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是2000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
- 作者:王仲堯
- 出版社: 巴蜀書社
- 頁數:218 頁
- ISBN:7806590943
《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是2000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
《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是2000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1...
在佛教中根據義理的淺深、說時的先後等方面,將後世所傳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類別,以明說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又作教判。判教起源於南北朝時代,到了隋唐還繼續盛行。中國佛教智慧 從有判教以來,就未得一致的見解。又由於諸家所見各異,遂生宗派之別,所以判教也是宗派成立的原因之一。在南北朝時代,南北判...
隋唐天台智者大師是中國人,其弟子中有波若,乃是高麗人。唐法相宗大師玄奘是中國人,其弟子分二派:一派首領是窺基,于闐人;另一派首領是圓測,新羅人。華嚴智儼系出天水趙氏。弟子一為法藏,康居人,乃華嚴宗的最大大師;一為義湘,新羅人。凡此俱表示當時佛教已變成中國出產,不僅大師是中國人,思想也是中國化...
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祖庭為西安草堂寺、南京棲霞寺和紹興嘉祥寺。因據印度龍樹 《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 《百論》三部論典創宗而得名。又因其闡揚“一切皆空”、“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後秦鳩摩羅什傳譯《三論》,盛倡龍樹、提婆之學,為創立三論宗奠定了理論基礎。後來,南朝劉...
《法律視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是2018年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徑真。內容簡介 法律視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張徑真著的《法律視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以《唐律疏議》和《道僧格》為中心,通過對法律條文的輯錄、復原以及對當時立法背景、實施效果的考證,力圖對...
《隋唐佛教史》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曾文。內容簡介 《隋唐佛教史》介紹了隋唐時期的佛教史,通過各種示例讓我們更加細緻的了解那個年代的佛教史什麼樣子。主要內容包括:隋朝社會和佛教;隋朝的佛教宗派;唐朝社會和佛教;唐朝的佛教宗派等。圖書目錄 序 第一編 隋朝佛教 第一章隋朝社會和...
此外,本書有關隋唐佛教與隋唐哲學的論述,旨在從整體上彰顯隋唐時期宗教人文思想的特色。作者簡介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1984年特批晉升為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歷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顧問,...
佛教是隋唐哲學的重要代表。本卷分別就三論、天台、法相、華嚴及禪宗的哲學思想,如三論的二諦說、天台的判教與性惡說、法相的萬法唯識、華嚴的性起與法界圓融說等,進行了詳密的闡釋。而對禪宗由印度禪到中國禪的思想轉型,尤其是禪門中的頓漸之爭及禪法思想中的一行三昧、遊戲三昧等觀念,書中進行了新的闡發...
《中國佛教思想史稿:第2卷(隋唐五代卷)》上下冊目錄:第一章 天台佛學的成立和展開 第一節 佛教理論的深化及宗派的形成 第二節 智覬的“一心三觀”學說 第三節 智覬的“一念三千”理論 第四節 關於“一念無明法性心”第五節 智顫的判教思想體系 第六節 懺悔思想和懺儀制度 第七節 灌頂的天台佛教思想 ...
社會狀況與思想文化、佛教政策的演變、三教關係及其影響。 二、隋唐五代佛教發展概況。社會普及與民間佛教、寺院經濟與僧團組織、佛教典籍與文化藝術。 三、天台宗。智顗與天台宗的創立,天台宗的判教體系,一念三千的實相論,作為修行實踐論的止觀學說等等。 四、三論宗。六家七宗的般若學,三論宗的傳承...
《佛教傳統的價值重估與重建:太虛與印順判教思想研究》是2017年6月1日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莉雅。內容簡介 以近代中國社會危機為背景的民國佛教判教活動,其實質是通過對佛教傳統的正本清源,解決中國佛教的合法性問題,探明復興中國佛教的方向和道路,為佛教變革尋找理論上的基礎。太虛與印順師徒在判教上開...
《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內容介紹:中國佛教歷經隋唐的鼎盛時期、戰亂紛繁的五代時期,至宋初已瀕於衰微。生活於五代至宋初時期吳越地區的永明延壽禪師(904—976),為扭轉佛教遭重創而衰頹的局面,為重新整合佛教各宗已成熟的思想成果,同時破斥佛門的積弊,創著包括佛教哲學巨著《宗鏡錄》在內的諸多著述以成...
第八章 劉禹錫的儒學思想 第一節 “天人交相勝”的天人關係新說 第二節 柳宗元、劉禹錫歷史政治觀比較 第九章 復興與徘徊:隋唐儒學的歷史影響 第一節 儒佛道三教紛爭中的隋唐儒學 第二節 隋唐儒學對宋明理學的開啟 第三篇 佛教篇 第一章 隋唐佛教概況 第一節 佛教的中國化與隋唐佛教的發展 第二節 帝王的...
韓煥忠,1970年生,山東曹縣人。曾就讀于山東大學歷史系,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2000年9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師從方立天教授從事佛學研究。2003年7月獲博士學位。現任教於蘇州大學哲學系。曾發表中國佛教職工思想史方面的學術論文20多篇。圖書目錄 序 導論 一、天台宗判教的意義 二、天台宗判教...
第三節 中國佛教的判教思想 一、南北朝時期的判教思想 二、隋唐時期的判教思想 第四節 中國佛教理論學說中體現的圓融精神 一、在魏晉南北朝佛教理論中的體現 二、在隋唐佛教宗派理論中的體現小結 第十一講 中國佛學的倫理精神 第一節 中國佛教的善惡觀 一、業報輪迴與善惡報應 二、性具善惡與十善業道 三、勸...
本人早年論魏晉言意之辨,曾以體用配言意,而以「才性四本」之同、異、離、合,說體用,說言意之辨,而發現魏晉時期為中國哲學史中擁有及運用最多思想範疇的時代,而體用觀作為玄學方法之發明,自此成為中國思想之主要范導原則。1 隨後之隋唐佛教思想大量借用體用觀,及至宋明兩代,理學家幾無一不在體用上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