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棺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安葬方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如河北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墓葬群以及新疆北庭古城遺址)。就目前發現主要存在於西北地區。翁棺大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形狀完全相同的兩片合起來而成的「耦合瓮棺」,另一種是其中一面用很大很平的石板當蓋用的「單面瓮棺」。兩種瓮棺怎么使用尚不清楚,或許與死者的身份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瓮棺
- 通高:123厘米
- 口徑:61厘米
- 時代:戰國
瓮棺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安葬方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如河北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墓葬群以及新疆北庭古城遺址)。就目前發現主要存在於西北地區。翁棺大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形狀完全相同的兩片合起來而成的「耦合瓮棺」,另一種是其中一面用很大很平的石板當蓋用的「單面瓮棺」。兩種瓮棺怎么使用尚不清楚,或許與死者的身份有關。
瓮棺葬(urn burial)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為葬具,常用來埋葬幼兒和少年,個別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數埋在居住區內...
瓮棺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安葬方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如河北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墓葬群以及新疆北庭古城遺址)。就目前發現主要存在於西北地區。翁棺大概可分為...
瓮棺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安葬方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如河北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墓葬群以及新疆北庭古城遺址)。就目前發現主要存在於西北地區。翁棺大概可分為...
陶棺是古代葬具,也稱“瓮棺”,因最先在河南伊川發現,故又稱“伊川缸”。...... 陶棺是古代葬具,也稱“瓮棺”,因最先在河南伊川發現,故又稱“伊川缸”。...
葬俗是人生禮俗的終結,近現代的葬俗多能向邈茫悠遠中尋求源頭,如盛行於東南沿海地區的"瓮葬"習俗(亦稱"啟棺拾骨"等),其歷史便可上溯至約七千年前的新石器...
所謂的“缸葬”,在考古上叫“瓮棺葬”。一般是瓮棺以豎放或橫埋入土中,是一種流行於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同時在長江流域的江南一帶及雲南、廣東也有...
二次瓮棺葬除個別隨葬有小件隨葬品外,一般沒有隨葬品。其他二次葬則普遍都有多少不等的隨葬品。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單人或小型多人土坑二次葬,隨葬器物二三件...
山廟遺址位於河南省汝州市洪山廟村,屬仰韶文化類型。1989年對該遺址進行發掘,出土了仰韶文化大型瓮棺合葬墓,其規模之大可謂全國之最。該墓葬為一處同時期的多人...
缸葬是一種古老的葬俗,所謂的“缸葬”,在考古上叫“瓮棺葬”。2007年,湖北省鄖縣發現大量東周時期的瓮棺,其中的大瓮用來葬成人,小瓮用來葬幼兒。缸葬一般是...
有的語言學家肯定,瓮棺文化的居民是講凱爾特語的。另據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學者庫恩推測,大約與此同時流布於今德國境內的勞齊茨文化(Lausitz Culture),隨之擴伸而來...
中國的土葬形式主要有:豎穴墓(土坑墓),舊石器時代晚期一直流行;大石墓、瓮棺葬,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石棺葬、磚石墓,戰國時期以來一直流行;洞室墓,始於戰國...
2015年12月26日,湖北天門石家河印信台遺址的數處人工黃土台基、陶缸遺蹟、土坑墓、瓮棺葬等。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第一期考古研究工作於26日結束。經湖北省文物考古...
所謂“缸葬”,又稱“瓮棺葬”,是指將屍體放入一種陶製容器中予以安葬。這種喪葬習俗可以追溯到距今約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因為該時期的彩陶工藝十分發達。...
盎,古代的一種盆,腹大口小。金盎,並非是金子做的盎,而是指在二次葬習俗中,用來盛放人骨的瓮棺。...
金代瓮棺葬多有發現,但興隆古墓群以瓮棺葬為主的埋葬方式相對集中分布,對金代墓葬制度和喪葬習俗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1] 參考資料 1. 興隆古墓群 .吉林...
還在附近清理出西漢棺槨墓群!兒童瓮棺墓地各一處。出土的文物有各式鐵農具、車馬器、陶製器皿、貨幣等萬餘件。中文名 三道壕遺址 占地面積 約2平方公里 ...
指裝盛死者遺體遺骨(骨灰)的器具。如棺、槨、骨灰盒等。指裝盛死者遺體或遺骨的殮具,不同地區與不同時代的葬具顯現出民族性、地方性、時代色彩、信仰觀念、...
朱開溝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部的伊金霍洛旗納林塔鄉境內。1984-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區域先後進行了4次發掘,共發掘不同時期的房址83座、瓮棺葬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