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祠

陸子祠

二泉亭之上的石平台上,以磴道相通,原址為東晉至南齊孝子華寶的居所,唐時稱“華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陸子祠
  • 地理位置:無錫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陸子祠介紹,其他,陸子祠旁,

陸子祠介紹

陸羽《惠山寺記》載:“華陂者,齊孝子華寶所築也。”陂,原意為水邊的駁岸,這裡引伸為山坡建築的護坡石駁岸。北宋時,華寶後裔徙居河南開封,南宋初又遷回無錫,居梅里鄉隆亭(今東亭鎮)。可能由於上述原因,宋代在該遺址建陸子祠。楊萬里《題陸子桌上祠堂》詩云:“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飲泉不飲酒。”祠堂由惠山寺僧管理,內有陸羽畫像,故楊詩又云:“一瓣佛香炷遺像,幾多衲子拜茶仙。”元代,陸祠改為“三賢祠”。《無錫縣誌》載:“三賢祠,在惠山寺內泉亭上。三賢為晉長史湛茂之、唐相李紳、桑薴翁陸羽也。”該縣誌所錄元進士、永嘉人高明《華孝子故址記》又述:“惠山寺之東偏,當泉水之上,有三賢祠,按志書,今祠址,華孝子所居宅也。

其他

初,祠久廢,吳人王彬,始復創建,既成,則以三賢事刻諸石,且曰:初址實孝子故居。”明正德八年(1513年),邵寶在祠中增祀焦千之、錢頡、秦觀、尤袤、張翼等,改稱“十賢祠”。到了清康熙年間,祀主最多,包括湛挺、李紳、陸羽、焦千之、秦觀、倪瓚、張翼、王紱、秦旭、邵寶等,稱“尊賢祠”。嗣後,知縣吳興祚將祠遷走。於此建雲起樓。乾隆年間改作皇亭,供奉康熙、乾隆所賜的御書。鹹豐十年,毀於兵火。1929年,於此廢址建三開間、歇山頂、前有廊軒的景徽堂。堂額原為集清書法名家何紹基手跡製作,現匾為葛介屏重書。1993年,景徽堂改稱陸子祠。室內布置巨幅漆屏,主體為《陸子品泉圖》,再現了這位“茶聖(神)”當年風采,為後人憑弔這位傑出的學者,提供了可觸摸的歷史形象:陸子祠現闢為茶座。

陸子祠旁

建有寬闊平整的磴道。遊人拾級而上,經古蹟棋盤石和重建於1983年的半山亭閣(1991年於此辟茶寮),可至惠山頭茅峰的老君廟。廟旁,惠山山脊上的古山道,蜿蜒於松林間,使人聯想起蘇軾“石路縈迴九龍脊”、“半嶺松風萬壑傳”的美妙詩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