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工作任務

為貫徹落實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川辦發〔2018〕87號)精神,集中力量打好深化醫改攻堅戰,全面推進健康雅安建設,現就全市醫改重點工作任務作如下安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安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工作任務
  • 頒布時間:2018年12月29日
  • 實施時間:2018年12月29日
  • 發布單位: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印發的通知,2020年版檔案全文,

全文

一、推進全民預防保健
(一)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55元。新增經費主要用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提質擴面。〔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負責,排在第一位的部門(單位)為牽頭單位,下同〕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提升服務質量和民眾滿意度。〔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二)推進實施《“健康雅安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快推進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意見》,建立健全“健康雅安建設”領導協調機制和監測考核機制。〔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三)探索建立全民健康體檢資助制度,學習瀘州市預防保健經驗,逐步開展全民健康管理。〔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四)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大力普及健康知識,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健康家庭建設。2019年申報國家衛生城市創建並按程式接受考核。鞏固全域衛生創建,新創2個國家衛生鄉(鎮);省級衛生鄉(鎮)、村創建覆蓋率達到50%以上。〔市衛生計生委、市教育局、市文體廣新局等部門(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五)加強愛滋病、結核病、包蟲病、血吸蟲病等重大疾病綜合防治,進一步提升防治效果。確保瘧疾無本地傳播病例,保持碘缺乏病大骨節病、克山病消除狀態。〔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六)加強慢性病防治機構和隊伍能力建設,推動醫療機構提供健康處方、諮詢門診等服務。〔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二、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七)實施基層衛生能力建設達標升級工程,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質量管理體制機制,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健康守門”能力,進一步滿足民眾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八)制定進一步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的實施方案,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政投入、服務價格、醫保支付、管理考核和人事薪酬等政策,有效調動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積極性。〔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九)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全市範圍內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雅安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用分擔辦法及績效考核細則》,按照省上部署開展上級醫療機構賦予家庭醫生團隊診療預約權試點。加強家庭醫生團隊建設,使用新版簽約服務包,推進電子化簽約,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簽盡簽,優先做好老年人、兒童、孕產婦、貧困人群、殘疾人、健康特殊家庭以及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簽約服務。〔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殘聯,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規範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落實醫保支付、人事管理、服務價格和財政投入等支持政策,完善醫療聯合體管理、運行和考核機制,落實牽頭醫院責任,調動牽頭醫院積極性。按照“規劃發展、分區包段、防治結合、行業監管”的原則推進醫聯體建設,以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為重點,推進醫聯體格線化管理。全市至少建設1個縱向合作的醫療聯合體,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療聯合體實行醫保總額付費、超支合理分擔、結餘留用,推動區域內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雙向轉診落實。鼓勵中醫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社會辦醫療機構及康復、護理等機構參與醫療聯合體建設,社會辦醫療機構及康復、護理等機構參與醫聯合體建設的比例達到20%。〔市衛生計生委、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殘聯,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一)完善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差別化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政策,合理確定醫保報銷比例。〔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分別負責為各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別牽頭,下同〕引導民眾樹立科學就醫觀念,理性有序就醫。〔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十二)最佳化急診患者就醫流程,推進慢性病規範化診治和康復。〔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三、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十三)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思路,取消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同步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加快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及時靈活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重點最佳化調整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最佳化醫院收入結構。積極對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開展受理、初審工作。按照省上部署探索採取適當方式有效體現藥事服務價值。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果,制定《雅安市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結構性改革方案》,梳理全市同等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按照“有升有降、總量平衡”原則,開展醫療服務價格結構性調整,分期分批次將同等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為一致,醫保部門同步做好醫保政策銜接,確保公立醫療機構良性運行。〔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
(十四)落實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合理確定公立醫院單體規模,推進大型醫院服務控量提質。〔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負責〕按照分級負擔原則,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和對中醫醫院投入傾斜政策。〔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五)探索建立公立醫院“以事定費、購買服務、專項補助”的財政投入方式。〔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六)加強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療機構黨的建設,促進黨的建設和業務工作相融合。〔市衛生計生委、市委組織部負責〕
(十七)按照省上部署開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試點,進一步做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石棉模式”推廣工作,提高醫院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各級各類醫院制定並落實醫院章程,規範內部治理和權力運行。全市40%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非營利性醫院開展制定章程試點工作。〔市衛生計生委、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八)完善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財務報告、信息公開以及審計制度,堵住“跑冒漏滴”。全市所有三級醫院全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負責〕
(十九)創新公立醫院編制管理,實行人員總量控制,同步完善崗位設定、職稱評定、收入分配、管理使用等相關配套政策,按照國家規定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擴大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推進實施《雅安市市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試行)》《雅安市市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實施辦法、院長績效考核實施辦法(試行)》;漢源縣、寶興縣繼續做好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及時總結試點經驗,推動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
(二十)推進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五醫院參與我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並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分級診療體系。〔西寧聯勤保障中心負責,市衛生計生委參與〕
(二十一)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分配補助資金。〔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分別負責〕
四、深化醫保制度改革
(二十二)結合將組建的市醫療保障局職能職責,制定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政府金融辦負責〕
(二十三)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個人繳費標準同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達75%左右。完善城鎮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管理。〔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稅務局分別負責,市政府金融辦參與〕擴大職工醫療互助覆蓋面,促進醫療互助健康發展。〔市總工會負責〕
(二十四)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重點推進112種病種按病種付費改革工作,逐步將日間手術和符合條件的中西醫病種門診治療納入按病種收付費範圍。完善按人頭、按床日等多種付費方式。積極探索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改革。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支付方式,鼓勵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促進醫保支付、醫療服務價格、藥品流通、人事薪酬等政策銜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二十五)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進一步擴大定點機構覆蓋面,切實解決農民工和“雙創”人員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結算問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二十六)強化醫保對醫療行為監管,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嚴肅查處“掛床”住院、騙保等違法違規行為。〔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二十七)大力發展各類商業健康保險。〔市政府金融辦負責〕逐步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基本醫保的經辦服務。〔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金融辦負責〕
(二十八)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五、加強藥械供應保障
(二十九)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貫徹執行省上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相關檔案,推動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三十)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抗癌藥專項集中採購政策,及時調整腫瘤治療藥品目錄,保障臨床用藥需求,切實減輕患者負擔。〔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三十一)按照省上部署,開展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和過度醫療檢查的專項行動。〔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探索實施高值醫用耗材註冊、採購、使用等環節規範編碼的銜接套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負責〕支持醫療器械國產化,促進創新產品套用推廣。〔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三十二)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建立市、縣二級監測預警機制和短缺藥品清單動態管理制度,做好短缺藥品統計上報工作。建立短缺藥品及原料藥停產備案制度和儲備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配合做好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藥品定點生產試點工作。推進短缺藥品網路監測信息直報平台建設,形成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級聯動應對機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衛生計生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分別負責〕
(三十三)完善藥品和耗材集中採購機制,落實國家、省關於藥品集中採購試點要求,研究探索開展藥品集團採購和以醫聯體為單位聯合採購,落實落地藥品購銷“兩票制”,明顯降低藥品價格。繼續推行高值醫用耗材掛網陽光採購,按照省上部署逐步推行高值醫用耗材購銷“兩票制”。加強藥械採購監管,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上網採購藥械積分考核達標,規範公立醫院藥房管理。〔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三十四)探索推進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鼓勵連鎖藥店發展,允許門診患者自主選擇在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購藥。〔市商務糧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六、健全綜合監管制度
(三十五)制定我市改革和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實施方案,健全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建立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的協調機制和督察機制。〔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工商局等部門(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
(三十六)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行業信用機制、綜合監管結果協同運用機制和黑名單制度。〔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工商局等部門(單位)負責〕
(三十七)健全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行為信息化監管機制,加強對醫療機構日常綜合監管、醫務人員持續累計考評和醫療行為動態實時監控,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逐步對基層醫療衛生、公共衛生機構和醫療衛生教育培訓工作等進行質量控制和動態監管。推進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管理。〔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三十八)開展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綜合績效考核試點,在石棉縣、漢源縣試點基礎上,將市級公立醫院和天全縣、雨城區納入綜合績效考核試點,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名並向同級政府報告,與醫療衛生機構財政補助、薪酬總體水平、負責人晉升和獎懲等掛鈎,並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單位)負責〕
(三十九)加強衛生健康執法監督能力建設,配備執法車輛,落實執法裝備、執法經費,充實執法人員,保障執法必要條件。〔市衛生計生委、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督執法,加大公共場所、飲用水、學校等公共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對全市10%的衛生健康領域被監督單位開展國家監督抽查。推進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加強中醫藥監督執法。推動全市衛生計生領域社會信用平台建設。〔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四十)建立涉醫違法犯罪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工商局分別負責〕
七、構建優質高效服務體系
(四十一)研究提出整合型服務體系框架和政策措施,最佳化全市醫療衛生資源布局,促進預防、治療、康復服務相結合。〔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四十二)圍繞區域重點疾病,以學科建設為抓手,加強全市區域醫療中心和專科聯盟建設,推動大型醫院“高精尖優”發展,積極推進成雅醫療衛生一體化發展等戰略合作,提升縣級醫院“服務主責”能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四十三)制定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路和管理體制機制,按照省上部署推進“疾控三監管”信息平台建設。〔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健全適應疾病預防控制專業特點的激勵政策,落實衛生防疫津貼。〔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負責〕繼續推進疾控機構等級評審。〔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四十四)實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規劃建設,加強縣級醫院以及婦幼健康、疾病預防控制等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著力提升婦產科、兒科和生殖健康服務能力。〔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四十五)開展醫療衛生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管理改革試點,推動縣域醫療衛生綜合改革,組建縣域醫療共同體,實行行政、人員使用、資金、業務、績效、藥械統一管理,促進人員合理流動。〔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局分別負責〕
(四十六)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開展中醫藥診療技術重點攻關和成果轉化,推進中醫藥服務管理體系建設,重點打造2箇中醫醫療區域中心,提高中醫藥疑難疾病診治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建設。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力爭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推動基層中醫館建設提檔升級,力爭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和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有中醫館。推進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負責〕
(四十七)探索和推動疾控機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體制機制創新,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兩個允許”)的要求,根據不同醫療衛生機構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
(四十八)研究制定我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政策。〔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四十九)完善醫養結合政策體系,促進醫養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市建設,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川西區域醫養中心項目建設。〔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等部門分別負責〕
(五十)打好健康扶貧攻堅戰,強化貧困人群醫療救助扶持、貧困人群公共衛生保障、基層醫療能力提升、貧困地區衛生人才培植、計畫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關懷五大行動,全面推進“三個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動計畫,落實“十免四補助”政策,完善特惠政策,注重政策銜接,確保貧困人群基本醫療有保障。〔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扶貧移民局負責,市紅十字會、市殘聯參與〕
(五十一)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全面落實預約診療、遠程醫療、臨床路徑管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務社工和志願者、醫德醫風考評等醫院工作制度,創新推廣多學科診療、急診急救、日間醫療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等,三級醫院開展日間手術試點,不斷改善民眾就醫體驗。〔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八、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五十二)制定加快健康產業發展的行動綱要,加強健康產業園區建設,推動醫療服務、生物醫藥(含中醫藥)、醫療器械、健康保險、醫療美容、健康養老、體育健身等健康全產業鏈發展。研究建立健康產業統計體系和核算制度,開展健康服務業核算。 〔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局、市文體廣新局、市旅遊發展委、市統計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政府金融辦等分別負責〕
(五十三)大力發展社會辦醫。深化醫療“放管服”改革,以更加開放的理念和舉措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取消社會辦三級醫療機構規劃限制,診所、門診部等醫療機構不設數量和地點限制。最佳化社會辦醫療機構設定審批流程,完善社會辦醫在土地、投融資、稅收、價格、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鼓勵公立醫院發揮人才、技術、管理等優勢,通過對口幫扶、“託管”、組建醫療聯合體、分級診療等形式支持民營醫院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政府金融辦、市稅務局參與〕開展中醫診所備案管理。〔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五十四)完善醫師多機構備案管理和監管機制,推動實施醫療責任險落地,引導和規範護士多點執業,探索發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金融辦負責〕
(五十五)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加大財政投入保障力度,持續完善市、縣二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推進川西遠程醫療中心建設。以智慧醫院建設為載體,基於雅安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區域協同平台為依託,推動醫療機構之間實現診療信息共享。〔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負責〕加強遠程醫療服務規範管理。〔市衛生計生委負責〕逐步建立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完善醫療保障支付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負責〕大力推廣分時段預約診療、智慧型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探索醫療健康領域公共信息資源對外開放,積極開展電子居民健康卡建設套用,推進醫療服務“一卡通”。〔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五十六)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醫教協同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健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市衛生計生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各縣(區)出台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方案,推進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綜合改革,加強全科、兒科醫生人才培養,全面推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開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繼續開展縣、鄉、村衛生人員能力提升培訓。持續實施中醫類醫學生定向培養和引進工作。改革完善衛生職稱制度,完善醫務人員榮譽評價體系。〔市衛生計生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負責〕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加強全科醫學師資培訓。〔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負責〕
各縣(區)要高度重視深化醫改工作,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實行醫療、醫保、醫藥相關部門由一位政府領導統一負責。市級有關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對縣(區)深化醫改工作的指導。完善醫改目標績效考核,探索建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改革與管理的考核機制,考核結果作為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健全“清單制+責任制”改革推進機制,建立醫改工作檯賬,開展醫改政策培訓。加強對深化醫改工作進展監測和督導,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加強正面宣傳,合理引導改革預期,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印發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現將《雅安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工作任務》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2月29日

2020年版檔案全文

為持續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下簡稱“醫改”)各項部署落地落實,統籌推進深化醫改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關工作,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川辦發〔2020〕5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2020年近期深化醫改重點工作任務。
一、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一)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按照國、省部署,開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體制改革,完善職能,加強醫防融合,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二級以上醫療機構100%設定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增加公共衛生人員配置。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防控能力。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措施,加強傳染病防控能力建設。強化核酸檢測實驗室能力建設,提升核酸檢測能力。2020年底前,所有縣(區)疾控中心要具備核酸檢測能力。(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排在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完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按照“立足雅安、輻射川西”的定位,積極推進雅安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建設,改造基礎設施、完善設備,提升診治能力,推進雅安市人民醫院傳染病院區建設,建設川西區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填平補齊縣級傳染病科建設短板。健全傳染病診療預約諮詢平台和“直通車”制度,落實“三區兩通道”要求。建立健全重大疫情中醫藥人群預防和早期介入治療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三)完善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出台《雅安市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工作方案》《雅安市關於加強城鄉基層治理市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健全重大疫情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強化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預警報告、形勢分析研判、現場調查處置、實驗室檢驗檢測等核心能力。推動完善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運用省級專業疫情防控交流報告平台,實行傳染病報告首診負責制,加強軍地間和部門間傳染病監測預警信息通報。加強藥品和醫療防護物資儲備。(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五醫院負責)
(四)健全醫防協同機制。強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能,推動建立公共衛生機構和醫療機構人員、信息、資源互通和監督監管制約機制。建立醫療機構履行公共衛生職責清單制度。加強綜合醫院傳染病門急診和科室(病區)建設,加快構建醫防相結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機制,發揮醫療機構傳染病監測報告“吹哨人”作用。強化基層防治結合,配齊配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人員,強化公共衛生網底,加強基層醫防融合,發揮基層公共衛生機構傳染病一線處置“守門人”作用。在石棉縣試點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二級綜合醫療機構100%開設精神科門診,有具備資質的專業人員從事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精神病患者規範管理和藥物可及性進一步增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建設愛滋病快檢點,疫情一類縣(區)100%建設愛滋病確證實驗室,並同時具備細胞檢測能力和病毒載量檢測能力。以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塵肺病早期篩查干預為切入點,推進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醫療機構業務融合。(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五)加強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早制定具體方案,加強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培訓、大演練,著力打造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實驗室檢驗人員、社會衛生員三支隊伍,提高各戰線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壓實屬地責任,做好“五有三嚴”(有防護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防護物資設備、有醫護力量支持、有隔離轉運安排,嚴格發熱門診設定管理、嚴肅流行病學調查、嚴防醫院院內感染)。健全境內外動態排查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外防輸入”工作,強化衛生健康、公安、外事等部門協作力度,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提前掌握入境人員情況,及時掌握和接回在我市有固定住所的入境人員,努力做到入境人員“預先知、登機(上車)知、落地(到達)知”,牢牢守住疫情輸入第一道防線。落實社區格線化日常防控,織牢防控網路。做好為慢性病患者開具長期處方服務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二、實施健康雅安行動
(六)加強健康影響因素干預。完善健康科普工作機制,組建科普隊伍,加強師資培訓,發揮醫療衛生人員的“教練員”作用,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完善健康素養、成人吸菸率監測機制,客觀、準確掌握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成人吸菸現狀,為疾病預防控制找準方向。抓實抓好公立醫院創建健康促進醫院工作,倡導民營醫院主動開展創建工作,打造健康促進醫院示範點。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以省下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項目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新(改)建工作。到2020年底,全市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完善農貿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指南。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加大規範化管理和監督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農貿市場涉及醫療衛生領域的各種虛假宣傳、惡意引導以及非法診療活動。(市衛生健康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分別負責)
(七)加強重點疾病防控。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持續做好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等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愛滋病防治攻堅,持續消除大骨節病等重點地方病和血吸蟲病危害,保持大骨節病、碘缺乏病等重點地方病消除成果,鞏固包蟲病綜合防治成果。推進血吸蟲病消除達標工作。加強重點職業病監測與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和管理,建立完善我市職業病危害現狀資料庫,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體系;逐步完善職業病防治監測網路,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貫徹落實省衛生健康委等11部門《關於印發<四川省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衛發〔2019〕49號)精神,壓實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強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格線化管理。做好冬春季流感防控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市委政法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中醫藥管理局)
(八)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開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評議考核。推進老年健康促進行動,開展省級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創建工作,實施居家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衛生服務。(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三、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九)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醫院黨組織設定和工作機制。加快推進雅安市人民醫院、石棉縣人民醫院和漢源縣人民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國家和省級試點,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全面完成國家、省級部署的試點任務,合理控制公立醫院醫藥費用增長,切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組織部、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十)健全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機制。健全績效考核質控體系,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推進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將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應急、健康促進與教育等納入考核範圍。推進公立醫院經濟運行信息公開。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和績效評價。(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十一)建立和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建立我市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按期監測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及改革運行情況等,作為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的基礎。2020年至少調整1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項目、數量和幅度由各地確定,重點提高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偏高的檢查檢驗價格。逐步完善醫療服務項目準入制度,加快審核、公布新開展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市醫療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二)積極爭取國、省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的資金支持。指導公衛補短板項目前期工作開展。加大對中醫醫院、傳染病醫院支持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化解公立醫院符合規定的長期債務,嚴禁舉債建設和超標準裝修。對受疫情影響的醫療機構給予扶持。(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分別負責)
四、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
(十三)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穩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負責)
(十四)強化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合理確定醫保基金總額預算指標。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商談判機制,合理確定、動態調整醫保基金總額預算指標,可按照總額控制管理辦法預撥付周轉金,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大周轉金預撥力度,減輕醫療機構墊付壓力。(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十五)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和按病種付費。加大非項目付費方式在醫保中的套用,降低按項目付費的比例。推動完善醫保支持分級診療政策,探索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建立家庭醫生醫保服務包。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穩步實施“一個總額、一個協定、一套信息系統、一套監管考核體系”的醫保一體化管理措施,對符合條件的醫共體實行“一個總額付費,結餘留用、超支不補”醫保管理改革。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推進“網際網路+醫療保障”。(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十六)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提供包括醫療、疾病、康復、照護、生育等多重保障的綜合性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醫療保障經辦服務。探索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醫療責任保險範疇。(市醫療保障局、雅安銀保監分局、市衛生健康委分別負責)
五、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
(十七)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引導醫療衛生機構優先配備、合理使用國家基本藥物,提高各級醫療機構採購使用的基本藥物占比。(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十八)推進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推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按要求積極探索開展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探索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藥品貨款。推進藥械“招采付”一體化管理。落實中選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採購、配送和使用政策。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相關集中採購、醫保支付、質量安全監管等政策。(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負責)
(十九)加強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實施短缺藥品停產報告制度和清單管理制度,組織開展短缺藥品預警監測和分級應對。建立健全藥品耗材價格常態化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國內採購價格動態監測。加大對原料藥、進口藥等壟斷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重點檢查進口藥品批件、票據及供貨方資質證明檔案。(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二十)推進醫療機構藥品和耗材編碼規範和使用。推動實現疫苗以及國家組織集中採購和使用藥品“一物一碼”,待全省藥品信息化追溯系統建成後,依託系統查詢,監管全市醫療機構藥品、高值耗材“一物一碼”信息情況,配合省上開展選取部分高值醫用耗材等重點品種實施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的相關工作。推進醫保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編碼的規範與使用。(市醫療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分別負責)
六、推進分級診療制度落實
(二十一)最佳化醫療資源區域布局。積極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川西區域醫療中心。建立與區域醫療中心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深化縣域綜合醫改,推進石棉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國家、省級試點,促進“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推進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二十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改革。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加強簽約服務團隊建設,創建星級家庭醫生團隊3個。在石棉縣積極探索全專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繼續推進社區醫院創建試點。(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七、加強醫藥衛生綜合監管
(二十三)加強醫療行業監管。完善醫療“三監管”平台和工作機制,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大力推進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試點,加強對醫療機構診療、執業、收費、用藥等方面的過程監控,因地制宜將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納入城鄉格線化服務管理體系,組織衛生監督員、協管員開展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巡查、專項督查、處罰後複查等工作。建立健全醫保信用體系,探索開展醫療機構信用評價試點,加強醫療機構服務和藥品價格監管,開展醫療衛生行業價格監督檢查。加大投入力度,加強衛生健康綜合監督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推進衛生健康監督機構資源配置及規範化建設,夯實業務用房、人才隊伍、執法執勤用車、執法裝備建設。(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二十四)加強醫保基金管理。開展基於大數據的醫保智慧型監控,推廣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等新技術套用,用好省級智慧型監控系統。嚴厲查處和打擊醫療保障領域內各種欺詐欺取醫保基金行為。建立健全醫保信用體系。(市醫療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負責)
(二十五)加強藥品耗材使用治理。推進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執行省級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全面建立重點藥品監控機制,落實“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等要求。加大耗材使用治理力度。加強藥品器械生產經營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分別負責)
八、統籌推進其他領域改革
(二十六)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出台《雅安市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入實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穩步推進川西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啟動一批中醫經典傳承中心和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中心建設。推進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支持二級甲等以上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加強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和村衛生室中醫角建設。遴選發布一批中醫優勢病種和診療項目,發掘推廣特色診療技術,總結形成特色診療方案,推動雅安中醫藥特色診療服務縱深發展,鼓勵引導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服務。在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專科醫院等大力推廣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開展中西醫協同攻關,探索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提高中醫參與度,並將實行情況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和績效考核。合理調整中醫醫療服務價格,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市中醫藥管理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醫療保障局負責)
(二十七)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統籌盤活用好醫療衛生領域編制資源,重點用於加強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公共衛生機構編制配備。探索建立崗編適度分離管理模式,推進縣招鄉用、鄉聘村用。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市、縣(區)公立醫院薪酬總量核定、內部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辦法。推動落實對鄉村醫療衛生人員的服務收入多渠道補助政策。(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分別負責)
(二十八)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支持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鼓勵發展網際網路醫院,開展5G智慧醫療試點建設,建設“5G+網際網路”遠程診療服務專網。探索試點5G技術在急救領域的套用。推動電子健康卡、電子社保卡與醫保電子憑證融合套用,推廣套用居民健康檔案雲服務平台。(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負責)
(二十九)推進健康扶貧攻堅。推進城市三級公立醫院與縣級醫院建立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加強縣級醫院重點專科能力建設。進一步改善我市貧困對象營養不良等問題。(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扶貧開發局、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三十)加強川渝醫療衛生協作。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高品質康養宜居地建設,制定《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高品質康養宜居地建設的實施意見》。積極爭取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和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支持,以《川渝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合作協定》為基礎,主動融入合作,推動我市醫療機構與成渝兩地醫療機構開展跨區域醫療集團、專科聯盟、遠程醫療等合作,推動兩地同級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建立衛生應急和傳染病疫情信息共享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
各縣(區)、市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深化醫改”的系統謀劃和組織領導,做到疫情防控和深化醫改工作兩不誤、兩促進。市、縣(區)醫改牽頭協調機構要建立完善工作檯賬,開展監測評估,定期通報情況,並加強醫改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圓滿完成“十三五”醫改規劃和綜合醫改試點各項重點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