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葬又稱為“直葬”、“沖天葬”,即是在人列後,用六尺高的壇罐,將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裡,壘成墳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器葬
- 定義:將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裡
- 別稱:“直葬”、“沖天葬
陶器葬又稱為“直葬”、“沖天葬”,即是在人列後,用六尺高的壇罐,將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裡,壘成墳堆。
陶器葬又稱為“直葬”、“沖天葬”,即是在人列後,用六尺高的壇罐,將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裡,壘成墳堆。雲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歷史上曾實行過這種葬法。當地人認為是祖先傳下來的,人是站著走的,也要站著死,頭頂青天,腳踏大地,活...
秦漢時期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還有少量的黑陶和紅陶。一般採用泥條盤築法輪制而成,器型園正規整。有的泥料很精細,有的則摻有細砂,由於陶土中氧化鐵含量和燒成氣氛的差異,顏色也就不同。以質地來分有硬陶和軟陶。硬質陶為生活用具,軟陶往往塗朱繪彩,裝飾繁縟,為殉葬用的明器。漢代用泥土為坯胎、經入窯...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引人注意的品種印紋硬陶需要提及。印紋硬陶也是陶器,只是胎質比一般的泥質陶、夾砂陶細膩、堅硬,燒成溫度比一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幾何形圖案為主的紋飾,所以叫印紋硬陶。其特點:胎的化學成份跟原始瓷器相似,鐵的含量多些,器表和器里均多呈紫色、紅褐色、灰褐色或黃褐色;器表多有...
漢代陶器,漢代(公元前206一公元220年)生產的陶器。漢代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砂質灰陶較少,也有一些紅陶和黑、灰皮陶。工藝吸取了原始瓷器器表著釉的經驗,創燒了以銅為呈色劑的低溫鉛釉陶器。常見的日用陶器有瓿、釜、碗、杯、缽、瓮、罐、壺、缸等。紋飾多繩紋、弦紋 和劃紋。隨葬的陶明器,其中除...
陶器種類繁多,除陶生活器皿之外,還有磚瓦、陶俑和建築明器等。到戰國、秦漢時期,用陶俑、陶獸、陶明器隨葬已成習俗。因此,制陶業更加繁榮。近年在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在陝西鹹陽,江蘇徐州發現的西漢時期兵馬俑,其造型之精,陣容之宏偉,為世界所罕有。漢代 由於社會穩定,農業、手工業發展較快,厚葬風氣...
其紋樣組織多為二方連續,加之鮮明醒目、對比強烈的色彩,使彩繪陶器更為燦爛豐富。用途 彩繪陶器主要作為明器,用於陪葬。故在盛行厚葬之風的漢代尤為流行。它產生於中原,後擴展至全國大部分地區,以河南洛陽、輝縣、陝縣,湖南長沙、常德等地出土較多。風格特點 商代以後,出現了用高嶺土燒制的原始青瓷,由於瓷器在...
1964年以來不斷出土瓮棺葬、白衣彩陶、石斧、石鏟、骨針和大量的砂紅陶片。1978年11月間,當地社員挖出了十一座瓮棺葬,還有一些瓮棺葬出土後已被砸毀。加之調查時又發現的幾件,共採集到完整陶器19件,其中的10件陶缸中有彩陶缸3件……一件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19.5厘米。敞口、圓唇、深腹、平底...
河北省黃驊市5月首次在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葬後,經過幾個月持續發掘,已發現瓮棺葬超過110座,墓葬形制與規模均為全國罕見。考古發掘現場遍布大大小小的墓坑,墓坑內以瓮、盆等陶器為葬具,2件或3件扣合在一起成為一具棺葬。來自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黃驊市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已發掘兒童瓮棺葬107座,成人瓮棺...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多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口沿處繪間斷黑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新石器時代...
各地商代遺址中還有一些墓壙很窄或無壙的人骨架,多無葬具和隨葬品,有的留有捆綁痕跡,有的身首異處或有斬割痕跡。此外,在居址附近常常有兒童墓葬,多以陶器作葬具,無隨葬品,也沒有專門的墓地。隨葬品 商代小型墓葬以陶器為主要隨葬品。早期墓有鼎、豆、盆、罐、瓮、盤、觚、爵、角等;中期墓則多用鬲、...
1986年又出土了陶器4件,包括陶罐等器形,均為夾砂黑陶。陶器表面磨光,有的表面施彩,腹部圓鼓,底平而小,頸、腹部多飾手捏豎道 印痕,以壓印、刻劃的幾何形紋飾為主。這些特徵與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石棺葬中出土的陶器大體相近,只是相皮陶質稍粗,製作稍差,底部較圓。相皮石棺墓與川西藏區石棺在文化特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