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色
陳爐窯的傳統工藝主要體現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儲備及練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劃花、貼花、印花,釉藥的選配、製備及敷施,匣缽、窯具的製作及裝窯,火焰氣氛及燒成等七個方面。一件製品完成要經過採料、精選、風化、配比、粑泥、陳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選、配製、施釉、手工裝飾(雕、刻、貼、印)、窯具製作、裝窯、燒窯等17道工序。各工序都有相應的技術要求,掌握相關技藝的人被稱為“匠人”。
陳爐窯主要產品有:各式缸、壇、罐、瓶、枕、碗、茶具、酒具等。
產品特徵
宋代青瓷胎體較堅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質瑩潤透明,釉色青綠如橄欖,釉薄處呈薑黃色;金、元時胎質稍粗,胎色呈淺灰或灰色,釉面多數薑黃,青色者少。釉質稀簿而不潤。裝飾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為主,刻花尤為精美,刀法犀利流暢,剛勁有力,立體感較強。裝飾藝術上,紋飾豐富多彩。紋樣有動物、人物、花卉和圖案等。紋樣中的動物有龍、鳳、獅、犀牛、馬、羊、狗、鶴、鵝、鴨、魚、鴛鴦等。人物有嬰戲、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蓮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圖案紋有:八桂紋、三角紋、回紋等。在紋飾上,五代以前古樸大方;宋時豐富多樣,且技藝精湛,出類拔萃;金元時日趨簡單。
燒制工藝流程
泥、釉原料的選采及加工
泥料的選采 陳爐陶瓷泥料的原料為當地粘土,俗稱“坩子土”。以露天剝去山皮挖采或巷道洞採為主,露天挖采居多,釉子原料采法亦同。粘土系高嶺石粘土岩和粉砂粘土岩幾種,有粉白、蛋青、青灰、灰黑、薑黃、褐紅等色,多緻密塊狀,具滑潤感,易風化。多呈隱晶泥狀結構,其中散有少量假六方外形和彎曲蟲狀體、扇狀體的高嶺石集合體,還分散有少量氧化鐵質點。好的粘土可以單獨成泥,一般為二至三種的軟硬搭配。
耙泥 把原料運到耙場,經逾年風化撿渣,按比例入圓形耙池,成配比加水,以畜力木耙桿、耙齒或電力鐵耙齒圓周轉攪合拌。成稠糊狀後,再注適量清水略耙,開閘放入蓄泥池沉澱陳腐。
熟泥 待泥池裡的泥曬乾成塊,用牲口馱或架子車拉到作坊內泥場裡,經水悶、砸翻、蟄陳後再挑出放置在泥場外,稱作“熟泥”。
揉泥 把熟好的泥放在一塊平地上不斷的翻騰、踩踏到一定程度,便集中堆放。在需要製作陶瓷前再鏟下一挑在泥墩台上甩拍、揉搓、推掰、卷合後才算完成,叫作“揉泥”。
釉的選采和加工 釉石一般為富平釉石,“系含粉沙鈣質粘土岩,呈淺灰綠色,主要由高嶺石組成,其次為方解石及少量石英、長石等”。錘砸成直徑10毫米左右粒狀,鋪於石碾盤上注水,畜力拉動石碾轉碾,成漿後隔篩傾入釉缸陳腐,稱為“碾藥”。另一種為未風化黃土,經入缸注水、作板扳攪、過篩入另缸陳腐製備黑釉,叫作“漂洗法”。這兩種黑、白釉可作為單獨成色的釉種,也可作為基礎釉或調配釉,但全部為純天然原料,不加任何化學成分。
成型、修坯、上釉、裝飾
現在陳爐陶瓷的成型仍採用傳統石質轆轤車手工拉坯方法,輪子是制陶的工作平台,轉輪是古陶製作的唯一動力。“輪子的構造以石、木、鐵、瓷、麻質的輪盤、輪軸、輪腿、釧、箍子、角子、面子、繩子、圍瓮組裝合成,各零件的材質、規格、用法均有嚴格的要求”。
成型 將揉好的泥塔在輪子上,匠人自執輪棍對準輪盤邊上的輪窩,雙手反時針方向把輪盤攪歡,趁著輪子慣性自轉撩水“正泥”。根據所制陶器和陶皿大小的不同,施用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有“頂泥子”和“抹泥子”,均要“經過擩泥、抱泥、提泥筒子、使泥等過程,配以刮子、促子、板床、等子、作皮等輔助工具來完成,最後用割線割下”。放於耙子上的作板或瓷坨上。輪子是傳統陶瓷整個工藝流程中最主要的機器,拉坯的匠人也是最主要的技術工作者;一樣的輪、泥和器型,各位匠人的手法、速度、質量絕不一樣,其優劣便是大師與小徒的區別。
修坯 成型的坯子叫水坯。水坯在院中晾到半乾時收進作坊潮蟄到位,然後再打上旋輪子修正。依然是用輪棍攪歡輪子,用直s型的鐵刀旋削修理。一般先掏底,用中指彈擊或以旋刀拐角敲擊聽聲,來判斷器底的薄厚相宜,翻過來再旋口沿和上半身。但不論大小高低或粗細,“均修外,不修里。這是南北陶瓷的區別,也是陳爐陶瓷工藝技術的特色”。
晾坯與上釉 將旋好的半乾坯搬到曬坯大場,整齊單擺成方陣或長陣曬乾。曬到一定程度,開始上釉。“放置釉盆於坯陣頭上,執坯底浸入釉盆蘸施,其中的輟、涮、澎、提,均要迅速連貫的一氣呵成”。白瓷要如法先施一層化妝土,趁濕再上透明釉。若遇釉下裝飾,就需在化妝土上用高溫色料迅速畫上紋樣,再上透明釉,黑釉及黑釉剔花瓷則光施一遍即可。更大的器坯則用“澆釉法”。
裝飾和繪畫 陳爐陶瓷多為釉上蘭花,畫工在歇坯房裡用添加劑占到80℅以上的氧化鈷漿料,以自制的毛筆逐個打線繪紋,速度很快,圖案簡練。少量釉下的是當地自采研磨的高鐵質高溫色料。畫花的色料越細越好,所以畫匠閒時常拿瓷質擂錘研料,濃淡要合適,畫筆要將色料噙飽,但又不能抖滴下來。“運筆一定要快,否則乾坯吸水性強,就將畫筆拖住了”。黑釉剔花是拿竹籤按紋樣在釉坯上勾劃,分出紋飾與底襯,再用竹片刀將空地的釉子剔掉,使紋樣脫穎而出。在陳爐窯場的作坊里,畫花的、勾圖的,隨心所欲。在他們的眼中,自然界的一切花、鳥、草、蟲,書本上學過的一切詩詞、名句,都是他們的圖案,從不用打底稿,一切都是腹稿。
陳爐陶瓷的各道成型工序,都是在濕坯的狀態下完成的,因而稱“濕成型”。這是由原料特性來決定的,也有地域和人文原因。
窯爐、裝窯、燒窯、出窯檢驗及包捆
窯爐 陳爐“陶爐是由新石器時代北方豎式窯演變而來,漢代基本成熟,宋代達到製作高峰,元代卻盲目擴大,上世紀五十年代更肆意增容,由灰道及通風道、窯體、煙囪三部分按山勢落差依坡而建的馬蹄式窯爐”。砌窯用磚皆為當地陶瓷余渣合成的三六九式大紅磚,具耐火性能。容積二十至九十立方米不等,窯體內又分爐柵和燃燒室、窯床、煙道三部結構,一個入口、拱卷頂上有三個“印窗”。以當地煙煤為燃料源,燒成周期近20天,窯爐前後溫差近200℃,最高升溫可達1400℃左右,屬間歇性、半倒焰式陶爐。
裝窯 將歇坯房裡的半成品用掂坯板子、擔坯架子等工具運到瓷窯門口,由師傅套往耐火材料制的熟成品桶狀匣缽內,遞給窯內的裝窯窯匠。窯匠在窯床最後底部定好中位,留出15公分左右的“中巷”,架好“窯線”(一種釉料做成的陶棒,可測窯溫的最終溫度),向兩端沿背牆依次排缽,“裝完三排再起第二層,三排為一棚,二棚開始起架,三棚以上才用坯匣缽,以次退到窯床火台邊。由中巷向窯門口,每一層正中栽一根藥計子(類似於“老線”的東西),直到層滿。裝窯柱度按拱圈正中高、兩廂漸成圓形而遞落;後稍高、“爛面”低,以利火焰升騰。最後以瓷瓦片和泥,糊擋住火台口每柱間的空隙,好作“逼火牆”,整個裝窯結束。
燒窯 燒窯的師傅和小工要把裝窯人留在燃燒室里的雜物拾淨,這是燒窯第一道工序。再“先將塊煤鋪滿燃燒室的底部,中間用麥草、硬柴和易燃的好塊煤壘起一個小堆,是謂盤母火”。從灰道頂的爐柵下點著母火下面的麥草,由其慢慢引燃後盤往窯門口。母火全部燃燒的過程算是低溫徐熱的烘焙階段,使坯體中的自然水分得到充分排放,約在300℃以前。待燃燒室底全部燃紅,開始續煤進入“小火亮巷”,要基本上從火台口可以透過中巷看到窯底,就用大火燒就,此時窯溫在1000℃以上。進入大火的升溫加快,中巷的藥計子由前往後一個個倒了下去,直到窯底的老線流後即可“罷火鉤窯”。這一把火共需130小時左右的連續焙燒,兩位窯匠各12小時倒換一次,全憑眼光掌握火候,其中的“經驗技術、科學理論、行業迷信”均很深奧,曾被“德應侯碑”譽為“神之助也”。
出窯 幾天后窯溫自然冷卻到50℃左右,打開窯門出瓷器。整摞的蘭花碗、花瓶、缸盆堆在瓷窯門口,專事檢驗的老工人們用“松木磕板”將摞子碗逐一打散了,從磕打聲中判定其品級,分類堆放。女工們扛著直徑1公分的草繩捆子,各人一堆瓷器,二十個碗碟一摞,用草繩捆的結實整齊,即待運銷售了,這就完成了整個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