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西漢孔安國所撰的《尚書序》,序中提到他得到孔壁發現的古文典籍,因為當時人已不能識讀古文,便根據漢初伏生傳流的《尚書》來考定新出書,後來有人把這種用隸書的筆法來書寫古文字的字形,稱之為“隸古定”。發展到現代人們又把用當代人的筆法書寫古文字字形稱作“隸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隸定
- 時期:西漢
- 出處:《尚書序》
- 解釋:用隸書的筆法來書寫古文字的字形
定義及方法
主要對象
![隸定 隸定](/img/9/386/cGcq5yNzQ2YwUDOlFWZ2Y2N1EDNwADOhhzN0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相傳西漢孔安國所撰的《尚書序》,序中提到他得到孔壁發現的古文典籍,因為當時人已不能識讀古文,便根據漢初伏生傳流的《尚書》來考定新出書,後來有人把這種用隸書的筆法來書寫古文字的字形,稱之為“隸古定”。發展到現代人們又把用當代人的筆法書寫古文字字形稱作“隸定”。”
相傳西漢孔安國所撰的《尚書序》,序中提到他得到孔壁發現的古文典籍,因為當時人已不能識讀古文,便根據漢初伏生傳流的《尚書》來考定新出書,後來有人把這種用...
lì xíng ㄌㄧˋㄒㄧㄥˊ 隸行(隸行) 漢字隸變的一種。篆字結構移動後的隸定,稱“隸行”。 ...
2 文物價值 3 銘文 ▪ 原文隸定: ▪ 參考釋文: 4 書法價值 毛公鼎流傳過程 編輯 毛公鼎清朝時期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陝西岐山縣董家村...
夃,(gǔ , yíng)根據給定的隸定字形解釋。形聲。字從又,從乃(réng),乃亦聲。“乃”本義為“再度”、“重複”,引申義為“一系列”。“又”即“右手”,...
1 流傳過程 2 銘文 ▪ 內容概述 ▪ 參考隸定 ▪ 書法價值 散氏盤流傳過程 編輯 散氏盤於清乾隆年間出土,至嘉慶十五年一直在民間收藏,先在揚州江翰林...
隸定字形從亡從月從王,“亡”指朔日無月;“月”指朔日之外的所有月相,從娥眉月、上下弦月到圓月;“王”意為“最大者”、“王者”。“亡”、“月”、“王...
㷖,拼音:zhào,注音:ㄓㄠˋ,釋義:古同“照”,“照”的本字。㷖,乃按篆體直接隸定而來,或隸變作“䋜”。䋜,《重訂直音篇 · 火部》:“䋜”,同...
主要著作有:《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戰國文字編》(第一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另外,在1996年--2002年共發表本專業...
曼màn ㄇㄢˋ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從日、從罒、從又。“罒”即羅網。“又”即右手。“日”、“罒”、“又”聯合起來表示“日頭底下以手引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