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北京)》創刊於1941年,在華北日偽要人贊助下,北京余園詩社以北京雅言社的名義由傅增湘等人主辦《雅言》月刊,至1944年12月共出50期(按:據南江濤選編的《民國舊體詩詞期刊三種》介紹,該刊共出版44期)。社長傅增湘,評議趙椿年、林出賢次郎、岡田元三郎、橋川時雄、夏仁虎、翟宣穎,編輯主任王嘉亨,發行所為中華法令編印館。始為月刊,1944年改為季刊,改版之後僅出兩期即告停刊,屬於文藝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言(北京)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1年
- 出版周期:月刊
《雅言(北京)》創刊於1941年,在華北日偽要人贊助下,北京余園詩社以北京雅言社的名義由傅增湘等人主辦《雅言》月刊,至1944年12月共出50期(按:據南江濤選編的《民國舊體詩詞期刊三種》介紹,該刊共出版44期)。社長傅增湘,評議趙椿年、林出賢次郎、岡田元三郎、橋川時雄、夏仁虎、翟宣穎,編輯主任王嘉亨,發行所為中華法令編印館。始為月刊,1944年改為季刊,改版之後僅出兩期即告停刊,屬於文藝刊物。
《雅言(北京)》創刊於1941年,在華北日偽要人贊助下,北京余園詩社以北京雅言社的名義由傅增湘等人主辦《雅言》月刊,至1944年12月共出50期(按:據南江濤選編的《民國舊體詩詞期刊三種》介紹,該刊共出版44期)。社長傅...
南北朝時期開始,中原雅音南移,作為中國官方語言的官雅言逐漸分為南北兩支。六朝即南京官話為漢語標準語,明朝永樂年間建都北京時從南京北調40萬人口,超過北平原有人口。清入主中國,舊北平話逐漸演變形成了北京話。清雍正六年設“正音書館”,以北京官話為標準語,在全國推行,以後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成為中國...
雅言,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在通用意義上相當於現代的國語,後人將古漢語通用的上古音系稱為“雅言”。其音係為上古音系,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就出現了“雅言”。而夏建都在洛陽,然後殷代建都也在洛陽周邊。周朝建立之後,文字與分封制、周禮結合在一起,對於族群融合所起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
南北朝時期開始,中原雅音南移,作為中國官方語言的官雅言逐漸分為南北兩支。六朝即南京官話為漢語標準語,明朝永樂年間建都北京時從南京北調40萬人口,超過北平原有人口。清入主中國,舊北平話逐漸演變形成了北京話。清雍正六年設“正音書館”,以北京官話為標準語,在全國推行,以後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成為中國...
官話一般可細分為八種次方言: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其中以西南官話為母語者最多。 官話主要特點包括大體上無入聲,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輕聲。中古漢語中的六個輔音韻尾演化保留−n,−ng [1],原本連線i,ü韻母的z,c,s聲母顎化成j,q,x,即尖團...
打掃房屋如果說雅言叫撣塵,北京人說話講究忌諱,大年下的,什麼打呀,掃呀,說著不雅馴,因而也總叫撣塵了。四合院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首先給人以萬象一新之感。可就在這樣明媚的春光中,中午前後,忽聽得院子裡拍打一聲,什麼東西一響,啊——起風了,“不刮春風地不開,不刮秋風子不來。”北京的大風...
清朝中葉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官話從而逐漸分為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為漢語主流標準語,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明都北遷時北京城內南京移民過半)相融的基礎上,融入少許音譯滿語辭彙而成。到清代...
國語和北京話 《國語和北京話》是1999年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先擢,林燾。作品目錄 一 從雅言到官話 二 國語運動 三 國語――現代漢語的標準語 四 北京話――最開放的漢語方言 五 國語和北京話的關係 六 推廣國語
京片子意指北京方言,屬於北京官話中的京師片口音。京片子的特點是入聲消失,擁有大量兒化。今北京市轄境內絕大多數口音都屬於京師片,如東城西城、海淀區、朝陽區等。僅有部分郊區縣有特殊的方言,如平谷區的平谷話;延慶區屬北京官話與晉語過渡的延慶話;懷柔區、密雲區以及順義區的北京官話-懷承片。淵源 一千...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類似民族共同語的“雅言”出現,孔子遊歷各國,傳道授業所用的正是這種語言,而非家鄉的方言,《論語》有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據漢代揚雄著《方言》一書所載當時的民族共同語稱為“通言”。“官話”,是明清以來以北京音為代表的北方話。清朝政府規定“舉人、生員、...
灤平話就是中國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民眾日常使用的話語,灤平是新中國制定國語的主要采音區。灤平話音準分明,字正腔圓,屬北京官話懷承片,有突出的優秀音質作為當地特色。“國語體驗區”是國家語委授予灤平縣的名號。形成史:灤平縣在燕山山脈之中,與北京很近,在明朝是無人區、軍事禁區,清朝康熙皇帝時建承德...
北京官話 北京官話,雖名稱中有“北京”二字,但北京官話並非北京話,更準確的說北京官話是熱河地區的方言,主要分布於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可分為京師片、懷承片、朝峰片三片。使用人口約1500萬。三聲四調,古入聲派入平、上、去且相對均勻。其中,...
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確立北京官話為官方地位。到了19世紀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特別受到日本的影響。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大力推廣日本語的共同語,日本人把日本語的民族共同語叫做國語。國語這個詞本來是中國古代一本書的名字,日本人把國語當做民族共同語的...
明朝建立之後,頒布《洪武正韻》,多數參照中原雅音(汴洛音)兼南京話正以中華之語。明成祖始遷都北平,但仍以南京音為官方標準,民間普遍說北京話。直至滿清入主中原,北京話徹底逐漸取代南京話。清末編審國語及民國確定新國音以後,北京官話成為中國官方的標準語。新中國建立之後,定義了國語: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