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瓶,新石器時代文物,1981年仰韶村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修復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陶瓶
- 出土地點:仰韶村遺址
- 館藏地點:仰韶文化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文物
陶瓶,新石器時代文物,1981年仰韶村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修復品。
陶瓶的作用是是汲水。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繫繩的耳。可將陶瓶拋於水中,待瓶子灌滿了水並浮起後,她就可以收起繩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雖非飲器,...
陶瓶,新石器時代文物,1981年仰韶村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修復品。...... 陶瓶,新石器時代文物,1981年仰韶村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修復品。 中文名稱 陶瓶 出土地...
尖底陶瓶,古代陶製水器。形式較多,一般是小口、細頸、長圓桶形腹,尖錐狀底。質地多是細砂紅陶或泥質紅陶。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常見。...
此展品為商周時期的陶器,口徑4.6厘米,底徑4.4厘米,高15.7厘米。陶瓶是三星堆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金沙遺址中有較多出土,但只存在於早期階段。陶瓶可能和...
一種瓶子,帶有兩個耳鋬的陶器。古希臘的黑繪雙耳陶瓶,中國古代的雙耳陶瓶,世界其他地方的雙耳陶瓶,都有發現。...
《如何解讀希臘陶瓶》是一部由[美]瓊·R.默滕斯 所著書籍,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高75厘米、口徑17厘米、底徑 16厘米,1965年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劉華墓出土。此為波斯陶瓶,是當時中外文化交流的證物。...
在出土文物中,放置於墓葬前室的三件孔雀綠釉陶瓶,無論是器形、紋飾或是釉色都很特別,值得注意。這三件陶瓶,器形都很高大,斂口、廣腹、小底,通體施孔雀綠釉...
弗朗索瓦陶瓶是希臘陶器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陶瓶呈大型蝸殼狀,黑圖風格,現存於佛羅倫斯的考古博物館。...
陶瓶的作用是是汲水。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繫繩的耳。可將陶瓶拋於水中,待瓶子灌滿了水並浮起後,她就可以收起繩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雖非飲器,...
小口尖底陶瓶是1958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出土的文物。...... 小口尖底陶瓶是1958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出土的文物。中文名稱 小口尖底陶瓶 出土地點 1958年陝...
章魚陶瓶是出自愛琴海的克里特島的一件藝術作品,屬於中米諾斯時期。...... 章魚陶瓶是出自愛琴海的克里特島的一件藝術作品,屬於中米諾斯時期。中文名 章魚陶瓶 ...
人面鯢魚彩陶瓶,甘肅省甘谷縣西坪遺址處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反映的是我國黃河流域最為燦爛輝煌的仰韶文化。...
紅陶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人類發明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燒成原理是:陶...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1973年出土於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細泥紅陶。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器形為兩頭尖的長圓柱體,下部略內收,腹雙耳已殘。...
朱書陶瓶,即用硃砂書寫在陶瓶上的解殃文辭,在考古中被稱作鎮墓文,因此又名解殃瓶、魂瓶,目的主要是為世上生人除殃祈福。考古發現表明,東漢以來,盛行用朱...
該洞穴居室遺址成組出土的陶尊、陶瓶、陶杯有力說明,早在商周時期,生活在仁懷境內的人們飲酒習俗已經形成。該杯環底,飾細繩紋。現收藏於仁懷市博物館。...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產於雲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據現有史料和實物考證,建水紫陶產生於清代,始於道光年間,是在明代粗陶生產昌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