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盆是用陶土(黏土)製作的盆狀器皿,一般分為兩類:容器用盆和盆栽用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盆
- 外文名:China
陶盆是用陶土(黏土)製作的盆狀器皿,一般分為兩類:容器用盆和盆栽用盆。
陶盆是用陶土(黏土)製作的盆狀器皿,一般分為兩類:容器用盆和盆栽用盆。...... 陶盆是用陶土(黏土)製作的盆狀器皿,一般分為兩類:容器用盆和盆栽用盆。...
此展品為西漢文物。口徑31.5厘米,底徑18.4厘米,高9.5厘米。1991年11月仁懷合馬鎮羅村梅子坳土坑墓出土。該網紋陶盆,造型古樸,做工考究,內底飾網紋,為研究...
陶盆,新石器時代文物,1981年仰韶村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修復品。 ...... 陶盆,新石器時代文物,1981年仰韶村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修復品。 中文名稱 陶盆 出土...
夾砂粗灰陶。大敞口,平折沿,淺腹,圜底。彩繪以黑色塗底,再用紅、白、藍、等色描繪出各種紋飾。...
【套盆】①指形制相同,大小相次,套疊在一起的盆。②指一種瓷花盆。實用養花盆,一般多用陶盆,因其透氣性好,便於花卉生長。但陶盆多光素無紋,不太美觀。故...
這件出自漢代墓葬中的釉陶盆,釉面的返鉛現象不甚嚴重。釉陶盆疊燒工藝 編輯 值得注意的是,此盆的底面上有三個均勻的疤痕,這應是燒造過程中將另一件器物疊...
此展品為高句麗時期文物,出土於五女山山城。口徑48.8厘米,底徑26.8厘米,高24厘米。泥質灰陶,方唇,平沿,沿下內束,平底,腹側對置橫橋狀耳,耳上飾一周弦...
半坡人面魚紋陶盆,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物,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1955年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仰韶拋光黑陶盆編輯 鎖定 敞口、折沿、平底,全身里外拋光,宛如墨玉一般,煞是可愛,仰韶器型中為不多見之。現收藏於鄭州城外城陶瓷藝術博物館。...
東漢釉陶盆是東漢文物,通高10.1cm 、口徑21.1cm 、底徑9.6cm ,出土於淮北市雙壠孜漢墓。...
刻花陶盆 (河姆渡文化) 高16.2厘米,口徑31.6厘米,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出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藏。 ...
竹節紋黑陶盆是屬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文物,1957年在山東安丘峒峪出土。因為有四道凸弦紋等分腹部,頗類竹節,因以得名。現存於山東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時代前期,多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紅陶盆型鼎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鼎是古代傳統的炊器,綿延使用數千年。這件鼎形制厚重龐大,寬口沿...
魚紋彩陶盆於20世紀50年代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高16.5厘米、口徑39.5厘米。...... 這件陶盆口沿微卷,通體施以紅色,盆的外壁描繪互相追逐的游魚三尾。...
宜興紫砂陶花盆是江蘇省宜興的特產。產於江蘇的宜興紫砂陶花盆,是當地名優特產之一。始於宋代,盛於明清,元朝,紫砂陶器的燒制工藝逐漸成熟已開始在器物上題詞雕刻。...
紅陶盆形鼎 新石器時代 崧澤文化 形制厚重龐大,寬口沿外折,可承蓋。 直壁深腹,圜底下殘留黑色的炊煮痕跡。 足部的剖面呈直角曲尺形,具備優良的承重性能。1 ...
河姆渡文化刻花陶盆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新石器時代陶器珍品。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高...
紅陶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人類發明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燒成原理是:陶...
紅陶盆形大鼎 口徑 45厘米 ,高 36厘米 ,福泉山遺址出土。炊器。形制厚重,是陶製器皿中的大件。...
紅陶盆形豆,高 19厘米 ,口徑 19厘米 ,福泉山遺址出土。...... 紅陶盆形豆 高 19厘米 ,口徑 19厘米 ,福泉山遺址出土。食物器皿。紅褐泥質,豆盤呈盆形,直...
彩陶人面魚紋盆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陶器。1974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姜寨遺址,高22厘米,口徑40.2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盆荷pán hé ,荷花常見的栽培類型。根據用途分為屬於觀賞荷的一種。觀賞型荷花按株型大小可分為碗蓮、缸(盆)荷、池荷。大型荷花既可栽在缸盆中,也可植於...
釉陶產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第一隻釉陶罐誕生於今河北地區的磁山文化時期,距今約7000年。可以說陶器和釉幾乎是同時出現的。產生文化深腹雙系紅陶彩釉罐,採用條盤...
瓦盆:又稱泥盆、素燒盆。此盆用粘土燒製成,有紅色和灰色兩種,排水透氣性能好,價格低廉,規格齊全,最適於家庭養花之用。 紫砂盆:又稱陶盆。製作精巧,古樸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