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鼓

陶鼓

陝西文物工作者最近發掘出土了一面距今約4000多年的巨型陶鼓,專家稱,這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陶鼓,它對於研究鼓的起源以及遠古祭祀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鼓
  • 歷史:4000多年
發掘地點,外形結構,壯族陶鼓,吳川陶鼓,史書記載,

發掘地點

這個陶鼓是陝西省考古人員在千陽縣灃頭村配合當捷運路建設考古鑽探時發現的。從出土的大量石器分析,這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的時代應相當於半坡文化時期,距今約4000多年。留存陶鼓的房址在遺址的中心地帶,形制為半地穴,面積約10餘平方米,地面和牆面打磨得比較細緻,應是部落首領的住所。陶鼓出土時已碎成數片,經過考古人員的精心修補,如今已恢復原貌。

外形結構

這個巨型陶鼓外形頗似一口水缸,口徑約48厘米,高90厘米,腹徑65厘米,口沿外側突起14個舌耳,用於固定牛皮;鼓腹上鑽有3個直徑約6厘米的放音孔。考古人員找來一張大牛皮蒙在其上敲打,其聲渾厚,撼人心魄,餘音轟鳴,不絕於耳。
陝西省考古所副研究員田亞歧說,在遠古時候,鼓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陶鼓以前在長江流域和黃河下游均有發現,但器型較小,曾被誤認為是陶缸。此次出土的陶鼓被確認是用於擊發聲樂的工具,揭示了遠古時期禮樂文化的初始形式。

壯族陶鼓

廣西武鳴縣的壯族陶鼓:
被認為已經絕跡的陶鼓製作絕技,至今仍存在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仙湖鎮一個叫連才村的地方,距離武鳴縣城28公里。
連才村在著名的仙湖水庫附近,是一個有600多人口的小村,村中的人大部分姓梁。
這個村的村民沒有田地,只有一個陶製廠,用以維持生計。據村幹部、陶製廠的廠長梁桂珠說,該廠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該村的村民,據其族譜的記載,是在清朝康熙49年,遷居來此地的。燒制陶器是該村村民的祖傳手藝,在整個武鳴乃至周邊地區都很有名氣,河池東巴鳳一帶的農民,都到這裡來買陶製品,主要的產品是酒缸、骨灰缸等,陶鼓一直是這個廠的獨特產品,從清朝以來就一直燒制。
連才村的先人從何方來,手藝是繼承何方高人,至今仍是一個謎。族譜只記康熙49年後的事,給人留下很多猜想。但陶鼓在上百年前就出自該村,是沒有疑問的。
天成靚麗手工製作見真功
連才村陶製廠的“總工程師”、60歲的梁炳德老師傅是製作陶鼓的傳人之一。
燒制陶鼓的泥取自該村旁一個山坡,挖下10多米深後,分別取三種土配製成泥料,這樣燒制出來才有好的音律。取來坯料後,要在一架木製的轉盤上製作陶鼓的坯體。用腳輕蹬轉輪,轉盤就快速旋轉起來,用手沾上水,在泥坯上規定著陶鼓的形狀,不到10分鐘,陶鼓的下半身製作而成,陶鼓的上半身也是如法炮製,然後將兩者合二為一。
制好的坯還要陰乾三個月才能燒制,燒制前還要塗一層釉在面上,這樣才會美觀,制坯的全過程都是手工,沒用機器。
村邊有一個專門燒制陶鼓的“龍窯”,30多米長的一座土窯臥在地上的確像條龍,稱為“龍窯”很貼切。陶鼓就在這“龍窯”中燒成,燒制過程全部用柴火而不用煤。製作陶鼓的傳人中曾有人做了多次試驗,想用煤代替柴火,但就是不成,只好還是用柴火來燒。陶鼓的整個燒制過程,全是土法,所以說“她”出自手工天成靚麗。

吳川陶鼓

廣東湛江市吳川陶鼓:
瓦窯陶鼓原名長鼓。我國音樂史籍中,民間打擊樂—鼓類中沒有陶鼓的記載。 《中國音樂辭典》卻有土鼓的詞條: “原始打擊樂以土為框的鼓。 《禮記·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瀹(yue),伊耆氏之樂也…鄭玄註:杜子春雲,土鼓,以瓦為框,以革為兩面,可擊之。”一般的鼓類多採用木料或金屬做成,吳川的長鼓則用陶泥燒制而成,故稱陶鼓。
陶鼓最早產生於吳川陶鄉瓦窯村,該村環水靠坡,陶泥來源豐富。泥制陶器,坡草燒窯。村民歷來以燒制陶缸、罐、煲、爐以及小型泥塑等為生。陶鼓就是用陶泥燒製成的長鼓。鼓身腰部細小,兩頭為大小不同的間鼓口,蒙上羊皮後,用繩子把兩頭鼓面繃緊,可調節音色。演奏時把鼓背掛胸前,右邊用手掌拍擊,左邊手執小竹邊敲打,打出不同的“叮” “碰”聲,故當地也有人稱陶鼓為“叮碰”。
陶鼓的演奏,通常用小圓鼓及嗩吶伴奏,音樂一般用當地的流行祭神嗩吶曲調,節奏明快。歷來陶鼓主要為吳川民間舞蹈《舞二真》、 “舞六將”或祭神時的伴奏音。逢年過節,鬧元宵到處可見聞陶鼓的“叮碰”聲。
1986年初,吳川市文化局組織文藝輔導幹部歐景欽等深入瓦窯村,拜訪陶鼓藝人,進行收集整理陶鼓的演奏鼓點及嗩吶的伴奏音樂,編演了舞台演奏的《瓦窯陶鼓》節目。接著再次把單純的演奏編為陶鼓舞蹈《歡樂的小陶工》,還設計了一米多長的大陶鼓,用支架撐起,演員可四周跳動一邊敲擊大鼓表演,一邊敲打掛在胸前的小陶鼓。少兒陶鼓舞《歡樂的小陶工》(歐景欽編導)於1986年7月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首屆羊城少兒藝術花會演出,獲得“豐收獎”。又被評為全省民間音樂舞蹈競選二等獎,並作為廣東省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的預備節目。1987年10月,陶鼓舞參加湛江市首屆藝術節;1988年參加湛江市春節晚會(錄像播出),1988年春節廣東珠江經濟台與湛江電台舉辦的特別節日《梅口鼓樂賀新春》重點播放了《瓦窯陶鼓》的演奏音樂。2002年梅嶺的陶鼓演奏隊參加了湛江市民間藝術節表演,2003年參加了湛江中國舞獅邀請賽閉幕式,2005年參加在廣州舉行的嶺南民間藝術節。2000年以來,在吳川市的鬧元宵歡樂節中,陶鼓演奏還被編成遊行方隊參加遊行演奏。

史書記載

師公佳配音律激昂促勁舞
壯族師公舞在廣西武鳴有上千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古時唱師公戲或舞蹈(壯語稱之做齋),必須用陶鼓來伴奏,一邊唱一邊拍打陶鼓,陶鼓發出動聽的聲音,刺激“師公”的舞姿渾然有力、剛勁雄武。
已經年逾七旬的壯族藝人、原武鳴縣文化館幹部蒙水生老師一挎起陶鼓,簡直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頓時煥發青春,就一個20齣頭的壯家小伙。蒙水生說,這就是陶鼓的魔力所在。
有人認為陶鼓只適用於壯鄉師公舞,這樣的鄉土文藝,難以有大的作為。對此說法,幾十年來研究師公文化、有較深藝術造詣的尹弼群不以為然。原武鳴縣政協副主席尹弼群說,陶鼓發出的音律激昂、奔放、節奏感極強,帶有一種廣場舞蹈的共性。因此,“她”不僅與師公舞形影不離,相得益彰,實際上,“她”的音律,與來自海外的街舞也很般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