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寺

元山寺

元山寺位於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陸豐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南宋建炎年,即公元1127年,距今已有八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389年)碣石建衛,碣石衛總兵侯建高主持規劃擴建,設計成了一座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和藝術特點的宮殿群體。建築格局衛多組四合院對稱式,坐北朝南,臥崗面海,依山遞建,其建築布局合理,結構嚴謹,計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廳堂、院落,在右廡廊、方丈廳和僧房等建築99間,始稱玄山寺,後因避清代康熙玄燁的帝諱,改為元山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山寺
  • 外文名:Wonsan Temple
  • 地理位置: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 
  • 建立時間:南宋建炎年 公元1127年
  • 原名:玄山寺
  • 寺院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元山寺,觀台,現狀,

歷史

元山古寺歷經風風雨雨,幾度修葺,至清光緒22年起例定每十年一度進行維修重光。由於定期維修,保護完好,至今元山寺還保留著重鬥疊拱,雕樑畫棟,多種木雕、石雕、嵌瓷、花鳥蟲魚,千姿百態,巧奪天工,宮殿廟頂,高脊飛瓴,寺內的各式銅鑄、玉雕、陶瓷、泥塑無不形神兼備,工藝精湛。使人感受到富麗堂皇,又肅穆端莊的明、清年代的建築風貌和工藝珍品。大大體現了中國建築工人的高超才能,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華,是陸豐市規模最大,文物保護最完整並富有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蹟。
元山寺內供奉有玄天上帝,至今還有“武當飛來”的牌匾,但寺里同時也供奉釋加牟尼、觀音菩薩、彌勒等佛像,因此元山寺兼有釋道匯流的特點,世所罕見。在海外華裔、特別是閩南語系的港澳台同胞中享有盛譽,是一個輻射半徑很遠的以“保外鄉”著稱的古寺(另有民間說法:玄武山佛祖顯潮州)。 碣石灣註:這裡所指的潮州是指原潮州府地區。

元山寺

元山寺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古代碣石衛的歷史息息相關,它是古代粵東海防的軍事指揮中樞,歷經明、清兩代,數百年間,滄海桑田,大量珍貴寺藏文物和不可移動文化記載著中華民族特別是廣東沿海人民抗擊外來侵略、保家衛國的輝煌史績。
元山寺元山寺
碣石沒衛之後,元山寺便是朝廷欽差、官員和名人賢達到這裡防務、聚會、遊覽、觀光、朝山瞻奉之地。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歷代名人留下的摩崖碑刻、題匾。這是民族英雄林則徐的題匾“水德靈長”;光緒年間碣石鎮總兵劉永福的題匾“靈聲滿道”;同治皇帝的御賜匾額“威宣嶺表”和“詔書”以及其它提督、總兵和名人賢達等題匾多面,其中林則徐和劉永福的題匾被列為中華名匾。這些不可多得得珍貴文化均具有高度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同時也證明了碣石衛海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玄武山元山寺的宗教信仰地位。

觀台

戲台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986年重建。造型古樸,氣勢雄偉。各種木雕石刻,人物花鳥栩栩如生,千姿百態,是一座工藝精緻的明代建築。開始時演汕尾市海陸豐正字戲《三國演義》等連本大戲,每年從農曆三月初開始連演一個多月,農曆九月初又再連演。如今每到正月,都會有廣東潮劇院排演的大戲在這一上演數日,好戲連台,人們都會搭起蓬布,風雨無阻,盛況空前。
古戲台,元山寺和福星壘塔沿著中軸線遞高而建。福星壘塔拔地參天屹立於玄武山的最高處,冒於古榕濃蔭之間,歷來為船舶進入碣石港的導航標誌,人們登塔遠眺南海,帆影點點歷歷在目,素有陸豐八景碣石觀海”之稱。福星壘塔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981年重建。在福星壘塔的東側有一塊龐然大石,其雄姿昂揚,儼然麒麟,因此得名麒麟石。在石上有清光緒十六年鎮碣使者鄧萬林題寫的“山不在高”,這句話對玄武山來說是名副其實。這塊矗立在起龍巖前的龍門石,經久風化,形態蒼老斑斕,專家鑑證為十萬年前的產物。
四美亭、自得居也環繞在塔的旁西,有良辰、美景、賞心、樂趣“四美”的雅稱,遊人們在這裡聊天談趣,觀賞風光。明萬曆年間,參戎鄭謙山、巡道成雨泉、姚龍聚會于山亭之上,共商抗倭大計,撰文共立了“三台保障”的碑記。

現狀

玄武山元山寺開放以來,歐美及東南亞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港澳台同胞前來觀光遊覽者絡繹不絕,每年接待遊客百萬人次以上,成為粵東旅遊勝地之一。2001年06月25日,元山寺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著元山古寺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那令人叫絕的建築工藝、釋道匯流的特色、名家的牌匾石刻、美麗動人的傳說必將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觀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