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縣

陶樂縣

陶樂縣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寧夏省在此設定陶樂設治局。綏遠省反對,並於此年8月在此設定沃野設治局。民國政府內政部派員查勘後,於1937年裁定沃野設治局撤銷,此地歸寧夏省管轄。寧夏省於1941年將陶樂設治局升格為陶樂縣,駐高仁鎮。1945年,設定寧夏第三行政督察區,陶樂縣歸其管轄。1949年9月,陶樂縣解放,屬寧夏省。1954年9月,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陶樂縣屬甘肅省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陶樂縣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2003年,該縣撤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樂縣
  • 設定時間:民國十八年(1929年)
  • 撤銷時間:2003年
  • 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
名詞解釋,解放前,解放後,

名詞解釋

秦統一中國後,在縣境內修築軍事城障——“渾懷障”(位於縣境內兵溝南)。漢晉時,渾懷障仍為軍事要地。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在此置歷城,北周置歷城郡建安縣。隋代改建安縣為廣潤縣,後又改廣潤縣為靈武縣。唐時,靈武縣治南遷,渾懷障古城遂廢。西夏建立後在縣境北部置省嵬城。元屬甘肅省寧夏府路轄。明代在其南部修築東長城和行堤後,大部境地劃在長城之北,稱為邊外地。此後成為蒙古族遊牧地。清屬綏遠省,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
陶樂縣陶樂縣

解放前

行政區劃為鄉保甲制,轄2鄉7保。其中第一鄉南起橫城清水溝,北止甘草坑,駐高仁鎮;第二鄉南起馬太溝,北止勞石旦,駐察罕埂。1949年初,2鄉7保50甲調整為4保42甲。

解放後

設定2個區4鄉13個村。其中第一區駐高仁鎮,轄高仁鎮鄉(駐高仁鎮)和六頃地鄉(駐六頃地),各轄3個村;第二區駐察罕埂,轄鐵面烏素鄉(駐鐵面烏素,轄3個村)和紅崖子鄉(駐紅崖子,轄4個村)。
1950年6月,撤銷區級建制,全縣設5個鄉。其中第一鄉駐高仁鎮,第二鄉駐馬太溝,第三鄉駐溝灣子,第四鄉駐察罕埂,第五鄉駐白銀套海。
陶樂縣陶樂縣
1952年春,陶樂縣第五鄉的渡口村、石嘴山渡口東岸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管轄。10月,從第二鄉一鄉,定名為第三鄉,駐六頃地;原第三鄉改為第四鄉,駐地遷至鐵面烏素;原第四、五鄉分別改稱第五、六鄉。
1953年初,陶樂縣駐地遷至馬太溝。
1954年初,第三鄉的西梁村劃歸第二鄉;第四鄉的鐵面烏素劃歸第三鄉;第三鄉駐地遷至王家莊子西龍王廟附近;第四鄉駐地遷至察罕埂;第五鄉駐地遷至紅崖子。
1956年11月,組建新星鄉,駐月牙湖。1957年,馬太溝鄉改置為馬太溝鎮;10月,新星鄉更名為月牙湖鄉。
1958年,全縣組建為3個人民公社,下設12個生產大隊。其中燈塔公社由原馬太溝鎮、六頃地鄉組建,駐馬太溝,轄六頃地、新華、新村、東采、義和、馬太溝6個生產大隊;紅星公社由原月牙湖鄉和高仁鎮鄉組建,駐高仁鎮,轄月牙湖、高仁鎮、楊櫃3個生產大隊;紅旗公社由五堆子、紅崖子、白銀套海3個鄉合併組建,駐紅崖子,轄五堆子、紅崖子、白銀套海3個生產大隊
1959年4月,燈塔、紅星、紅旗3個人民公社分別更名為馬太溝、高仁鎮、紅崖子人民公社。1960年10月,3個人民公社撤銷,全縣組建為1個人民公社,下設月牙湖、高仁鎮、六頃地、新華、新村、馬太溝、義和、予安、五堆子、紅崖子等10個生產大隊。
陶樂縣陶樂縣
1961年5月,將原1個人民公社劃分為5個公社。10月,又增設一個公社。此時,全縣共轄月牙湖、高仁鎮、馬太溝、新華、五堆子、紅崖子等6個公社。1962年,各公社撤銷所屬生產大隊,實行公社、生產隊兩級管理體制。9月,撤銷月牙湖、新華2個公社。
陶樂縣陶樂縣
1963年春,由馬太溝公社分設六頃地公社。1966年春,撤銷六頃地公社,併入馬太溝公社。
1981年7月,縣城組建街道辦事處。1984年,4個人民公社改稱為鄉;從馬太溝鄉分設六頃地鄉。1985年4月,在縣城街道辦事處的基礎上組建了城關鎮;此時,全縣共轄城關鎮和高仁、六頃地、馬太溝、五堆子、紅崖子等5鄉。
2003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精神,陶樂縣建制被撤銷,原陶樂縣城更名為陶樂鎮。此次的行政區劃調整將原陶樂縣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其餘地方劃歸平羅縣管轄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