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2001-2002年,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人員深入中國廣東省陽春市鵝鳳嶂省級自然保護區考察,發現陽春秋海棠,該種於2004年發表。
形態特徵
陽春秋海棠具
根莖、少見分支,節間短,營養植株不具直立莖。僅於開花時會發生直立莖,長10-30厘米,亦不分枝。
葉片自地面根莖發出,托葉宿存於根莖,三角形
托葉約0.6厘米×0.4厘米,全緣。葉片外輪廓呈形至近於圓形,幾乎左右對稱,葉片長10-18厘米、寬8-15厘米,掌狀脈,葉基心形,
葉緣羽裂或齒牙狀,小
羽片為二回羽狀裂葉,小葉窄橢圓披針形。
葉柄長5-13厘米。雌雄同株異花,聚花序頂生。陽春秋海棠具有秋海棠屬植物中少見的“深裂葉”形態,是中國秋海棠屬植物中僅有的一種“多回複葉”種類,葉子掌狀三全裂,裂片再次二全裂,其小裂片呈羽狀深裂,整體葉形與芹菜葉有幾分相似。
近種區別
陽春秋海棠葉形類似
掌葉秋海棠(學名:
Begonia hemsleyana Hook. f.),但掌葉秋海棠為小葉具柄之掌狀復什,小葉7-8片。陽春秋海棠葉形亦類似
掌裂葉秋海棠(學名:
Begonia pedatifida Levl.),但後者為掌狀深裂葉,裂片5-7。
產地生境
陽春秋海棠的分布區域狹窄局限,僅在中國廣東省陽春市鵝鳳嶂省級自然保護區海拔600米左右的幾條溪流附近有少量分布,生境十分特殊脆弱。
生長習性
陽春秋海棠每年7-9月份盛開,10-12月份結果,依靠種子繁殖,種子的收集非常困難,且發芽率很低。
繁殖方法
外植體及其處理:以陽春秋海棠的葉片作為外植體,將外植體進行消毒處理;
不定芽的誘導:將消毒處理後的外植體接種到誘導培養基上,培養條件為:22-28℃,黑暗培養或光照強度20微摩爾/平方米/秒以下,光照時間14小時/天,培養60天,然後轉到光照強度40-100微摩爾/平方米/秒,光照時間6-14小時/天,培養30天,得到不定芽;所述的誘導培養基每升含有激動素(KT)0.1-2.0毫克或6-苄腺嘌呤(BA)0.1-2.0毫克或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0.1-2.0毫克、蔗糖30克、瓊脂6克,其餘成分為MS培養基,pH6.0。
繼代繁殖:將不定芽轉入繁殖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為:22-28℃,光照強度20-100微摩爾/平方米/秒,光照時間14小時/天,所述的繁殖培養基每升含有6-苄腺嘌呤(BA)0.1-1.5毫克,α-萘乙酸(NAA)0.01-0.1毫克、蔗糖30克、瓊脂6克,其餘成分為MS培養基,pH6.0。
生根培養:將繼代繁殖得到的不定芽轉入至生根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為22-28℃,光強為50-80微摩爾/平方米/秒,光照時間6-14小時/天,使其生根,長成試管苗,所述的生根培養基每升含有
吲哚-3-丁酸(IBA)0.05-0.2毫克或
α-萘乙酸(NAA)0.05-0.2毫克,以及還含有蔗糖30克、瓊脂6克,其餘成分為1/2MS培養基,pH6.0。
試管苗的移栽:將試管苗移植到蛭石和沙石按體積比為1:1的基質中,置於濕潤、遮蔭的環境下培養,澆水,施肥以滿足試管苗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營養需要,經常規培養後獲得栽培苗。一個月後試管苗就可在基質中長到4-5厘米高,期間每星期施1:1000複合肥(氮:磷:鉀=1:1:1),室外溫度介於20-30℃,移栽成活率達到95%以上,能夠保證很高的成活率,此時可以將小苗移栽到盆中培養,盆中只含有火灰。
主要價值
陽春秋海棠葉片為深裂葉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且在系統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種群現狀:由於自然分布狹窄以及特殊的分布特點,野生陽春秋海棠居群數量極少。急需開展該種的保護和繁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