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海街道,原:東海鎮,古稱東海滘,地處南海之濱粵東螺河平原,北靠邑祖山河圖嶺,東連大湖山,素有“陸豐母親河”之稱的東河穿城而過,西依螺河之洛洲溪,南臨碣石灣,依山傍海玉帶穿汊環繞,為陸豐市中心城區,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信息和商貿中心,故又稱作陸城。

東海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北宋開埠建墟,南宋形成新舊墟兩大屯落,明代立寨築城,乃濱海要區,惠潮往來孔道,坊廓都閩粵貨物的主要集散地,清粵海關六大總口之一,雍正九年(1731)置陸豐縣建治於東海舊墟寨城,是座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傳統與現代文明相映成輝古老而生機蓬勃的多元化城市。上世紀是粵東貿易中心,被譽為“粵東明珠”。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百強鎮,省級專業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海街道
  • 外文名稱:Donghai Street
  • 別名:陸城、陸豐市區、東海滘
  • 行政區類別:街道(城鎮)
  • 所屬地區:華南(廣東省陸豐市)
  • 下轄地區:8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91村(居)民小組(2017年)
  • 政府駐地: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南堤路100號
  • 電話區號:0660
  • 郵政區碼:516500
  • 地理位置:陸豐市境中南部
  • 面積:56平方公里
  • 人口:21.5萬(2016年)
  • 方言:福佬話(陸豐腔東海片)
  • 氣候條件: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東河、金龍山、河圖嶺、玉照公園
  • 火車站:陸豐站、陸丰南站
  • 車牌代碼:粵N
  • 行政代碼:441581
  • 海岸線:9km
  • 最高學府:龍山中學
  • 開埠年份:北宋熙寧二年(1069)
  • 建城年份:明崇禎九年(1636)
  • 建治年份:清雍正九年(1731)
  • 美   譽:粵東明珠
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河流,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歷史事件,經濟概況,“把東海建設成為中等城市”,多措並舉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整治環境建宜居城市,對外交通,社會事業,風俗文化,錢鼓舞,舞龍,正月攍神,龍舟競渡,竹工藝品,風景名勝,陸城風景區,河圖嶺,龍山正氣,玉照公園,東河諸橋,海馬洲旅遊區,福山媽祖旅遊區,文物古蹟,古街巷,古墟市,古橋樑,陸豐學宮(文廟),陸邑城隍古廟,古戲台,三山國王古廟,陸城老墟北極廟,陸豐忠孝祠,陸城忠貞祠,陸豐縣蘇維埃政權成立大會會場舊址,龍山革命舊址,陸豐總農會舊址,美食特產,鹹茶,薄餅,炒麵糅條,柚皮糖,明糖,

地理環境

位置

地處廣東省陸豐市境中南部螺河平原,介於深圳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南臨碣石灣,北依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東連城東鎮,西鄰河西、潭西、上英3鎮。
位於北緯22°45′,東經115°24′,華夏古陸台、閩浙地盾中的粵東沿海燕山斷褶帶之內。
全鎮陸地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面積28平方公里。
陸城(東海鎮)市區陸城(東海鎮)市區

地貌

東海鎮屬碣石海灣抬升場地,境內地勢平坦,狀若滘,呈北稍狹南闊展開迤延南部濱海傾斜格局,古代因其貌形態,又“據海東居中”故名東海滘。
陸城(東海鎮)市區夜景陸城(東海鎮)市區夜景

氣候

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明顯,氣候溫和,年降水量1997毫米,年平均氣溫大於21.8℃。最熱7月,月均氣溫28℃;最冷1月,月均氣溫13.8℃。無霜期361天,農作物年可三熟。年均日照時數為2387小時。最9高月為7月,238小時;最少月為2月,118.1小時,平均每天僅4.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量125540.4卡/平方厘米,屬廣東省大陸高值區,其分布大致與日照時數相同。光照條件除個別年份出現長期陰雨天氣外,一般都可以滿足各種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東海鎮東海鎮

河流

川流腹地而過的河流主要是東河(清代稱東海滘溪),為陸豐市第一河流螺河在河西鎮汾河村前三汊水分支入市區之支流,源發縣境西北與紫金縣分水嶺三神凸山東坡,蜿蜒東南匯流烏坎港繞過虎頭山腳沙舌,在鎮域上海村南面注入南海。

建制沿革

春秋戰國時為百越地。
陸城大道陸城大道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屬南海郡博羅縣。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屬東官郡海豐縣。
唐武德五年(622年)屬安陸縣。
貞觀元年(627年)撤廢安陸縣,東海滘復入海豐縣。
北宋年間居漸盛,熙寧二年(1069)海豐縣改“里”為“都保”,東海滘地處坊廓都,是時新設東海滘市。
南宋開禧、嘉定年間( 1203-1219),東海滘形成老墟(舊墟),古墟(墟仔)、新墟3屯聚落。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置東海滘驛。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設柵立寨構築舊墟寨圍。
崇禎九年(1636年)司府撥庫銀築舊墟寨城,時寨城高1丈6尺,東長21丈3尺,西長26丈5尺,南廣48丈3尺,北廣43丈,四周城垣139丈1尺,土合貝灰舂築,始為東海滘有城。
清康熙二年(1663年)添設東海滘駐防游擊。
雍正七年(1729年)升轉東海滘驛丞為東海巡檢司,九年(1731年)吏部奉旨依議準廣東郝總督疏請,析海豐縣之坊廓、石帆、吉康3都建置陸豐縣,因“東海滘寨地處適中,與碣石甲子二城遙為犄角,且系惠潮通衢”,擇為縣治,屬坊廓都第一圖。
民國19年(1930年)陸豐廢都設區,全縣設4個行政區,東海滘劃歸附城區(第一區)轄管。
民國23年設立附城、東海兩鎮行政建置。
民國31年分設為東海一鎮、東海二鎮。
民國36年東海一鎮改稱附城鎮,東海二鎮改稱東海鎮。[1]
建國後,裁附城鎮併入東海鎮,建立東海鎮人民政府,鎮委、鎮政府設在南堤路100號。
1986年冬析東海鎮東部炎龍區成立城東鎮。
1994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東海經濟開發試驗區,副處級設定。
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陸豐撤縣建市(縣級市),東海鎮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行政區劃

古建制東海分新舊墟,其中新墟5社(含48社),舊墟18社(又分內13社和外13社)。1994年行政轄紅衛、東風、向陽、新光、南堤、金龍、桃園7個居民管理區,以及紅光、紅星、炎龍、寬塘、龍光、深埔、頭肖、神涌、白秣、崎砂、烏坎、上海、沙埔13個村民管理區(場)。
東海鎮東海鎮
2016年轄8個社區居委會(紅衛、東風、桃園、向陽、南堤、新光、金龍、長輝),14個村委會(紅星、紅光、寬塘、龍光、深埔、白箖、崎砂、烏坎、上海、頭肖、龍口、炎龍、六驛、神沖),91個村(居)民小組(逰槎、六社、城內、迎霞、連厝圍、龍潭、上龍潭、龍瑞堂、新厝、寧陽、新鋪、官堂、洛洲、鰲圍、高厝、大鄉、月洲圍、新寨、徑仔、橋西、橋東、馬街、大街、上圍、華光、神農、真君、杉寮寨、榮尾、新圍、洪家圍、保昌、金釵、龍鬚井、金溪、金帶、笠後、茫婆、灰町、梧崗井、我安、盧厝、二五八墟、三六九墟、柑園、梨園、鯉魚潭、墟仔、前墟、後墟、寨仔、魚脯町、竹仔圍、彩園寨、菜園仔等)。
2017年4月從紅星村委會析出龍潭、上龍潭2個村民小組成立龍潭村委會,至此東海鎮轄8個社區居委會,15個村委會行政村,91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民族

清康熙三年(1684年),清廷對沿海實施“遷界”,東海滘人口銳減,最低點跌存1000多人。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康熙八年復界,經濟逐漸回升,人口速增。
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有61社之聚落,其中舊墟13社,新墟48社。
民國23年(1934年)轄59保、583甲、5483戶,推定人口26043人。
民國37年東海鎮(含附城鎮)有7811戶、36529人,其中男性22231人,女性14298人。
1954年統計有常住人口4474戶、20824人,在外人口1267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為家21928戶、120805人。其中漢族120747人,滿、回、瑤、畲、黎、苗、壯、侗、白、土家10民族、58人。
全鎮計有89個姓氏,其中200戶以上的有陳、林、黃、張、李、鄭、王、許、蔡、吳、周、楊、高、盧、龍、莊、劉、孫18個姓氏。
1994年底總人口13804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8472人,占總人口的42.4%;非農業人口79573人,占總人口的57.6%。
此外,海外華僑、港澳同胞2萬多人。溯其源流,稽戶口於東海鎮,各姓衍派分支繁雜,考其先世難以接對者居多。但一聚落一宗族一脈相承者亦不乏其姓氏其衍系。[1]
截至2016年常住戶籍人口21.5萬人。

歷史事件

北宋熙寧二年(1069)開埠設市,為坊廓都閩粵貨物的主要集散地。
南宋寶祐二年(1254)海邑縣令肖泰夫主持修建迎仙橋連線新舊兩墟,橋名寓意仙人常臨東海降幅百姓,一邑通衢。
元至治二年(1322)邑人捐資修建金釵橋。
明洪武四年(1371)置東海滘驛建驛丞衙署。
明洪武十八年(1385)舊墟建北帝廟,為十三社之民俗活動場所。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築舊墟寨圍。
明萬曆元年(1573)建舊墟天后宮,俗稱“漁街媽祖”。
明萬曆八年(1581)建新墟天后宮(大媽宮)。
萬曆十七年(1589)建新墟三山國王廟。
明崇禎九年(1636)司府撥庫銀建舊墟寨城,名“安瀾寨城”,東海滘始有城也。
清康熙二年(1663)添設東海滘駐放游擊。
清雍正九年(1731),新置陸豐縣,縣治設在東海滘。從此,東海一直為陸豐縣縣治。
民國12年(1923)6月23日,陸豐縣總農會成立。會址設在東海鎮六驛村林氏宗祠。6月25日,在洛洲埔召開慶祝大會。
民國14年(1925)10月26日,周恩來等率領東征軍克服陸城。10月29日,成立中共海陸豐地方委員會,下設陸豐部委。
民國16年(1927)9月7日,縣西北農民武裝攻占大安,8日占領陸城,成立陸豐縣革命臨時政府。10月7日,賀龍、彭湃、劉伯承、林伯渠、惲代英、吳玉章、李立三、譚平山等南昌起義領導人經陸城到甲子。隨後,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經陸城到金廂,由海路往香港。11月13日至16日,在東海召開陸豐縣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成立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27年(1938)秋,日機首次轟炸東海鎮茫洋橋、大街、下街仔、龍鬚井等地,被炸死2人,傷5人,房屋8間。
民國30年(1941)3月28日,東海鎮第一次淪陷,日本侵略軍40多人駕艇在上英鄉濂海張村登入,即進犯陸城,在金釵橋頭、保昌寨、三六九圩、迎仙橋各打死1人。29日,日本侵略軍在金馬街搜掠中國銀行陸豐支行、同泰百貨商店、陳秋盛餅店,把餅料拋到馬街頭誘騙小孩,然後擲出手榴彈炸死小孩2人、炸傷4人,並燒毀了陳豐盛百貨,炮轟煙墩斗(烽火台)。30日,日軍在金釵寨吳家祠槍殺居民孫火,縱火燒毀吳家祠、陳拱初住樓以及金釵寨14巷、15巷等巷民房20間。
民國34年(1945)1月,日軍入侵,東海第二次淪陷,國民黨陸豐政府撤往河田鎮。11月,中共陸豐縣委在東海鎮成立。
民國38年(1949)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一、二營和第六團部隊1000多人第一次攻打陸城(東海鎮),凌晨對國民黨縣黨部、偽縣政府和龍山高地炮台3個據點進行攻擊並占領舊圩,殲敵1個連部和3個排兵力,俘縣聯防大隊副大隊長以下30多人,於中午撤出陸城。7月16日,第二次進攻陸城,守敵鐘鐵肩部聞風而逃。解放軍攻人後,宣告成立陸豐縣軍事管制委員會。8月16日,第三次攻打陸城,東海解放,縣政府駐地從河田遷入陸城。19日,邊縱司令員兼政委尹林平向華南分局和黨中央電告陸豐縣城解放。

經濟概況

東海鎮自古以來是陸豐市工農業產品的集散地,商業貿易活躍,全鎮現有各類市場10多個,綜合經濟和軟環境實力位居陸豐三大鎮之首。各項事業充滿生機,經濟蓬勃發展。全鎮現擁有以化工、機械、電子、電器、輕工,食品、服裝、工藝為主體的企業近千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工業生產體系。“三高”農業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建有水產養殖、疏菜、氨化養牛、機械化養豬等一批生產基地。

“把東海建設成為中等城市”

東海鎮圍繞陸豐市 “把東海建設成為中等城市”的總體思路,突出“穩定”和“發展”兩個主題,把握機遇,提振精神,主動作為,勇挑重擔,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全鎮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民生事業明顯改善,社會大局穩定。東海鎮先後被評為“文明鎮”,連續三年被評為人口計生工作先進單位,是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百強鎮。
全鎮以黃金珠寶、商貿物流、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文化教育、生活休閒、旅遊為主導產業。
2015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226.142億元,比增13.4%,其中農業總產值7.8015億元, 比增4.51%;工業總產值218.3405億元,比增13.73%(其中規模上工業產值89.7163億元,比增2.0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9億元,比增5.29%。稅收收入35120萬元,其中國稅收入3257萬元,地稅收入31863萬元,均超額完成上級下達任務。[2]

多措並舉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近年來,該鎮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投入5億元完成重大項目廈深鐵路東海地段的征地拆遷、陸城污水處理廠竣工投入使用,東海大道改造工程、產業園區龍湖路市政道路工程、運河北路東段改造工程竣工投入通車,在建項目324國道改道工程、上海路擴建工程、還有華輝新都三期、京海鳳凰城二期、世紀和馨、龍山花園、盛世豪庭、名晟花園等10多個大型房地產項目進展順利。
還充分利用東海經濟開發區這個良好的投資載體,充分發揮羅湖區對口幫扶的大好時機和產業園區的優惠政策,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鼓勵現有的企業增資擴產,擴大生產規模。引進項目有20幾個,總投資100億多元。其中全美日用化工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占地3萬平方米,已完成廠房建設;深圳市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畫總投資1.2億元,占地2.4萬平方米,已完成征地拆遷,正在動工建設;榮大塑膠製品廠計畫總投資6000萬元,占地1.7萬平方米,已完成征地拆遷,正在動工建設廠房;廣東金牌海馬酒業有限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元,占地0.9萬平方米,已完成征地拆遷,正在動工建設;陸豐明珠實業有限公司總投資2億元,已完成展館建設;鄰里中心計畫投資1億元,占地3萬平方米,首期投資6000萬元,已封頂;總投資5億元、占地3萬平方米的榮大濱河灣,建設13幢高端商住配套項目,正在動工建設;陸豐碧桂園項目總投資70億元,占地面積為155萬平方米,首期投資17億元,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正在動工建設,2015年8月首期開盤;總投資13.2億元、占地面積173930平方米的龍湖灣宜居工程建設項目,建築面積347482平方米,住宅2074戶;占地30000平方米的陸豐市佑安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投資6000萬元建成陸豐市機動車駕駛人考試考場,已竣工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該鎮還充分利用東海鎮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海濱特色,從管好市場、搞活流通,培育稅源,促進發展出發,大力發展旅遊業、餐飲業和服務業,重點抓好金驛、紅星(逰槎)、紅光三個大型集貿市場,加強管理,文明經營,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同時憑藉地處沿海的特點,大力發展養殖業、運輸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及其他農副業,壯大集體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2]

整治環境建宜居城市

全鎮共投入建設資金2000多萬元,全面完成行政村通水泥路和飲水工程。配合市政府做好行政新區、華輝新都、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征地拆遷工作,以及陸城主要街道的改造。同時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重點配合市公共事業局做好陸城市區的環境整治工作和做好農村片區環境的整治工作。各村實行分片分巷管理,指定管理員和監督員。實行領導包村、村委包戶,落實責任追究。南片9個村由專業保潔公司負責轄區生活垃圾收集及清運,環境衛生明顯改觀。
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工作方面,該鎮長期堅持警民聯手,管、防、打、控四管齊下,社會治安出現明顯好轉,民眾滿意度提高。特別是開創以格線化為社會治安管理的新舉措,已完成了片區劃分,常住人口建檔、外來人口登記、敏感對象建檔等工作。
同時,加強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把工作主體下移、工作重心前移,以村為主,發揮全鎮基層83名綜治信息員作用,及早發現矛盾糾紛,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存量,從根本上遏制民眾越級上訪、重複訪。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浪潮中,東海鎮黨委政府把握時代發展的脈博,奮勇搏擊,正以更加快捷而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

對外交通

東海鎮是粵東交通樞紐,自古是惠(州)潮(州)往來孔道。
明洪武四年(1371年)設東海滘驛。
弘治初,海豐縣東官立赤岸渡、沙塘渡、漉洲渡皆通於東海滘。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粵海關在烏坎港設定通商稅網總口,烏坎港成為聯結海豐汕尾港、惠來神泉港以及螺河上游內河地區船運集散埠站。
市政建設及綜合功能配套齊全,廈深鐵路、深汕高速公路、國道324線廣汕公路等穿越城區,省道240線東海大道貫穿南北,19條公路輻射各鎮,高鐵陸豐站位於市郊東部,汕頭海關駐陸豐辦事處在轄區內,烏坎港為國家二類口岸,目前建有千噸級碼頭2座。
鎮域海岸線9公里,海上交通距汕尾鎮25海里,距香港105海里,距廣州205海里,距汕頭98海里;陸上交通距海豐縣城32公里,距惠州市170公里,距廣州市360公里,距陸河縣城46公里,距汕頭市143公里。
全鎮有運輸單位5家、陸運線5條、客車52輛、貨船120艘。每日開往廣州、深圳、惠陽、汕頭、東莞、揭西、普寧、五華、陸河、海豐等地長途線路及市內各鎮(場、區)短途線路的車輛,日發客車62班次,年客運量67萬人次。

社會事業

東海鎮積極回響陸豐市委、市政府大辦教育戰略決策,發動外出經商和熱心教育人士捐款,掀起大辦教育熱潮。全鎮共投入教育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大大改善了辦學環境。東海中學、烏坎學校圖書館,龍潭中學、六驛學校、龍輝中學教學樓等設施的建成投入使用,有效地緩解了國中學位長期緊缺的局面,提高了高中入學率。同時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歷年中考,東海鎮各項指標名列全市第一。
東海鎮東海鎮
隨著城市建設發展基礎配套設施日臻完善,目前為止轄區內已建成有市文化中心(包括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市民廣場、皮影劇院大樓、玉照公園、市烈士陵園、市人民體育場、市全民健身中心、市工人文化宮、百姓周周樂舞台、福山媽祖文化園區、海馬洲幸運島濱海旅遊區、南海莊園等市民休閒觀光體育運動場所。

風俗文化

東海鎮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擁有正字戲、皮影戲、金屬雕、海馬酒釀造技藝、錢鼓舞、綠境盆景栽培技藝、貢案剪紙、竹雕刻工藝、鹹茶、舞龍、風箏製作技藝等一批國家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正月、端午等節慶日子都會舉辦游神賽會、龍舟競渡等傳統民俗文藝活動。

錢鼓舞

東海錢鼓舞東海錢鼓舞
錢鼓舞,又稱踏錢鼓,是廣東省漢族舞蹈之一。
據乾隆《海豐縣誌》載:“萬曆十七年(公元1590年),異邑入界”。當時有福建漳浦一帶的大批移民南遷陸豐定居。據大安錢鼓舞藝人黃瑞介紹,他的祖輩從福建閩南遷徙至大安時,就帶來了錢鼓舞,傳至他手已有二十二代。又據東埔村錢鼓藝人溫助、李徒和郭祥義等說,東埔建村已三百餘年,祖輩從福建漳州移民至東埔村時,便將錢鼓舞帶來了,並世代沿襲相傳至今。現在東海錢鼓舞的音樂、唱詞和舞蹈風格,至今仍與福建的“南音”、“小梨園”的形式、風格一樣,而且一直都保留著用福建閩南語來演唱。
2006年5月,東海錢鼓舞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舞龍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東海舞龍是陸豐市民間傳統文藝節目之一,表演時以正字戲、吹打樂伴奏,龍身長56米,代表了56個民族,隨著雄壯的鼓樂,巨龍翩翩起舞,游龍戲珠,場面非常壯觀。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正月攍神

攍神即漢族傳統之游神賽會,抬神像巡境或者繞境,夾雜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藝表演活動。攍神隊伍所到之處沿路爆竹響連天,各社福戶設香案貢品祈福。
據清代《陸豐縣誌》記載:正月競抬神,以鼓樂儀仗,謂之出遊,各村落設供,以兆一歲平安。
東海鎮古建制分新舊墟,兩墟內又有社之分,因此各社攍神時日和境主神明不盡相同,其中十二日新墟西社游真君、十三日東社游鯉魚潭媽祖、十四日北社游華光、十五日舊墟月洲圍社游北帝、十六日南社游西門佛祖、十八日舊墟十八社同日攍神達至高潮、十九日兩墟闔攍陸邑城隍爺壓軸出巡,至此全城從春節到元宵整個正月裡頭才有喜慶氛圍落下帷幕。如陸豐俗語所講“攍神過,找工課”,家家戶戶帶著年頭美好的憧憬和神明的祝福開始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打拚。
攍神乃全民同歡普天同慶之舉,歡樂祥和是其初衷,東海人民以此宏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龍舟競渡

東海龍舟東海龍舟
端午競渡是陸豐的體育盛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首府東海鎮的龍舟,清《陸豐縣誌》風俗篇有:「五月端午觀渡於迎仙橋」的記載,可見這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東海龍舟以社為單位,造型有別於其他地區。每艘20人,鼓手1名、鑼手1名,橈手16名、舀水1名、舵手1名。各社船身的圖案色彩各具特色以便辨識,但多數都含有船眼、蝙蝠、八卦圖、雙龍戲珠、葫蘆芭蕉扇等漢族傳統吉祥元素。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通常龍舟落水當天會先在本社的大廟前由法師負責開光點睛,船頭釘紅布插榕葉等辟邪之物。沿路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眾力將龍舟抬至東河本社修建的專屬溪頭落水。落水後船頭必須向東,插上寫有社名和境主神封號的彩旗,綁好船舵撓手們方可上船。在本社溪頭前河段的擂鼓划動如起蛟騰龍之勢進行「洗溪」,又曰「試水」,即在原河段來迴繞行好幾回合,然後從上游到下游每經他社的溪頭以同樣方式效之。屆時各社理事會代表們會在岸上燃放鞭炮和備酒水等迎接招待。若是本年新造之龍舟,健兒們還會特地在舊墟天后宮臨近的溪頭上岸,帶上彩旗鼓樂儀仗前往祭拜,告知媽祖以祈庇佑順風順水旗開得勝。
俗語曰:五月節,龍船鼓響,洗溪路,保平安。歷史上東河是螺河下游出海的主流河道,航運貿易往來密集,又是本地人生命依託之水源,然而天災人禍不時有之難以避免,平日裡風光秀麗一片繁榮的河道一旦遇上汛期水位上漲久不退潮就會全城受淹,加上出於對行船、兩岸百姓的平安,自然而然就有了端午節以划龍舟驅邪納福的習俗,洗溪頭便是帶著這層含義而產生的一種文化。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不僅每年落水之日,在競渡分出勝負頒獎後亦要如此,而且居船數之多場面更為壯觀,除了寫有「水上英雄」等字樣的錦旗,還會在船頭多置一名嗩吶手配合鑼鼓之聲吹奏《得勝令》,好不熱鬧歡騰。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競渡比賽用抽籤方式決定,采三戰兩勝制,以河中央臨時搭建的龍虎門為起點和終點,上下游相對距離處分別插青以辯賽程,兩兩對開衝刺,鼓聲為號,鑼音促進,既考撓手耐力齊整又驗舵手應變能力,兩岸嗩吶鞭炮助陣,觀眾叫好叫座,上下游來回先抵達者勝。競渡歷時不等,視參賽船隻隊伍數量而定。有社頭自主舉辦的,亦有地方政府牽頭的大型賽事,各社代表機關單位或贊助企業參加。據史料記載:「民國21年,東海滘溪(東河)舉行縣龍舟運動大會,全縣共17支隊400餘名運動員參加,歷時4天」。
除了競渡活動,東海的龍舟最為精彩的莫過即興結群比目競速,又叫練撓腳,由於各艘龍舟代表著所屬的社頭,劃得好會獲得岸上觀眾的好評,劃得較差的則會令同社的人覺得臉上無光,所以無論是否正式比賽健兒們皆會團結一致認真拼盡全力對待,完完全全為榮譽而戰。

竹工藝品

東海鎮竹器產品多,尤以竹工藝品聞名。東海竹工藝品以竹為原料,由藝術人才精心設計、加工,具有藝術品味、高檔次的竹工藝品。東海竹工藝品曾遠銷歐美澳各洲四十多個國家,聲名遠播,風靡一時。

風景名勝

東海鎮景色秀麗風光旑㞾,清代“陸豐八景”之圖嶺斜暉、洛洲芳草、仙橋夜月、龍山煙樹、烏坎歸帆五景皆在轄區內。

陸城風景區

陸城(東海鎮)是陸豐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陸豐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陸城風景如畫,發源於陸河綠色走廊的螺河從城西滾滾奔流入海,其支流東河自陸城中間穿過,龍山宛如一巨龍雄盤城東,城南是浩瀚大海,整座城依山面海,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滿勃勃生機的濱海城市
這裡是全國第一個紅色政權的誕生地,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陸豐農會總會就設在六驛的林氏祖祠。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彭湃就是陸豐農會的創建人。座落於龍山山麓的龍山中學有260餘年的歷史,該校的愛國師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為新中國的解放,前仆後繼,流血犧牲,寫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愛國詩篇。在綠樹成蔭的龍山山麓,有烈士陵園、英雄紀念碑;在東河河畔,有河半島公園玉照公園。陸城的旅遊設施齊全,有五家星級飯店,838個床位,3520個餐座,吃、住、娛等旅遊要素品位高。陸城地處連線粵東與外界通商的咽喉要地,自古以來就是粵東地區和本省、乃至全國、以及港澳的商品貿易集散地,客商、遊人或自海路從烏坎港起水,或從廣汕公路老路入陸,山貨、海貨、農產品、工業產品等源源不斷匯集於陸城的舊圩、新圩等貨場、商鋪,遊人、商賈在陸城就成一道風景,白話、客家話、潮州話、閩南話、國語,南腔北調都是陸城的通用語言。陸城的歷史,陸城的山山水水、民俗風情,都說明她是紅色、藍色、綠色旅遊的理想目的地;陸城的歷史,作為文化旅遊,是有其極為深厚的探索底蘊的。

河圖嶺

陸豐古八景之首的“圖嶺斜暉”位於陸城(東海鎮)廣汕公路北二公里處,景點最美麗的時刻是在一天當中夕陽西下的時候。整個山嶺南邊是大片的竹林,北邊是大片的松樹林,山嶺上是近一百畝的柑桔園,遠遠望去,美麗的螺河在夕陽的照耀下,泛著金光,所有的這一些加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在長河落日、薄霧冥冥的黃昏,古人站在河圖嶺上感懷美景的靈動,生命的勃發,於是詩興大發:望遠余清興,夕陽山更佳。煙開浮翠岫,林淨透紅崖。到了清代道光年間,海豐知縣徐旭旦也寫了一首詩:圖嶺巍峨盡大觀,荒碑苔蝕山未漫。海天一色蒼茫處, 都付斜陽臥里看。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有足夠的領悟空間,領會一種意境,一種“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命語感。 
河圖嶺的美景在山嶺之外,在周圍的村莊,美麗的螺河,裊裊的炊煙和整幅美景的構造元素——夕陽。河圖嶺只是提供一個極佳的觀景平台。 
站在河圖嶺極目遠眺,眼前視野開闊,天高雲淡。黃昏逼近時,薄霧冥冥。遠處的村莊在暮色中,一片安詳與寧靜,偶爾有幾縷輕淡的炊煙裊裊而起。現在,炊煙這種詩意的承載物實在難得一見,作為古八景之首,在河圖嶺上除了陶醉於夕陽的美景,炊煙和村莊也是古人在此欣賞美景必不可少的載體。 
古人在河圖嶺上讀取夕陽西下的美景,理出其中的眺望之美和意境空間,夕陽是提升這個美景整體性境界的主要載體,沒有夕陽,這周圍的一切景致都顯得平淡無奇,黯然失色。你看,東邊逶迤的螺河,從北面遙遠的青山而來,宛如一條白色的絲帶。使得這周圍肅穆的初冬時節,有了一些生命的動態。而在夕照下的螺河,更加活躍起來,當夕陽在河面上灑下一片金黃時,螺河愈發嫵媚。如果更晚一些,夕陽變得桔紅,此時的螺河紅透了江水。比古詩里所云“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意境之美,有過之而無不及。 
河圖嶺上,或集中或零星地散落了一地青松,南方的松樹四季常青,青綠欲滴的古松久經風霜的修剪,離地面三四米高的斜枝已經剝離,只剩下一柱柱筆直的主幹。站在一個好的角度看青松,挺拔凌空,呈現出奮發凌厲的生命力。在夕陽餘暉中看青松,色調凝重,青松生命的厚度更厚,夕陽的質感更美,晚風吹過,林海波盪,松濤翻滾。而你俯下身來換個角度來看,夕陽如掛在松枝腋下,青松以黧黑的色調,與夕陽的金黃和光暈混為一體,調出了一種高出色彩之外的情景和意境。

龍山正氣

龍山,位於陸豐東海鎮市區內,是陸豐市區的制高點。登山可俯覽市區全貌,也可遠眺烏坎港外滔滔大海。山巒綠樹婆娑,松篁駢萃,晨早煙霧繚繞,藍天彩雲飄渺,夜晚燈塔閃亮高縱,一派鐘靈毓秀,風光旖旎,是陸豐歷史上的八景之一。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歷史悠久的龍山中學依傍其中。校內張威紀念亭,是陸豐人民懷念他在彭湃領導下,創建蘇維埃政權的標誌。在龍山範圍內,還修建了如圖似畫、寬闊美麗的陸豐革命烈士陵園、浩然大方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烈士墓,以及陸豐蘇維埃政府舊址等遺蹟和紀念設施。這裡正是革命烈士硝煙驟起、風雲洶湧,與反動勢力進行過無數次浴血奮戰的革命場所。現在它已成為一處集自然景觀、紅色旅遊為一體的旅遊景點。

玉照公園

玉照公園玉照公園
玉照公園位於陸城(東海鎮)市中心,是由穿城河東河中央小島改建而成,與龍山風景區相鄰,是一個風景秀美的河半島公園。園內設有眾多遊樂設施,景色宜人,建有拱橋、九曲橋、假山噴泉等。玉照拱橋下有大片蓮藕荷花,春夏時節,水面一片翠綠,魚兒在嬉戲,不時激起漣漣水花……,雪白的、粉色的、紫紅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盛開怒放。置身荷花世界,使人浮想聯翩:幾千年來多少文人騷客對荷花的寄情吟詠,多少國畫大師的丹青潑墨……荷花是高潔情操的象徵。作為利用天然河形成的美景,荷花造景既古老,又清新。
玉照公園玉照公園
景區內實行園林化設計,有花卉、植物觀賞區,有風味小食區,有人造景區。白天,陽光、綠水、曲橋,給人以鬧市中的謐靜的感受;夜幕降臨,華燈閃爍,遊客和當地居民扶老攜幼,或泛舟順東河觀賞陸城夜景,或怡然品賞陸豐風味小食,更有情侶蜜意依依,低聲私語。玉照公園景區對當地居民,是一處休閒、憩息的好去處;對遊客,是體驗海濱城市綠色生態、地方文化的好場所。
玉照公園玉照公園
玉照公園景區東臨龍山,南連迎仙橋,而“龍山煙樹”、“仙橋夜月”兩個陸豐老八景正在這兩個地方。古詩這樣寫“龍山煙樹”:“樹人兼樹木,遺蔭以千章。岫桂凝香遠,坡松引韻長。蛟龍年欲起,雲霧暫教藏。寄語今宗匠,儲材有棟樑。”全詩把滿山翠松的龍山書院寫得一派生機勃勃,在寫景的意境中把書院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棟樑人才也巧妙地蘊含了進去。“仙橋夜月”全詩:“踏月長橋夜,空明豁遠眸。虹光遙近郭,珠彩落前空。風漾層冰合,煙融匹練浮。清心同皓魄,相與印中逢。”迎仙橋始建於南宋寶祐甲寅年(1254年),橋墩和橋面均為花崗岩石條砌成。東河從陸城穿過,迎仙橋就成了新圩和舊圩來往的唯一通道。在明月高掛的夜晚,迎仙橋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月色是那樣的美,皎潔的月光灑在河面上,蕩漾層層銀光。

東河諸橋

東河,經陸豐市中心城區(東海鎮)從北至南流入南海,在城區不到四公里長的距離間,有六座橋樑,可謂是交通便利發達。
橋,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發展到各歷史階段的里程記錄。六座橋除一座國道廣汕公路橋外,現把東河諸橋分別介紹如下:
一、迎仙橋
迎仙橋迎仙橋
迎仙橋,連結東河兩岸,貫通陸城(東海鎮)南北,“仙橋夜月”乃陸豐八景之一。
迎仙橋始建於宋寶豐右甲寅年(公元一二五四年),為十三洞木橋。清康熙元年被焚毀,康熙八年修復。雍正四年被洪水衝垮,後築為九孔石板橋.乾隆八年石板橋折斷,橋面代以杉板。乾隆九年端陽節賽龍舟,發生橋斷人溺重大事故,民眾又捐資修建為石板橋。一九三四年為通行汽車,橋面改為鋼筋混凝土。抗日戰爭曾遭日機轟炸。一九六九年重新加固,兩旁擴建人行道成為長52.6米,寬8.9米的六墩七孔橋。
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迎仙橋於一九九零年七月動工重建。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由東海鎮政府籌建,新橋於一九九一年二月竣工。現為三孑L石拱橋,長52米,寬18.8米,總造價150多萬元,其中東海鎮東興實業(集團)公司捐資80多萬元。
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書寫了橋名。
二、金釵橋
金釵橋建於一三二二年,原乃柴橋。據傳,其時東海鄭厝寨(現保昌社)鄭媽,拔髮簪金釵一支,帶頭捐資建橋,故名金釵橋。一八一零年和一九二三年先後二次重修,一九三八以鋼筋混凝土結構重建此橋,橋長51.5米,寬僅3.1米。
一九九四年冬,遠運(香港)有限公司俞木先生慷慨解囊,捐資人民幣180萬元,重建金釵橋。橋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長49米,寬12.8米,由東海建築隊承建。橋欄桿由福建惠安崇武海濱石雕廠用福建青石精製安裝。橋的造型美觀典雅。
三、龍山橋
龍山橋位於龍山北麓,龍潭之南,是東海鎮交通要道,原為廣汕公路之樞紐,地理位置重要。一九五五年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創建,原乃木橋。一九七0年春,政府撥款改造為三孔石拱橋,並改名為紅山橋。
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在地方黨領導下,一九九二年,陸豐聯大實業總公司慷慨解囊,捐資75萬元,重新改造,並恢復龍山橋原名。
四、人民橋
人民橋位於陸城西側,連線六驛村與南堤路,建於一九七九年。以前,該處沒有橋樑,河兩岸是農田、池塘、樹林,交通極不方便。一九七九年,東海鎮人民政府籌集10萬多元建起了三孔雙車道拱橋,命名人民橋。通車後,北直達人民路連線廣汕公路,南連線南堤環城路。
一九九一年,東海永利集團總公司捐資50萬元改建人民橋,擴寬橋面、兩邊人行道,橋欄桿用青石精製安裝,兩邊中央各安雙龍戲珠,精雕玉琢,古樸典雅,改造後的人民橋長52米,寬15.8米。橋南是陸豐人民、工商兩家銀行,橋北是中國銀行陸豐支行和東興賓館,可稱是陸豐金融重地,是東海鎮的交通要道,與迎仙橋遙相對望。
五、神沖橋
神沖橋位於東河下游,連線神沖村與金碣路,建於一九八七年,橋長52米,寬12.5米。
歷史上這裡沒有橋,城南的神沖村,白藍村雖與陸城(東海鎮)咫尺之距,民眾卻苦於一河之隔,進城得繞道4公里或擺渡過河,交通不便,嚴重影響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東海鎮委、政府和神沖管區把建神沖橋作為造福人民的大事來抓,籌集資金40萬元,於一九八七年建成一座三孔鋼筋混凝土結構拱橋,造型美觀。從此,結束了擺渡和繞道之苦,也加快了兩岸經濟的發展。

海馬洲旅遊區

陸豐海馬洲旅遊區地處東海經濟開發區南端海濱,系烏坎港臨海山脈虎頭山延伸出的一座被海溝分割獨立的海島,與虎頭山隔海相望。虎頭山山勢似一猛虎座伏於蒼茫大海邊,伸出舌頭飲水,舌頭就是海島,該島故稱“虎舌”,又名“幸運島”。“幸運島”四面是海,但其四周環境各不相同:東與虎頭山相隔一條海溝,寬1500米,深30米,是烏坎港船隻進出的通道;北隔2000米海面與岸上的懷鄉度假村(又名南海莊園)相對;南面與西面是海灘,長3000米,寬350~650米不等,是天然的海島浴場。該浴場坡度平緩,200米內水深才1.5米,海水潔淨無污染。該浴場屬陸城東海鎮市區範圍,故人稱東海浴場。全島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島內地勢平坦,林木鬱鬱蔥蔥,野花遍地,環境優美。淡水水源豐富,挖地5米就能成水井,井水面離地面僅1米。近幾年來在該島周圍海面上捕魚的漁船常捕有海馬,且每年所捕的數量都在逐年增加。海馬是海洋珍奇的水生動物,其形狀奇,繁殖也奇:雄海馬利用自身的育兒袋孕育小海馬。海馬對水質要求很高,在無任何污染的特定海域裡才能生存。為了保護海島環境,把“幸運島”開發項目命名為“海馬洲旅遊區”。
在海馬洲旅遊區對面的烏坎港,清朝時期曾設廣東海關烏坎總口,是當時粵東地區的重要通商港之一。夕陽下的烏坎港,一派繁榮景象,故形成陸豐老八景之一的“烏坎歸帆”。當時的文人用這樣的詩來描寫:“海澨暮煙平,收帆夕照明。牙檣依岸列,畫槳匝汀橫。晝市爭蠃蛤,漁炊繞杜蘅。坎前新月出,舟子看潮生。”夕陽西墜,滿海泛金,點點白帆滿載著收穫和喜悅歸來。返航的漁船整齊地停泊碼頭,漁村炊煙裊裊,漁市忙於漁貨買賣……夜幕降臨,一輪彎月升起,漁家在岸上籌劃下一次出海。
昔日的“烏坎歸帆”景觀在文人騷客筆下雖美,但已成過去。如今的烏坎港已成一道現代化港口的亮麗風景線:烏坎港已建成竣工,可停泊500噸級的船隻;出海帆船已多為機動船所替代。烏坎村成了全國有名氣的先進基層單位,辦起村辦工業,村民年平均收入不斷遞增,村民飲上了甘甜的自來水,往昔的炊煙被煤氣燃料所替代。不變的是大海還是那樣美,夕陽下的歸帆還是那樣忙碌……
海馬洲旅遊區的建成,必然形成現代高尚消費的旅遊產品。在其附近曾經有過輝煌的“烏坎歸帆”老景觀,會給人追今撫昔的浮想,會為海馬洲旅遊區文化底蘊增添渾厚的色彩。

福山媽祖旅遊區

福山媽祖旅遊區位於陸城(東海鎮)東郊的福山山麓、深汕高速公路陸豐路段霞湖出入口,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區內的天后宮,背靠福山,面向螺河,依山傍水,風景迷人。天后宮原建在陸城城內,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搬遷至現址,初建時為一小廟,經多次修建,現已擴建成一處有相當規模的古典式廟宇。整個建築,青磚、紅柱、黃瓦,造型古樸,富有中國傳統的殿堂建築特色。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天后宮正殿供奉著天后聖母像,是媽祖的家鄉福建湄洲著名工匠所雕塑,深受廣大宗教人士尊崇;二樓設有《媽祖文化圖片展覽》,用詳實的文字和彩色圖片,介紹媽祖的一生和陸豐各地媽祖宮廟的情況。
清雍正年間,陸豐為建新縣衙,選址在天后宮舊址旁邊。為保持媽祖聖地的清靜,居住在媽祖廟附近的林姓望族居民,把天后宮搬遷建在現址,並在旁邊設村寨居住守護,寨名叫“葭湖寨”。解放後,葭湖寨被外人想當然地稱為“霞湖寨”,該村村民認為“霞”字能表達他們對新生活的嚮往,也就默認了。該村寨牆至今仍保存完好,已有270多年的歷史。牆身厚達80厘米,高2.5米,寨門上“葭湖寨”三個字仍清晰可見。村寨內現有五棵建寨時種植的龍眼樹,每逢開花結果季節,花香沁人心脾,果實掛滿枝頭,蜂飛蝶舞鳥鳴,一派勃勃生機。五棵果樹樹根露出地面幾十公分,虬勁曲折,根根相連,分不清哪些根是哪棵樹的,宛若兄弟般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彼此不可分離,成為該寨的一個奇觀。
天后宮左側有兩座小山,叫內、外飛鵝山,山上樹木四季蔥翠欲滴。從遠處看,酷似一對展翅飛翔的天鵝翱翔長空。天后宮、飛鵝山相映生輝,更增添媽祖聖地的神秘色彩。

文物古蹟

東海鎮老城區文物古蹟眾多,具有“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特色的廟宇祠堂等古蹟建築頗有趣味。

古街巷

據清代《陸豐縣誌》記載,當時縣城東海滘已有街巷:迎仙街、太平街(今大街)、馬安街、金馬街、逰槎街、下街仔、蝦脯街、竹仔街、打鐵街、賣麻街、西門街(今城內灰町)、內各街等。

古墟市

據清代《陸豐縣誌》記載,當時縣城東海滘的墟市:東海滘市(包含今新舊墟等片區)、西門街市、烏坎市等。

古橋樑

迎仙橋,今仍在。
通濟橋,在今市民廣場左側外,已圮未復。
六板橋,在今人民路中行右側。

陸豐學宮(文廟)

始建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位於縣城東門內(今糧食局)。學宮按舊制依次營造,計有牌坊、畔橋、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大成殿、藏經閣、學署、明倫堂等建築群體,規模頗大,雄偉壯觀,尤其大成殿是陸豐唯一的一處重檐歇山頂古建築。可惜歷經220多年的陸豐學宮於20世紀50年代毀於一旦,並將遺址改為它用。

陸邑城隍古廟

原址在縣城東門內(今市民廣場),清雍正九年(1731)建,十一年(1733)設立,為清陸豐縣城的配置之一。20世紀中葉因歷史問題毀於一旦,後分別在逰槎英德埔(對面埔)和龍潭村兩處建廟重光供奉,香火鼎盛信眾極廣,城隍靈簽享譽海陸豐。

古戲台

炎鏡寨華光廟(大宮)戲台。

三山國王古廟

三山國王是陸豐地區最為普遍的神祇之一,單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東海鎮轄區內就有十餘座廟宇,其中有兩座是歷史較為久遠規模較為宏大的國王古廟。
一位於陸城石壁路,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配置有古戲台,是舊墟逰槎社的民俗活動場所。
一位於馬街頭餅街,始建於明萬曆十四年,為新墟東南西北中五約的民俗活動中心。

陸城老墟北極廟

陸城(東海鎮)老墟北極廟,又稱“北帝廟”,是一處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2008年8月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陸豐縣誌》(清乾隆十年)等史料記載,該廟建於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9年),系老墟十八社民俗習慣活動場所之歷史文化古蹟。其時,擇地陸邑城內建廟(現陸城北堤路原市政府內),奉祀元天上帝。元帝功德顯赫的千古佳傳。傳說在清初甲午年間,蘇成圍困陸城數月,城內水竭人危,帝於城內顯聖掘井供水,城牆炮不能損,且降詩以安民心,詩曰:手執寶劍任方忙,腳踏龜蛇鎮八方;眉毛蒼白千古在,追滅賊寇萬古傳。據清乾隆《陸豐縣誌》記載,有東海滘鄉賢林大遇(癢生)撰文以記之(碑刻序文現存廟中)清朝愛國都督林則徐親筆題匾文“北極殿” 三字賜廟。
“北極廟”經歷代修建,1995年遷址河圖嶺山下重建,修復戲台及匾額、鐘鼓等文物一批。目前,廟宇總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整座廟宇採用粵東建築風格,坐西北向東南,面闊三間三進布局,分有前殿、拜亭、正殿、左右廂房,廟內正殿供奉元天上帝、太子爺、華光爺、四大元帥等列聖尊神;廂房供奉老母娘娘、觀音大士等神像;廟中還保存有碑記、雕塑、印章等文物。在建築結構上,採用當地祠堂形式,而建築裝飾,則套用了大量的瓷貼、彩繪和石雕,殿頂“雙龍戲珠”,栩栩如生,與殿前拜亭“三星拱照”,相映成輝,使得本清靜、肅穆的歷史文化建築,顯得富麗堂皇。在裝飾的內容上,也不以歷史宗教文化為限,運用大量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如八仙過海、元帝救民等傳說,集中顯示當地民間藝術創作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對於文化工作者研究當地古建築文化、民俗風情、宗教信仰等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參考價值。如今,陸城老墟北極廟理事會全體成員,為繼承古老文化遺產,弘揚歷史庵堂民俗文化,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務院有關檔案的規定,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的原則,以文物保護單位為核心,在上級文化部門的領導下,和社會各界人士支持下,朝著宗教旅遊新亮點目標,逐步配套完善各項建設。
陸城老墟北極廟的歷史、藝術價值深受各界人士的肯定,1996年3月8日,廣東珠江台攝影組專程到陸豐拍攝陸城老墟北極廟的歷史文化古蹟,製作成電視紀錄片,先後在南方電視台、廣東新聞台、陸豐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各台播出,宣傳老墟北極廟的歷史文化,促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弘揚和發展。

陸豐忠孝祠

陸豐忠孝祠座落現陸豐市糧食局內,是陸豐自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設縣以來270多年歷史上縣衙建築唯一遺留,且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築。
陸豐在唐武德五年,也即是公元622年從海豐縣分出坊廊、石帆、吉康三都設立安陸縣,府址設在現大安鎮環珠寨。五年後復併入海豐縣,府址沒有什麼古蹟遺存;到清雍正九年,也即是安陸縣撤併後1100多年後,再復設陸豐縣,府址在東海滘,即現在東海鎮北堤路老市府(2010年3月陸豐市人民政府遷至東海鎮白藤藍村處辦公)。根據清朝當時的規定,凡設州府,必須配建有城隍廟、文廟(學宮)、倉庫、忠孝祠,可見歷史上忠孝祠是與州府衙門、文廟、糧倉一樣重要的廟宇。
值得一提的是,陸豐歷史上的置縣和發展與陸邑林氏九牧一族有很大的聯繫。據陸豐縣誌記載,陸豐老市府所在地原是一林姓鹽商的家府,家府獻出來當縣衙之後,舉家遷往三里外的鹽倉,即現陸豐高速公路霞湖出入口邊的霞湖村居住。當時縣衙的面積僅夠建縣衙署和城隍廟。於是又再向北拆遷民房250間,包括林氏先人所建的忠孝祠一同列入縣衙署的配置。1933年,林氏有識之士發動海陸惠三縣族親捐資2萬銀元,重新修茸,成為一座平面三間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總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忠孝祠,並添忠義節烈楷范比干祀位。每年春秋兩祭,官府在忠孝祠組織大型祭祀活動,而平時忠孝祠更成為林氏的祖祠,“西河家聲、九牧馨德”在這裡代代傳承。忠孝祠是海陸惠三縣宗親情之所系的古蹟。
1955年開始,忠孝祠併入市糧食局,作為糧倉。自此以來有使用沒有維護。至上世紀未,忠孝祠雖四至界址清楚原建築結構存在,但牆已破裂,房屋塌漏,到處雜草叢生,祠內木結構及藝術雕刻嚴重腐蝕,剝落。古祠殘破岌岌可危,搶救維修急不可待!由是,陸豐林氏宗親理事會多方收集歷史資料,積極向政府文化部門申請,得到陸豐市人民政府和市文化局領導的重視,於2008年11月將忠孝祠列為陸豐市文物保護管理單位,並批准成立文物保護管理所。獲得這一喜訊後,陸豐林氏宗親理事會第一時間以書面告知廣大宗親,著手等備修復事宜,並於2010年農曆二月初三在深圳舉辦了一場一百多人參加的重修忠孝祠籌備會議,外出的宗親宗賢聽知後很高興,積極捐資,籌到忠孝祠修復啟動資金近百萬元。修復工程開展以來,各項工作都很順利。
維修忠孝祠有著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忠孝祠是陸豐史志上記載、舊縣衙唯一尚存實物且基本保持完整的古建築,是清代粵東祠廟建築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對了解清代的政治禮制、民俗等文化形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對於九牧裔孫而言,重光忠孝祠更是敬祖追宗、秉承忠義、明禮、守信、存孝道等祖德的一大義舉。

陸城忠貞祠

位於陸豐市東海鎮東風區丁厝巷22號的忠貞祠,坐東向西,占地1300多平方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為紀念黃易而建。面前建有照壁,左右建有護祠。分前後祠,中間有一天井,後祠置有黃易的塑像。綾羅綢緞下,紅爺綠爺分列兩邊,為其捧硯遞筆,煞是威風。
黃易(1630―1677年)陸豐人。順治十六年成進士,曾任福建省歸化縣知縣,福建按察司合事。公正廉明,為民請命,興社學,辦書院,政績斐然。冒死向清廷上《奏開界疏》,陳述遷界後沿海人民的慘狀和朝廷的失策。在各地官員的強烈要求下,康熙八年(1699年)下詔展界,恢復沿海邊民的生產和生活。黃易終因積勞成疾卒於職中。康熙皇帝賜謚忠貞,誥封文林郎。並賜建祠祀之。
建祠時海陸豐尚未分拆,但東海埠已設學宮,故設忠貞祠於此。每逢節日及春秋兩祭,清廷歷任官員必到忠貞祠拜祭,且一到迎仙橋,文官必落轎,武官必下馬,然後步行前往,以示敬重。
舊時的忠貞祠還成了陸豐黃姓會館,又是黃姓學子來龍山讀書求學的宿舍。上世紀六十年代,忠貞祠被政府當成公產房出租,直至2002年才歸還黃氏後人。目前,忠貞祠已重新修整煥然一新重現往日風采。

陸豐縣蘇維埃政權成立大會會場舊址

1927年5月至11月,在彭湃等領導同志的指揮下,海陸豐人民先後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在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於11月3日,在龍山校內召開了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告了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成立。這次代表大會開了四天,彭湃在大會上作了政治報告,闡述了新生紅色政權的性質、任務和施政綱領,號召陸豐人民實行土地革命,推翻封建剝削制度。縣蘇維埃政權成立後,迅速領導廣大人民民眾投入了艱苦卓絕的土地革命鬥爭,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會場舊址現有立碑保護。

龍山革命舊址

陸豐烈士陵園陸豐烈士陵園
龍山革命舊址包括張威烈士就義前寫遺書的涼亭—張威紀念亭,以及陸豐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墓、人民英雄紀念碑等革命舊址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園林等,占地面積近12萬平方米。
張威紀念亭張威紀念亭
“張威紀念亭”,位於龍山中學校園內,該亭始建於1926年,為六角攢尖頂建築,直徑4.1米,高3.5米。建國後,陸豐人民為緬懷革命先烈,將張威烈士就義前寫遺信的涼亭修葺一新,並命名為“張威紀念亭”。 亭為四根大紅柱支撐結構,內建有一石碑,碑上刻有張威的生平簡介,亭內還設有石凳石桌。亭的周圍,古榕、紅棉掩映,景色宜人。1997年張威紀念亭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汕尾市黨員教育基地。
陸豐革命烈士墓陸豐革命烈士墓
陸豐革命烈士陵園位於陸城(東海鎮)龍山北麓,其於1957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有烈士墓、紀念碑、涼亭、園林等,建築規模莊嚴肅穆。烈士墓建築面積822平方米,由墓碑和墓室組成。碑高6.5米,寬3.5米,正面書刻“革命烈士之墓”6個大字,左旁刻各個革命時期烈士的名字,右旁刻張威烈士簡歷。墓室平面圓形,券頂,高3米,安放著181名烈士的骨灰。人民英雄紀念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組成。碑座用花崗岩石砌成,須彌座,高1.5米;碑身四面各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大字,高5米。周圍置欄桿,種植青松等樹木,占地400平方米。
陸豐人民英雄紀念碑陸豐人民英雄紀念碑
陸豐革命烈士陵園是廣東省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物建築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陸豐總農會舊址

陸豐總農會舊址陸豐總農會舊址
陸豐總農會舊址位於東海鎮六驛村林氏宗祠。1923年4月,共產黨員彭湃同志到陸豐發動民眾、組織農民協會,在張威等同志的支持下,農會會員很快達到了3.5萬人。同年6月,陸豐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召開,正式成立陸豐縣總農會,會址設在林氏宗祠,彭湃同志經常居住其間。在農會的領導下,陸豐農民運動高潮迭起,向反動軍閥、土豪劣紳、地主階級開展減租減息等激烈鬥爭。舊址建於民國初年,平面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國後曾被作為國小校使用。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豐大宮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組織農會舊址和彭湃同志臥室舊址陸豐大宮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組織農會舊址和彭湃同志臥室舊址
大宮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組織農會舊址和彭湃同志臥室舊址:大宮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組織農會舊址位於陸豐市東海鎮炎龍村炎鏡寨。1923—1927年,彭湃、張威、徐添、許國良、張紹良、高招生、盧木定等共產黨員在陸豐附城炎鏡寨地區宣傳革命,將炎鏡寨華光帝廟作為革命據點,改稱為“大宮”,創辦農會組織。張威、徐添、徐遐、盧木定等先後任大宮農會會長,為建立、保衛全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浴血奮戰,壯烈犧牲。“共產黨是為老百姓謀幸福的!”張威等烈士的英雄故事至今流傳……

美食特產

鹹茶

鹹茶(擂茶),是舊時隆重而又經濟的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陸豐鹹茶做法獨特,首先將茶葉放進牙缽(一種特製的內壁有鋸齒紋的陶器),濕潤後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約3尺長的擂槌(木杵)來回攪拌搗碎,接著將熟花生米、芝麻、薄荷葉等陸續投入牙缽擂成漿糊狀,放進適量的食鹽,將煮沸的開水沖入即成,故又謂之擂茶。陸豐鹹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葉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壽之功效。

薄餅

是陸城(東海鎮)人民民眾過“立夏”時吃的特色食品。薄餅的做法很特別,先用麵粉拌清水適量,在平鍋上用少許油煎成圓形薄片,叫“薄餅”;然後,將鮮蝦仁、豬肉絲、雞蛋、豆腐乾、綠豆芽、蔥頭、菜脯絲,分別炒好、煎熟作餡用。吃時將薄餅攤開,並將各項餡料適量放在薄餅內,再撒少許白沙糖,一起包在裡面,成一筒狀吃用,香鹹甜昧齊全,風味獨特,十分可口。

炒麵糅條

是陸城(東海鎮)鹹甜香的風味小食。炒麵糅條就是將適量的豬肉、蝦仁、雞蛋、綠豆芽、蔥段、芹菜莖等炒熟,然後放入適量的熟麵條、熟糅條(米粉糅條),再炒熟裝盤,上面撒上少許白沙糖,味道可口。

柚皮糖

柚皮糖又叫“柚皮膏”,是東海鎮的有名食品之一。它是以柚皮囊用清水浸泡去掉苦澀味後,加上等紅糖、麥芽糖等原料,精心加工成似柚皮片狀,甜度適中,味道可口。

明糖

東海鎮是陸豐城所在地,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工商業發達。東海明糖是以上等白糖,加上麥芽糖等原料,通過精心加工而成,顏色透明,質軟味甜。沾上炒熟的白芝麻,其色、香、味俱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