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地質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印支運動後中國大陸拼接完成,轉為以大陸裂陷作用為主的構造發展階段。本階段鹽類沉積構造區可劃分為:東部區,包括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哀勞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其間以太行-武陵重力梯度帶為界,又可分為東、西兩個亞區;西北區,包括賀蘭山以西、崑崙山系以北的地區,以阿爾金山平移大斷裂為界,劃分為塔里木-天山亞區和青、甘、寧、蒙亞區;西南區,這是中國大陸印支期後唯一的活動海域,印支期後到喜馬拉雅早期的構造史,是中國海域最後消失的地區,已知的印支期後海相鹽類沉積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區。
特點
印支期後的成鹽作用具有如下特點:成鹽期多,不同構造區域內都有幾個成鹽高潮期。鹽類的物質來源有較強的承襲性,早、晚時代鹽類沉積疊合分布,早期的鹽類被淋濾而成為晚期成鹽盆地的鹽類物源之一;成鹽盆地位於裂陷盆地系內,斷裂控制盆地的邊緣,並在成鹽盆地的形成和演化過程中,對成鹽作用有重大的影響,如導致盆地系的分割而產生多個成鹽中心,差異性沉降運動引起盆地和次盆地之間時而連通、時而隔絕或盆地向一側傾斜,造成成鹽滷水和鹽類沉積物有明顯的遷移和分異;強烈的斷陷活動易於產生高山深盆地貌,位於裂谷間的高山成為氣候的屏障,強化了盆地內成盆作用的發生和發展。高山剝蝕區大量碎屑物質匯入盆地,使鹽類沉積與碎屑沉積共生。空間上碎屑岩層和鹽層間的消長關係,既與古氣候乾旱與潮濕的旋迴變化有關,也與構造一地貌和古水文地質環境的迅速變化有關;深斷裂常成為深部岩漿活動的通道,在雜色碎屑岩-蒸發量岩沉積中常有玄武岩(和輝綠岩)及火山碎屑岩夾層出現。源於深部的鹽類物源雖然不能歸之於岩漿分異產物,但富含硼、鋰、鍶等元素的熱泉、油田水,以及天水下滲循環淋濾深部古老鹽層的承襲鹽,有證據表明是某些中新生代成鹽盆地重要的鹽類補給來源召圓柱體面積小而厚度大,成鹽過程中不止一次地出現乾鹽湖環境。成熟期同生斷裂的準同時沉降影響盆盆地的岩相分布,濃縮中心往往偏於沉降幅度最大的一側。
分布
中-晚中生代-新生代含鹽盆地在中國分布廣泛。成鹽作用的發生髮展,除了具備乾旱的氣候條件外,還直接受到盆地演化發展的控制。基至在一定情況下,構造活動影響了古地質、古地貌、古水文等,從而間接地影響成鹽條件。袁見齊等(1981)指出,三個構造區鹽類礦床的時空分布和礦床特徵,與各自的構造環境和地質構造歷史有關。東部區是亞洲板塊邊緣的裂陷盆地系,西北區是陸內斷陷盆地系,西南區是板塊碰撞裂谷盆地系,由於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不同,成熟期和成鹽作用的發育過程也有差異,鹽類的物質來源和沉積環境各不相同,因而形成的鹽類礦床也各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