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忠孝祠

陸豐忠孝祠

陸豐忠孝祠,又稱海陸惠忠孝祠或粵東忠孝祠,座落於廣東省陸豐市城區(即現陸豐市糧食局內),占地面積約有五百多平方米,為典型的三間二進院落。始建於明代1643年,改建於清代1733年,重修於清代末年。它是陸豐自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建制以來270多年歷史上縣衙建築唯一遺留,且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豐忠孝祠
  • 又稱:海陸惠忠孝祠
  • 座落於:廣東省陸豐市城區
  • 占地面積:約有五百多平方米
  • 始建於明代:1643年
簡介,歷史淵源,歷史地位,意義,現狀與保護,

簡介

據悉,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邑人林森等林氏有識之士又發動海陸惠三縣族親慷慨捐資2萬銀元,重新修葺為一座平面三間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總面積約五百多平方米的忠孝祠,並增添忠義節烈楷范比干祀位。

歷史淵源

據陸豐縣誌記載,陸豐老市府所在地原是一林姓鹽商的家府,家府獻出來當縣衙之後,舉家遷往三里外的鹽倉即現陸豐霞湖村居住。為了陸豐建制的需要,包括林氏先人所建的忠孝祠一同列入縣衙署的配置。每年春秋兩祭,官府在忠孝祠組織大型祭祀活動,而平時忠孝祠更成為林氏的祖祠,“西河家聲、九牧馨德”在這裡代代傳承。官民合用,相得益彰。

歷史地位

依據清例,凡設州府,須配建城隍廟、文廟、倉庫、忠孝祠,可知歷史上忠孝祠是與州府衙門、文廟、糧倉一樣重要的廟宇。祠內主奉殷商丞相林氏太始祖比干公,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林默等多位忠君報國賢人名士及海陸惠等縣林氏宗親之祖先,享譽遐邇,是海陸惠林氏宗親三縣情之所系的古蹟。忠孝祠循古制每年舉行春、秋祭祀典,以此紀念英烈先賢忠孝傳家愛國傳統美德,向世人展示傳承忠孝、弘揚傳統文化的高尚情操,教育啟示人們代代做忠孝人,辦忠孝事,使之更好地發揚光大。

意義

忠孝祠是清代粵東祠廟建築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對了解清代的政治禮制、民俗等文化形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九牧裔孫而言,重光忠孝祠更是追遠懷德,忠孝傳家的義舉。保護好文物忠孝祠任重道遠。它對研究清代政治制度、禮制、社會制度、粵東地區祠廟建築特色等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對發揮忠孝祠育人的積極作用,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厚重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現狀與保護

忠孝祠整座建築雖完好,但祠廟部份山牆破裂,屋頂瓦片塌落,梁枋木雕石刻腐壞瀕危。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精神,忠孝祠文物保護管理所同仁依靠地方政府,想方設法,不辭辛勞,籌措資金,有序地對文物忠孝祠進行搶救性修繕,並逐步完善文物保護管理規範。據悉,陸豐林氏宗親理事會多方收集歷史資料,積極向政府文化部門申請,得到陸豐市人民政府和市文化局領導的重視,於2008年11月將忠孝祠列為陸豐市文物保護管理單位,並批准成立文物保護管理所。陸豐林氏宗親理事積極發動捐資,順利實施相關修復工程。並於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進入汕尾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汕尾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