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淡

陸淡

陸淡,中儲股份鄭州物流中心退休職工,腳踏車越野旅遊探險愛好者,單騎旅遊第一人,2009年8月9日騎腳踏車進入羅布泊沙漠,杳無音信,家人報案後庫爾勒警方展開搜尋。他的家人連續兩次進入羅布泊找尋,鄭州晚報曾連續報導,該報記者和探險愛好者也分兩組深入沙漠找尋老人。經過多方找尋,10月1日夜,陸淡老人的家人終於在羅布泊湖心處找到了老人的遺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淡
  • 別名:妙淡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鄭州
  • 出生日期:1944年
  • 性別:男
腳踏車單騎旅遊第一人,騎腳踏車隻身進入羅布泊後失蹤,失蹤路段跟遇難的余純順一樣,天涯孤旅探險者魂歸羅布泊,

腳踏車單騎旅遊第一人

陸淡最大的愛好是騎腳踏車旅行,一次入川兩次進藏,2007年5月又一人騎行西北,歷時半年,行程18800多公里。陸淡騎車到過最北邊的漠河,參加極光節;去過宜昌,領略三峽風光。他最想去的是西藏——旅行者心中的聖地。
臉龐被紫外線曬紅的陸淡臉龐被紫外線曬紅的陸淡
2005年,為慶祝60歲生日,他提出騎車去西藏,家人極力反對,沒能拗過他。在北京工作的大兒子辭掉工作,陪著父親實現心中的夙願。騎行到拉薩的第二天接到家裡電話,陸淡岳父去世,父子倆中斷行程,乘火車趕回鄭州料理親人的後事。
2006年8月份,陸淡和4名騎友再次進藏。中途騎友因為摔傷等原因,沒有堅持到最後,陸淡一人堅持下來,盡興而歸。返程經過雲南亞丁,手機沒信號,找不到網咖,他和家人失去聯繫十幾天,家人擔心得不得了,差點報了警,至今提起來還心疼地數落他。
騎行大西北,一人的萬里長征。07年5月20日,陸淡收拾好簡單的行囊,從鄭州出發,途經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陝西等省區。每到一個地方,只要當地有郵政部門,陸淡都請人家在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蓋個郵戳留作紀念,密密麻麻地蓋了近200個郵戳。
高原、雪山、沙漠、綠洲、戈壁、丘陵,陸淡一路騎來,一頁頁日記,記述著自己的“萬里長征”。11月11日,陸淡騎車回到鄭州,歷時半年,行程逾18800公里。

騎腳踏車隻身進入羅布泊後失蹤

65歲鄭州人陸淡,8月9日騎腳踏車進入羅布泊沙漠,至今無音信
庫爾勒警方展開搜尋,還未發現老人蹤跡
鄭州晚報聯繫庫爾勒晚報,關注找人進展
65歲的鄭州人陸淡,退休後開始騎車漫遊全國。8月9日陸淡隻身進入羅布泊,本來半月就該出來了,但至今杳無音信。昨日,陸淡的老伴習阿姨趕到本報求助,本報與庫爾勒市警方取得聯繫,並與當地媒體聯合,找尋這位在羅布泊失蹤的鄭州老人。
隻身騎行羅布泊
1個月過去至今無音信
65歲的鄭州人陸淡,退休後開始騎車漫遊全國,1次到漠河,2次入新疆,3次到西藏,去年還騎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10年來年均騎腳踏車里程1.25萬公里。可他自8月9日隻身騎車進入羅布泊後,一個多月過去了,一直沒和家人聯繫。
昨日中午,陸淡的妻子習英梅女士趕到本報求助,講述了陸淡騎車進入羅布泊的經過。
去年,陸淡就和同伴一起騎車去過新疆,4人一起進入塔克拉瑪乾沙漠,順塔里木河向東,20多天后從沙漠中走出來。老人回到鄭州後,還是不甘心,因為他心中還有一個願望,就是騎車進入有“亞洲百慕達”之稱的羅布泊沙漠。
今年4月27日,陸淡約上另外3位騎友騎車去羅布泊,家人極力反對,但他還是出發了。4人趕到沙漠邊緣時,其他3位騎友不願再去了,陸淡於8月9日隻身騎車進去。
習英梅哭著告訴記者:“陸淡從庫爾勒走時,給我打了電話,說帶了30升的水,稱正常情況下會在半月之後,從玉門關附近出來給我打電話,半個月前,我收到他寄給我的這次進入羅布泊的地圖,上面有他畫出的行進線路,但到現在已經過去30多天了,卻沒有任何音信。這次恐怕凶多吉少了,他從沒有這么長時間不與家裡聯繫,我已經向新疆庫爾勒市報了警。”
庫爾勒警方搜尋沒發現蹤跡 昨日上午,本報與庫爾勒晚報以及庫爾勒公安局取得聯繫,據當地民警介紹,習英梅已經於9月8日上午報警,並且把陸淡的相關資料傳給警方,庫爾勒公安部門已向羅布泊轄區的派出所下達命令,在沙漠中搜尋陸淡。但到昨日上午,庫爾勒公安部門通過衛星電話與羅布泊里樓蘭古城的派駐人員聯繫,沒有發現陸淡的影子,他們將全力查找。
昨日中午,本報與庫爾勒晚報取得聯繫,對方願與本報聯手,協同當地警方,找尋陸淡。昨日15時,習英梅稱,她準備於今天從鄭州飛往庫爾勒,在北京工作的大兒子也將趕往會合,母子一起去找尋失蹤30多天的陸淡。
據科學家研究,每人一天至少應保證喝1.5升水,陸淡攜帶的30升水只夠喝20天。本報將與庫爾勒晚報一起關注搜尋的最新進展,祝願陸淡老人平安歸來。
陸淡(左)和中途遇到的旅友在一起陸淡(左)和中途遇到的旅友在一起
迷上腳踏車40年
40歲到四川上學騎車去
上世紀50年代,陸淡全家隨著父親工作調動來到了鄭州,1960年父親病故,作為長子,陸淡國中畢業便開始工作。那時候個人有腳踏車的不多,只有單位領導和辦公室有。一次,陸淡悄悄“挪用”了一下“公車”,騎著單位的二八腳踏車,去了趟開封,從此,他迷上了這種兩輪的帶鏈條的“傢伙”,並發誓自己也要擁有一輛。1971年,陸淡用攢了一年的工資,買了輛鳳凰二八車,以後出門他幾乎再沒坐過別的車。1984年,年近40歲的陸淡去四川接受成人教育,家人和朋友都勸他坐火車,但他堅持騎腳踏車,比別人提前一周出發,最後按時趕到了四川。途中騎到西安時,陸淡親戚給了他一頂帳篷,在夜裡終於可以不再露宿,免去蚊蟲叮咬之苦。
愛上騎行旅程
去漠河三峽、兩次騎行進藏
上世紀80年代,陸淡騎車到過我國最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縣,參加了當地的極光節。之後騎車去宜昌,領略三峽風光。據習英梅介紹,在陸淡心中,一直最想去的是西藏——旅行者心中的聖地。
2005年,為慶祝自己60歲生日,陸淡提出騎車去西藏,家人極力反對,但沒人能拗過他。大兒子沒有辦法,為了父親的安全,請假3個月,陪著父親實現心中的夙願。可騎行到拉薩的第二天,陸淡大兒子接到家裡電話,岳父去世,父子倆只好中斷行程,乘火車趕回鄭州料理親人的後事。2006年8月,陸淡再次騎行到西藏,實現了自己的夙願。這次騎行陸淡還趕到四川的亞丁自然保護區,因為手機沒有信號,半個月無法與家裡聯繫,一家人提心弔膽的,最後接到他的電話才放下心來。
64歲騎車越過青藏高原
年均騎車2.5萬里
去年5月汶川發生大地震,陸淡又出發了,他趕到震區,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後,從震區沿川藏線,和同去的3位同事騎車一起進藏。這次是陸淡第三次進藏了,此行他心中有一個更雄偉的計畫,準備騎車越過青藏高原,去尼泊爾看一看異域風情。
到了拉薩後,陸淡提出要去尼泊爾,同去的同事被他的遠行計畫嚇得當時就退卻了,可陸淡心意堅定,他辦好了去尼泊爾的相關手續。8月初,他獨自一人,騎車越過了青藏高原,隻身進入尼泊爾,在那裡逗留了5天。他也許並不知道,就是在全中國,像他一樣痴心於騎車週遊全國的人,還沒有人能超過他的紀錄,10年來他年均騎腳踏車里程1.25萬公里。

失蹤路段跟遇難的余純順一樣

8月9日,酷愛騎車探險的65歲鄭州老人陸淡,沒聽3位朋友的勸誡,帶了30升水,隻身由西向東進入羅布泊沙漠去探險,本來3天就能走到沙漠中第一個保護站,但到昨日已經30多天了,陸老先生還沒有音信,家人著急到本報求助(昨日,本報曾報導)。陸的妻兒也於昨日起程,趕往新疆,要進入沙漠找尋老人。
老伴確認陸先生迷路的路段  這幾天,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8點,陸淡先生的老伴習英梅,就不停地與新疆庫爾勒市、尉犁縣若羌縣聯繫。昨日8時,習英梅老人告訴記者,她剛剛買到昨日19時從鄭州去新疆的機票,而她的大兒子陸雨辰,於昨日8時,已從北京乘機去了新疆。“我不停地與庫爾勒市公安局聯繫,找羅布泊沙漠內的相關情況,也與尉犁縣聯繫,找到老陸出發的營盤古城,證實了他從這裡打點行李,先向南去了35團的甘草連,從甘草連向西去了太陽墓樓蘭古城方向,我又與若羌縣文體局聯繫,因為他們在沙漠中心設有一個文管所,一是負責文物的收集,二是為過往迷路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保護,文管所也是一個流動的工作站,但那裡的人根本沒有發現老陸在那裡出現過,在向西的羅布泊鎮,老陸也沒有在那裡出現過。”  習英梅老人分析,陸淡老先生迷失的位置,應該在樓蘭古城到文管所之間的這段大約170公里路段。  當地民警稱這段路凶多吉少  若羌縣文體局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設立的文管所的位置,東邊約100公里是樓蘭古城,西側近百公里正好是羅布泊鎮,通過警方連續三日來查詢的情況,他們發現陸先生8月9日到了營盤古城後,8月11日到了35團場甘草營,在此休整兩天后,直向太陽墓方向去,因為那裡有去樓蘭古城的路,也就是說,從8月13日之後,就再也沒有陸先生的相關信息了。  羅布泊派出所周民警介紹,從中原到羅布泊探險的人多是從東向西行走,從敦煌到玉門關後,再到八一泉,之後到羅布泊鎮,那裡有一個鹽礦,有開礦的工人。探險者休整後到樓蘭古城,再到營盤古城。但是這次陸老先生反其道而行之,是從西向東,想從玉門關走出來。“因為每年這段路上都有因為探險而遇難的人,我們發布告不讓人進沙漠冒險,但還有很多人進來,但他們都是三五成群的探險者,以前極少有一個人進入這段路探險,因為那樣凶多吉少,已知的只有一人單獨進入過,他就是余純順。現在又多了一個,就是這位陸先生。”周民警介紹,一旦進入沙漠後迷了路,那就更難找尋了。因為羅布泊沙漠的面積是浙江省面積的兩倍。  當年余純順就死於該路段  3年前,本報記者組團30餘人,歷盡艱難,穿越羅布泊沙漠,同時在沙漠中救出4位“彈盡糧絕”的探險者,其中帶頭的名叫鐘林,他多次隨團隊進出羅布泊沙漠。昨日下午,記者與在烏魯木齊的鐘林先生取得聯繫,鐘林先生一聽老人在太陽墓—樓蘭古城—文管所之間路段迷失後,大吃一驚。“當年余純順就是在這段路上迷路後遇難的呀!現在他的墓就在樓蘭古城與文管所之間,離羅布泊湖的湖心(早已無水)很近。”  余純順完成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線,1996年6月13日,余純順即將完成徒步穿越羅布泊全境時,在羅布泊西段遇難。而這個西段,就是陸淡老先生現在失去聯繫的這一路段。  “他承諾這次回來,帶我去海南島”  對周圍環境熟知的鐘林先生介紹,因為3年前鄭州晚報以及好心的鄭州人救過他的命,他這次一定會協助本報和習英梅老人,盡最大努力去找尋陸淡先生。昨日上午到下午,鐘林已經與當地的警方以及文管所的工作人員聯繫,重點放在文管所到樓蘭古城段去找尋。“我分析,老人最好的結局,是他迷失方向後向南,因為向南直走就是孔雀河,現在河裡還有水,只要有水或者水草,老人應該還活著。”我們也希望老人能迷失到孔雀河邊。  昨日19時,習英梅老人登上去烏魯木齊的飛機,她在那裡與兒子會合後,12日一起去庫爾勒,轉道營盤古城。“我們一定要找到他,他去年騎腳踏車帶著我,去了山東的海邊,我們搭帳篷在海邊住了一個月,之後,他承諾過這次回來,帶我去海南島,還沒有兌現呢!”老人臨行前,眼裡閃著淚水。
陸淡在家中自己手繪西北地圖上規划行程陸淡在家中自己手繪西北地圖上規划行程

天涯孤旅探險者魂歸羅布泊

台北時間2009年10月1日19點半,“妙淡”兒子陸雨辰與搜救的嚮導經過艱苦不懈的搜尋,終於在大漠深處找到已經長眠的妙淡老人。妙淡是脫水後倒在羅布泊中的,他的山地車伴隨在他身邊。其家人、嚮導和當地警察將老人就地安葬。
妙淡是一位執著的騎行前輩,倒在了大漠深處,但他因執著而無憾。老人家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圓了騎行羅布泊的夢想。
得知陸淡老人沙漠失蹤的訊息後,鄭州探險愛好者龍占衛、王爭輝自願組織找尋隊入羅布泊沙漠找尋。2009年9月29日,鄭州晚報記者和兩組探險隊從鄭州出發,從東部玉門關進入羅布泊,老人的家人從西邊進入。
10月5日,記者接到陸淡老人的老伴習英梅的電話,稱陸淡的遺體在羅布泊湖中心找到。習英梅老人對本報記者及兩組探險隊員表示感謝。老人稱,她要為陸淡老人立個碑。“我父親遇難地是雅丹地貌,路況非常差,車不容易開進去。”老人的兒子陸雨辰介紹,他們是以每15公里為半徑畫圓然後徒步進入,這樣一環套一環地查詢,仔細搜尋陸淡老人留下的車印和腳印。雖然羅布泊內部如迷宮,但最終他們還是找到了老人的遺體。
老人遺體就地埋葬
據羅布泊鎮派出所史所長介紹,他們接到陸淡老人家人的報警電話,及看到鄭州晚報、庫爾勒晚報的報導後,立即組織警力沿老人進入處查找,但無果。9月中旬,陸淡老人的妻子和兒子趕到後,他們派車進入查找,仍然無果。9月下旬,陸淡的老伴和兒子再次進入羅布泊,終於在10月1日夜找到老人的遺體。警方稱,這種可能只有萬分之一,但還是被他的家人發現了,他的妻子和兒子的執著讓人敬佩。據了解,因為各種原因,在法醫鑑定後,家人就地在沙漠掩埋了老人的遺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