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陽江姜豉,色澤烏黑油潤有光澤,豉肉鬆化,豉味、姜味濃香醇厚,味道鮮美可口,餘味綿長。理化指標:水分≤35克/100克,胺基酸態氮(以氮計)≥1.0克/100克,總酸(以乳酸計)≤4.0克/100克,食鹽(以氯化鈉計)≤14.5克/100克,蛋白質≥20克/100克。
產地環境
陽江姜豉產自廣東省
陽江市,陽江由北向南傾斜的地勢,依山傍海的環境,使得整個漠陽大地都接受著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浸潤。陽江長達350天以上無霜期,給陽江帶來了年平均1876.2小時的光照。全年平均氣溫保持在2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左右,日平均氣溫≥10℃的穩定持續期336天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81%。正是無霜期天數與10℃以上日均溫天數的基本一致,使陽江擁有大半年的豆豉生長期,可以避開春、秋兩季霜凍危害,熱量條件也能滿足豆豉正常需求,適宜豆豉生長。
歷史淵源
明末清初,陽江始製作姜豉;
晚清民國時代,陽江出現了專門生產豆豉的手工業作坊;
1954年,原陽江縣人民政府為了繼承和發展陽江豆豉、陽江姜豉傳統工藝,便將生產豆豉、陽江姜豉的技術工人集中起來,成立了陽江縣地方國營豆豉廠,並開始工業規模化生產陽江豆豉。
生產情況
截至2013年底,黑豆種植面積約35000畝,年產量約9500噸,陽江豆豉、陽江姜豉產品遠銷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及地區,國內銷售更是遍布全國各地。陽江姜豉年銷量約12000噸、銷售金額達1.8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占40%左右,其中,國內銷售金額達1.78億元、出口金額達0.2億元。
產品榮譽
2013年05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陽江姜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黑豆:主要採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範圍的黑豆,顆粒飽滿均勻,經過風淨曬乾。
食鹽:符合國家食用鹽標準規定。
水:水源取自漠陽江,水質應符合國家關於飲用水的標準規定。
姜:產地陽江,應符合國家質量衛生的標準規定。
豆豉生產工藝流程及要求:
(1)篩選:將黑豆在篩選機上篩選至無雜質、無砂石。
(2)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溫10至35℃,一般冬天浸約6小時,夏天浸2至4小時之間,浸泡後豆的含水份應在40%至45%之間為適宜。
(3)蒸煮:將豆蒸煮到鬆化率≥85%。
(4)冷卻:使用風扇或自然冷卻將蒸煮熟的豆吹涼至35至45℃。
(5)制曲:自然接種,控制好曲房溫度,時間3至4天,使品溫達到38至40℃,曲料長滿白菌絲,進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後為常溫,5小時後開始升溫。曲料品溫再次上升到37℃,控制溫度,曲料品溫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進行第2次翻曲。翻曲後為常溫,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為21%左右。
(6)洗曲:將成熟的豆豉曲經洗豆機用水洗淨,直至露出豆曲烏亮光澤且只留下豆瓣內的菌絲體。
(7)配料:加入食鹽,攪勻後氯化鈉含量≤15%,裝入豆豉埕里,並層層壓實,最後用塑膠薄膜封口、加蓋。
(8)發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條件下發酵,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發酵時間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晾曬:將發酵成熟的豆豉從埕中倒出,自然晾乾,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回油:將已曬乾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圍囤積堆放,堆放時間5至10天,使其回油後表皮烏黑油潤,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挑選:篩除雜質。
(12)包裝:稱重和包裝,陽江姜豉則在每包豆豉中加入1至2片薑片。
薑片生產工藝流程及要求:
(1)清洗:將姜塊用清水浸泡、清洗,洗去表面泥土和雜物。要求清潔、乾淨、無雜物。
(2)切片:將姜切成片狀,厚度約2至3厘米,並切除頭尾發芽部分。
(3)醃製:將薑片層層放入缸中,並均勻層層撒放相當於薑片重量約30%的食用鹽,壓實裝滿,用塑膠薄膜封口、加蓋,在室外自然條件下醃製。時間約7天左右。
(4)曬乾:將醃製好的薑片用竹窩盛裝,攤平後在太陽光下曬乾,水分控制在18%至20%。
(5)包裝:將薑片放入密封塑膠袋中,入倉貯放備用。
專用標誌使用
陽江姜豉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陽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陽江姜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