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部為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練兵處。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原鐵獅子胡同)3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目前不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軍部
- 外文名:Ministry of Army
- 含義:官署名
- 來源時代:清光緒二十九年
- 拼音:lù jun bù
陸軍部為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練兵處。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原鐵獅子胡同)3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目前不對外開放。
陸軍部為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練兵處。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原鐵獅子胡同)3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年公布的全國...
英國陸軍部是從17世紀到1964年為止英國政府中負責管理英國陸軍的部門。1964年後其責任轉交給英國國防部。...
美軍陸軍部,美國陸軍的最高領率機關和陸軍部長領導下的主持所有野戰部隊、後備役部隊、設施和職能機構的陸軍中央總部。美國陸軍於1775年6月14日由大陸會議決定建立,...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是北京市東城區一處清末民初仿歐洲古典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群,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平安大街北側張自忠路3號...
參謀本部(さんぼうほんぶ)是掌管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令的機關,在1886年到1888年間也掌管日本帝國海軍的軍令。1871年成立,原為兵部省陸軍參謀局,歷經陸軍省參謀局、...
陸軍部是美國國防部的三個軍種部委之一。該部由陸軍部長領導,即一名文官,負責美國陸軍的行政性(非作戰)事務。...
清末陸軍部軍事職官名稱。軍計司主官。陸軍部初置兩廳、十司、一處:承政廳、參議廳、軍衡司、軍乘司、軍計司、軍實司、軍制司、軍需司、軍學司、軍醫司...
陸軍部官制是一個個官場的制度。...... 陸軍部官制 .中國圖書館網[引用日期2014-07-1]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陸軍部大臣,官名。陸軍部長官。掌主陸軍一應事務, 稽頒營制餉章, 以固陸防。...... 陸軍部大臣,官名。陸軍部長官。掌主陸軍一應事務, 稽頒營制餉章, 以...
陸軍部參事,官名。陸軍部屬官。掌法律章制。...... 1. 陸軍部參事 .中華文史網.2013-11-05[引用日期2014-04-22] 詞條標籤: 組織機構 , 社會 V百科往期回...
所謂“陸軍總長”就是陸軍部總長,中華民國初期候還沒有國防部,而是分為陸軍部和海軍部。,其中陸軍總長就是陸軍部的最高行政官。...
中華民國初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時期陸軍部軍事職官名稱。軍械司主官。軍械司掌陸軍槍炮彈藥、工兵通信裝具器材等的配發、保管與修理。下設兵器、保管二科(見《...
官名。陸軍部長官。掌主陸軍部務,稽頒營制餉章,統管武職銓選及軍事教育等事。光緒三十二年(1906) 九月置,額缺一人, 秩從一品。宣統二年(1910) 十一月裁,...
機構名。陸軍部下屬二廳之一。掌文牘收發、經費出入、員司功過及各項庶務。光緒三十二年(1906)九月置,設左、右丞各一人,承發官二人。下設秘書、典章、庶務、...
清末民初陸軍部軍事職官名稱。軍需司主官。①清末陸軍部軍需司設司長一人,承發官一人。掌陸軍軍隊及各學堂、局、廠薪資、餉項、軍裝、建造並經理人員教育各項事宜...
公布單位 文獻出處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 公布 關鍵字 軍需品 給養制度 主題詞 1 ...
官署名。清末陸軍部所屬機構。宣統二年 (1910) 改承政廳設。掌本部文牘收發、經費出入、各官功過並全部庶務,凡不隸他司及應會同各司辦理事項皆歸管理。轄秘書...
官名。陸軍部屬官。掌稽察軍隊、學校及軍械製造局廠。宣統二年(1910) 十一月置,額設八人1。 ...
官名。清末陸軍部之職官。宣統二年(1910) 設,俱以正參領 (正三品) 以次軍官充之,共四員。供大臣、副大臣差遣及傳達命令。 ...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是實施《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後成立的東部戰區所屬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整合原南京軍區陸軍的精銳力量,列裝...
吳剛,男,山東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風紀股長會書記。...
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6月開始實施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核子彈的計畫,亦稱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
機構名。陸軍部下屬二廳之一。掌規劃軍事、考訂章制及訪查研究等項事宜。光緒三十二年(1906) 置,設左參議(專司核議事項)、右參議(專司稽查事宜) 各一人,...
官名。陸軍部的副長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 九月置, 設左、右侍郎各一人,秩從二品。宣統二年(1910) 十一月裁,改設陸軍部副大臣1。 ...
甲午中日戰後,榮祿將四大軍(甘軍、武毅軍、新建陸軍、毅軍)合編為武衛軍,分路駐防,以甘軍駐薊州(今天津薊縣)為後軍。清政府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
劉雷,男,漢族,1957年01月出生,山東聊城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軍銜。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政委。...
陸軍部右丞,官名。清末陸軍部之職官。光緒三十二年 (1906) 設,正三品。掌承政廳庶務、收支兩科事項。宣統二年 (1910) 撤。 ...
官名。清末陸軍部之職官。宣統二年 (1910) 設,俱以正參領 (正三品) 以次軍官充之,無定員。駐札各省,掌調查各省軍人、軍事之情況,以報告本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