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
古代
距今約有4000—5000年前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在碣石田尾山生活,而碣石建制始於唐元和末年(公元820年),唐朝廷設石橋鹽場,建有石橋土城,時負責
海豐縣(當時海豐未析出陸豐)全縣鹽務;自宋代設防保疆,碣石便成為嶺南粵東地區的海防重鎮,潮、惠兩州的門戶要地;清雍正九年陸豐未析前,碣石一直歸屬海豐縣,故此行政隨海豐縣歷史變更,陸豐析出後,碣石劃歸
陸豐,行政便跟隨陸豐變遷,所以海陸豐的歷史變遷可作為碣石的參考,明代前碣石在歷史的長河裡伴隨著海豐縣而默默無聞。
明代縣下級設“都”,石橋土城行政歸屬海豐縣九都之一的“坊廓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為
抵禦東南沿海倭寇侵犯,遂正式設立碣石衛(碣石之名由此而來,因境內多有怪石林立,如同石碑,地貌似山東碣石{今秦皇島碣石山鎮},故名"碣石",通“皆石”),轄中、左、右、前、後5個內所及甲子、捷勝、平海、海豐4個千戶所,內5所旗軍共5600人,全衛旗軍10100餘人,並於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廣東都指揮使花茂率軍督建了碣石衛城,自起碣石成為了明三十六衛之一(清承制),廣東海防七鎮之一,並與天津衛、瀋陽衛及威海衛合稱中國明清四大衛;明嘉靖至隆慶年間(約1560年至1570年)倭寇屢次侵犯碣石,明嘉靖三十五年(1557年)當時居住在衛城西門外石橋場的民眾常遭倭寇焚掠,禍亂迭起,社稷不安,海豐縣令張濟時親臨碣石發動民眾築城御倭,修築了石橋土城,故明代碣石有兩城:衛城駐軍,土城居民;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2年),總兵喻大猷領兵鎮守碣石衛,招撫沿海義軍,嚴於操練軍隊,因此於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3年),殲滅倭寇幾千名於大德港(今海豐與陸豐交界港灣),威震天下,使百姓得到生息;隆慶三年三月(1569年)海寇曾一本攻陷碣石衛,喻大猷討賊,八月曾一本伏誅;候繼高於明萬曆年間為碣石衛總兵,他一方面擴建玄武山寺,宣揚程(頤)朱(熹)理學,另一方面擴建、加築衛城,積極備戰,防禦倭寇侵擾,使當時社會得到相對穩定,經濟有新的發展;南明時期,明末代碣石衛總兵官張明珍橫徵暴斂,眾叛親離,潮海七寇之一的蘇成擒殺而代之,故此碣石又名“老蘇城”。
清順治五年(1648年)正月,蘇成身患重病,副將蘇利殺之取代;順治七年(1650年)初,清廷平南王尚可喜等領兵自南雄下韶州,碣石衛總兵官(南明出於籠絡,順勢封職)蘇利赴省城降清,蘇利得以原封不動;清初為了防止沿海民眾通過海上活動接濟反清抗清勢力,順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順治十八年(1661年),更強行將江、浙、閩、粵、魯等省沿海居民分別內遷三十至五十里,設界防守,嚴禁逾越,碣石沿海,百姓為此流離失所,饑荒遍野,致使康熙三年(1664年)碣石總兵蘇利起兵抗清,粵東百姓紛紛回響,蘇利得以聚眾十數萬,清駐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揮師十萬討伐蘇利,雙方戰於南塘埔,蘇利於戰亂中被清兵亂箭射死,其眾潰敗,清兵順勢蕩平碣石城及石橋土城;後朝廷思慮碣石為廣東東西分洋界點,作為惠州府、潮州府的門戶,其海防地位居重,戰略地位無可替代,遂於康熙八年(1669年)又派遣總兵一員重置碣石衛,復建碣石衛城,首任總兵官苗之秀到任後,目睹明城毀於戰亂,遂於原址西邊重建碣石新衛城;到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設立惠州府海防軍民同知一員,駐碣石衛城,對軍民實行統一管理 ;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以海豐縣東部之石帆、坊廓、吉康三都新設陸豐縣,碣石自此納入陸豐縣治版圖;道光十九年(1836)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夕,欽差大臣林則徐調動碣石衛水師珠江口布防,在穿鼻洋擊退英商船的挑釁,林則徐親題”水德靈長“匾額懸掛於元山寺,意寓表彰碣石水師戰績。
現代
1911年10月10日武漢辛亥革命爆發後,11月1日同盟會領導人物陳炯民由香港赴惠陽縣淡水鎮策劃革命,派羅應平、曾國棕入碣石進行革命,11日陸豐全縣各地紛紛起義成功,各路革命軍組織圍攻碣石衛,當天碣石清末總兵吳夢說在鄉紳的勸服下,開城投降,被各地義軍共推為總督,21日夜舉家逃往上海;民國初期因碣石歸屬陸豐,隨陸豐屬潮循道,後屬東江行政專員公署、東江善後委員公署、東江綏靖公署、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勝利後,屬第一區專署;1927年11月初,海陸豐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動了三次起義,11月8日彭湃與董朗為了清除國民黨軍在碣石的殘餘勢力,派張威、林鐵史星夜前往金廂、碣石,動員組織工農武裝配合紅二師進攻碣石城,彭湃抵碣石城外玄武山,在自得居設立攻城指揮部,11日凌晨,在彭湃、董朗、張威、林鐵史等率領紅二師和東南各區的赤衛隊共三四千多人齊集玄武山圍攻碣石城,派玄武山僧人信德和尚攜書入城勸降,但遭到拒絕,經過艱難作戰,遂後攻入碣石城,直至1928年1月起義失敗,紅軍撤出碣石;民國三十年(1941年)碣石設區,當時的碣石區地域含有現代的碣石鎮、湖東鎮、金廂鎮,當年11月被日軍空襲占領;民國三十一年-三十二年間(1942-1943年),陸豐縣饑荒,碣石鎮當時總人口 27000人,死了11190多人,逃荒外地649人,離妻賣子889人,絕戶的864戶,4980人;沙井居民區423戶,總人口2160人,餓死1300多人,絕戶的59戶;全鎮搬運工人297人,餓死了169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隨著日本法西斯的投降,碣石也迎來抗戰的勝利。
1949年11月11日據守碣石的海豐(國民政府)縣長戴可雄不敵投降,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了碣石城(並整體拆毀了清衛城),宣告陸豐全縣為解放軍控制,但其外海屬地東沙群島仍為國軍所控制;1957年碣石鎮析置碣北、碣南、金廂、湖東四鄉,碣石區時轄碣石鎮和碣北、碣南、湖東、金廂一鎮四鄉;次年1958年碣南撤鄉併入碣石,湖東撤鄉置鎮;金廂1984年改區制,1986年置鎮;1992年碣北撤鄉置鎮,行政不在歸屬碣石,直到1996年3月,碣北鎮併入碣石鎮,汕尾市同意成立陸豐市碣石經濟技術試驗區,為副縣級建制(2001年被取消);而金廂、湖東撤鄉置鎮後行政不在歸屬碣石;上世紀90年代碣石被列入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2002年加入廣東省中心鎮規劃中;2007年入選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目錄,年末玄武山旅遊區晉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09年擬建為陸豐市唯一的國家一級漁港;2014年成為全國重點鎮之一。
行政區劃
1996年碣北併入後,碣石現代行政區域形成,下轄西門、詩書、水朝、後城四個社區及37個行政村:南城村、北城村、紅衛村、包一村、包二村、淺海村、新饒村、新豐村、前堆村、田頭園村、海英村、圍仔村、灶背村、角清村、紅坡村、淺澳村、上林村、後埔村、新酉村、角洋村、六桃村、南溪村、橋頭村、滴水村、湖坑村、草洋村、上洋村、桂林村、更新村、蓮花地村、角溪坂村、曾厝村、霞博村、梅田村、港口村、新布村、戴厝村,並先後開發建設了北園、北斗、金獅、玉燕、玄武商業城等近12個平方公里的新城區。
交通網路
碣石鎮歷史上是依託碣石灣而發展起來的漁商城鎮,交通運輸方便,水路距香港和汕頭都是115海里,距澳門和廣州分別155海里和213海里。陸路距陸城45公里、廣汕公路25公里,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通往各地的客車每天150多班次。
碣石玄武山客運站為玄武路4號。
經濟狀況
碣石鎮是陸豐發展較早的濱海城鎮,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能源充足,供電、供水豐富,通訊發達。該鎮資源豐富,經濟形成以工業、漁業、旅遊業為主,商貿、農鹽業並舉的產業結構。全鎮擁有各類集體、私營工業企業1200多家,主要產品有聖誕系列產品、竹桂扇、玩具、麥秸貼畫、家具、服裝、揚聲器、生日蠟燭等,遠銷國內外。2000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8.2億元。漁業連年獲得豐收,碣石漁港是廣東十大漁港之一,漁港魚場廣闊,資源豐富,其海產品主要有龍蝦、對蝦、鱸魚、魷魚、鰻魚、膏蟹等,2000年漁業產量達6.5萬噸,產值4.4億元。該鎮還是一個重點的產鹽區。現有鹽田面積25702畝,年生產優質海水原鹽3500噸以上。碣石是陸豐市重點集市,擁有10個專業化為主的大市場和5000噸級成品油專用碼頭、2.4萬噸的碣石灣油庫、容量2500立方米的液化氣庫等,客商雲集,商貿活躍,購銷兩旺。
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分別達到14.30億元和20.5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6%和15.1%。
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工業發展勢頭良好。該鎮堅持走多種形式發展工業的路子,積極創造條件,大力引導扶持,使全鎮民營企業異軍突起。現有二輕、鎮辦工廠10多家,民營工業企業140多家,主要產品有聖誕玩具、服裝、日用製品三大系列1萬多個品種,產品85%以上出口。2005年天采禮品有限公司和宏圖聖誕實業有限公司跨進“汕尾市十強民營企業”行列。2005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4.12億元,比上年增長23%。總投資100億美元、落戶該鎮田尾山的
陸豐核電站,各項前期工作現已順利鋪開,這對該鎮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巨大的輻射效應。
日前,住建部、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下發了最新一批的全國重點鎮名單,全國共有3675個,其中廣東省有123個鎮上榜。值得關注的是,我市此次共有可塘鎮、河口鎮、碣石鎮3個鎮入選榜單。據悉,入選全國重點鎮將獲得“發展紅利”,有望在政策、土地和項目等方面得到優先扶持。
歷史文物
碣石鎮文物古蹟眾多,
玄武山元山寺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等建築99間和氣勢古樸優雅的“三星壘塔”一座,其建築和裝飾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具有強烈的宗教氣氛。有800多年的歷史,蜚聲海內外。是省級旅遊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粵東旅遊勝地,年接待遊客140多萬人次。
地方特產
碣石名產眾多。碣北紅江橙,是新開發優良果品,果實皮薄光滑、內色橙紅、汁多渣少、酸甜適中、橙香味濃,表現出正宗紅江橙的優良性狀,被稱為“國宴佳果”。碣石海馬養殖場年產海馬2萬多條,產品出口,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是一種珍貴藥材,具有清肝明目、健身補腎等功效,利用
海馬生產的海馬養顏酒供不應求,稱為“南國一寶”。
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濃厚,是佛教、道教及基督教三教匯流之地,每年都會舉行各種宗教儀式,場面熱鬧非凡;境內先民多源於潮汕及閩南地區,故通講“福佬話”,與閩南語及潮汕話相通;民俗文化與潮汕、閩南一脈相承,傳統而濃厚;因宗教薰陶,碣石人熱情好客,善良助人(多做有慈善),有潮汕人特性,善於經商,海外僑胞甚多。
方言
潮汕話(包括海陸豐話)過去被其他方言區的人稱為“
福佬話”,或稱“河洛話”,現在都稱為潮汕話,屬
閩南語系。
農業發展
農業基礎紮實鞏固,農業結構逐步調整。該鎮利用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越的自然條件,在穩定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致力發展特色農業,逐步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搞活了農業多種經營。全鎮“三高”農業發展勢頭良好,開發面積13000畝的南溪土地整理項目和3000多畝的滴水湖易地開發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種菜種果、飼養家禽家畜等種養業已初具規模,初見成效。2005年全鎮完成農業產值1.12億元。
捕撈養殖齊頭並進,海洋漁業持續發展。碣石港是省十大重點
漁港之一。該鎮充分利用沿海資源優勢,以建設海洋經濟強鎮為目標,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海洋漁業的持續發展。在鞏固捕撈作業方面,致力發展股份制漁業。全鎮現有各類股份制生產漁船570艘,總噸位18721噸,總功率43685千瓦,其中單拖漁輪290艘,總噸位17826噸,總功率39097千瓦,盛產龍蝦、
對蝦、石斑、馬鮫、鯔魚、鰻魚、墨魚等海產品,海產品日登場量達到550噸。該鎮在鞏固捕撈作業的同時,認真執行伏季休漁制度,2001年和2002年先後被評為“全國伏季休漁工作先進單位”和“南海休漁工作先進單位”。在發展養殖業方面,充分利用沿海灘涂寬闊的優勢,不斷發展擴大養殖基地。現已先後辦起了海馬、鮑魚、海膽、對蝦、貽貝、優質魚等一定規模的海水養殖基地,其中占地244畝的蝦背澳鮑魚養殖基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鮑魚養殖基地,被南海海洋研究所指定為
鮑魚養殖課題研究點。2005年全鎮漁業產量達到70044噸,創值5.28億元。
城鄉市場日益繁榮,商貿流通十分活躍。該鎮是陸豐市重點集市,購銷能力非常旺盛,現建有農副產品市場、購物城、綜合市場、雙蓮市場、泊厝市場、望海樓市場、服裝市場、水產品批發市場等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市場和綜合市場10多個,有5000噸位級成品油專業碼頭和可開發的15000噸位級貨運綜合碼頭。城鄉市場日益繁榮,商貿流通十分活躍,客商雲集,購銷兩旺。2005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8億元,完成稅收1200.6萬元。
旅遊資源
旅遊發展步伐較快,旅遊事業帶旺百業。該鎮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蜚聲海內外的玄武山元山寺具有八百七十多年歷史,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武山旅遊區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區開放以來,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萬人(次)以上,2005年旅遊業務純收入達到2300萬元。此外,以玄武山旅遊區為龍頭,以歷史文化名城為依託,把
玄武山、文化公園、古衛城遺址、濱海旖旎風光逐步開發連成一條旅遊專線,形成旅遊網路。旅遊事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興旺發達。
社會榮譽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該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1995年被汕尾市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被省民政廳評為“廣東省鄉鎮之星”;1996年被省政府列為“廣東省中華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省文化廳授予“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1999年被汕尾市交通局評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單位”;2003年被市委評為“文明村鎮”;2004年被省建設廳評為“村鎮建設先進單位”,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鎮”,被省科技廳批准為“(聖誕品)技術創新專業鎮”。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先後開發建設了北園、北斗、金獅、玉燕、玄武商業城等近12個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完善了通訊、供電、供水、交通等基礎設施。鎮區現有11萬伏變電站和日產5萬噸(遠期10萬噸)的自來水廠各一座,沿海公路、碣(石)博(美)河(口)公路和南(塘)碣(石)公路縱橫碣石全境。社會治安穩定,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84767
|
男
| 96356
|
女
| 88411
|
家庭戶戶數
| 3290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84333
|
家庭戶男
| 96051
|
家庭戶女
| 88282
|
0-14歲(總)
| 75805
|
0-14歲男
| 41128
|
0-14歲女
| 34677
|
15-64歲(總)
| 100709
|
15-64歲男
| 51538
|
15-64歲女
| 49171
|
65歲及以上(總)
| 8253
|
65歲及以上男
| 3690
|
65歲及以上女
| 4563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78258
|
201512人(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