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桓(陳濟垣)

陳濟桓

陳濟垣一般指本詞條

陳濟桓(1893年—1944年11月10日),字玉承,號崑山,廣西岑溪(今岑溪市)筋竹鄉壙面村人,黃埔軍校南寧分校第七期高級班畢業,國民政府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抗日英烈。

1944年4月,日軍為挽回敗局,發動旨在打通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9月初,鄭州、洛陽等地相繼失守後,日軍自衡陽出發,向廣西進犯。11月1日,日軍向桂林城發動猛烈進攻,陳濟桓率部浴血奮戰,終因勢力懸殊,日軍在飛機掩護下,攻入城內。10日,核心陣地最後防線被日軍突破,陳濟桓隨即率餘部向城西猴子山轉移,在猴子山坳與日軍展開激戰,所部損失慘重,陳濟桓身負重傷。危難之際,陳濟桓命令身邊衛士化裝突圍,自己舉槍自戕,壯烈殉國。

1946年6月28日,國民政府追晉陳濟桓為陸軍上將。

2014年9月1日,陳濟桓將軍入選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濟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廣西岑溪
  • 出生日期:1893年
  • 逝世日期:1944年11月10日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南寧分校
  • 主要功績:參加抗戰,壯烈殉國
人物生平,投筆從戎,臨危受命,死守桂林,壯烈殉國,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投筆從戎

1893年,陳濟桓生於廣西岑溪縣(今岑溪市)筋竹鄉壙面村。幼年入私塾,後入廣西學兵營,在校期間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投身陸榮廷部,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參加過護國戰爭護法戰爭
1921年,孫中山援桂討陸,進軍廣西,舊桂系瓦解。陳濟桓率部投奔傾向粵軍的田南警備司令馬曉軍,仍任營長,駐防百色。其與黃紹竑白崇禧同屬一個部隊。後改任少校參謀。
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謀叛孫中山,將入桂粵軍撤回廣東,廣東政局混亂,馬曉軍部遭舊桂系殘部“自治軍”攻擊,馬部由黃紹竑率領投奔桂林“廣西自治軍第二路司令”李宗仁,此後,陳濟垣隸屬黃紹竑部。
1923年夏,黃紹竑脫離李宗仁,出兵梧州另謀發展。7月,黃部在梧州起義,與粵軍李濟深部夾擊背叛孫中山的沈鴻英鄧瑞徵部。成功後,黃紹竑得梧州,接受孫中山任命,成為“廣西討賊軍”。陳濟桓任討賊軍總部少校副官。同年秋,李宗仁與黃紹竑重新合作。在孫中山和廣東革命政府支持下,先後消滅舊桂系陸雲高、陸榮廷、沈鴻英的勢力,並把侵桂滇軍唐繼堯部趕回雲南。
1924年7月,李宗仁統一廣西,陳濟桓參加殲滅舊桂系各戰役,因戰功升為統領(相當團長)。
1926年夏,國民革命軍北伐,李宗仁率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參戰;陳濟桓部編為第一師夏威師長所轄第二十一團,陳濟桓任團長,先在桂林整訓,12月到武漢,後隨第七軍在江西戰場。
1927年8月,龍潭戰役後,調任第七軍軍部少將參軍。不久,任漢口禁菸局局長。
1929年3至6月,蔣桂戰爭,兩廣聯盟失敗,陳濟桓回廣東,仍隨李、黃反蔣。
1930年夏,蔣介石唆使滇軍盧漢部入桂攻南寧。桂系只有少數兵力防守,師長韋雲淞任城防司令,陳濟桓任副司令。韋、陳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堅守南寧三個月,獲得“守城名將”之譽,陳濟桓因戰功升任第四十三師副師長兼第一三二團團長。
1933年,陳濟桓不慎墜馬傷足,成跛腳。同年,入黃埔軍校南寧分校高教班深造。
1936年6月,兩廣事變時,陳濟桓被委任為第四集團軍中將參軍。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廣西部隊主力開赴前線抗日,陳濟桓因跛腳不便出征,常引以為憾。
1939年3月,任廣西綏靖公署中將參軍兼桃花金礦(現東南金礦)礦區主任。
1943年8月,授陸軍少將軍銜。

臨危受命

1944年4月,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妄圖做最後掙扎。8月8日,日軍在占領衡陽後,分兵三路向桂林進攻。此時,桂林城內,國民政府布署了四個師的兵力,共三萬多人守城,蔣介石給他們下達的命令是“堅守三個月”。但據後來桂林文史資料記載,時任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在到桂林督戰之時,偏顧私情,相繼調走了他的兩個師。此時,桂林城內只剩下不到兩萬人的兵力,一個是新兵師,另一個就是闞維雍的第一三一師。
桂林戰役前夕,面對日軍絕對優勢的兵力,一位已經退役七年的將軍卻主動請纓,擔任城防司令部參謀長,他就是陳濟桓。當時家裡人勸他,家裡一大群老老小小,再加上他的腿不方便,到前線去不好吧。他說,這個時候,不是誰能不能去前線的問題,敢不敢去前線,又是一個問題。此時,陳濟恆的腿腳受傷多年,笑稱自己為跛子,他曾對屬下說:“現在抗日戰爭,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存亡,真是匹夫有責。守城是個光榮的任務,我是跛子不能逃跑,勝則生敗則死,誓把我這幾十斤水和鬼子拼。”
陳濟桓到任後,制定作戰計畫,嚴密布防。日軍攻城前夕,陳濟桓致信夫人羅佩英,為尚未出世的孩子取名,信中稱“如我得勝利,則叫‘可衛’;如若戰敗犧牲,則叫‘可偉’,即我死亦偉大也”,由此可見陳濟桓誓死捍衛國土之民族大義。

死守桂林

10月28日,十萬日軍向桂林城發起猛攻。戰鬥剛開始,雙方就展開連續激戰。北門、東江東岸戰鬥異常慘烈,日軍動用飛機和坦克向守軍陣地猛烈進攻,守軍頑強抵抗,不論正規軍或是民團均嚴守陣地,給敵以重創。守軍傷亡巨大,裝備損失嚴重,一些陣地由於傷亡殆盡而相繼落入敵手。慘烈的巷戰在桂林市區激烈進行。日軍27次沖入桂林市中心,均被擊退。而狡猾的日軍又想從灕江迂迴進攻桂林,同樣遇到了強有力的阻擊。守軍敢死隊員身綁手榴彈,劃著名竹排炸毀日軍登入艇,日軍傷亡慘重,僅在灕江上被打死的就達7000多人。戰後,日軍將領在向大本營遞交的戰報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以為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11月6日深夜,桂林城防司令部在分析戰局形勢後,決定由司令韋雲淞親赴第四戰區求援(後未突出重圍)。7日,陳濟桓接替指揮並任城防司令部副司令兼參謀長。同日,日軍對七星岩發起猛攻,八百名中國守軍拚死抵抗,日軍損失幾千人後釋放了國際公約組織禁用的窒息性毒氣。最後,又放火燒,七星岩的中國守軍,最後不是被毒氣彈熏死,就是被火燒死。

壯烈殉國

此後幾天,陳濟桓率部與敵浴血奮戰,傷亡慘重,第一三一師師長闞維雍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軍參謀長呂旃蒙先後為國捐軀。9日夜,在援軍無望、陣地失陷的情況下,陳濟桓奉命率殘部突圍。10日凌晨,在剛剛擺脫部分日軍阻擊後,又陷入日軍已先期占據的兩制高點中心,突圍部隊陷入絕境。幾次衝鋒中,陳濟桓身受重傷。在自知以重傷之軀突圍無望的情況下,陳濟桓強忍傷痛從口袋中掏出一張自己的名片,正面寫著“廣西綏靖公署第二金礦主任陸軍中將陳濟桓”,在背面寫道“職口臂受傷不能脫離陣地,決定自殺成仁,以免受辱。”簽名後用手指蘸鮮血蓋在名字下面。之後,他將遺書及李宗仁送他的懷表、白崇禧送他的派克筆一併交給警衛,讓他呈交上級。之後,他下達最後一道命令:組織剩餘可行動人員天亮前突圍。他吃力地要求身邊軍官代他向上級述職,報告失利原因、戰鬥經過,隨後舉槍自戕,壯烈殉國。

後世紀念

1946年3月29日,廣西省政府隆重召開“抗日陣亡將士萬人公祭大會”,沉痛悼念陳濟桓、闞維雍、呂旃蒙三位將軍以及為保衛桂林而犧牲的英烈。6月28日,國民政府追晉陳濟桓為陸軍上將。
1984年10月2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陳濟桓將軍為革命烈士。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向烈士家屬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
2014年9月1日,陳濟桓將軍入選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