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具

建水陶具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產於雲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據現有史料和實物考證,建水紫陶產生於清代,始於道光年間,是在明代粗陶生產昌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建水陶瓷發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水陶具
  • 別名:建水紫陶
  • 榮譽稱號:宋有青瓷、元有青花
  • 時代:始於道光年間
建水陶簡介,建水紫陶的泥料,建水陶器,建水陶窯,建水紫陶的特色,紫陶名人,

建水陶簡介

建水古城北郊有一個窯火燒出來的村落——碗窯村。碗窯村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後人只知道這裡世代以陶瓷為業,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子身後的紅土坡由東向西綿亘數里沉寂著一大片行跡清晰的古窯遺址和堆積如山的陶瓷殘片。
在198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與建水工藝美術陶廠首次對建水古窯遺址和陶瓷殘片進行的叩訪中,他們驚喜地發現了大量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和清代紫陶的殘片,從此,人們從這種極富靈性的陶瓷語言裡,破譯出了古人無意中傳遞出的歷史與文明。
在1953年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建水紫陶以其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合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江蘇宜興陶、廣西欽州坭興陶、四川榮昌陶一併被國家輕工部命名為“中國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的泥料

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內。傳統制泥方法是:將不同的制陶粘土分別搗成粉末,篩棄粗砂後,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進行配比,再放入缸內加水製成漿狀攪拌淘洗,待含砂漿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漿倒入另一隻缸內作再次淘洗。如此反覆五、六次之後,讓其在封閉狀態下自然凝乾成泥,這是的泥料已經膩如膏脂,無絲毫砂粒。由於泥料的細膩,在濕潤狀態下的可塑性相對較弱,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採取灌漿注模的方式製成器型,也不宜於製作大型器件,也因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細微雕刻填泥和無釉磨光的特殊工藝。這便是建水紫陶與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質的區別。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以氧化鐵為主要呈色元素的紅色粘土,填色的泥料則是含矽的白色粘土,一些灰綠的、淺絳的、橙黃的天然彩泥被奇妙的敷上了紫色的陶坯,這種人為的創新和發揮,極大地彰顯了建水紫陶的藝術表現力。“殘貼”便是將在陶坯上施泥為彩的藝術演繹得出神入化。殘貼的做法是:將坯上的字畫分別以陰、陽兩種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多不過五六塊,少則兩三貼,讓觀者心隨神移,浮想聯翩。

建水陶器

建水紫陶生產之初,主要生產菸斗、茶具、花瓶、筆筒、印盒、燭台等物件,造型大多古樸典雅,別具一格;至清朝光緒年間開始生產一種用於燉雞的造型獨特的“楊林鍋”,即新中國成立後曾大量生產的汽鍋紫陶汽鍋,又稱為“楊捏”,為拳頭產品,特別是30年代建水藝人向逢春製作的陶汽鍋獨具匠心,外表飾有花鳥、蟲、魚、草、木、山、水圖畫、詩詞題,精美絕倫,具有“陶具一秀”之譽。
時至今日,建水制陶仍固執地沿用著數千年前發明的制陶工具,在簡陋的陶車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拉坯是整個制陶過程大師級地位的環節,因為同一種器型的典雅與媚俗、雄渾與小氣,都是源於拉坯時的微厘之差。
文人的字畫移位於紫陶之上,是將古老的建水陶藝點化為一種經典。以陶為紙,既要保留筆墨的法備氣至,又要兼顧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濕潤狀態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須由厚實的懸肘運筆功底。紫陶上的字畫不以斑斕的視角衝擊取勝,而以一種純潔安詳的淡雅與觀者交流,傳導出的是一種優美單純的寧靜。
建水紫陶的魅力,還在於其雕刻填泥工藝所構成的陶製泐(le 勒)痕與纖毫圓勁之間的對比融合。對陶坯落墨後,刻工藝人立刻將濕潤狀態下陶坯上的墨跡雕刻成模,刻痕切口光滑而稜角分明,並無刻石般線條自然崩裂的糙刺邊沿。然而,妙處在於,刻模經填泥、修坯、風乾、焙燒、分次打磨拋光以後,線條居然呈現出好似經千年鏽蝕風化而斑駁陸離的肌理變化,於是便有了金石之氣的天生古拙。刻工藝人多為女工,且大多不諳字畫之理,但她們對泥性和刀技十分熟悉。
汽鍋是紫陶產品中的一個重要項目。馳名中外的“雲南汽鍋雞”就是用紫陶汽鍋烹製出來的美味佳肴,用汽鍋烹燉肉類菜餚,不僅肉絲細膩,味道鮮美,而且汽鍋具有耐酸、耐鹼、保溫持久等特點,同時也是造型美觀的美術工藝品,使人看了賞心悅目。1979年中央輕工部批准建水紫陶汽鍋為優質產品,同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特地挑選建水紫陶汽鍋贈送美國副總統蒙代爾的夫人。1983年,紫陶汽鍋在同行業評比中被評為優勝產品。雲南汽鍋雞即建水汽鍋雞被記入《中國名菜譜》一書中。人民大會堂也把汽鍋雞列為國宴佳肴,款待外賓,受到稱讚。

建水陶窯

傳統的建水陶窯稱為龍窯,一般呈豎臥狀依山由低向高逐台而建,火門在下,切面為上圓下方馬蹄形。建水紫陶的燒結溫度一般在1000攝氏度以上,因陶坯中的呈色元素含量不同,高溫下窯氣的變化使得陶器在焙燒過程中會出現意外的顏色和花樣,形成可遇不可求的“窯變”。
因了泥料的無砂細膩,可經過精細的打磨而得到陶明如鏡的“無釉磨光”效果。高溫的焙燒,使得陶製堅硬如鐵,一件上好的紫陶要通過七八道工序,使用不同的磨具才能完成。打火皮是第一道打磨工序,用粗砂石去磨,不宜用力過重,過重拉傷陶面則不可救藥。隨後用細砂石均勻地除去粗砂打磨留下的拉絲。第三道工序用油石將坯面磨光,再用當地找來的鵝卵石做多次上光,直至用磨工各自珍藏的光石進行拋光細研。最後用油脂對陶器進行周身擦拭。經過如此細緻繁縟的過程,粗糙無神的陶器,才會顯出誘人的光彩。

建水紫陶的特色

“無釉磨光”是建水紫陶最能區別於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經過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後細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細砂石打磨留下的拉絲,最後用鵝卵石拋光,細緻複雜的過程後,原本暗淡粗糙的陶體被磨出了鏡光,其細潤的質感和光澤的變化,會令你在反覆展玩之中愛不釋手。

紫陶名人

向逢春
(1895~1964),建水縣碗窯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一年。民國後期遷居城內北門街。11~12歲讀舊學。13歲起學習粗陶生產,後轉做紫陶。對菸斗、汽鍋、花瓶、茶具、文具等在造型上做革新,邀請縣城喜愛書畫的紳士名人肅茂園、王勉丹、李月嬌、吳梅村、馬吉生、王和光等在坯體上書畫裝飾。爾後,向逢春自己刻苦臨摹,自學書法成功,用藍、黃、黑、白等色泥製成殘貼斷簡裝飾,古樸典雅,更勝一籌。1954年12月出席北京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展覽會,所制各型汽鍋、花瓶、直口瓶、美女瓶、文具等80餘件產品,送京展覽。後任雲南省政協委員。1956年加入陶器生產合作社。在社裡設美術陶生產小組,與何本金、徐家元等人積極發展紫陶工藝品。當年8月和年底,兩次選送產品至中央手工藝業合作社參加出國展覽。同年12月任建水縣手工藝聯合社主任,並被選為建水縣人民代表。
向福功
向福功(1919~1987),向逢春之子,建水縣工藝美術陶廠制陶藝人。自幼隨父學習製做紫陶產品,繼承和發揚向氏傳統紫陶生產技藝,雖文化程度不高,但也練就一手書法繪畫和造型技藝。在繼承其父技藝的基礎上,創新用藍、黑、黃等色泥料,裝飾鑲塡紫陶工藝品,在省內享有盛名,多次製作參加全國和國際博覽會展品,獲得好評。1980年退休。
張好
張好(1869~1928),字盡美。建水碗窯村人。生於清同治八年,卒於民國17年,終年59歲。從小就從事粗陶生產,善於製作各種陶器及建蓋廟宇的琉璃瓦、葫蘆、龍頭、龍尾、鳥獸頭等裝飾陶。產品優良精美。紫陶創始後,進一步研究,轉請城內絞車巷書畫名家王世傑裝飾,開始出現斷簡殘貼裝飾和磨光工藝,後又發展其他紫陶產品。
潘金懷
潘金懷(?~?),紫陶藝人,建水碗窯村人,後遷書院街。生於清代,死於民國初年。光緒二十年間(1894),潘金懷在製作白陶菸斗中,發現燒好的菸斗上有一小塊紅色,別具特色,從中受到啟示,遂採用當地紅、白、黃、紫、青五色粘土,試驗研製成紅色陶泥,做成泥坯,焙燒後成為紫陶菸斗,產生了第一代紫陶產品,並發展為書畫篆刻、磨光工藝。後曾製作花瓶、筆筒等產品,是建水紫陶生產的開創人。
王克敏
王克敏(1876~1892),字勉丹,號慎安居士。建水縣城區人。出生於清代書香門第,其父王永年,光緒癸末進士(1883),官戶部主事,書法圓厚秀建,有“二王風韻之稱”。王克敏少年穎慧,入學為癢生,喜愛書畫篆刻。學畢在家辦私塾。後赴箇舊,任富滇銀行箇舊分行經理,創辦友石斎書畫館,專研書法和篆刻,尤善鐵筆,長於臨摹。書法學王夢樓、董其昌,幾近亂真地步。臨摹秦漢、六朝鐘鼎,款識各種篆隸,落筆即得其勢。畫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能。特別擅長博古花鳥,賦色研雅,寫意雙鉤,無不精妙。於紫陶工藝品上做書畫,燒成後尤其古意罨然。所製圖章印鑑,刀法高妙,工穩秀建,陰文則入漢印,陽文則入鐘鼎、古篆,在當時頗有聲名,外地人士也慕名以求。常與地方名士如如擅長書法的邱夢松,擅長山水的肅茂園,擅長牡丹花的王孝全等吟詩論畫,互相鼓勵。有時王克敏在陶瓶上先畫花鳥,王孝全又畫上牡丹,各以所長通力合作,使畫幅越顯精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