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縣誌

《陽穀縣誌》編修肇始於明成化年間,明嘉靖十五年(1536)印行,其後又歷經數次增補、重修。舊志現存最早的版本為清康熙十二年(1673)陽穀知縣王天壁《重修陽穀縣誌》。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縣王時來再次重修《陽穀縣誌》。

基本介紹

  • 書名:陽穀縣誌
  • 又名:新編《陽穀縣誌》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1991年10月
  • 始於:明成化年間
主要內容,陽穀縣,

主要內容

清光緒年間,陽穀舉人孔廣海悉心採訪,匯集成“採訪稿”數卷。日偽占領時期,偽縣長董政華主持將王時來《陽穀縣誌》各卷之後分別附上孔氏“採訪稿”,1942年在濟南鉛印出版,名曰《重修陽穀縣誌》。1968年3月台灣成文出版社將其影印出版。1935年陽穀縣長楊霽峰主持重修《陽穀縣誌》,至1937年志稿初就,因抗日戰爭起而未能付印。聊城檔案館存有手稿,其第一冊(1~3卷)亡佚。
新編《陽穀縣誌》工作始於1982年6月,先後蒐集資料2000萬字,於1991年10月出版。本志上限起於1840年,個別章節上溯至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資料時,下限為1987年。志書前有凡例、概述、大事記,後設附錄,正文部分設:建置、自然環境、人口、農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城鄉建設、財政·金融、經濟管理、黨派·社團、政權·政協、勞動·人事、公安·司法、軍事、文化·體育、教育·科技、醫藥衛生、社會、人物,共20編。

陽穀縣

陽穀縣位於山東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黃河之北,南與河南省台前縣為鄰。今陽穀縣地春秋時屬齊國柯邑及薛陵邑,漢於境內設東阿縣,隋開皇十六年(596) 析置陽穀縣,取原東阿縣界故陽穀亭為名。其後歷代沿設至今。縣城於宋景德三年(1006)遷至孟店,即今址,全縣總面積1048平方千米。全縣均為黃河泛濫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緩傾。因歷史上黃河多次在境內改道、衝決,泥沙淤積,加之風力搬遷作用的影響,逐步形成了微度起伏的緩岡、緩平坡地、淺平窪地三種微地貌類型相間的現代平原地形。 有黃河、金堤河、徒駭河等7條河流,均為南北或西南、東北流向。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四季分明,乾濕季變化明顯,年均降水約550毫米。1987年,全縣總人口647016人,其中漢族人口占99.7%,回族、壯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布依族、朝鮮族、達斡爾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0.3%。陽穀土層深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歷史上蠶桑業發達,譽滿華夏的“阿縞”即產於此地。以阿城阿膠井水熬制的阿膠,歷來為中成藥中之上品,《神農本草》、《本草綱目》等醫學典籍均有記載。陽穀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倫以“反對額外加征”為號召,發動反清起義,席捲魯西大地。1928年1月14日爆發的“坡里暴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山東省最早的一次農民反抗活動。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期間,全縣有1620名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新中國成立後,全縣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1978年以後, 全縣經濟建設有了突破性進展。198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54013萬元,年均遞增11.9%。當年全縣社會總產值62374萬元,人均1241元;人均占有國民收入6 46元。陽穀為傳統的農耕區,盛產小麥、玉米、大豆及花生、棉花等。1987年全縣糧食單產8040千克,總產量29865.6萬千克,分別為1949年的6.2倍和2.87倍。棉花種植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當年全縣棉花每公頃產量1020千克(皮棉),總產量2901.2萬千克。農作物種植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中逐步得到最佳化,農民收入逐年增加。全縣森林覆蓋率達11%,傳統乾鮮果品有桃、梨、杏、大棗等,其中尤以大棗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熏制而成的烏棗,享譽大江南北,並曾大宗出口至東南亞各國。畜牧業在農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小尾寒羊、魯西黃牛、陽穀黑豬等為重點發展的優勢品種。陽穀歷史上手工業比較發達,尤以阿城鎮的阿膠、張秋鎮的木版年畫及氈製品最負盛名。阿城阿膠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新中國成立後,現代工業逐步得到發展。1978年以後,更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至1987年底,全縣共有一輕、二輕、紡織、化工、機械、電子、醫藥、建材、食品等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企業177家,另有村辦、 聯戶辦、戶辦企業3461家,實現工業產值26731萬元,較1978年增加1904 7萬元,年均遞增14.9%。全縣有景陽崗陳釀白酒、“貢”字牌阿膠、鐵牛牌套筒扳手、“火輪牌”液化石油氣鋼瓶、箱板紙等10多種工業產品被評為省以上優質產品。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得到加強。1987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4.5平方千米,規劃區為10平方千米,供電、供水、排水、照明等設施配套齊全,縣城面貌大為改觀。
新編《陽穀縣誌》對民風民俗的記述有獨到之處,通過對不同年代和歷史時期人們衣、食、住、行及婚、喪、慶典、娛樂的記述,展示了陽穀的民風民俗及其嬗變。
新編《陽穀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