再回村到皇母山拜祭開村先祖黃紹楊的習俗。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一也會到烏石村參加起燈、拜年的活動,並在烏石村黃氏宗祠舉行聚宴。
爛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村民學武練開,但現已失傳。村民婦女也會編織“帶仔”,織成“頭巾”“圍巾”,20也紀80年代後期失傳。
新屋下,世居村民為宋姓,相鄰自然村落石古下,宋姓入粵始祖宋新恩(新恩公)的二十世孫宋乃敦(乃敦公)於清乾隆45年(公元1780年)由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遷入該地立居,由人口遷入而形成立村,因建村相對較遲,故名新屋下(新屋下是本村客語,意思是新的房、新的家)。其世居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2019年10月戶籍人口210人。祖籍該自然村的港澳台同胞1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5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
新屋下傳統經濟以種植花生和甘蔗為主,現主要種植龍眼、荔枝等果樹。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集體分練級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圍龍屋,於60年代後逐漸拆除重建消失,現只存一門殘缺的圍龍屋門樓。現存宗祠1座,為恆佩宋公祠。原有1座金秀書院,現僅留有一殘碑,上書“金秀書完”,現存放在恆佩宋公祠旁邊。恆佩宋公祠,始建於清末,抗日戰爭時期被毀,2011年原址重建。三間兩進,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磚牆。大門嵌花崗岩門夾,石門額陰刻“恆佩宋公祠”。祠前疊門樓對聯“文開花邑 逆守程鄉”。祠堂後疊神台對聯“祖由梅縣遷廣府 孫居花邑啟獅峰”。祠堂後疊正梁下對面對聯“鐵石梅花新氣象 山川芳草古文章”。

地理環境

位置

集益村民委員會(北緯23°24',東經113°05')位於赤坭鎮東北3.3公里處。集益村在1962年前與竹洞村、豐群村相鄰而居,因為興建集益水庫,分隔在集益水庫兩邊。

面積

集益村的總面積約3.3692平方公里(336.92公傾),集體所有農用地總面積1735.8畝,山林面積約1728畝,其他為集體建設用地及水面。

海拔

村民聚居最低點為犁頭咀,海拔16米。最高點為石古下李屋、海拔21米。全村海拔最高的為集益一社與皇母交界的山峰海拔128米。

氣候

集益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總特點是:氣溫高,降水多,夏長冬短,無霜期長。溫度、濕度、降水、風向、風速等均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花都夏季長約五個半月,冬季約一個半月,春秋兩季約五個月。冬季時間短暫,偶有低溫,但持續時間短,回暖較快。夏季雖熱,但少酷暑,春秋兩季氣候溫和。夏季盛吹偏南風,冬季盛吹偏北風,年主導風向為北偏東,風力多為1~2級。

行政架構

集益村民委員會在1999年開始實行民主選舉。村領導由村戶籍人口年滿18周歲以上的村民通過投票選舉產生。在2014年以前村委會成員為三人,2014年後為4人。村委會成立了一個經濟組織集益經濟聯合社、一個黨支部,村委會主管村務,聯合社負責村的經濟,一切收入開支由聯合社負擔,經濟聯合社下轄四個村民經濟組織。
村兩委組成成員及主管
第一屆任期由1999年5月1日起至2002年4月30日止,由宋玉清擔任村支部書記;宋錫金擔任村委會主任;王玉彩、李伙明任委員。
第二屆任期由2002年5月1日起至2005年4月30日止,由江玉球任村支部書記、宋錫金擔任村委會主任;王玉彩、李伙明、宋志明、劉偉團任村兩委成員。
第三屆任期由2005年5月1日起至2008年4月30日止,由江玉球村支部書記、宋錫金擔任村委會主任、江偉雄、李伙明、王玉彩任村兩委成員。
第四屆任期由2008年5月1日起至2011年4月30日止,由江玉球村支部書記、宋桂生擔任村委會主任、江偉雄、李伙明、王玉彩任村兩委成員。
第五屆任期由2011年5月1日起至2014年3月31日止,由江玉球村支部書記、宋崧就擔任村委會主任、江偉雄、王玉彩任村兩委成員。
第六屆任期由2014年4月1日起,由江玉球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宋崧就擔任常務副主任、江偉雄、王玉彩任村兩委成員。

人口

概述
集益村人口1036人(2019年10月,集益村委登記數據)。全村人口增長率2.3‰,出生率13.15‰,死亡率3.43%,男女人口比例1:0.99,全村居民平均壽命74.33歲,集益村全村為漢族客家人。
年齡
根據資料,2019年集益居住人口男女比例為1:0.99。在年齡組別方面,為0~14歲139人,15~59歲667人,60歲或以上117人(其中80-89歲的有20人,90歲以上有2人)。全村居住人口平均年齡為36.3歲,其中男性為34.5歲,女性為38.2歲。
勞動力
在2019年第三季,勞動人口估計為510人,其中就業人口365人,失業率為1.8%;勞動力參與率為70.5%,男性及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分別為77.2%及64.0%。

社會

社保醫療

根據2019年的統計,村設一所衛生站,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31人,城鎮職工醫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8人。

教育

由於集益早期居民多以耕田為生,沒有學校,村民一般在劍嶺半仙寮的私墊學習,後來錦山鄉成立錦山國小,原錦山鄉的村民都在錦山國小學習,至1998年錦山國小停辦後轉入劍嶺國小入讀。國小畢業後,中學基本上都入讀三和莊中學。
高等院校在1993年,私立廣東培正商學院入駐,廣東培正商學院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層次高校並更為廣東培正學院;2009年3月獲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是廣東省第一家獲得該證的民辦高校。

交通

楊赤線南北走向貫穿全村,新赤公路直達花都城區,90年代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出行更加便利,有花88路、花2路、花2B及713路四條公交線路途經集益村。

文化

名稱

集益以前是個小山村,集益這個名字在解放後的公社化時期取集體受益之意得名。1958年為集益大隊,1963年與錦山、皇母3個大隊合併為錦山大隊,1974年分開;1984年與錦山村合併為錦山鄉,鄉政府設在原錦山村,1986年為集益村委會今。

語言

村民全部使用客家語作為村內日常交流的通用語言(客家語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在部分地區還稱涯話新民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在村民的日常對外交流、工作,辦公,學校教育,文化娛樂中普遍使用粵語及國語。飲食
集益村
集益烹飪吸收了廣東地區的烹飪法和食材。客家菜、廣東菜、也會吃其他地區的餐飲。大腸煲幾乎已經是集益村美食的代表名詞之一。
大腸煲和鹽焗雞已經成為了集益村當地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景觀

培正鐘樓、培正商業區、新赤線夜景

百年名樹

百年龍眼樹、細葉榕、紅桂木。

人文習俗

村民在一直以來都非常敬仰一位中國神話人物——觀音。廣東培正學院所處的位置就原來就建有一座觀音廟,當時香火鼎盛行,在抗戰時期缺少建築材料,將觀音廟拆除,得來的青磚綠瓦用修築炮樓。
集益全村都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地方性崇拜、禮節等。

歲序節俗

春節:有拜年,遊樂活動等,是最隆重的節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亦是客家人的傳編節日。元宵節吃元宵,玩燈,賞燈,猜燈謎。
清明:三月清明,祭拜祖先。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雞,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出動,規模很大。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端午:五月初五為端午節,集益村稱之為五月節。家家戶戶買肉、殺雞殺鴨、做米果過節。
七月節(中元節):也即鬼節。集益村稱之為七月十四。客家地區多以七月十五為“鬼節”。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過節,謂“七月十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節:通稱八月十五,是個大節。吃月餅,賞月,慶團圓。各家各戶要置辦酒菜,買豬肉、宰雞鴨、做米果過節。中秋晚上,家人團聚過節,飯後吃月餅賞月。
重陽節: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也叫重九節,客家人俗稱“九月節”,是年尾大節,有“過了重陽無大節”之說,出門的人很多都要趕回家過節。這一天,很多地方人們要帶著小孩登高爬山,謂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說,此俗系祖先從北方中原帶來,代代相傳。這一天,有些老人和婦女則上山到庵廟燒香拜佛。
冬至:也叫“過冬”。客家人有“冬大過年”之說。過冬至要吃豬肉、牛肉,做米果、煮湯丸。

婚姻禮俗

說媒:在以前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後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兩家通過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
寫庚帖: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衝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家吃完中飯回去。
定親:也叫“行大禮”,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親友等要去女家,送去禮餅、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
看家門: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行大禮”前,有的在“大禮”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送菜和抬嫁妝:新娘過門前一、二天,男家要請宗親將紅單規定的聘禮和魚、肉、禽、麵條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來時就把妝奩、家具等帶回男家。
迎親:也叫接親或過門。在以前,都是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親,有鼓手樂隊,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轎的,有燒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廟宇、社公燒香),一個挑擔的,一頭挑帶路雞(一公一母),另一頭是酒和松明,一個女的要帶上新娘穿的衣服,還有扛木篋的二人,要扛去魚、肉、酒、糕餅、香菸、鞭炮、蠟燭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轎,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權代表,隨帶紅包一、二十個。接親的人到女家後,先吃點心,然後由女家二人帶著到祠堂燒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設宴請客。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時或卯時,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門,也不會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拜堂: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中午辦酒席,吃婚宴,用高聲地炮邀客,每半小時放一次,酒席開始入席時放三響。接著由禮生報名單,一桌二個上席,按輩份和親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後其他人隨便入席。男女賓客分開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鬧房:一種在大廳鬧,一種在新房鬧,也有先在大廳鬧後到新房鬧。鬧房期間,鞭炮隔幾分鐘放一次,一直鬧到午夜方停。
回門:也叫“轉門”。婚後第三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來請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吃罷午宴,當天回來。

地圖信息

地址:花都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