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爐瓷器

陳爐瓷器是流傳於陝西省傳統民間工藝,主要流傳於關中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爐瓷器
  • 類別:傳統民間工藝
  • 流傳地區:關中地區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陝西省的耐火材料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村遺址發現有制陶的遺蹟。到了唐代,耀州窯就已“爐火膛里翻火焰”,大量燒制陶瓷器皿。有瓷即有耐火材料當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宋代,瓷業達到鼎盛,“耀州青瓷”被稱為當時五大名瓷之一。耀州、銅川一帶燒制瓷器的傳統一直延續到近代。

發展歷史

 1940年建新瓷器廠在銅川縣黃堡鎮創辦,主要產品是瓷器,副產品為耐火磚(最高年產量為500噸)。1951年6月1日,建新瓷器廠與中國建築企業公司西北區公司合營,乃停止瓷器生產,專產陶管與耐火磚。1952年改為國營,屬西北行政委員會建築工程局領導,當年生產耐火磚662噸。1953年7月1日劃歸陝西省人民政府工業廳領導,仍以陶管為主要產品,耐火磚副之,廠名為陝西省銅川陶瓷廠。1953年2月,銅川耐火材料廠籌建,1954年3月建成第一期工程並投產,年產量為3000噸。
  1958年,全民“大煉鋼鐵”運動開始後,耐火材料需求量也相應增大。5月15日,冶金工業部決定陝西省新建耐火材料廠一座,擴建耐火材料廠一座,擴建後的規模達到年產粘土磚4萬噸。根據冶金工業部的決定和陝西省的實際需求,陝西省冶金局決定擴建銅川耐火材料廠;同時新建一座年產12萬噸的耐火材料廠。擬建新廠廠址原定為富平縣,後根據鞍山黑色冶金設計院的建議,決定將廠址定在原灞橋磚瓦廠,將該廠的熱工窯爐等設施予以恢復,以節省投資,加快建設進度。此外,白水縣、寶雞市等地也自行開辦一些小型耐火材料廠,到1959年,陝西省耐火磚的產量已達到155529噸。產品品種有粘土磚、矽磚、高鋁磚、焦油白雲石磚等,基本能滿足陝西省當時鋼鐵生產的需要。
  1962年,在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中,陝西省的耐火材料廠相繼停建,僅剩下銅川耐火材料廠、寶雞市耐火材料廠兩家,年產量降至8193噸。
  1964年10月,冶金工業部決定在陝西省籌建一座耐火材料廠,初步確定年產量為10萬噸,廠址定在耀縣孝北堡。1966年開始建設,1968年建成40萬噸礦山、10萬噸規模的廠區,後因“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延至1970年12月26日才“簡易投產”,即粘土車間一條系統進行簡易投產,其它一面施工,一面生產。簡易生產一直維持到1975年,才開始成套生產澆鋼用磚。1976年,西鄉縣耐火材料廠恢復建設並投產,年產431噸。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陝西省的耐火材料生產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骨幹企業西北耐火材料廠和銅川市耐火材料廠在進一步提高產量和質量的同時,大力開展設備挖潛和技術改造,積極更新設備,研製生產新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截止1985年底,陝西省生產耐火材料的單位有4家,即西北耐火材料廠、銅川市耐火材料廠、西鄉耐火材料廠、寶雞耐火材料廠。全省擁有耐火材料生產設備:隧道窯2條,年生產能力5萬噸、倒焰窯12座,年生產能力為21000噸。1985年全省共生產耐火材料72700噸,工業總產值1152萬元,產品品種有各種普、特、異型耐火磚、焦油磚、高鋁磚、矽磚、白雲石磚等,耐火磚標號已達2000多種,產品銷售省內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