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縣曾侯乙墓》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湖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ISBN:11068-826
- 作者:湖北省博物館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0年4月
- 定價:4.50元
- 裝幀:平裝
《隨縣曾侯乙墓》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墓位於隨州市城西一公里的擂鼓墩,1978年發掘。曾侯乙系曾國之君主。墓室結構 該墓為戰國早期的大型木槨墓,構築在紅砂岩山崗上,罄石為穴。墓口呈型,方向正南,為岩坑豎穴墓。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總面積為220平方...
隨州市曾侯乙墓遺址景區,位於湖北省隨州市,是2A級旅遊景區。門票信息 2020年2月20日,湖北宣布:所有A級旅遊景區5年內對援鄂醫療隊員免門票。隨州市曾侯乙墓遺址景區位列其中。2020年8月7日,湖北省宣布,全省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
擂鼓墩古墓群,位於隨州市西北2.5公里。這裡曾經是戰國早期曾國君主曾侯乙墓所在地。古為隋國領地。擂鼓墩古墓群,建在紅砂岩坡之上,鑿石為穴, 墓室面積220平方米,深約20米。主棺分內外兩層,全為彩繪。另發現殉葬棺21具,殉葬...
該墓地是繼曾侯乙墓和葉家山西周曾侯墓地發掘後的又一代曾侯墓,填補了西周早期至戰國時期 曾國之間的空白;曾侯丙墓墓坑平面呈亞字形,是在隨州乃至湖北省首次發現的“亞”字形墓葬;第一次發現曾國車馬坑。該墓早年曾遭盜掘,唯...
曾侯乙墓遺址遺址博物館位於隨州市曾都區擂鼓墩大道,是擂鼓墩古墓群一處重要的古墓葬遺址,是戰國早期曾國君主“乙”的墓葬。建築布局 此墓為戰國早期大型岩坑豎穴木槨墓,規模龐大,形制特殊。墓口呈不規則多邊形,槨室由171根巨型長條...
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簡介 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主棺內。計碗(盞)、匕、杯各 1件,器蓋2件,帶鉤4件,尚未包貼的金箔 940片。像這樣大宗的金器發現,在戰國墓葬中並不多...
主持江陵楚都紀南城、江陵望山與沙冢楚墓、江陵鳳凰山秦漢墓等重大考古發掘。1978年任湖北省隨縣擂鼓墩古墓考古發掘隊隊長,領導曾侯乙墓考古發掘與研究,主持複製了著名的曾侯乙編鐘。著有《曾侯乙墓》等,主編《曾侯乙編鐘》。
這件短戈上刻有“曾侯乙之寢戈”六字錯金銘文,從外形來看並不適合遠程作戰,更像是一件防身武器,或供近身侍衛在寢宮內使用,因此隨葬在主棺旁邊。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
曾侯乙墓銅殳,戰國青銅兵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7件,2種。一種:柲長3米餘,徑2.3厘米,殳鐏長17.6厘米,呈三棱矛狀,刃鋒利;鋒後裝有粗棘刺形銅箍和細棘刺形銅箍,間隔40~50厘米;矛上有銘,骹部飾浮雕龍紋。...
墓葬的下葬年代約在公元前433年左右。竹簡發表 1979年《文物》第7期,發表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一文,對竹簡作有介紹和初步研究。198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曾侯乙墓》,公布了全部竹簡照片和裘錫圭、李家浩所撰《曾侯乙墓...
春秋戰國時期南方金器中最重要的當屬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批金器,其中僅金箔即達950片之多,它們大多貼在器物上作裝飾,只因器物腐蝕而散落到墓室各處。這些金箔上還壓印有各種紋飾。該墓還出土有五件金制器皿:金盞、勺、杯、...
曾主持江陵楚都紀南城、江陵望山與沙冢楚墓、隨縣曾侯乙墓等重大考古發掘與研究。1979年主持曾侯乙編鐘的研究與複製,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993年主編《曾侯乙墓文物藝術》,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作編寫的《曾侯乙墓...
1978年5月,出土於湖北省隨縣擂鼓墩會侯乙墓,時代為戰國早期。漆畫在內棺左右側板及頭檔上,外表以生漆為地,用黃、黑、灰三色裝飾圖案和神異圖像 曾侯乙墓內棺漆畫 戰國 木胎漆繪 棺側縱132厘米,橫249厘米 湖北省博物館藏 。其...
《隨縣曾侯乙墓鐘磬銘辭研究》是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饒宗頤、曾憲通。該書從文化史上的角度,對鐘磬銘辭加以深入探討。內容提要 從鐘銘上記載列國音律的歧異,來看樂律思想的演進,說明漢代鐘律學形成的來龍去脈...
曾侯乙墓遣策 曾侯乙墓遣策是戰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長70—75cm 出土環境 1978年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
曾侯乙墓竹籤牌 曾侯乙墓竹籤牌是戰國(475 BC—221BC)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長10—11cm 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枚竹簡牌,均墨書“□軒之馬甲”出土環境 1978年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 ...
研究人員推測,曾侯乙青銅尊盤原為曾國先君所用,可能在當時就是稀世珍寶,曾侯乙繼而用之,並將盤內銘文改刻為“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戰國曾侯乙青銅尊盤於湖北隨縣(今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室出土。戰國曾侯乙青銅尊盤...
1979年,新中國成立30周年國慶期間,湖北省博物館與中國歷史博物館在京聯合舉辦“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覽”,曾侯乙編鐘原件展出並現場演奏。這是曾侯乙編鐘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離開湖北、離開湖北省博物館。第三次奏響 1997年,...
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青銅鹿角立鶴。這是一件合鹿角與鶴身於一體的藝術品。通高143.5厘米,重38.4公斤。鶴細長頸,昂首佇立,舒展雙翅,頭插一對上翹呈弧形的銅質鹿角,拱背,垂尾,兩腿細而長,立於長方形座板...
2011年1月上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員到現場調查,對兩座殘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初步確定:這是一處新發現的西周家族墓地,是江漢地區乃至長江流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西周古墓之一。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是自曾侯乙墓發掘後,又一和...
擂鼓墩遺址博物館於1988年11月17日成立,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擂鼓墩發掘了曾侯乙墓,出土文物15404件,許多為罕見珍品,其中大型青銅編鐘(65件組成)、銅尊盤、金盞、鹿鶴、16節龍鳳玉佩被列為國寶。發展歷史 擂鼓墩遺址博物館於...
隨州編鐘是1978年出土於曾侯乙墓的國寶編鐘。1978年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2400餘年的國寶編鐘,隨著曾侯乙墓的發現、發掘而閃亮問世,重放異彩。一時間舉世矚目,國人為之驕傲,世人為之傾倒。曾侯乙墓位於湖北隨州市曾都區城西兩公里...
曾侯乙,侯國君姓曾名乙。曾乙屬姬姓曾氏,始祖為姬姓南宮适。曾乙不僅是一位熟諳車戰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興趣廣泛的藝術家。 據《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與曾國為同一諸侯國,“隨”指地名,“曾”指姓氏。當時的曾國是湖北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