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身1人游世界

隻身1人游世界

《隻身一人游世界》內容簡介:而週遊世界,《隻身一人游世界》介紹了她獨特的旅行方式和遊歷地的一些風土人情及她的冒險經歷。作者在旅遊的同時還做了深入細緻的思考,對於種種文化現象進行分析,這就使得她的旅遊人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得到了提煉與升華。

基本介紹

  • 書名:隻身1人游世界
  • 譯者:劉榮躍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5503905, 7515503904
  • 品牌:金城出版社
  • 作者:迪基•詹森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頁數:215頁
  • 開本:16
  • 定價:29.8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隻身一人游世界》編輯推薦:在一個有數十億人口的地球上,像迪基這樣的旅行探險者屈指可數。她為什麼能夠隻身週遊世界?我們不能嗎?書中飽含著濃郁的美國式的幽默詼諧,字裡行間充滿了老太隻身一人游世界的智慧和經驗,讓人感慨之後平添幾許豪氣。讓我們也勇敢地“在路上”吧!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迪基·詹森 譯者:劉榮躍

迪基·詹森,美國人,86歲。退休前是英語教師。從60歲開始週遊世界,先後去過近60個國家和地區,寫出充滿魅力、實用性強的遊記《隻身一人游世界》,廣受歡迎。如今她依然“在路上”,其世界之旅頗富傳奇色彩。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譯者序
第一章 達勒姆之死
第二章 將貓殺掉
第三章 三思而後行——海地冒險
第四章 為何不像我一樣做?
第五章 藉助親友——美國之行
第六章 陸地還是航空
第七章 一人勝過兩人
第八章 我為何不想再有婚姻
第九章 藉助親戚——中國之行
第十章 聖地誌願者
第十一章 不幸的意外
第十二章 經濟型旅行者的鎮靜劑
第十三章 別把門關上——捷克之行
第十四章 藉助親友——亞洲之行
第十五章 體驗定居生活
第十六章 在恰當的地點和時間旅遊
第十七章 向甘迺迪致敬
第十八章 藉助親友幫助——歐洲之行
第十九章 美麗的美國
第二十章 擔憂與狂喜
後記

文摘

第一章 達勒姆之死

在過去18年裡,我一直是個自願四海為家的人,隻身在地球上週遊。如今我78歲了。我沒有工作,沒有汽車,沒有房子,也沒有電話號碼。我所擁有的一切都可以裝進一隻背包和留在女兒家的一兩口箱子。我趕在海地發生政變廢黜小杜瓦列爾前乘上最後一隻船離開了那裡。柏林圍牆倒塌時我身在德國。香港回歸中國時我在那裡。柯林頓訪問愛爾蘭時我在那裡。我曾兩次見到教皇保羅二世。我去參觀過在亞特蘭大和鹽湖城舉辦的奧運會。我在以色列軍隊和一座巴基斯坦的村莊當過志願者。我在捷克[捷克,其前身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美國和平隊[和平工作團,由志願者組織的美國政府代表機構,去開發中國家提供服務。]里工作過。我見過中國西安的兵馬俑,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貧民區,以及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我曾乘坐微型郵政專機飛越北極圈,還在阿拉斯加坐過狗拉的雪橇。我提到自己已78了嗎?
是什麼讓我決定開始這種不同尋常的生活方式呢?是我最小的女兒促使我這樣去做的。1984年我的3個孩子踏入社會,家裡只留下埃倫,她當時是布朗大學的一年級學生,仍然還在安樂窩裡。她回家過聖誕節時四處放煙花。先前我曾愚蠢地認為她會很高興回到母親身邊,回到新罕布夏州的達勒姆大街旁的那套漂亮房子,那兒是一座奇特的大學城。我想像著我倆一起逛商店,吃點東西,聊聊她第一學期的情況。但是她有別的計畫。她外出滑雪去了,在當地的酒吧里和朋友相聚,在電話上聊天。所以我問她為什麼不和我多待些時間時,她看著我,好像在說:“你真以為我會廝守在你身邊嗎?我有我的生活,你得想好怎樣過你自己的生活!”
真像是一場地震!母女之事結束了。我盡了30年妻子的責任,因離婚而失去了那種責任。現在我最小的孩子離開了我的生活,我也失去了母親的責任。
這種被拋棄的情況是相當典型的,對此不是每個人都像我看得這么認真。畢竟,很多人會說我仍然處於有利狀況。我有一套舒適的房子,裡面有不少我在婚姻生活期間收藏的古董。我有朋友,我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是安泰保險公司的一名理賠代表。我剛被提升為高級理賠代表,我有一輛公司配給的汽車。
但是某種重要的東西正在喪失。
對我而言,成為安泰保險公司的一名理賠代表沒有意思。難道我要在以後的20年裡弄清哪輛車撞了紅燈,或者是否某個客戶應該因腰痛獲賠2500美元?難道我今後將坐在這套房子裡,看著古老的紡車和搖籃?
突然間安泰在我眼裡只是成了財神,房子成了墳墓。我知道自己在達勒姆的日子有限了,我在安泰剛剛開始的生涯結束了。當埃倫說“你真以為我會廝守在你身邊嗎?”的時候,她已把我推過了走廊。
春天,我便離開了那裡。
我賣掉了家具。麻薩諸塞州有個經營小古董店的朋友開著輕運貨車來了,把我住的地方清除乾淨。我看著貨車滿載死木頭退出車道時,多么欣喜若狂啊!
我放棄了房子。我不再住在裡面,為啥要支付租金呢?為啥不把電費、暖氣費、保險費和垃圾費用到更有效的東西上面呢?
我買了一個背包,奔向海地。
我認為自己為一個單身的年長者找到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使其過上富有活力、充滿陽光的生活。這當然是不適合於每個人的。不過對於我,獨自住在房子裡類似於死亡。我必須獲得力量和勇氣擺脫日常生活——同樣的工作,同樣的鄰居,同樣的商店,同樣的電視節目。現在整個星球就是我的家。每天都是一種探險:新的景象,新的人們,新的食物,新的床鋪,新的城市,新的快樂。我走出常規,生活充滿了生機。
第二章 將貓殺掉

我對一個女人講述我的生活方式時,他嘆口氣說:“唉,我要是能像你那樣就好啦!“
“為什麼不能呢?”
“我有一隻貓。”
“喔,把你的貓送到獸醫站吧,讓人殺掉它。然後你就可以做我做的事了。”
“唉,”她震驚地說,“我根本辦不到。”
“唔,那么你無法做我做的事。”

不錯,在“善待動物組織者”的信寄出前,讓我說,我並非真正主張殺掉貓。我所主張的是創造性地思維,衝破我們隱藏在後面的障礙。難道這個女人真想讓她的貓決定以後五年或十年她如何生活嗎?
為了待在那個舒適的常規生活里,我們很善於找到種種理由。帶上錢吧,人們錯誤地認為旅遊必須很有錢才行。如果你讀讀旅遊雜誌,星期日報上的旅遊專欄,或者上流社會的旅遊指南,你就能明白為何人們這樣想。酒店房間被打出每晚只收兩百美元的“特價”廣告。因此即便人們覺得為難也仍然問我:“你從哪裡弄到所有那些旅遊的錢呢?
在旅遊經濟中,“擺脫困境”的思考是最為明顯的。我靠領取每月的社會保險金旅遊。我那1160美元——多數人用這點錢勉強支付住房、交通、電視和電話費用——但我卻能夠航行於全球,站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去香港考察,並漫步在加拿大的路易斯湖岸。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從不乘計程車,除非遇到緊急情況。有些計程車司機名聲不好,他們極力發現一個遊客,然後對其狠狠地敲一下竹槓。世界上每個機場都有公共汽車。只需多一點時間我就能弄明白怎樣坐公共汽車到達目的地,我得多問幾個問題,但隨即我就懂得了如何前往各處。我感受到城市與城市人的文化。我在公共汽車上觀光遊覽,而不是緊張不安地觀察車用計費器,想知道是否正被人搶奪。
我從不在有餐巾和侍者的飯店吃飯,我支付不起。相反,我找到大學裡的自助餐廳,我在自由市場買到義大利蒜味臘腸和麵包,我找到小飯館。我也隨身帶著一支不錯的開罐器和調羹,在附近沒有廉價飯館時這些東西可以成為救星。在雜貨店的架子上,各花50美分就可取用到一罐頭義大利式細麵條和切成薄片的桃子,這樣一頓營養豐富的美餐,讓人滿意。一邊在公園的長椅上吃東西一邊有人看著,這又增添了額外的氣氛。我從不輕視快餐店,它們在海外也可以成為救星。假如我需要美國風格的洗手間和一杯咖啡,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金色拱形招牌”。假如任何人在我聽力範圍內說什麼貶損麥當勞的話,我便將這看作是對個人的冒犯。
我參觀不收門票的旅遊景點。我是這樣看待一座新城市的,它有約50處值得參觀的景點,其中25處收門票,另外25處免費。我沒有時間參觀所有景點,於是我參觀免費的。它們常常比我不得不付費參觀的地方好。我想到的是圖書館、博物館、賓館大廳、公園、公共街道、大學校園、演講和徒步旅行。
我偶爾不得不打破自己的旅遊習慣,為了獲得某種特別的東西買門票,比如聽發現了雙螺旋的詹姆斯·沃森演講,或者參觀英國的溫莎城堡;不過我在許多參觀中都利用免費贈品。
我最省錢的辦法是我從不住賓館。我是國際青年旅社協會的會員,可以享受每晚15美元的住宿。協會在全世界有5000家青年旅社可供我住宿,平均每晚費用為15美元。15乘以30個晚上,即每月450美元。其中包括了暖氣、熱水、用電、用廚,常常有一頓不錯的早餐,還可享用擺放著各種書籍與手冊的休息室。我用不著擔心火災保險,清潔溝槽,剷除積雪,或者修理什麼。
人們對於青年旅社有許多不良情況的說法。10年前這些不良情況確實存在。那時年輕人打光腳,留可怕的頭髮,吉他彈到凌晨3點。被單是灰暗的,條件簡陋,也沒有任何人把垃圾倒掉吧?旅社只對徒步旅行或騎腳踏車的旅客開放。你需要在那裡做各種瑣事。中午就關門了。謝天謝地,這一切如今都已改變。
青年旅社離賓館只有小小的一步之遙。國際青年旅社協會設定了安全與清潔的高標準,甚至為旅客設定了一定比例的洗手間。旅社服務員經過培訓,可以提供旅遊觀光和當地活動的信息。他們甚至願意為你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幫助預訂,讓你在下一座城市肯定會有一張床位。這被稱為BABA,即預訂床位!
我對一個朋友描述青年旅社的情況時,她問:“你的意思是,你同陌生人睡在同一房間?”“陌生人”這個詞聽起來與“吸血鬼”或“殺人惡魔”似乎有相同的意味。
是的,我確實與陌生人睡在同一房間,不過在我看來“陌生人”與“新朋友”和“有趣的人”有著相同的意味。他們是我旅行途中的夥伴,通常是些年輕人。他們穿T恤和短褲睡覺,而我則穿有花紋的睡衣褲。他們來自世界各國,背著形狀與重量各異的背包。他們精打細算,待人友好,他們樂於分享信息。
這聽起來很糟糕嗎?
當然,住在旅社也有少數負面的東西,正如生活中的任何經歷一樣。
對於我,最壞的是我試圖睡覺時拉鏈打開、關上的聲音,那就像指甲在黑板上刮擦一樣。
其次是塑膠袋發出的沙沙聲,夜深人靜時它聽起來聲音有灌叢火[ 灌叢火,區別於森林大火。]那么大。
我確實不得不帶上自己的毛巾和香皂。沒有青年侍者替我拿行李,我可能不得不經過走廊去刷牙、洗淋浴或上廁所。
在18年的旅行中,我只有一次要求更換房間。有個顯然是“無家可歸的老婦”躺在上鋪,面容發獃,一邊把橡皮筋纏在手指上,之後又解開。旅社服務員馬上就明白了,並把我換到另一房間。
住青年旅社節省的錢是無以倫比的。在華盛頓每晚的住宿費為28美元。那兒離每晚高達400美元一個房間的凱悅酒店有兩個街區。住在華盛頓時我每天早晨步行去凱悅喝咖啡,有幸坐在美麗的大廳里聽鋼琴彈奏者現場表演,而不用支付400美元的房價。紐約市的青年旅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擁有620個床位。它十分整潔,經營得很好,每天還提供去大蘋果城[ 紐約市的別名。]各景點的免費旅遊。大廳里總有一個值班的志願者,回答人們如何在紐約市出行的種種問題。而所有這些只需支付每晚29美元。
韓國首爾的青年旅社特別值得一提。我到達首爾機場時叫了一輛計程車(在有些情況下我需要略為違背一下通常的原則),讓司機把我送到青年旅社。他開車沿著環形車道駛向一家極其富麗堂皇的摩天賓館。我拍拍他的肩頭,拚命做手勢。“不,不。這是賓館。我要去青年旅社,青年——旅社!”他不管怎樣開進了賓館,然後揮手讓我進去。我站在豪華大廳的大理石地板上,看見兩個身穿深藍色西服和白色襯衣的與眾不同的人,他們極其挺直而端莊地站在前台後面。
我說:“對不起,我要找的是國際青年旅社。”
“夫人,這就是國際青年旅社!”
青年侍者顯得驚訝茫然的樣子,他拿起我可憐的背包,把我帶到電梯,再送我到11樓。我的房間俯瞰著遠山、首爾的天空和奧林匹克公園。這是一家通常的商務賓館,不過專門為青年旅社的客人留了幾個房間。每間屋有4張床位、1個淋浴和洗手間,以及1張適宜的桌子供客人圍坐在一塊討論旅行計畫。我的室友來自日本、新加坡和紐西蘭。
我只需出示一下國際青年旅社的會員卡,就可花費8美元在那間帶有浴室的漂亮房間住一晚。如果沒有卡,我得每晚支付86美元!我在18年的旅行中所住過的任何青年旅社,都沒有這裡的住宿那么奢侈和便宜。
我特別注意只住官辦的國際青年旅社。有時某家私人的青年旅社也不錯,但這更有可能是我遇到麻煩的地方。
我曾在拉斯維加斯[ 拉斯維加斯,美國內華達州的城市。]的一家青年旅社預訂了一周的房間,以為它是官辦的,因為它自己取名為青年國際旅社。在拉斯維加斯每晚只需10.75美元,太好啦!我一走進旅社就知道自己陷入骯髒邋遢的地方。只見經理長著大肚,被單從他後面的架子上掉下來,整個地方亂糟糟的。在我住過的那一周里,早晨7點醒來後徑直奔向門口,出去參觀那些美麗的拉斯維加斯酒店,直至晚上10點。然後在發霉的浴簾後面急忙沖個澡,隨即鑽進床把一切忘掉。一天晚上我發現門上有一張字條:“梅林達——警察在找你。”在這周餘下的時間裡,我的一個室友斷定她無法再把自己的狗留在養狗場了,於是把發臭的大狗帶進我們房間,它整夜蕩來蕩去。
儘管旅途中遇到了諸如這些的不利,但我可以坦誠地說,投宿青年旅社最大的好處是能遇見各種人。許多人,尤其是亞洲的旅行者,迫切想練習說英語,這就有了不少長久有趣的談話。此外,我住在青年旅社為下一步的旅行建立了無數可貴的聯繫。某人已多少次說過:“迪基,你到我們國家時一定要來和我一起住。我會帶你去看______”請填空吧。當然,我到了那個國家後會用上這些邀請的。
廉價旅行與住青年旅社是並行的,你不可能只選擇其中之一。
為說明這些起作用的規則,讓我簡單敘述一下兩次旅行的情況吧,即去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和日本——兩個地方據傳言花費都很貴。由於這些傳言我長久以來總是避開它們,可是正如我所發現的,你不應相信一切聽到的東西。按照“迪基方式”[ 即作者自己的方式。作者的旅行方式已經具有了突出的個性和特色。]旅行,我用山姆大叔[ 山姆大叔,美國、美國政府或美國人的綽號。]給的錢支付了所有費用。

後記

“可是你老得不能旅行了怎么辦?”
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我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時從人們的臉上看出了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很簡單。我打算再老都不會停止旅行。我會馬不停蹄地行進著,直到死神在我站著的地方把我帶走。眼下死神還被我甩在後面呢。
我確實有B計畫,以防萬一。我始終能夠前往妹妹在加利福尼亞紅杉谷的釀酒廠。考慮到她有不少人住在那兒,我甚至不會引起注意。那裡有3個醫生,如果我遇到健康問題住在那兒也不錯。我甚至給妹妹寄去了5000美元作為支付“分時享用住房”的費用,確保需要時我能有一張床位。住在釀酒廠,有侄女,侄子和他們無數的孩子來看望我,看著不斷成熟的葡萄和紅杉林,這聽起來是個更好的解決辦法——勝過最終住在老人院裡,和那些流著口水、不能自理的室友一起坐在輪椅上。我甚至已得到保證,可以免費喝自己能夠喝的有機葡萄酒!這聽起來像是我離去的一種美好辦法!
汽到那時我都會在路上。我的下一站是南非。非洲是我一直不敢去遊覽的另一個大陸,但是南美洲讓我懂得別聽可怕的預測,所以我又想到了非洲。事實上我已選出自己的總部斯特倫波斯,那是開普敦南邊有1小時行程的大學城。我想去看看約翰內斯堡郊區的索韋托,那是一個巨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誰知道去了南非之後我又會走向哪裡呢。
當死神來敲門的時候,要找到我的門可得花費不少時間呢!

序言

中文版序
自從我在《隻身一人游世界》中寫完最後一次旅行探險後,已過去了短短6年。從那以後我怎樣了呢?
年齡並沒有讓我放慢腳步。“85歲”你也許聽起來“老了”,但我只把它看做是另一個數字而已。數字慢慢地向前遞增。你無法阻止它們,所以我一邊接受它們一邊計畫自己的下一次旅行。
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對於中國的看法和感覺已徹底改變!在書中我曾描寫了不少關於中國的負面感覺。我討厭無休無止的吐痰行為,討厭人們把垃圾丟在街上而不是放進垃圾箱。有些人想占我便宜,讓我為根本不想買的東西付錢,這讓我氣憤。我本來已挑選到更好的商品並付了錢,但有些商人卻還是把劣質貨放進我的袋裡,這也讓我很討厭。
是的,我發現有很多需要批評的地方。
可是,我最近去了成都、重慶、三峽和武漢,又在上海逗留了3周,此次旅行回來之後,我對於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新的熱情與欣賞,這是奇蹟中的奇蹟。
隨地吐痰幾乎見不到了!
許多垃圾箱正在投入使用!
處處種植著鮮花、花圃,裝飾的灌木和無盡的樹木!
在上海黃浦江邊的廣場上漫步真是令人愜意。乞丐和商販不見了,我得以欣賞到浦東的獨特建築,觀賞許多與眾不同的船隻駛過!
沿上海外灘的每一根燈柱上都裝飾著大束的鮮花!
人們向我微笑,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有人給我讓座,年輕人迫切地想和我練習英語。
我來到了一個新的中國!我喜歡她!
那么接下來呢?讓我想想。去南極洲?不,太昂貴了。去俄羅斯?簽證太複雜了。重返中國如何呢?對!眼下這是合乎情理的。為什麼不呢?讓咱們計畫在你們美麗的國家什麼地方見面吧。期待我吧,我也會期待你們的。我能夠說“你好!”和“謝謝!”所以我知道我們會有一個美好的時光!

迪基·詹森

譯本序

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奇妙無比。如果能週遊世界該多好啊!那樣我們就能一飽眼福,看到許多新奇罕有的東西,從而更多地了解世界。然而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於是對於一生能夠週遊世界、盡情遊覽奇特風光深入了解各地風土人情的人,我們必然十分羨慕。他(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其旅遊生涯中都有些什麼故事和經驗?我們無疑會產生種種好奇。
而本書,便對此給予了比較全面詳細、難能可貴的回答。這是作者集18年週遊世界旅行生涯的結晶,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用好了,每個人都會受益匪淺的!
現已近86歲高齡的美國人迪基·詹森,就是這樣一位隻身週遊世界並仍然一直“在路上”的傳奇人物。她退休前是英語教師。從60歲退休後,至今獨自週遊了近60個國家,其世界之旅確實頗富傳奇色彩。她四海為家——這位當代的“世界公民”是如何做到獨自週遊世界的?需要很多錢嗎?她都有過怎樣富有傳奇的故事?她為什麼會有前總統布希在聖誕卡上寫給她的親筆信?等等懸念無不吸引著讀者。她那不同尋常的旅遊經歷和見聞,閱讀之後即可化作讀者的物質與精神財富!作品主要介紹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和自己的非凡故事,其中包含種種探險經歷;同時介紹了一些如何更加有效地週遊世界的方法。難怪作者近年來在中國各地演講時,聽眾無不對其作品和生活產生極大的興趣。
在2010年下半年,筆者正是作為一名聽迪基演講的人初次了解到本書的。出於本能,當時我即對此書產生了很大興趣,認識到它的魅力和價值。在迪基演講完並與聽眾互動時,我問在場的人如果將本書譯成中文出版讀者是否有興趣閱讀,他們立即給予了十分肯定的回答。記得那次兩小時的演講與互動,讓在場的人都收穫不小。這更增添了我把本書引進、譯介給中國讀者的信心。我們的確很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認識這個神奇美妙的世界。於是我進一步與作者交流溝通,得到她的大力支持(作者甚至應邀到了我的家鄉四川簡陽作客,受到市作協等有關部門熱情接待)。眼前這本中文版的《隻身一人游世界》,便是通過筆者、作者和出版者等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本書中,作者奇特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奇特的作品自然也體現出作者奇特的人生。
這種奇特,首先表現在與眾不同的旅遊經歷上。獨自一人週遊數十個國家,世上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用寥寥無幾、屈指可數、鳳毛麟角這些成語來形容都毫不為過。很多人可以去一些國家旅遊,但是去多達近60個國家旅遊卻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我們不能不羨慕和佩服作者的這種非同尋常的經歷。她見過著名的宗教領袖教皇並且與之有一張珍貴的合影,她有布希在聖誕卡上寫給她的親筆信,還深入過一些軍事基地體驗生活,這些都給她奇特的經歷增添了光彩。1989年著名的柏林圍牆推倒時她正漫遊至德國,香港回歸時她正好身在其中,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訪問愛爾蘭時她的遊蹤也到了那兒。她四海為家,處處結識朋友,她的所見所聞是很多人都無法得到的。她的家人經常不知道她身在何處,因為她遊蹤不定——這便是她原著的書名《媽媽在哪裡》的由來。她演講之後,有人問她獨自一人漫遊世界各地是否孤獨時,她說一點不,到處都有新結識的朋友,還特別以我這個譯者為例。她的旅遊也非常特別:獨自旅遊,不住大賓館,不進大飯店,不去收費旅遊點等。我問她不住我們通常習慣的“標間”是否安全,她說她覺得是安全的,在多年的遊歷中她從未遇到過偷竊、搶劫。她說你得置身於人們當中而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她去海地可以說是一次極其冒險的旅行,那裡的一幕幕情景使她震驚不已,充滿了刺激、興奮與挑戰。她喜歡結識各種各樣的朋友,所接觸到的人既多又廣。她並不把他們看作是陌生人:“不過在我看來‘陌生人’與‘新朋友’和‘有趣的人’有著相同的意味。他們是我旅行途中的夥伴。”她所體驗到的日本的生活也別有一番情趣,在一般人認為什麼都昂貴的這個國家她卻發現一些並不太昂貴的地方。在作者的旅遊經歷中,穿越北極圈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頂峰。她奇特的旅遊經歷不勝枚舉,在本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我們從作者一個個非凡的經歷中,還看到了她那特有的精神——或者可以稱之為“迪基精神”吧。我們讀到的是一種可貴的精神狀態。這樣的精神主要體現在樂於探索與勇於探索上。
作者對生活在我們這個星球的各種各樣的人與社會滿懷好奇之心,總是馬不停蹄地行走在世界各地,能看到很多人無法看到的東西。然後,她又通過寫作讓我們盡情地分享到了她的所見所聞。作者樂於探索、喜歡探索的精神是驚人的。當在一個地方旅遊觀光。體驗一段時間那裡的生活後,她會隨即走向另一個新的地方,那裡又充滿了許多別的新奇東西。她不願意過循環往復、單調乏味的生活,總是希望給自己不斷輸入新鮮的血液。於是她不停地前往新的國家和地區,迎接面對一個又一個令人興奮激動的人與事。據我所知,即使在成都的親戚家裡住過十天半月後,她也會要求住到自己特別喜愛的國際連鎖店“青年旅社”去,因為在那裡可以接觸到新的朋友和新的事物。她的這一樂於探索的精神甚至到了如今的高齡也絲毫沒有減退的跡象,這怎么不使人佩服呢!正如作者在後記中說:“我打算再老都不會停止旅行。我會馬不停蹄地行進著,直到死神在我站著的地方把我帶走。眼下死神還被我甩在後面呢。”
而探索又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會遇到種種困難,所以還需要有勇氣。特別是一個人在大千世界週遊,無疑經常會面臨意想不到的挑戰。迪基確實是一個勇敢的人,還是一個勇敢的女人!我們不難看到,世上有很多英雄壯舉都是獨自一人完成的,他們堪稱是英雄。而我認為迪基作為一名週遊世界的女英雄也是當之無愧的。作者奔赴海地,飛越北極圈,六七十歲了還去各地當志願者,真是勇敢無畏啊!正如她在書中寫道:“我再次把自己向前推進,又冒了一次風險,迎頭面對了一次新的挑戰。這種經歷使你對自己有了新的信心與信任,我想。我希望飛得越來越高。”此種“希望飛得越來越高”的精神不是體現出作者可貴的心境並充滿著寓意嗎?由於文化的巨大反差,她在捷克的克拉魯皮鎮做志願者時遇到了嚴重挫折,但我們看到的是她那不願輕易屈服的精神。在捷克的另一座城鎮卡羅維發利,儘管教學條件相當惡劣,但迪基無所畏懼,而是想方設法、竭盡全力予以克服。在一次穿過戈蘭高地、崎嶇不平的4小時的徒步旅行中,一個男人臥床了兩天,一個女人呼吸困難,另一個女人跌倒了。但是,我們六七十歲的迪基卻勇敢而自豪地順利完成此次跋涉。我們始終看到的是作者勇敢無畏的身影!這也是她能夠隻身週遊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從本書中還能看到,作者並不只是簡單地介紹她週遊世界的一些經歷和過程,並講述一些故事。她在旅遊的同時還做了深入細緻的思考,對於種種文化現象進行分析,這就使得她的旅遊人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得到了提煉與升華。很多遊人難以做到這一點,走過看過一些地方後收穫並不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上。迪基對於文化的思考,使讀者更多地看到了世界各國之間文化的差異。而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巨大的,作者因此每到一個國家都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她在書中多次提到“文化衝擊”,她說:“就文化衝擊而言,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中國……我到達北京時,以為自己來到了另一個星球。”是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迥然不同,作者受到的文化衝擊可想而知。她感到要完全接受適應東西文化差異很難,甚至有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我更加明白為什麼會有戰爭,為什麼人們相互憎恨,為什麼差異永遠無法解決。我們是自身文化的囚犯。”而這一發現,使讀者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各國之間加強交流與了解是多么重要!當然,這種文化差異並不局限於東方與西方國家之間,即使東方國家與東方國家、西方國家與西方國家也存在許多相異之處。所以迪基所見到遇到的文化現象真是太豐富了,作者的閱歷也因此特別豐富。我們閱讀本書,不正是在分享她所帶給來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嗎?
關於本書的亮點,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主要就介紹這些。當然讀者還可從中發現其他有價值的東西。

最後對本書的翻譯做點說明。作者在書中曾談到當年中國人存在的一些負面的陋習,翻譯中給予了保留。因為那是當時存在的客觀事實,充分認識到這點並予以改進,對於提升我們民族的形象不是大有好處嗎?再說作者在本書《中文版序言》中,對當今的中國也給予了發自內心的充分的肯定。作者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本書的引進和翻譯,得到作者及其家人的大力支持,特別是作者在成都工作的侄子史蒂夫·米施(Steve Misch)對於有關原文的理解做了及時的解答。在此表示感謝!
自然還要感謝金城出版社。讀者能夠閱讀、分享到這部作品,出版社無疑做出了很大努力!
每當筆者把一部新的譯著交給讀者時,總會想到由於知識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或不足,誠懇希望廣大讀者不吝指正,以便修訂時予以完善。謝謝!

名人推薦

其實旅行一直是我的夢想,但總擔心錢的問題。現在我不那么擔心了。我想向作者說句謝謝。你打消了我的恐懼,讓我發現了只要有夢,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Dean Cain
這是相當常見的事,總會有很多人受迪基的影響,或多或少地改變了自已的人生。曾經有一個東歐人非常友善地用幾乎所有的時間,陪迪基逛遍了整個城市。迪旗很奇怪為什麼他如此在乎她這個老太太,原來她曾給他們上過一課,她那些新鮮的觀點拯救了他,打開了他的視野,改變了他的生活。迪基總是有足夠豐富的人生閱歷來豐富身邊的人。
——Hall Caine
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我很喜歡迪基,她給我看了她寫的書,並讀了前幾頁給我聽。我很想看下去,只是我的英語能力有限,所以真的真的很希望這本書在中國面市。我身邊的同學都聽說過這本書,他們都很有興趣。現在我們做學生的壓力都太大,太多現實的東西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真的很需要讀到與中國傳統教育不一樣的東西……
——莫文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