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慕蟋蟀盆製作技藝

陸慕蟋蟀盆製作技藝,蘇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慕蟋蟀盆製作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

歷史淵源

早在南宋,陸墓蟋蟀盆便作為貢品進入皇家深宮。明宣德時,皇帝朱瞻基也有此嗜好,京城因此斗養蟋蟀成風,陸墓蟋蟀盆更是聲名大噪。明清時期,制盆高手輩出,鄒家先後有鄒顯之、鄒振榮、鄒宏法和鄒唯新等,還有李公亮、楊鴻興、袁鴻石和袁鴻德等人。明宣德時的陸墓盆如今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到了民國時期,由於戰亂,制盆業時好時壞,逐漸走向衰退。

工藝流程

陸慕蟋蟀盆繼承了傳統的製作工藝,從選泥到成品需要108道工序,環環相扣,一道出錯便前功盡棄。其中主要的工序有:選泥取泥,浸泡除雜,攪拌篩濾,采漿儲存,練泥鍛錠,搓泥壓模,修刮打光,壓章粘底,鋸槽配蓋,刻紋印花,做光烘乾,裝窯焙燒,出窯浸水,研磨雕刻,最後上色、拋光,即為成品。陸慕蟋蟀盆具有做工精細、造型美觀、線條圓潤、刻畫相宜、色澤和諧和包漿豐富的特徵,被譽為“南盆”的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