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九成宮,“九成”者“九重”或“九層”之意,言其高大,在麟遊縣城內。原是隋文帝時建的,名仁壽宮。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考古發掘,

發展歷史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九成宮,“九成”者“九重”或“九層”之意,言其高大,在麟遊縣城內。原是隋文帝時建的,名仁壽宮。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復,更名九成宮。唐高宗時一度改名萬年宮,後又恢復原名。周垣1800步,並置禁苑武庫存及宮寺。規模宏偉,景色壯麗,為隋唐離宮之冠。

主要景點

麟遊縣山環水繞,夏日清涼,是避暑的好地方。今縣城的山腳下,杜水潺潺東流,被一個由北向南伸入河中的小山嘴攔住,名石嘴灣。山背舊有凌虛閣,閣雖毀而基址依稀可辨。經東北溝、梳妝檯、水漫嶺、天台寺到西北溝,即九成宮的遺址。在東西兩溝之間有山叫天台山。
天台山上面的主峰叫九龍殿,也叫水漫嶺。嶺上的九龍殿就是九成官的排雲殿。周圍平坦約九畝。在荊棘從中,遺有柱礎、古塊、殘磚、破瓦,兩旁並有土闕遺址各一。正南面臨懸崖,深約百丈。北面連線一條北來南去的山脊,再北端有圓丘陵式的山峰。
九龍殿下東面的平地上,遺有一個夯築長寬18米的土台,當地民眾叫梳妝檯。西面是連續的土山,山頭西南兩面是崢嶸的石崖,上有唐代的福昌院,亦名天台寺。
天台寺西北山坡上,有貞觀六年立的“九成宮醋泉銘”碑,魏徵撰文,歐陽詢書。書法秀勁,圓潤,一絲不 苟,為歐書中的上品。現建碑亭,附唐高宗撰“萬年宮銘並序”碑,供民眾參觀。
從九成宮遺址正南跨過杜水,便是鳳台,相傳因隋文帝時落過鳳凰,故名。鳳台西南面還有一處土台,傳說是唐王點過兵將的點將台。再南下到栗川村,有冬日不結凍的“御泉”。“御泉”對面東南方有一所叫宮坪的村莊,傳說是唐宮官府所在地。

考古發掘

1980年5月,在遺址內發現一座唐代石砌水井。井台呈方形,每邊長6.52米,井台上部用邊長0.25米的方塊素麵石板和長方形石條砌成。
井口為圓形,直徑1.06米,周圍雕有八瓣葵花形圖案。井口外邊有四個相距為3米的柱礎石,直徑為0.28米,中間有圓形小孔,孔直徑為0.14米,孔深0.3米。井台上的砌石、柱礎石和井口的圖案都磨研、雕刻得異常精緻,為研究隋唐建築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