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國內,海外,自我評價,海外報導,
人物生平
國內
陳瑞琳12歲開始發表作品。1977年破格考入西北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十年,在西北首開台港及海外文學研究課程,此間曾多次應邀赴西北五省講學,並以最年輕之傑出學者身份多次代表西北學界參加全國學術盛會(包括1991年北京懷仁堂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大會)。出國前學術著作計有《中國現代雜文史》(曾獲全國優秀學術成果大獎)、《中國當代文學》、《神秘黑箱的窺視》等,學術論文從1983年《中國社會輯刊》首發“論蕭紅小說的語言風格”開始,二十年來不斷有研究論文在海內外多家報刊刊登轉載,國內《文藝報》特辟專版介紹,並多次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心收集刊載。
海外
新聞寫作
1992年赴美,先從事新聞寫作,曾任《華商報》採訪部主任,繼任《自由人報》社長兼總編。現任休斯頓王朝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大型文學刊物《華人世界》常務主編、美南作家協會理事、亞洲之聲華語電台節目主持人等職。
散文創作及文學評論
在美期間開始散文創作及文學評論,作品發表於北美《世界日報》《明報》《僑報》《國際日報》《美中時報》《美南新聞》《自由人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外論壇》《北美行》《華人世界》《人間指南》《德州月刊》、國內《文藝報》《文學報》《文匯報》《北京日報》《世界華文文學》《台港文學選刊》《散文》海外版等海內外各大報刊。
出版有域外散文三部曲《走天涯》、《“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經緯線上》、《家住墨西哥灣》。2000年散文《他鄉望月》榮獲《世界日報》暨洛杉磯作協聯合徵文首獎。散文《巴黎尋夢》榮獲2005年“全球華人旅遊文學徵文大賽”優異獎。《家住墨西哥灣》2009年榮獲首屆“中山杯”華僑文學散文獎,同年榮獲第一屆《世界華人周刊》傑出作家獎。散文《“井岡”杜鵑》榮獲2011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大賽一等獎。早期遊記作品曾被收入《二十世紀名家旅遊經典》一書,早期主要散文作品收錄在1998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域外散文集《走天涯》一書中。作品集錦已經編輯在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經緯線上》新書中。 陳瑞琳散文創作風格感性抒情,蘊積深厚,作品被收入《二十世紀名家經典》一書。2010年榮獲台灣僑聯“海外華文著述獎”小說類第一名。
陳瑞琳把海外文學當作中國文學的一個分支來研究,尤其關注新移民作家的作品。近年來北美的華文文壇越來越成為海外文學的重地,作家層出不窮,尤其是新移民作家。與台灣綿長的留學生文學相比,大陸的留學生文學僅僅出現過很短暫的時期,緊接著就是波瀾壯闊的新移民文學。在研究北美作家時,陳瑞琳發現,雖然他們多來自深厚的文化背景,職業不同,身份各異,背景紛雜,貧富不均,但執筆者卻是一樣的一往情深,所以創作的成就也就格外地引起讀者和評論家的關注。從加州海岸老僑作家血淚的記述;到60年代留學生文學的蒼涼;再到80、90年代大陸新移民作家的昂然崛起,整個北美文壇風起雲湧,各領風騷。如果從80年代初北美大陸新移民文學的算起,至今已經20個春秋。這樣的歷程不能說短了,陳瑞琳激動地對在座的聽眾們說,轟轟烈烈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也不過才30年,而中國當代新時期文學的主題切換更是以5年計,再看台灣60年代的留學生文學的浪潮也僅僅滾動了10年。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呼喚著海外文學研究的成熟期的到來。
自我評價
作為一個評論家,陳瑞琳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她尖銳而痛心地指出,當代文壇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從1979年首刊白先勇的小說《永遠的尹雪艷》開始,20多年過去了,“世界華文文學”雖已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但有關北美文壇重地的研究,卻如同一個原地打轉的陀螺,很多人都在抽打,卻始終拘泥在早期港、台文學的研究格局之中,不僅研究的作家循還往復,研究的方式及關注的主題也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進展。儘管每一屆有關海外文學研究的國際研討會打出的口號都是“期望超越”,可當我們看到一篇一篇、一本一本的研究文字時,卻不能不扼腕嘆息:一個越滾越大的陀螺仍在原地旋轉。
她感到令人驚訝的是,大陸當年在各大學興起的“港台文學”課所建立的作家框架,竟然一直延伸至今,竟然還是以台灣50、60年代的“現代”作家為主,“鄉土作家”為輔,報刊、雜誌依然以發表他們的作品作為海外文學的代表。以此主導著海外文壇的研究方向,顯然隱藏著極大的偏頗和誤區。因為很多來自台灣的“現代”作家,在海外並無大的創作成就,即使有,其中不少人也已成“明日黃花”,10年來幾乎沒有真正意義的作品問世,如白先勇、聶華苓、陳若曦等(於梨華等雖一直未歇筆,但已不在文壇主流),顯然,他們已不能再作為當今海外文學的主要代表。而像《白雪紅塵》這樣的優秀留學生作品,竟在很長時間內國內的許多研究者根本就沒有讀到。由於使命感的趨使,陳瑞琳以一篇篇擲地有聲的文章引起大陸評論界的注意,並被邀請回國巡迴演講,造成不小的轟動。
一個只願意讀作品而不親近作家的評論家,不會成為出色的評論家。陳瑞琳說,“我愛作家,非常珍惜與他們之間的友誼,正如一首歌中說唱,人世間百媚千種,我獨愛你那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關係,同學、朋友、情人……最令我感動、珍惜的是文字與人的這種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所有人間世俗的東西都蕩然無存了。我在北美這么多年,結交很多朋友都是從文字的神交開始。”
誠如陳瑞琳所言,我們的研究者多年來只注重作家作品的個體研究,卻沒有巨觀把握的恢宏氣勢,而更少能夠從人類生態文化演進的角度來考察文學意義的演變,譬如我們對網路作家的學術上的判斷,還有如何從地域文化來把握文學的走向,從性別角度來分析文風繼承的異同,更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挖掘作家內心真正的創作源泉等等,都是現在我們十分匱乏的留白。陳瑞琳是個非常認真負責的評論家,每寫一篇評論,她不僅要熟讀作家的作品,還要盡最大的努力與對方見面傾談,甚至連作家身邊的朋友都細心留意。再加上她有一支寫優美散文的筆,難怪評論文章獨樹一幟,親切、優美,又不失尖銳、深刻、厚重。陳瑞琳研究過的新移民作家有嚴歌苓、閔安琪、少君、王鼎鈞、程寶林、劉荒田、沈寧、孫博、李彥、陳謙、夏小舟、宋曉亮、張翎。
海外報導
《描繪華人他鄉生活的女作家》
2009年,看見陳瑞琳在中國陝西西安主持第三屆海外新移民作家國際筆會。之後,又看見她在河北教育出版社主辦的《家住墨西哥灣》首發式上發表演講並簽名售書。緊接著她又趕赴廣東中山,走在“首屆華僑文學獎”頒獎大廳的紅地毯上……
陳瑞琳在這一年忙碌的身影,讓我想到了一個人生命的能量。
我們常常用物理的方法,繪出宇宙間存在物的位置和速度,從而可以計算出物體未來某個時間點的運動位置。陳瑞琳是當今海外知名的作家和評論家,她的人生經歷,她的5歲,她的15歲,她的25歲,她的35歲,她的45歲……一個節奏一個節奏地跟隨著她的身影,在時光的燧道里穿越,以尋找在這10年一頓的時間點上,她的存在形式以及隨之而展伸出去的、流光般的運動軌跡,或許能找到這之中發生過的某些微妙的東西,即套用“物理的方法”,繪出她存在的位置、狀態和她的抱負,她的未來。
在故鄉經歷文革的歲月
1967年,5歲的陳瑞琳被參加文化革命大串聯的爸爸媽媽丟在鄉下姥姥家。儘管多病的姥姥百般呵護著,但在孩子的心靈里,肅殺的鄉村階級鬥爭環境還是讓她充滿恐懼。小瑞琳穿著那種城裡孩子才有的“布拉吉”裙子,不時遭受到村子裡一幫該子們的嘲弄和追打,自己只好躲在豬圈裡與豬說話,給豬捉蚤子,挨過一天,又一天……傍晚,小瑞琳將身子靠在豬圈牆上,看西下的陽婆一寸一寸落在山後,心裡想著、盼著,明天早晨,媽媽定會來接她回家。霞光中映著一串掛在臉蛋兒上的淚珠……
是的,小瑞琳甚至想過,讓大水把自己沖走,讓火車從身上攆過……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要結朿自己的生命,而是想離開這個地方,想儘快地擺脫這種難耐的孤獨和寂寞。
1977年底,15歲的陳瑞琳破格被西北大學錄取,成為一名當年為數極少的少年大學生。小瑞琳大人似地辦完入學註冊的手續,走進宿舍,“阿姨,我的床鋪是哪一個?”聲音發出後,她才意識到,錯了,叫錯了,多不好意思。七七屆的同班同學,不是叔叔阿姨,也是她的大哥大姐。大學畢業那年,誰也未曾料到,這位系裡年紀最小的大學生撰寫的《論廬隱》,竟榮獲了文科畢業論文的優秀獎。1982年,不滿20歲的陳瑞琳走上了大學的講堂,聽課的學生有的都比老師的年齡大。一學期下來,校長告訴她:“決定派你去大連參加全國現代文學研討會的暑期培訓班。”在大連,陳瑞琳生平頭一次看見大海,呵,那是何等的壯闊,何等的浩瀭呀!她心裡在想,大海的盡頭,定會有更多的奇妙存在。更為讓她振奮的是,講習班的這些日子,她幾乎見到了當時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的所有權威、泰斗,集中領略了他們的學術思想丰采。那是一串多么響亮的名字喲:唐弢、王瑤、錢穀融、林非、馬良春、樊駿、嚴家炎……在這個眾星燦爛的“舞台”上,散文研究專家林非先生的出場,則格外地讓她專注。一個彩霓般的願景在瑞琳的眼前由漫漶而逐漸明確起來一一她要研究魯迅,要研究散文!乘著大連的暖風,帶著無限的憧憬,陳瑞琳又一次投師在西北大學張華教授的名下,攻讀魯迅研究的碩士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歲月,在導師的帶領下,陳瑞琳參予了《中國現代雜文》的寫作。此書曾榮獲當年的學術大獎。碩士畢業後,她移師到陝西師範大學任教。1991年,被學校推薦出席了北京召開的魯迅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了中央領導的接見。這次北京之行,卻是堅定了她考魯迅研究博士的信心。
但1992年的夏天,對陳瑞琳來說,面臨的並不僅僅是博考,而是人生道路上前所未有的煎熬和選擇。就在她考博士的同時,先生獲得了赴美國留學的簽證。事業、家庭忽然間站在一個交叉點上讓她萬般糾結。最終的她則是服膺了理性與生活的邏輯,選擇了遠處的那條迷迷濛蒙的路。
陳瑞琳出版的部分作品。
在他鄉寫旅美華人的故事
《走天涯——我在美國的日子》出版,林非作序,寫了眾多旅美華人的故事,也寫了自己最初的奮鬥和掙扎。作者以情真意切的文筆,書寫了華人新移民跨境域、跨文化生命移植的艱難旅程。為此,休斯頓市長李布朗特別為她頒發了“榮譽市民”和“文化親善大使”證書。這一年,她35歲。
1992年的冬天,陳瑞琳毅然告別了西安,告別了北京,告別了親人、同學、同事,告別了恩師和朋友,當然,也告別了生養她的這塊土地,飄洋過海,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的陳瑞琳,先是毅然地告別了剛剛團聚的丈夫,告別了北方的冰雪,搭乘“大灰狗”,隻身來到休斯敦,拿丈夫從獎學金中節省出的1千美元打底,開始了勇敢的闖蕩。最開始她包了些水餃拿到一所大學門口去叫賣,但是失敗了,她的水餃未經賣出早已化作一團。接著她又去應聘當嬰兒媬姆,不到一個月,笨手笨腳的她就露了馬腳,被解顧了。不管怎樣,1千美元的基本金有所擴大。機遇來臨:一位台灣留學生返鄉,願意把車賤賣。條件是她必須隨車送他到機場,然後自己把車開回來。陳瑞琳拿著自己馬馬虎虎考來的駕照,把這得手的車萬般驚險地開上了高速公路。終於有了車的她隨即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到中餐館洗碗。
夜晚,透過天窗,望著滿天星斗,陳瑞琳胸中涌動著一股激情,她要把自己身處的這座城市裡的華人奮鬥故事寫出來,寫成一本書,寫給母親,寫給家鄉父老。1998年,她的《走天涯——我在美國的日子》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書中寫道:“痛苦也是生活,體驗就是財富!我要寫,寫下異域的衝擊,寫出新一代移民的甘苦!”
2000年,陳瑞琳的散文《他鄉望月》,在洛杉磯作協全球徵文中獲得頭獎。這是她定居美國後第一次在海外獲得文學大獎。
《他鄉望月》無愧是新世紀以來海外華文散文創作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作者把情緒凝鑄在異邦的“他鄉”,以靜夜的“望月”寄託自己的情思。在清淡如水的月光下,痴痴地將一腔濃得化不開的鄉愁,由內心深處汩汩流出,自然而親切,純樸而纏綿,看不出絲毫的文化挫敗感。堪為當代海外遊子的一首牽腸掛肚、清雅幽邃的文學“思鄉曲”。裡面所描繪出的一幅幅深情浮漾的原鄉風俗畫,相信定會牽動著每一個遊子漂泊生涯中的故土情愫,引出對家園往事的無盡懷想。
2003年,先是 “英倫秋遊”選入北京《世界華文文學》雜誌,第二部散文集《“蜜月”巴黎一一走在地球徑緯線上》在中國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從加拿大到墨西哥,從西歐到北歐……”作者視野的擴大,直接帶來思想、感情、認知、判斷以及文字修煉方面的深刻變化。
她決心要一直寫下去。不僅自己寫,還要為所有的新移民作家吶喊。她太理解他們的甘苦了。她的抱負是把每一位華文作家,把華文作家的方陣,整體地推到世界文學舞台的燈光下。從《橫看成嶺側成峰——北美新移民作家散論》到《一代飛鴻——北美新移民小說精選與點評》、《當代海外作家精品選讀》,是陳瑞琳為華文文學史留下的重彩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