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引·塞草煙光闊

《陽關引·塞草煙光闊》是北宋政治家寇凖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由景及情,以塞草煙光和渭水波聲以鋪敘遠行者出發時的情景;下片進一步抒惜別之情,但加入了歌唱和別易聚難的感嘆。全詞仿佛由一組組鏡頭構成,由遠及近,由景及人,一字鋪陳二人的情誼究竟有多深,但分別時的濃郁不捨已經道出真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陽關引·塞草煙光闊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寇凖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陽關引1
塞草2煙光3闊,渭水4波聲咽5。春朝雨霽6輕塵歇7,征鞍發。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8。動黯然9,知又10後會甚11時節?
更盡一杯酒,歌一闋12。嘆人生,最難歡聚13易離別。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1415。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1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陽關引:詞牌名,雙調,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八句、四仄聲韻。
  2. 塞(sài)草:指邊草。
  3. 煙光:景色迷濛。
  4. 渭(wèi)水:渭河,陝西關中的主要河流之一。
  5. 咽(yè):嗚咽。
  6. 雨霽(jì):雨過天晴。
  7. 輕塵歇:輕微的塵土因被雨潤而不再盪起,一作“輕塵斂”。
  8. 攀折: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因“柳”與“留”音諧,折柳即以示挽留。
  9. 黯(àn)然:這裡指別離之情。江淹別賦》: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10. 又:一作“有”。
  11. 甚(shèn):什麼。
  12. 闋(què):本指一段音樂,這裡指歌曲。
  13. 歡聚:一作“歡居”。
  14.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王維渭城曲》:“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去陽關無故人。”
  15. 徹:一首歌曲終了。
  16. 千里自此共明月:本自謝莊月賦》“美人邁兮營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白話譯文

無際的邊草青青,無盡的暮靄沉沉,渭水橋下,水波也在嗚咽低泣。暮春的早晨,綿綿春雨停歇後連微塵也不再盪起,該是上路的時候了。折一枝楊柳相送,友人的前程茫茫,不由黯然神傷,再歡會一堂會是什麼時候?
再飲一杯酒吧!唱一曲離別的壯歌。感嘆人生,離別太易,相聚太難。不要推辭身已醉,聽我唱完這首《陽關曲》,從此後,天各一涯,惟有那一輪明月,照著你,也照著我。

創作背景

據《宋史·寇凖傳》,詞人曾任鳳翔知縣,此詞可能創作於詞人任鳳翔知縣期間,是詞人餞別故人時為表達對故人的惜別之情而創作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詞與王維的送別詩《渭城曲》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由於體裁的不同,此詞更能把離人的複雜情緒,譜寫成一曲迴環曲折、抑揚頓挫的離歌。上片由景及情,融進王維詩前二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含意。因詩與詞本身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內容相近,又有所差異。此詞的“塞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朝雨霽輕塵歇,征鞍發”雖然也只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卻加進塞草煙光和渭水波聲以鋪敘遠行者出發時的情景,顯得開闊而含情。而景中的“波聲咽”則帶有長行者和送行者的感情色彩。王維詩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於詞中則是“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又後會甚時節?”王維詩是含而不發,此詞則點出黯然情懷,在一片惜別環境氣氛中,令人黯然傷懷。
下片進一步抒惜別之情。王維詩的後兩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而到詞中,則成為下片的“更盡一杯酒,歌一闋。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徹。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加入歌唱和別易聚難的感嘆。其中,“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是全詞主調,“聽取陽關徹”句暗含“無故人”之意。而以“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為詞的收結則情意深長,含不盡之意。
全詞仿佛由一組組鏡頭構成,由遠及近,由景及人,音畫共融,將靜態詩詞賦予了動態美感,無一字鋪陳二人的情誼究竟有多深,但分別時的濃郁不捨已經道出真相。在狀似灑脫的舉杯對飲之後,也有離情讓人動容,滿腔情意盡在酒杯中。

名家點評

青海師範大學寫作學教授馬敬芳:本詞的最大特點是化用了王維的詩,使一首絕句的容量大大擴展,更為可貴的是,在詞的末尾,詞人用“千里自此共明月”對友人進行寬慰,把兩人的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誼表現得極為透徹,更讓人看到了希望的曙色。(《豪放詞》)
深圳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范曉燕:這首送別詞隱括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詩意而成。但作者結合自身的感受將情景聯在一起,寫來真切而不浮泛,爽暢而不滯澀,故融化古人,宛如已出。(《歷代詩詞曲千首精譯》)

作者簡介

寇凖(961年—1023年),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淳化五年(994年)除參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侵入,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力排眾議,促真宗親征,迸駐澶州督戰,與遼國訂澶淵之盟。後為王欽若等所讒,罷相。天禧三年(1019年)復相,封萊國公,又受丁謂排擠,降官,後貶逐雷州,逝於南方。宋仁宗時追贈中書令,謚忠愍。能詩,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公詩集》三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