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村(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桃溪鎮陶村)

陶村(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桃溪鎮陶村)

陶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西南部,距縣城29公里。東接苦株蓬村;南界破田坑村;西、北連後茶園村。村呈長方形,居住集中。上(茭道)松(陽)公路和武(義)登(雲)公路穿過村區。轄陶村、西山下、下庫王3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陶村。陶氏祖先從縉雲縣遷來定居。據《(民國)宣平縣誌》載:環溪栽有桃樹千株,故名陶村。姓氏以陶、祝、鄭三姓為多。也有王、徐等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陶村
  • 外文名稱:陶村
  • 別名:陶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
  • 下轄地區:下庫王,西山下
  • 政府駐地:陶村
  • 電話區號:0579
  • 郵政區碼:321204
  • 地理位置: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桃溪鎮
  • 人口:4000
  • 方言:吳語處衢片麗水小片
  • 著名景點:延福寺、明清古建築
  • 機場:義烏機場
  • 火車站:武義站
  • 車牌代碼:浙G
名稱來源,發展近況,交通出行,公交,高鐵,機場,長途客車,歷史沿革,革命傳統,經濟概況,文化旅遊,石橋,明清古建築,延福寺,崑劇之鄉,桃花源漂流,大蜡燭,浪街,宗祠文化,

名稱來源

浙中古鎮桃溪,因“有桃千樹而得名”,鎮所在地陶村,是武義縣現今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古建築歷來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元代延福寺(原名福田寺)聞名遐邇,吸引了眾多遊客。然而,陶村還有許多被忽視的明清古民居,氣勢非凡,而且相當精美。只要走過陶村東西二溪上的鎮瀾橋、普濟橋、永隧橋,眼前定會出現石門、灰磚粉牆、造型宏闊的古屋、祠堂。登山俯望,主要集中在後山腳、西山下、上下畈心和街路兩旁,共有六七十座,而且,幾乎每一幢古建築與陶淵明都有一些淵源。
陶村

發展近況

2013年11月28日,農業部公布了“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名單,全國有1100個村成為“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金華地區也有5個村榜上有名。分別是:武義縣桃溪鎮陶村、磐安縣尖山鎮管頭村、義烏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義烏市佛堂鎮橋西村、永康市江南街道圓周村。
市委、市政府確定未來5年金華市“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目標:到2015年,全市要建成42條美麗鄉村風景線,60%左右的鄉鎮建成美麗鄉鎮,70%的行政村建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的綜合抓手,把公共服務、富民產業、文化建設作為其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實施成為金華市“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大亮點。特別是立足“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推進“美麗鄉村”風景線創建,有力促進了既有農家樂、休閒觀光農業產業提檔升級。目前,全市12條“美麗鄉村”風景線基本成形。

交通出行

公交

從2012年1月1日起,宣平、桐琴、楊家班線實行公營化改造,其中桐琴、楊家、上坦、柳城區間班車將實行公交化運行,全縣2/3農村客運線路將實現公交化運行。
行車區間
路程(KM)
車費(元)
武義縣城-桃溪
32.5
6.5
柳城--桃溪
11.5
2

高鐵

809路武義至金華城際公交線路開通了
武義客運西站—運管局—壺山公園—客運中心—北嶺景苑—銀湖花園—北缸窯—示範村—海特鍋爐—履坦一村—履坦二村—履坦三村—壇頭—雙塘—葉長埠—蘆家—百家地—范村—蕉岩—岩嶺—黃塢壠—國湖—洋灘—浪石頭—江東—江東鎮政府—蘆村—下湖路口—古婺窯火陶瓷—十八里橋下—六角塘—新安村—十二里—上古井—稠州商業銀行—望府街口—橫塘沿—下沿村—市博物館—金華中心醫院—青山社區—金華廣電中心—後城裡—金華高鐵站
金麗溫高鐵年內開通 杭州到麗水溫州僅需兩個多小時
金麗溫鐵路線路全長188公里,設東孝、金華南、武義北、永康南、縉雲西、麗水、陳篆、青田和溫州南共9個車站。其中東孝站為滬昆線既有車站,金華南站、麗水站、青田站為既有金溫線改建並共用車站,溫州南站為杭深線既有車站,武義北站、永康南站、縉雲西站、陳篆站為本線新建車站。

機場

附近機場有蕭山機場,義烏機場,溫州機場
行車區間
路程(KM)
車費(元)
義烏機場-桃溪
112
武義火車站-桃溪
35.2

長途客車

始發城市
發車汽車站
經過城市
終點城市
發車時間
詳情
金華
武義長途客運
松陽
6:20,10:20,11:40,13:45
金華
松陽
15:45
金華
松陽
13:55
金華
松陽
9:20

歷史沿革

清代陶村貢生陶滌曾有詩云:“岩前芳草綠溪喧,是處桃源別有源。不見當年余相國,麒麟高冢臥荒原。溪流一帶水潺湲,自昔家聲與共喧。近來種遍陶潛柳,不見桃花滿樹繁。”詩中所講的就是現在桃溪鎮駐地陶村當年的情景。
世居桃源宗五柳
桃溪古系麗水之二十七都,環溪風光宜人,有桃千樹而故名桃溪,北距縣城約30公里,村周圍群峰環繞,丘陵綿延,山清水秀,古木蔥蔥,桃源鄉情,民風淳樸。村居五山中間,有五龍搶珠之形勝,桃溪南邊飯甑壇與北峰後龍山對峙,西為石景山,東則田龍崗和景公岩齊輝。
陶村在元代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均屬麗水縣。明景泰三年(1452)屬宣平縣,民國屬宣平縣。現為桃溪鎮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武義最大的行政村,由陶村、西山下、下庫王三個自然村組成,共1350戶3600餘人。村民以陶姓為多,桃溪陶姓約占全村姓氏之40%左右,次為王、鄭、鄒、徐四姓,全村人口姓氏共有71個。陶氏源出有二,一以地名為姓,《姓苑》載:上古有陶唐氏,居於陶邑(今山東宛陶縣西北),其後乃有陶氏;二以職業及官職為氏,《左傳》載:陶氏,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工匠。又《元和姓纂》載:周初,虞忠為陶正,即掌管陶器製作的官職,其後遂有陶氏。歷史上陶姓出過很多名人,如先祖第15代孫陶侃(259--334),東晉廬江尋陽人,字土行,大將軍,都督八州諸軍事。第18代陶淵明(376--427),名潛,字元亮,東晉詩人,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孫,曾任江州祭酒、鎮前參軍、彭澤令等,後去職歸隱,絕意仕途。他是我國古代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語言樸實自然而又頗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散文《桃花源記》,辭賦《歸去來兮辭》、《閒情賦》都很有名。由於陶侃、陶淵明相繼登仕,著名當世,世居潯陽,陶氏遂以潯陽為郡望。潯陽郡,晉代置,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桃溪陶氏分東陶和西陶,東陶指街路片和上下畈心等居民,西陶指西山下村的陶姓。追溯他們的始祖都是陶淵明,又都從處州縉雲縣而來,只是遷徙時間不同,但令人稱奇的是他們祖宗的名字都叫陶善。桃溪東陶的陶氏在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8)始祖六評事,名善,字孝良,由處州縉雲縣陶灘析派而來。《桃溪東祠陶氏宗譜》雲:“桃溪陶氏宣陽之世家也,其始祖六評事公,諱善,字孝良者,先由縉雲陶灘析派,因贅余相公(諱靜,字善卿,宋政和間歷仕太師兼總五軍都尉,典贈忠肅公)之女,由東床(即女婿)斯土,見山川景物之秀,土沃民淳,遂就居其地,名曰桃溪,是始遷為第一世祖。”陶善因其父親官“評事”,故以官稱名,余太師女為馱娘,生六子。余太師即陶滌詩“不見當年余相國”中的“余相國”,其為宋代人,何以在桃溪,死後又墓在延福寺西側山坡,因缺史料,已無從考證。其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至今“余太師”一名在陶村仍口口相傳相當有名氣,因為他畢竟是陶氏先祖的姻親故舊。而西陶由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從處州陶山遷徙而來,始祖陶善。
桃溪的第二大姓王氏,主要分布在陶村的下街頭和上畈心片。王氏家譜遷徙時間未有記載,僅得知原二十六世崇進公遷徙麗水陶山,後來九星九皇兄弟二人分居後,長者九星公遷今烏石後村居住,為本族始祖。九皇公仍居麗水。九星公遷烏石後,形單影隻,篳路襤褸,白手起家,在深山峻岭荒無人煙的山間,披荊斬棘,開墾田園,興建屋舍,艱苦創業。六世時,紛紛外遷,鼎林公遷居陶村,鼎灝公繼子佛林遷居項彎村,獨立建祠,並陸續遷往西塘、下庫王、西雲崗等村。
桃溪鄭氏自明代正統年間(1436--1449)從午溪(柳城曹門)遷來,故午溪鄭氏為大宗,桃溪自稱鄭氏為小宗。午溪始祖鄭如岳,其十八世孫鄭源之父鄭鏞生四子,溁、澤、濎、源。前三子居午溪,惟第四子源成為桃溪鄭氏始祖。《桃溪鄭氏宗譜》收有明代成化丁亥(1467)劉雲敘的一篇序:
處州一府十邑,聞於天下。宣慈白馬山午溪鄭如岳居第在焉,著在《栝蒼志》。宋歐陽公修,為鄭氏撰譜,自桓公始,隱耀昭然。所謂譜者,著錄也,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
鄭氏族譜以午溪名之,又名桃溪者,由午溪之分為小宗譜,效先世南鄭、北鄭義也。
午溪鄭如岳公之十八世孫,諱源,字立本者,為桃溪之始祖。初在午溪好讀書,尚禮讓,循循孝悌,青年蜚英。於是,應和鄉桃溪陶公永韶氏,家殷,惟一女,聞其賢,欲贅為婿。父鏞遣之曰:“今桃溪之陶,為汝外家,往奉養之如吾可也。”遂事陶,歡樂、葬、祭、哀,慕過於禮。立身好古,利濟於人,培養植德為子孫計。槐溪王公原彩,高而敬之作林下,文人歌以寫其行實,著在譜中。享年七十有三,臨終易簀,謂子棨曰:“吾欲易鄭姓,以繼陶。弗當以娶陶也,既娶陶,則陶猶吾父母。孔子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父母天地也,其可廢其一乎?汝今而後以陶外祖,與鄭世世合祠,而祀之庶不忘吾繼祀報本之意。”
棨賢能,敬承繼道,斵琴積書,綜理質直,好義行仁,家聲益振。
嗣子爆,字嘗茂,而善纘之德,益茂盛。利物濟人,恭謙信義,士氣凜然。署其門曰:“誓筆不題僧道疏,積書惟教子孫儒。”又曰:“門無俗,轍清如水,家有藏,書富似春。”賢者嘉之。自唐以來,罕此高致。詩禮流芳,遐邇嚮慕。成化丁亥(1467)雲詣其宅,甲第翬飛,林泉環列,挹光霽如。舊識見其三子,曰墀,曰圭,曰城。端莊英俊,崇儒雅富書畫,俾序畫冊,題林泉十二景,間出桃溪之譜,曰:“吾祖父行義若是,為我序之鄭氏前譜,午溪者名公序之詳矣,今桃溪之譜,譜小宗也。”因其言而述之,匪敢曰文也,於是乎書。
自鄭源成為“陶家”的女婿之後,所生子女也姓陶,到鄭源臨終前,他要求兒子改回姓鄭,遵循儒家的“事父母如事天”的倫理,並要兒子視陶祖宗如鄭祖宗一樣,不要忘本。桃溪鄭氏的由來有著非常人性化的變易,而他的後代爆及爆的三個兒子成長後個個謹遵孝道、讀書教子,成為鄭氏史上一段佳話。
鄒姓居民大部分在陶村的後山腳靠北一側,稱“鄒家”。鄒氏宗祠坐東朝西,明間檐柱上邊沿刻石記載:“鄒翁步洲本閩人也,自其祖父遷居吾邑山徐(陶村西北側,約距8千米,高山小村),歷有數世,至翁於同治年挈家桃溪,經營生業和□近人兼饒心計,其家益裕。今年屆六旬,有子八人,皆婚配成。”北側邊沿檐柱上:“雙手創宏規辛苦艱難,始深箕裘遺孫子,立孫曾繞膝致足樂也,頃念客居極本追遠無由而建,爰購地庇材獨力建家祠。”其間為楹聯:“閩海溯宗支千里購地建祠父作還期子述,桃溪營廟祀百被務追遠極本他方何異故鄉。”明間檐柱亦聯:“雙手創宏規辛苦艱難始得箕裘遺孫子,身肩大任經營締造獨成家廟慰祖宗。”這些記載表明,鄒姓祖宗在清代中後期從福建來到高山小村山徐村,幾世之後遷到桃溪定居,獨力建宗祠,發展成族,幾多不易。
徐姓則分別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鹹豐年間(1851~1861)、光緒年間(1875~1908)陸續從武義履坦、永康槐樹店、蘭溪遷來定居。
陶村共有六座宗祠,同處一村,蔚為大觀,在縣內村落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形成了一種強烈的“祠堂文化”。其中陶姓3處,鄒、徐、鄭各1處。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間,建起了陶氏祠堂(又稱陶氏東祠)為中心祠堂,坐西朝東,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部分兩層磚木結構。中堂大廳,方形石柱之上,鐫梁刻柱,花團錦簇,充滿富貴氣。西山下和下畈心祠堂為西陶祠堂。鄒、鄭祠堂建在後山腳片,兩座祠堂門對門,兩祠僅隔約30米。徐氏宗祠坐落於徐家地段內,坐北朝南。六座宗祠建築都為四合院,並建有既與門廳後檐相連又相對獨立於門廳的戲台,牛腿挑檐,飛檐翹角。後廳明間採用台梁式構架,柱子多為截面方形抹角的石柱,前廳後檐、後廳及廂廊前檐普遍施牛腿托挑檐檁。硬山兩坡頂,粉牆黛瓦,五花山牆,外牆檐下繪有壁畫。
在中國古代,皇族有太廟,百姓有祠堂。祠堂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建於唐宋時期。到明代嘉靖年間,“明世宗采大學士夏言議,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允許庶民建宗祠,老百姓有了專門祭祖的地方。到了清代,宗祠大量出現,清雍正皇帝在《聖諭廣訓》中說:“立家廟以蔫蒸嘗,設家塾以課子弟,置義田以贍貧乏,修族譜以聯疏遠。”家廟即祠堂,設家塾、置義田、修族譜等宗族大事,往往通過祠堂議事來完成,陶村的中心祠堂自民國時辦學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供本村和外村的子弟讀書求知識。
文武人才輩出
陶村人歷代以耕織為治家興族之本,重視文化教育。據不完全統計,陶村在宋、元、明、清四朝共出進士、貢生、廩生、庠生近百名,人才輩出。
陶德義(?—1450),明代中期浙西南礦工起義領袖,曾與陳鑑湖一起建太平國。起義失敗後解京遇害,陶村民眾曾在村南水口立殿紀念,現遺址尚存。
祝鳳儀(1824-1865),號韶堂,清撥貢。好學多才,作詩樸實清晰,直追唐人;對篆刻六書多所考究,鐫刻圖章,體式取意古拙;所作山水畫,頗具米家風采。經朝考授直隸州州同,候補江蘇,然未及補缺而卒。誥封奉政大夫。
祝鳳梧(1828-卒缺),字嶧山,號廉溪。清鹹豐辛酉科拔貢,候選溫州教諭。與祝鳳儀為同胞兄弟,誥封五品銜,吏部官員贈詩勤勉:“靜坐讀書各讀半日,清風明月不用錢分”。
鄭樹標(1840-1917),乳名元選,字錦堂。自幼愛武習藝,以120斤大刀練武受讚譽,大清同治庚午(1870)科由國學生中式第十四名武舉人,為陶建勛傳授武功中進士而聞名。他的120斤大刀至今還保存在陶村。
鄭如璋(1859-1911)乳名挺珪,字可珍、廩生。自幼勤奮好學,與鄒家箴均為一時俊秀。曾任宣平鰲峰書院山長,務本學堂主教。他悉心研究新學,致力改革教學內容和授課方法。在勸學所總董任上,籌款創設簡易識字學熟十五所。為文深刻精警,著作多所散失,今存古風《鰲山懷古》、七律《宣陽八景》及《福緣橋碑記》一篇。

革命傳統

陶村所在的宣平溪流域,是明朝初年主要產銀區之一。陶村人陶德義,亦稱得二,礦工出身。明正統十三年(1448)秋,與陳鑑湖在麗水縣宣慈鄉(今屬武義)發動礦工起義,並建立起政權,國號太平,建元泰定。是年十月,夜襲武義縣城獲勝,繼著攻遂昌縣城。正統十四年(1449)正月,陶德義率軍數千,突襲破橋峽(今麗水市境),殺分守參議耿定、兵備僉事王箴,軍威大震。同年六月,陶德義又率軍兩萬餘,再次攻打武義縣城,雙方戰鬥激烈,斃敵都指揮脫綱,殲滅馬隊,起義軍也受到一定的損傷。
景泰元年(1450),張楷回京,陶德義再次復起。是年五月十七日,陶德義率義軍乘夜間縱火木棚,攻破武義縣城,擊潰官軍,殺死浙江按察司僉事陶成。在此同時繼攻永康縣城而失利,退回破橋峽,堅棚自守。當時兵部侍郎孫原貞督軍浙江,調集大軍,分三路夾攻破橋峽,結果寨破,德義夜往南湖營,路遇明軍被捕,解京遭害。後人在陶村大殿為陶德義塑像祀祭。
1935~1937年,紅軍挺進師師長粟裕將軍在桃溪子坑、山徐兩村開展革命活動。1937年在子坑村成立中共宣(平)、遂(昌)、湯(溪)工作委員會,下設子坑、弄坑等5個黨支部,積極發動民眾開展革命鬥爭。黨組織建立後,以原陶村黨支部書記陶四豹家為聯絡點。黨組織活動時使用過的石臼、洗臉盆、子彈夾等用品,現保存在縣博物館。
抗日戰爭期間,中共閩、浙臨邊委武工隊曾在子坑、章五里、上田等一帶山區積極開展革命活動。武工隊政委宣恩金頭扎毛布、腳穿草鞋,白天和民眾一起上山開荒種糧,晚上深入民眾家講形勢,組織民眾積極投入抗日戰鬥。由於他同民眾打得火熱,被民眾稱為老婆婆,至今仍留下深刻的影響。

經濟概況

陶村以種植水稻為主,併兼種大小麥、馬鈴薯番薯和油菜籽等,1992年糧食總產量1767.80噸,畝產為869公斤,總產量比1978年增長28.70%。經濟特產種有茶葉295畝,1992年產茶8噸。還有柑桔、蘋果等200多畝、油茶290畝。同時封山育林1.53萬畝,數百年的針闊葉林遍布全村。1992年全村農工(企)業總產值為305.8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2.23萬元,占總產值43.23%。工(企)業總產值為173.64萬元,占總產值56.77%。
在抓住農業不放的同時,村民還積極地興辦被服廠、鋸板廠、水泥預製場、飲食、五金交電、裁縫、理髮、小百貨和修理、運輸等工(企)業100多家。面對陶村人多地少的現實,陶村經縣批准,1984年在武義縣城建立起第三建築工程公司辦事處。現有管理人員和建築工人400多人,建築設備有拌漿機10台,拌和機7台,震動器14台,平板震動器4台,以及井架、鋸板機(廠)等固定資產32.08萬元。現在公司里有工程師職稱5人,技術員10人,公司辦事處經理,連任縣三屆政協委員王偉全肩負重任,不辭勞苦與建築工人一起,興建了武義縣工商銀行營業綜合樓,武義縣農業銀行五層宿舍樓,以及王宅第二百貨商場、縣財稅局財會學會等高樓大廈。其工程經過有關部門認真驗收,質量均為優良。全公司1992年完成建築總產值達450萬元,上交國家稅利32萬元。
村黨支部與村委會兢兢業業地為村民做一些實事。1986年化工0.60萬個,化錢23萬元,建起自來水池、水塔各一座,埋好地下管道8000 米,使村民戶戶用上自來水。1991~1992年,在國家支持下,村里化錢3萬元,對村民用電的線路作了整頓和維修。1983年後,在縣城建部門的資助下,村里自籌資金6萬元,化工2萬多個,主要街道鋪上水泥路1200多米。同時還建成125千瓦石眠床水電站一座,年收入2萬多元。1992年冬又栽桔 140畝,板栗40畝。為了繁榮市場經濟,還興建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
陶村黨支部有黨員91人,分5個黨小組,由於黨員起模範帶頭作用,1992年度被中共武義縣委評為奔小康標兵黨支部。黨支部書記陶賢平、村委會主任陶方進均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文化旅遊

石橋

鎮瀾橋、普濟橋、永隧橋

明清古建築

“西山下”位於村西的山腳下。山風穿過山上的古松林,給人以清新絕塵之感,而步入古建築群中,凝重豐厚的歷史令人不願走開。對全村古建築了如指掌的陶煥弘,自家老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西朝東,磚木結構,面積近千平方米,很有氣勢。最典型的是邊門上有橫批稱“五柳遺家”,中堂稱“五柳堂”,這既表明家風志向,又與陶淵明連上干係。陶煥弘就是陶淵明第57代後裔。或許陶家為崇尚“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境界,把“五柳堂”改成了“愛菊堂”,堂內3代後裔子孫近50人。另一座建於清朝鹹豐年間,場面宏大,中堂左右八隻牛腿分別雕有戲劇人物、風景、獅子和鹿等動物,中間各嵌刻一個字:福、祿、壽、喜、榮、華、富、貴。刀功利落精美,加上花窗壁畫,天井細石構圖,可以想像當年的豪華。假如這僅是建築上的顯示,那么鄰近一幢同樣建於光緒年間的大屋中,存有的四首詩則可作為主人精神和生活的風景畫,其中有“鄉村四月閒人少,繞了蠶桑又扦田”、“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風漠笛在滄浪”、“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烏托邦式的世外小天地,古人明知虛境不可得,卻願其境長存可居,甚至不畏艱險,百般尋覓,哪怕撈到一鱗半爪的外景片段,也擬化成形,言之鑿鑿。而陶氏之後,更以陶淵明的英名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自豪。族譜之類也是往往萬山歸其一峰,千水溯於一源。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間,建起了陶中祠堂(又稱陶氏東祠),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四合院式,部分兩層磚木結構,中堂大廳,方形石柱之上,鐫梁刻柱,花團錦簇,充滿富貴氣。聽老人介紹,話語總繞不開陶淵明,少不了桃花源。解放後這裡曾辦過學校,現已辦成文化中心,大門口就是人來車往的街道,現代開放氣息濃重。離祠堂不遠還有陶隆俊和陶澤法等人家的老屋,分別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和明末。前者廳堂長達近20米,廊道深深,牛腿上八仙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檐口瓦有勾頭滴水,堪稱少見。後者大梁鏤刻又顯得更古樸一些,尤為稀罕的是牆壁上畫有戲曲故事,而其來歷卻有待專家考察。
陶村後山腳的古民居,建造上講究的是一個“精”字。鄒家宗祠的石柱刻字,戲台雕梁及其牛腿鏤鐫華美而細緻。鄭岳文等家庭的前廳堂,門外鵝卵石鋪嵌地面和天井,圖案有菊花、荷花等。馬頭牆封檐用的是特製磚,有雌雄榫,檐下牆畫有蘭花和故事人物。堂中石柱兩兩對稱而雙雙浮刻花紋各自不同。所用隔壁的門扇窗框,無不拼花或用花板,人在其中仿佛被立體的古人物古動物古花卉包圍。這裡的特色是前堂大門有防偷防盜石柱,用來加固大門閂;後堂還有許多科舉捷報單遺蹟留於左右板壁上,其家族盛況環顧幾眼即可明了於心。
而陶村街路兩旁的幾幢古屋也與眾不同,除了建於明朝的樓柵斗拱及雲頭花飾雕刻之外,陶伯新家的老屋充滿剛烈刀劍之氣,突出一個“武”字。這幢房屋原由武進士陶建勛居住。陶建勛生於1870年,自幼愛武習藝,拜陶村武舉人鄭樹標為師,喜用大刀、劍、千斤石練武。清光緒二十年(1895)中武舉人,次年中武進士,欽點花翎侍衙,派乾清門行走侍衛。所以其居牆上有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贈送的條幅:“秀名滿江國,芳聲騰海隅。”柱子上有武進士親筆題寫的對聯:“書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蘭有異香。”現存的遺物還有:武進士頭像、一對圈椅、一對茶几、一張石床、三塊千斤練功石以及兩塊書有“欽默”字樣的背匾和一把寶劍。從中看出,陶淵明的後裔,不限於世代消極避世、灑脫悠逸地生活,也有“金剛怒目”式的人物。這些又可以從陶西宗祠一脈中就有23人進入仕途得到證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用此真正的有所為、有所不為來解釋陶家祖先的志向和節操,應該是妥當的。
後記
曾經的繁榮與富有以及建築時代和風格,陶村古民居能與相鄰數十公里的俞源太極星象村媲美,只可惜現代建築的夾雜和缺少必要保護措施,與蘭溪的諸葛村或更遠的古代徽州民居建築相比,那遜色已不是一二了。正因此,去年仲秋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等人來陶村視察,提出要維護優秀古民居,傳承民族文化。

延福寺

延福寺位於浙江省武義縣桃溪鎮福平山,由僧宗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原名福田寺,宋紹熙年間(1190~1194)賜名延福寺。大殿於元延祐四年(1317年)重建,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後殿觀音閣和兩廂。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十三年(1748),多次修葺大殿,並增設天王殿和兩廊廂房,光緒三十一年(1905)重建後殿廂房。
現存的建築以中軸線排列為山門、天王殿、大殿、後殿和兩側廂房。殿間有長生池,殿後有石澗井。山門和觀音堂前有石獅拱門。為江南已發現的元代建築中最為久遠的珍品,殿方形,分五間,重檐歇山頂。殿內柱為棱形,側腳有防震功能。柱礎,一為雕飾寶相花的覆盆柱礎,上加石礩;一為礩形柱矗前檐柱與金柱之間用乳栿蜀柱,下端雕刻似鷹嘴。平梁與金柱之間加弓形月梁,起搭牽作用,此法開江南弓形梁之先聲。四周牆壁繪山水壁畫和行草書作品,多為明代佳作。山門、天王殿和觀音堂為清代建築,裝飾富麗堂皇。東廂房為明代建築。
殿內文物有宋寶祐二年(1254年)鑄造的大鐵鐘一口;後殿前有元代石獅一對,殿內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劉演書寫的《重修延福寺記》石碑、明天順七年(1463年)陶孟端書寫的《延福寺重修記》石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福寺建築藝術的特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古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前來考察,並在著文中多處記述延福寺的結構特色。上海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曾三次前來考察,1980年9月與1981年4月,日本橫濱大學博士關口欣也、南京工學院教授潘谷西等分別前來考察。此外,1978年3月2~3日,全國古陶瓷器研究會在延福寺召開。

崑劇之鄉

陶村的儒琴堂崑劇坐唱班,成立於清宣統元年(1909)。1934年,宣平民眾教育館為紀念孫中山生日,在陶村辦貧民夜校,邀請儒琴堂崑劇坐唱班登台演出《草鞋夜課》。從此,崑劇由坐唱走向登台演唱。是年,儒琴堂崑劇坐唱班改為民生樂社。1949年,陶村民生樂社堅持演出,並於1955年10月11日經省批准為半職業劇團,改名為宣平崑劇團。1956~1957年,省、地文化局撥款扶植,劇團招聘演員、樂隊13人。1958年5月,改為武義崑劇團,又招收學員17人,從此,能演出《十五貫》、《琵琶記》、《牡丹亭》、《三關排宴》、《虹橋贈珠》、《李慧娘》等現代移植戲共30多本。1962年,赴蘇州參加三省一市南方崑曲交流會演,與會專家贊武義崑曲別具一格。1960年5月,與武義婺劇團合併為武義文工團。1979年崑劇活動在農村復甦。1983年,陶村成立業餘崑劇團,登台演出。1984年6月,上海崑劇團來武義演出時專程赴陶村,與陶村業餘劇團交流演出。

桃花源漂流

武義桃花源峽谷漂流位於浙江省武義縣桃溪鎮陶村,順山勢而成,隱於崇山峻岭深處。漂流全長4.5公里,上下落差108米,兩岸山高林密,在峽谷中穿行,時而游龍逐浪,時而平緩愜意,時而萬馬奔騰恩,時而跌宕起伏,沿途欣賞著飛鳥穿梭。游魚戲水,四季常綠,山巒疊嶂的奇景,感受從高山玉帶奔流而下的刺激,穿越游龍峽,時光隧道1,情人谷,龍潭峽,驚濤峽,將軍峽,林蔭大道,飛瀑峽,等幻境景點,盡情感受旋轉,飛躍,馳騁,尖叫,血脈噴張的激情旅程,讓身心得到最好的放鬆和享受。。
武義桃花源峽谷漂流景區距武義縣城30公里,距離省道300米,路面平坦寬敞,交通便捷,是情侶約會,朋友小聚,家人共享,野外拓展的理想場所。

大蜡燭

據傳,迎大蜡燭源自陶村的百年古殿“鎮善堂”。鎮善堂,也稱後殿,始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是善男信女祈求神靈賜福,保一方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聖殿,也是陶村每年馬燈會、龍頭會、大蜡燭會等民間組織碰頭議事與聚會的地方。據村裡的老人回憶,鎮善堂原址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四周古木參天,背倚後龍亭,亭如華蓋;面朝溪水,亮若一灣明鏡,鐘靈毓秀,風水極佳,人氣極旺,常年香火鼎盛。鎮善堂前後兩部分,總共十五間房,裡面供奉著彌勒佛、觀音菩薩和文武曲星等10餘尊神佛之像。
1942年8月23日,侵犯陶村的日寇一把火燒毀了後殿古建築及通惠橋,大蜡燭無宗地,被迫中止。直到2002年才復興,且規模空前。這年正月十四日,四百餘人分二路縱隊排成300多米長的遊藝隊伍。疊完八仙,從中心廣場出發,整整三個多小時,游經主要街道和路巷,許多人家擺設香案迎接。節日氣氛四處洋溢,民眾同樂的熱鬧場面,盛況空前。此後活動延續至今。
內容主要有:疊八仙、祭祀,遊藝道具有大蜡燭、旌旗、蓋傘屏扇、神像閣、大燈籠、樂隊等等。應該說有所創新,也有所發展,如工藝的製作、機械的、人員的安排,乃至吹打樂曲的變化。這項活動靠的是群策群力,和民眾內在的凝聚力與對鄉土節日文化的執著需求,並非外力所迫而勉它既有歷史的根源,又有傳承與發展的成因。
2007年“迎大蜡燭”被浙江省政府批准為全省民俗類三十五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浪街

守歲通宵、莫放笙歌散。所謂“浪街”,其實是武義縣桃溪鎮陶村除夕之夜的一項頗有特色的民俗活動。
在陶村,每年除夕和元宵之夜,當熱熱鬧鬧的放花炮、迎花燈、舞龍等喜慶活動進入尾聲時,民間樂手們便集結而行,演奏著幽雅的樂曲,穿行於大街小巷,當地人稱之為“浪街”。據當地民間樂社《五音社》老藝人回憶,約在清朝末年,“浪街”即已在陶村盛行。
杜審言詩里說:“故節當歌手,新年把燭迎”,除夕之夜,聽多了花炮聲喧鬧聲之時,忽然傳來清麗的竹笛聲、婉轉的弦樂聲、抑揚頓挫的竹梆聲、清脆的碰鈴聲……你是否會傾耳聆聽呢?
陶村的浪街,以笛子主奏(正吹)、二胡、三弦等絲弦樂器伴和,板鼓、扁鼓、竹梆、碰鈴壓板擊板,小鑼、蘇鑼、次鈸結合旋律作點綴性輕敲,速度舒緩,曲調文靜幽雅、柔和細膩。演奏者少則三五人,多則十餘人。演奏者大多著長袍、禮帽,一人高挑紗燈(早年用松明火把)在前引路,一人肩挑鑼鼓擔供樂手敲打,鼓板先生指揮,絲竹彈撥隨後,左右兩邊有大燈籠相伴而行。夜闌人靜,樂曲優揚,穿街而行,樂音繞街……
據當地老藝人回憶,浪街在陶村流傳至少已有百多年。早年間,陶村開明士紳徐鳳鰲與陶雲芳創辦陶村崑腔坐唱班。徐鳳鰲少年時曾在叔伯開辦的崑腔坐唱班學藝,工大花臉,亦擅吹彈;陶雲芳鐘愛崑曲,擅長吹笛。徐鳳鰲、陶雲芳兩人志趣相投,於1909年前後創辦了崑曲坐唱班,常應邀為村人喜慶演奏。陶雲芳還與弟弟陶舍昌及兒子等人組織過時調坐唱班,足跡遍及本地和周邊鄉村以至溯江而上到杭州演唱。當時當地民俗,大年三十夜是坐夜守歲,下半夜大多冷冷清清。不甘寂寞的樂手們便商議決定在村裡的大街小巷上浪走一番,給平靜的除夕之夜,給坐夜守歲的鄉親們送上清婉幽雅的音樂——這便是最早的浪街了。
“五音社”的老藝人說,上世紀70年代,當地藝人陶岳宣將樂曲工尺譜譯成簡譜進行傳授。《浪街曲》原是由曲調風格近似崑曲的十首曲牌聯套而成,由於年代久遠,如今只留下《文路》、《插花飲酒》、《小令》三首曲牌。然而,就是這不多的曲子,給當地百姓的春節,帶去了喜慶、帶去了祝福……

宗祠文化

陶村共有六座宗祠,同處一村,蔚為大觀,在縣內村落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形成了一種強烈的“祠堂文化”。其中陶姓3處,鄒、徐、鄭各1處。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間,建起了陶氏祠堂(又稱陶氏東祠)為中心祠堂,坐西朝東,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部分兩層磚木結構。中堂大廳,方形石柱之上,鐫梁刻柱,花團錦簇,充滿富貴氣。西山下和下畈心祠堂為西陶祠堂。鄒、鄭祠堂建在後山腳片,兩座祠堂門對門,兩祠僅隔約30米。徐氏宗祠坐落於徐家地段內,坐北朝南。六座宗祠建築都為四合院,並建有既與門廳後檐相連又相對獨立於門廳的戲台,牛腿挑檐,飛檐翹角。後廳明間採用台梁式構架,柱子多為截面方形抹角的石柱,前廳後檐、後廳及廂廊前檐普遍施牛腿托挑檐檁。硬山兩坡頂,粉牆黛瓦,五花山牆,外牆檐下繪有壁畫。
在中國古代,皇族有太廟,百姓有祠堂。祠堂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建於唐宋時期。到明代嘉靖年間,“明世宗采大學士夏言議,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允許庶民建宗祠,老百姓有了專門祭祖的地方。到了清代,宗祠大量出現,清雍正皇帝在《聖諭廣訓》中說:“立家廟以蔫蒸嘗,設家塾以課子弟,置義田以贍貧乏,修族譜以聯疏遠。”家廟即祠堂,設家塾、置義田、修族譜等宗族大事,往往通過祠堂議事來完成,陶村的中心祠堂自民國時辦學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供本村和外村的子弟讀書求知識。
家譜,又稱族譜、家乘、祖譜等。是記載各個姓氏家族子孫世系傳承之書,具有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係親疏遠近的功用,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隨著歷史的發展,家譜由官修變為私修,所錄內容不斷豐富,其功用也不斷增加和變化。如今,家譜同各姓氏的堂號一樣,不僅為區別姓氏源流,作為數典認祖、研究歷史地理社會民俗的參考資料,它還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族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在漢族有悠久的歷史,後來在民族融合中。逐漸在各民族中開始出現族譜。族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誌,族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桃溪陶氏溯源
陶澍曰:“尋陶之得氏,實源於濟陰,所謂陶丘者,帝堯初封於陶,其後子孫居焉。”以技為氏、以官為氏是錯誤的;以邑為氏,查無陶氏;以名為氏,以地為氏,陶叔、陶邱後亦為陶氏;以族為氏即以國為氏,陶唐氏帝堯是為大宗,而今之陶氏,實始於漢開封侯陶舍,望出丹陽、潯陽。
陶氏之族,出自濟陰,居於平陽,今郡望皆雲丹陽、潯陽。唐之姓氏書中,皆不載丹陽,而《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中又列青州樂安郡,注為陶唐氏之後。唐末有陶英,因忤朱溫而避禍遷居廣西昭州(今平樂),從此只見丹陽、潯陽二望。絳州至明時尚有陶琰一支大族。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陶舍自濟陰從漢王,後以功封開封侯,子陶青襲爵,漢文帝時任御史大夫、丞相,參與平定吳楚七國之亂。裔孫陶睢,於元鼎五年(前112年)以酹金失侯。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始詔復家。
陶青9世孫陶敦,京縣(今河南滎陽市東南)人,於漢安帝永初四年(110年)被徵召,後為少府。順帝即位,陶敦以翊戴功為司空。一年後以捲入黨爭而免官。陶敦為避禍舉族南遷至丹陽,卒葬當塗縣東。從此陶氏宗族居於吳,晉時盛于丹陽。
又據陶翊《本起錄》:陶弘景13世祖陶超,漢末渡江,始居丹陽。《當塗縣誌》云:漢征君陶超墓在小朝山邊。陶弘景8世祖陶基,吳時為交州刺史,子陶璜,於晉時仍為交州牧,開發越南中、北部起了巨大作用,璜封宛陵侯。子威、淑。威子綏,四世五牧交州達80年,恩威並孚。後柳宗元有銘曰:“漢光中興,馬援雄絕域之志;晉武一統,陶璜布希俗之恩。恩隨德成,功與時並。”
陶謙為陶基從父,《後漢書》與《三國志》均有傳。謙父為餘姚長,已遷居丹陽。陶謙與陶敦之關係史書不載,而各族家譜皆雲陶謙為陶敦之孫,如果這樣,陶敦又是陶超孫輩。
陶敦之孫陶同,在吳孫亮時,因職守而徙居鄱陽,其子陶丹徙居潯陽,丹妾湛氏,剪髮待賓,其子即晉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魏時仍居鄱陽(今都昌蘇山、左裡間),陶侃子孫遍布鄱陽湖四周,是為潯陽之望。
陶侃第七子陶茂,茂子敏,配孟嘉之女,敏子晉陶淵明一代詩宗,承漢魏,開唐宋,三史列傳,千古一人。元配陳氏,生子儼、俟、份,繼配翟氏,子佚、佟。
《陶茂麟家譜》是陶氏最早的家譜,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江州從事贊皇李慶孫所作舊序載於《昌邑陶氏族譜》中,把世繫上接陶淵明長子陶儼。(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亦載此世系,但云淵明生族人熙之)昌邑譜以陶侃祖陶同為1世祖,陶儼為7世祖居鄱陽馬鞍山,陶茂麟為18世,其子19世慶元遷星子長崗,23世整遷馬瀝,24世陶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遷居新建昌邑陶家林,遂世代居之。34世為陶叔量,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其子孫分居會門、良門、東門、西門等地形成巨族。43世陶語,二子秉思、秉念遷居都昌之周溪、和合、西源。整兄陶鑒乃居長崗窯林,鑒裔述之(29世)遷進賢平塘,述堯遷南城。鑒裔又徙居南昌之石樑、瑤溪。
淵明三子陶份居都昌,遷湘城日就鄉、陽城(即吉水)、奉新及撫州金溪。
浙江之陶起自泰順,譜仍接茂麟家譜,但上接陶淵明第三子份。至處寂子陶褒因避武氏之難,寄居婺州蘭溪。褒7世孫泰,泰子戩、喬。喬登唐穆宗長慶辛丑(821年)進士,為避權奸之害,棄官而遁入瑞安白鶴溪口(泰順司前、溪口),復徙仙稔、下革。喬子永,永子歸、史。史於後梁龍德元年(921年)徙居桂峰、葛,散居於司前池村葛、下洪、碑排、大安等地。其族有遷福建拓榮、霞浦、泉州及安徽淮南者。
台臨陶氏出於陶侃21世孫陶儒(字述之,號柴桑),唐天二年(905年)進士,為嚴州太守,徙台州太守,因世亂而家於臨海長潭。子溫、良。陶溫遷縉雲陶灘、筠川。良12世裔孫應吉遷會稽,16世陶凱弟誼遷天台,又遷仙居、永康。陶溫17世孫陶尊遷武義。浦陽陶氏,潯陽陶淵明裔孫陶弼之孫常修自臨海長潭遷縉雲筠川,常修孫公顯遷金華八詠門,公顯7世孫致和、致英、致祥遷浦陽通化鄉。
9世孫陶河之子陶持遷居六麗之桃溪為一世祖因遷易名為善字孝良緣父爵號六評事
桃溪東陶的陶氏在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8)始祖六評事,名善,字孝良,由處州縉雲縣陶灘析派而來。《桃溪東祠陶氏譜》雲:“桃溪陶氏宣陽之世家也,其始祖六評事公,諱善,字孝良者,先由縉雲陶灘析派,因贅余相公(諱靜,字善卿,宋政和間歷仕太師兼總五軍都尉,典贈忠肅公)之女,由東床(即女婿)斯土,見山川景物之秀,土沃民淳,遂就居其地,名曰桃溪,是始遷為第一世祖。”陶善因其父親官“評事”,故以官稱名,余太師女為馱娘,生六子。
桃溪陶氏東祠
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間,建起了陶氏祠堂(又稱陶氏東祠)為中心祠堂,坐西朝東,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部分兩層磚木結構。中堂大廳,方形石柱之上,鐫梁刻柱,花團錦簇,充滿富貴氣。祠堂前半部分現已建成服裝大樓出租,陶氏東祠名下現總計有1200餘人。
大事件:
1.參股成立武義五柳旅遊休閒用品有限公司購回大樓產權,繼續出租。
2.2012年又捐資20餘萬元委託金華天下譜局重修族譜。預計重陽節前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