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73軍抗戰陣亡將士墓

陸軍73軍抗戰陣亡將士墓

陸軍73軍抗戰陣亡將士墓是於1946年陸軍73軍最後一任軍長韓浚派人修建的公墓,用以紀念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3軍在八年抗戰中陣亡的數萬將士。暫五師、該公墓以隆子雍墓為中心擴建由忠義觀、陵墓、墓碑、石階、墓廬等部分組成。2000年到2004年,長沙市政府兩次撥款對公墓進行了重修。2006年5月31日 公墓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軍73軍抗戰陣亡將士墓
  • 位置嶽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上方
  • 紀念官兵:陸軍73軍
  • 修建時間:1946年 
歷史沿革,修建原因,文革挫折,後世修復,公墓布局,

歷史沿革

修建原因

抗日戰爭期間三次長沙會戰,由三湘子弟組成的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三軍於長沙外圍抗擊日軍。該軍所屬暫編第5師師長彭士量及將士,第77師、193師、15師及軍司令部直屬部隊眾多官兵壯烈殉國。1946年春,最後一任軍長韓浚指令專人督修公墓於此。新編第六軍軍長隆子雍,七十三軍副軍長兼七十七師師長田君健亦藏於此。

文革挫折

因該公墓中除忠義觀葬有抗戰陣亡將士之外,在公墓南、北兩闕還有呈梯級的墓穴葬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剿共”陣亡的國軍官兵,以及數通“剿共”陣亡軍人紀念碑,所以該公墓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嚴重毀壞,忠義觀內骨灰罐被搗毀殆盡,主碑題刻人姓名遭人鑿去,碑座文字也多有毀壞。公墓附屬的牌坊、碑刻多為附近居民單位挪作建築材料。

後世修復

2000年到2004年,長沙市政府兩次撥款對公墓進行了重修。2006年5月31日 公墓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重修過程中,該公墓主碑碑座後方原有水泥勾勒的“凜冽萬古”四字被剝離之後,曾顯露出一塊漢白玉紀事銘石碑,其碑文約三百字,字型為豎行書寫的行書字型,記載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73軍為安葬“剿共”陣亡將士修建公墓的有關內容,反映了該公墓曾被改建的情況。在公墓維修工程竣工之後,此處仍被安放漢白玉質“凜冽萬古”石碑,而新發現的原碑下落不明。

公墓布局

公墓由忠義觀、陵墓、墓碑、石階、墓廬等部分組成,均以花崗石鋪砌。從山坡下到墓區約百餘米台階石級。墓呈正方形,二級基座,墓座居中,墓碑方柱平頂,立於其上,正面向東,中刻楷書:“陸軍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為王東原所題書,後被鑿毀,另一側有“精神不死”,為何鍵所題書,其姓名被鑿毀,下部存印章可辨。碑陰及兩側分別刊“凜冽萬古”,“碧血丹心光耀天地”,“名山忠骨萬古長存”。墓後忠義觀為存放陣亡將士骨灰處。門洞三個,中門上額題名“忠義現”,兩側對聯:忠昭大麓;義塞蒼冥。左側門題名“義履”,右側門題名“仁蹈”。忠義觀由陣亡將士骨灰按部隊番號分別安放。墓後山上多層排列著73軍所屬官兵之墳。
陸軍73軍抗戰陣亡將士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