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反貧困研究:以烏蒙山區為例》凝結了作者近幾年教學和研究的成果,具有“全、新、深、實”等特點。《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反貧困研究:以烏蒙山區為例》首先梳理了貧困與反貧困的相關研究,分析了集中連片特困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的背景,結合烏蒙山區地方特色,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烏蒙山區扶貧的機遇與困難;其次以交通、產業、城鎮為主體,分別論述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最佳化途徑;最後基於博弈論和區域經濟學理論,構建了烏蒙山區政府協同發展機制,提出了特殊政策建議,以期指導烏蒙山區扶貧開發,並為其他集中連片特困區域發展提供模式參考。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反貧困研究:以烏蒙山區為例》可作為中西部地區高校廣大師生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全國從事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研究同行的參考資料,還可作為扶貧管理部門、實際工作者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李俊傑,男,漢族,1971年11月生,現任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民族學會理事、湖北省民族學會副秘書長、民族院校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聯誼會秘書長。
主要承擔本科“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生“民族政策與民族地區發展”等教學及碩士、博士培養任務。2005年獲“校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2007年獲“中南民族大學‘三育人’標兵”榮譽稱號,2009年被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湖北省教育廳、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學生聯合會評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工作者”。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和《湖北省社會科學界青年學者名錄》,並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2年人選湖北省“荊楚社科英才”。
主要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和區域經濟,近五年主持國家、部委、省市項目10項,排名第二、第三參與國家、省部級項目10餘項;獨撰專著2部,參撰4部,在《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人口資源環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等重要期刊發文30多篇;成果獲部委、省市社科獎15次,發揮了創新資政的作用。主撰的《關於加快推進武陵山省際區域統籌發展的建議》獲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前主任楊晶重要批示,為*、回良玉發表加快武陵山區建設重要講話提供了基礎材料,為湖北省建設“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提供了重要參考,為加快推出《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做出重要貢獻。參與撰寫的《貴州民族地區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獲*、*、回良玉重要批示,為加快推出《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做出了一定貢獻。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理論與實踐:貧困與反貧困研究綜述
第一節世界反貧困戰略的理論檢索
第二節世界反貧困戰略的實踐模式
第三節我國反貧困的歷史軌跡與基本模式
第四節集中連片特困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背景
第五節本書研究的主要問題
第二章背景與對象:烏蒙山區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典型
第一節烏蒙山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第二節烏蒙山區面臨諸多的發展機遇
第三節烏蒙山區存在著多種類型的貧困
第三章富饒與基礎:烏蒙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第一節烏蒙山區經濟社會貧困現狀
第二節烏蒙山區扶貧開發取得的成效
第三節人口資源現狀及發展基礎
第四節土地、糧食資源現狀及發展基礎
第五節生態環境資源現狀及發展基礎
第六節能源礦產資源現狀及發展基礎
第七節旅遊文化資源現狀及發展基礎
第八節生物產業資源現狀及發展基礎
第四章特困與現狀:烏蒙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第一節自然生態環境極為脆弱
第二節基礎設施滯後經濟發展
第三節經濟發展缺乏新的增長點
第四節工業化進程緩慢
第五節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困難
第六節城鎮化水平低
第七節扶貧開發任重道遠
第八節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
第九節諸多新情況、新問題不容忽視
第五章脅迫與耦合:烏蒙山區落後交通最佳化分析
第一節烏蒙山區協同發展的交通基礎設施現狀
第二節片區與西部百強市縣的交通狀況對比分析
第三節烏蒙山區協同發展中交通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烏蒙山區交通基礎與經濟發展一體互動的最佳化路徑
第六章分散與集聚:烏蒙山區產業貧困最佳化分析
第一節烏蒙山區產業結構發展基礎
第二節烏蒙山區產業結構分析
第三節烏蒙山區產業集聚分析
第四節烏蒙山區能源產業發展分析
第七章斷裂與貫通:烏蒙山區城鎮貧困最佳化分析
第一節烏蒙山區城鎮布局現狀和發展基礎
第二節烏蒙山區城鎮布局的癥結分析
第三節烏蒙山區城鎮斷裂與貫通分析
第四節城鎮協同發展的典型案例“山地城鎮”
第八章競爭與合作:烏蒙山區政府協作機制分析
第一節烏蒙山區省際結合部協作組織現狀
第二節體制障礙:烏蒙山區次區域政策失衡
第三節地方政府的“競爭”:烏蒙山區政府間協作的理論解析
第四節地方政府的“競爭”:烏蒙山區政府間合作的博弈解析
第五節烏蒙山區域政府協作機制建構思路
第九章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烏蒙山區扶貧政策梳理及特殊政策建議
……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