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崇州市素有“天府糧倉”之美譽。隆興大米因原產於崇州市隆興鎮附近而得名。隆興大米堊白粒少,堊白度低,米飯氣味正常,口感軟硬適中,可咀嚼性好,米粒完整性較好,有光澤,飯香味濃郁。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隆興大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隆興大米
  • 產地名稱: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 品質特點:堊白度低,口感軟硬適中,可咀嚼性好,米粒完整性較好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號
  • 批准日期:2018年9月5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情況,水文情況,氣候特徵,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隆興大米堊白粒少,堊白度低,米飯氣味正常,口感軟硬適中,可咀嚼性好,米粒完整性較好,有光澤,飯香味濃郁。
內在品質指標
隆興大米,16%≤直鏈澱粉含量≤18%,長寬比≥3:2,膠稠度≥60毫米,堊白度≤5%。
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崇州市境內屬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類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區占全市總面積的38.4%,低山和丘陵為8.7%,平壩為52.9%。地勢從東南到西北逐漸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處為雞冠山鄉境內極西處之大雪塘主峰,達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為560米,最低點為三江鎮境內之蒙渡,海拔高度僅480米。

土壤情況

崇州市地處成都平原的凹陷區,沉積了深厚的第四系冰水堆積、沖洪積的鬆散堆積物,土壤主要分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黃壤四大類型,其中水稻土面積最大,土層深厚、肥力情況較好、質地疏鬆、保蓄力強。適宜隆興大米的種植。

水文情況

崇州市主要河流有3條:西河黑石河金馬河,3條主要河流同市境內180多條大小支流相聯結,在全市構成水道網,便於水稻生產灌溉。隆興大米產區的生長環境,造就了隆興大米的品質。

氣候特徵

崇州市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5.9℃,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5℃,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4℃,溫差為19.7℃;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61.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12.4毫米,雨日和雨量均為夏多冬少,夏季為588.0毫米,冬季為29.9毫米。

歷史淵源

隆興大米歷史悠久,崇州市素有“天府糧倉”之美譽。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中便有描述,“小亭有好稻田”。常璩是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其所述“小亭”應在今崇州隆興鎮附近,考古發掘出的紫竹村遺址可為證。
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
20世紀80年代,隆興大米銷售到整個成都平原,其口感和人文歷史均積澱成一代成都人家鄉的味道。
2017年,崇州市合作社將養殖場沼液池抽取沼液,運輸到稻田進行沼液還田。沼液經發酵後,有害菌被殺滅,適合水稻品種的提升,有利於土壤的改良。
2018年,崇州市推廣稻田綜合種養面積近5萬畝,形成“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水土共治、糧漁共贏”的立體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在稻田中同時飼養魚、蝦和鴨,魚、蝦、鴨可以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鬆泥土,增加水裡的氧氣含量,有利於水稻的生長。而水稻引來的各種昆蟲又為魚、蝦、鴨提供食物,而且蝦對農藥敏感,所以,在這片魚蝦和諧共生的稻田裡種出了營養、健康的生態大米。

生產情況

2018年,崇州市稻田綜合種養基地50000畝、水稻種業基地10000畝、功能大米基地2000畝。年產量10萬噸。
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

產品榮譽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隆興大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隆興大米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區域範圍包括崇州市隆興鎮白頭鎮集賢鄉榿泉鎮燎原鄉王場鎮濟協鄉道明鎮錦江鄉大劃鎮三江鎮江源鎮崇陽街道羊馬鎮崇平鎮廖家鎮梓潼鎮觀勝鎮元通鎮街子鎮懷遠鎮公議鄉等22個鄉鎮、231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3°32′-103°48′,北緯30°31′-30°49′,保護面積23300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8-03-2501。
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
質量安全要求
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檢驗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糧食》(GB2715-2016)標準規定製定,加工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標準按《大米》(GB/T1354-2018)的規定執行。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產地應選擇土壤保水力強、水源條件好、田塊平整、向陽、進排水方便的田塊,生態環境良好、無污染、遠離工礦區,產地環境應符合綠色農產品產地的相關要求。
2、選育良種:應選擇近5年內已經通過的國審或川審的品種,選擇優質、高產、抗病、抗倒伏、適宜性廣的水稻新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隆興大米生產按照崇州市內控標準《稻蝦共作生產技術規程》、《稻魚共作生產技術規程》、《水稻生產技術規程》等要求進行。其栽培關鍵技術為:
3.1育秧:宜在每年4月上旬至4月下旬育秧,根據移栽方式不同,可採用旱育秧、苗盤育秧、軟碟育秧等方式。
3.2移栽:宜在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移栽,可採用機插和人工移栽方式進行。插秧方式以寬窄行為宜,移栽規格為寬行間距33.3厘米,窄行間距16.7厘米,株距16.7厘米;若採用等行插秧,移栽間距為25-30厘米,株距16.7厘米。每畝栽1.2-1.5萬穴,畝基本苗保證在10萬株左右。
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
3.3水肥管理:
a、水分管理:應根據淺水栽秧,深水護苗促返青,濕潤灌溉促分櫱,適時曬田促轉化,淺水灌溉促孕穗、保持寸水促抽穗,間歇灌溉促灌漿,推遲排水促粒重的原則進行。
b、肥料使用:“提倡測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機肥占總施肥量的50%以上,底肥畝用高含量複合肥25千克,農家肥1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500千克,分櫱肥用尿素6千克,穗肥用尿素4千克。
3.4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優先採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和人工防治為主,嚴格限定、限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農藥使用應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a、農業防治:應採用合理耕作制度、輪作換茬、種養(稻鴨、稻魚、稻蟹等)結合等農藝措施,減少有害生物的發生。
b、物理防治:採用黑光燈、振頻式殺蟲燈、色光板等物理裝置誘殺鱗翅目、同翅目害蟲。
c、藥劑防治:應儘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化學農藥的使用應符合綠色農產品農藥使用的相關規定,不得超出使用範圍。
隆興大米
隆興大米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規定:水稻收割時間為水稻成熟後,應及時收割、烘乾,烘乾後水份不高於13.5%,稻田綜合種養區的稻穀與其它稻穀分類存放。
5、生產記錄要求:隆興大米生產全過程要求建立生產檔案,記錄病蟲害發生情況、生產技術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生育期及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隆興大米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隆興大米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