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坐落在商丘市睢陽區商柘公路與105國道之間,北岸占地約24.5萬平方米,南岸占地約24.8萬平方米。隋唐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宋州睢陽城(今商丘)就是依靠著大運河逐漸繁榮起來,使商丘成為隋唐宋時期繁華的商業大都會。隋唐大運河是我國隋代開鑿的一條舉世聞名的人工河,開挖於公元605年,全長2700公里,在商丘境內長約200公里。隋唐大運河商丘段在隋唐時期繁盛一時,南宋時期由於都城由商丘南遷至杭州,隋唐大運河商丘段逐漸蕭條。至明代中期,隋唐大運河商丘段河道淤塞,該河道徹底廢棄,後因黃河多次泛濫被掩埋於地下。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包括中國8個省、直轄市,27座城市,大運河河道遺產27段,以及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運河相關遺產總計58處遺產點,包括河南省境內的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回洛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永濟渠滑縣濬縣段、濬縣黎陽倉遺址7處世界文化遺產遺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北岸約24.5萬平方米,南岸約24.8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保護等級:世界文化遺產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河南省商丘市
- 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運河歷史
由於隋唐大運河商丘段引入的是黃河水,黃河水帶著大量的泥沙,泥沙長年淤積於河床,直接影響大運河的通航。
考古發現
開發保護
意義價值
隋唐大運河促成了歷史上商丘的繁榮發展。隋唐大運河商丘段開鑿於隋代,漕運繁榮於唐宋,肩負著南北物資運輸的重任。運河通航後,商丘成了唐宋時期中原乃至北方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交通樞紐地位逐步顯現,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加。
北宋後期商丘一度成為陪都。康王趙構在商丘登基成為皇帝後,升當時的應天府(即今商丘)為“南京”。由於大運河的通航,唐宋時期的商丘西到京師,南達江淮,交通十分便利,漕運商旅往來不絕,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