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小刀製作技藝

小刀是陽江特產之一,其製作技藝已有百餘年歷史,流傳於整個陽江地區,其製作作坊主要分布在江城、陽東、陽西、陽春等地的城區以及城郊各圩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江小刀製作技藝
  • 申報地區:陽江市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民國《陽江志》記載:“銅器,小刀、花剪俱佳,貨行遠近”。早在清代,陽江小刀就已遠近聞名。同治年間,陽江城工商業日漸興旺,手工業異常繁榮,廣東有10多個縣的客商雲集陽江縣城進行多種商貿買賣等活動,刀具等傳統產品成了各地商家爭相採購的貨物。20世紀50年代以前,陽江小刀主要以小作坊(打鐵鋪)模式生產,主要分布在陽江城與城郊農村,如城裡的打鐵巷、平岡鎮良朝村、那霍、潭塘州等地。在這些打鐵鋪中,以“何全利”產品最為著名。後隨著從事小刀製造的人數逐漸增多,出現了一些新的小刀作坊,比較集中的有那格村和觀過村。1955年,公私合營,小刀製造工人被集中起來,組建了四個小刀生產合作社。1958年,又合併成立了“陽江縣地方國營小刀廠”。改革開放後,陽江十八子、盛達、銀鷹、永光、鴻豐、巧媳婦、金輝等民企開創了陽江小刀的新的時代。

工藝特徵

陽江小刀製作技藝最初由打鐵衍生而來,後來才發展出陽江小刀的專屬製作工藝。製作一把傳統工藝的陽江小刀,要經過選材、入鋼、打刀、熱處理、收尾等工序。陽江小刀具有鋒利好用、堅固耐用、美觀實用等三大特點,在國內享有“小刀王”的美譽,產品行銷亞、歐、美、非等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傳承保護

由於傳統手工製造速度慢,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特別是煅打工序,需要力氣加耐心,年輕人大多不願意學,所以面臨後繼乏人的危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