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陽新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湖北省東南部。東北與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東南與江西瑞昌市、武寧縣山水相連,西南、西北則分別與通山縣、鹹寧市、大冶市接壤,國土面積2780平方公里,縣治興國鎮,轄16個鎮、4個國營農場、一個開發區,318個行政村,人口98.2萬。境內山巒疊翠,河湖交織,既是名傳荊楚的魚米之鄉,更是名載中國革命史冊的紅色土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 轄區國土面積:2780平方公里
  • 轄區人口:98.2萬
  • 屬性: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歷史沿革,內設機構,黨組成員,發展理念,

歷史沿革

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它的誕生和成長,經歷了確立、徘徊、中斷、恢復、健全、發展的過程。1949年5月16日陽新縣全境解放;6月17日,成立陽新縣人民政府;1950年2月7日舉行陽新縣第一屆各屆人民代表會議第一次會議,並在1950年召開的第一屆三次會議上,成立了陽新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從1950年2月到1953年9月,一共四屆,召開了11次會議。1954年7月10日,陽新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荻田區石玉堍(現浮屠鎮玉堍村)舉行,結束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行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職能的使命,標誌著陽新縣民主政治建設邁進了具有劃時代的一步。1956年1月,在縣城召開了陽新縣第一屆人大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改陽新縣人民政府為陽新縣人民委員會;此後十餘年,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分別於1957至1966年共召開了六屆九次人民代表大會。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破壞;直到1978年3月新的憲法頒布後,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才於1978年年底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又顯蓬勃生機,邁入迅速發展的軌道,1981年1月,在陽新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選舉產生了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改陽新縣革命委員會為陽新縣人民政府。1954年7月至2009年7月,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已走過55年光輝的歷程,屆次已到第十六屆。

內設機構

陽新縣人大常委會是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1981年1月,陽新縣人大常委會內設辦公室;1985年,設立代表工作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和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1997年1月,增設城鄉建設和環境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農村工作委員會;目前陽新縣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為“一辦六委”。

黨組成員

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全縣21個鎮(場、區)民主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應有代表307名,目前實有代表306名(缺額1名)。其中中共黨員284名,占92.8%;非中共黨員22名,占7.2%;婦女代表27名,占8.7%。陽新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29名,目前實有26名(缺額3名)。其主要組成人員為: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聖華(縣委書記兼任),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陳建新,常委會副主任張佑明、程春梅、王能華、趙恢剛、成群峰;,常委會委員:馬輝元、王義穩、王忠洋、孔凡興、石循水、許召順、邢宏平、李國、李相水、李相雄、張緒洲、羅克勤、柯敏、夏煥賦、袁漢生、程時海、程時年、程細瑛、樊後榮。

發展理念

55年來,陽新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認真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在決定重大事項、健全監督機制、依法人事任免、發揮代表作用、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機構在改革開放中逐步健全,職能在法制建設中不斷強化,權威在制度創新中得到樹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規定,始終鞭策著歷屆人大代表把民主深深植入百萬人民的心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