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陰村

陽陰村

陽陰村地處武關鎮西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30餘公里,是武關鎮最偏遠的村莊,也是丹鳳縣的貧困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陰村
  • 外文名:Yangyin Village
  • 地理位置:陝西省丹鳳縣武關鎮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天齊廟、山神廟、珍稀動植物
  • 土特產:香菇,生漆,核桃,山茱萸
  • 方言:關中方言東府話丹鳳東鄉片
村莊簡介,村落歷史,語言文化,經濟狀況,旅遊資源,珍惜動物,

村莊簡介

陽陰村地處武關鎮西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30餘公里,是武關鎮最偏遠的村莊。目前從鎮政府去陽陰村,有四條路可選,第一條沿312國道直上,經鐵峪鋪鎮,然後轉鐵竹路,行約7公里左拐進花白路,行約6公里左拐進小洞溝翻嶺到陽陰村,全程水泥路,路況好,但岔路多,路程遠;第二條沿312國道向下行至段灣村,右拐轉毛白路,經梅莊村和樓子村,再轉土路沿河直上可達陽陰村,岔路較少,樓子村至陽陰村土路可望在2015年完成路面加寬並硬化;第三條沿312國道向下行至段灣,轉毛白路,行約8公里右拐進洞溝經原碾子村,翻八里槓嶺進入陽陰村,碾子村至陽陰村的土路正在按4.5米水泥路面改造,計畫2015年底通車;最後一條路,沿312國道直上,拐進花魁村經黃龍洞,然後沿著土路翻山可達陽陰村,沿途岔路少,路況不好,路程最近,但此路僅可機車或農用三輪車通過。
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武關鎮陽陰村

村落歷史

陽陰村名由來已有1000多年歷史。相傳,北宋年間,巾幗英雄佘老太君經過現在的陽陰村時,發現此地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山南山北對比明顯,故賜名“陽家陰”,後經漢字簡化,成為了現在的“陽陰“村。
又有野史記載當年楊家軍曾在此駐紮,獲名楊家陰,解放後政府對地方統一編制改名為陽陰村。
陽陰村原屬於白陽關鄉,2001年與武關鄉合併為武關鎮。
2015年初,為了回響國家合鄉並鎮等政策,原武關鎮陽陰村、碾子村合併為陽陰村。
陽陰村原有11個居民小組,分別為撞溝口、桐油溝、大撞溝、小撞溝、米家河店、二房、李莊、田莊、路口、代家溝、小溝,總共人口約1050人。
碾子村原有7個居民小組,分別為東頭、石樑、上灣、下灣、碾子溝、胡家、風箱樹溝,總共人口約750人。
合併後成立的陽陰村轄6個居民小組,共約480戶、1800人,村部位於解(xie)家屋場,陽陰國小內。陽陰、碾子分別3個小組。小撞溝、大撞溝、撞溝口、桐油溝合併為撞溝組;李莊、二房、米家河店合併為米家河組;代家溝、小溝、路口、田莊合併為陽陰組;東頭、石樑合併為東頭組;上灣、下灣合併為碾子組;碾子溝、胡家、風箱樹溝合併為胡家組。
2015年4月24日,陽陰村迎來二村合併後的第一次民主選舉,黃方余同志當選為村主任,張波、張正謀、張明崗、李德群4位同志為村委會委員,李敏同志任村支書。此次選舉標誌著合併後的陽陰村委會第一屆領導班子正式成立。

語言文化

陽陰方言屬關中方言但不是正宗關中話,陽陰話沒有正宗關中話腔調硬,陽陰腔較關中話稍瓤活些。村內民風淳樸,鄰里和睦,村民熱情好客。陽陰人憨厚老實,性格秦之豪邁中透露著楚之細膩。
陽陰村內設有一所初級國小,現有兩名教師與26名學生。

經濟狀況

陽陰村地處陝西省東南角,村民自古以農耕為生,一年兩熟。主要種植玉米和小麥,套種黃豆、綠豆、紅豆、花生、芝麻、蕎麥、穀子、油菜仔等,完全靠天吃飯。用“九山半水半分田”形容陽陰村最為妥當,村民所耕種之地80%以上均為山地,由荒山開墾而來,坡度大於45°,村民生活異常艱辛,收入來源非常有限。
1997年,全國開始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政策,坡度大於25°的全部需要改造成林地。由於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村民大多無地可種,之後村民開始嘗試栽種天麻、種植藥材、種木耳、種香菇等。最終種香菇獲得了成功。
從最初的槓子菇,到現在的袋料香菇栽培,香菇在陽陰村已有20多年栽種歷史。近幾年香菇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現在基本每家每戶都以栽培呆料香菇為生。
陽陰村現有專業合作社一個:陽陰秦麓豬苓專業合作社,由丹鳳縣農業局授予的豬苓專業種植大戶1個,養羊大戶2個。現發展豬苓20畝,投資資金100萬,三年之後可獲利潤800萬左右,並且帶動民眾發展種植豬苓6戶。在村幹部的努力下,計畫成立菌類產業合作社,帶動更多的民眾發家致富,現已初具規模。

旅遊資源

陽陰村山林茂密,多為橡櫟木,屬於燒炭木材中上上之選,另外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當地野生藥材多達千餘種。其中小柴胡、山茱萸、連翹、山藥、金銀花、天麻、靈芝等名貴藥材隨處可見。
當地氣候適宜植被繁殖,多種稀有植物在陽陰村有幸留存至今,其中最稀有的便是只有商洛南部山區獨有的野生蘭花獨吐芬芳。
陽陰村還有少量礦產資源,當前已知的有銀、銅、鐵等礦產。
桐油溝腦的天齊廟常年有人駐守,過年過節香火異常旺盛。
每到過年,村民都會前往原陽陰村與碾子村交界的八里崗嶺上的山神廟上香許願。
另外,距陽陰村約5公里的黃龍洞,也為丹鳳縣一大旅遊景點。

珍惜動物

錦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錦雞是一種雉科動物,是學名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的統稱。分布在陝西(商洛)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外,還有同名的長篇民間敘事詩。
陽陰村
釋名錦雞
形狀類似喜鵲、大鸚鵡,背部有黃、紅兩種紋理。嘴紅、綠頂、紅肚。腳爪利害,喜歡打鬥。
陽陰村
形態特徵
雄鳥全長約140厘米,雌鳥約60厘米。雄鳥頭頂、背、胸為金屬翠綠色;羽冠紫紅色;後頸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緣;下背棕色,轉朱紅色。飛羽暗褐色。尾羽長,有黑白相間的雲狀斑紋。腹部白色。嘴和腳藍灰色雌鳥上體及尾大部棕褐色,綴滿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陽陰村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動於多岩的荒蕪山地、荊棘、灌木叢及矮竹間。以農作物、草籽、竹筍等為食,兼食昆蟲。4月下旬開始繁殖,築巢於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枝下、荊棘叢里或巨岩縫隙里,以枯葉或殘羽為材,非常隱蔽。錦雞一般是成對生活的,雌雞每窩產卵5~9枚,淺黃褐色或乳白色,光滑無斑,由雄雞雌雞輪流孵化,孵卵期為21天。
種群分布
中國特產種,分布於中國青海東南部,甘肅文縣、天水、武山, 陝西秦嶺山脈,四川青川、廣元、北川、平武、南江、蒼溪、萬縣、城口、巫山、秀山、南川、寶興、灌縣、南坪、汶川,湖北西部鄖縣、襄陽、神農架、宜昌,雲南東北部昭通、威信,貴州赤水、遵義、綏陽、江口、貴陽,湖南西部及廣西東部賀縣、恭城、三江、天峨。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級:
2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還有野豬、羚羊、豪豬、果子狸、麋鹿等國家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