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漁村舊稱下侖。屬於抗戰革命老區,位於湛江市霞山市區25公里以南;麻章區太平鎮東北部,緊靠海邊。是湛江市麻章區的一條自然村落之一,全村陳姓,是我區省定貧困村之一。2015年回響國家政策,成立陳漁村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漁村
- 外文名稱:Chen fishing village
- 別名:下倉村
- 行政區類別:村委會
- 所屬地區:粵西
- 電話區號:0759
- 郵政區碼:524084
- 地理位置:雷州半島
- 人口:約2500
- 方言:閩語-雷州片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陳漁港口
- 車牌代碼:粵G
- 年例:正月十七
- 非物質文化:燒豬拜神
- 海岸線長度:約2.5公里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地理,年例,新面貌,建設規劃,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目前全村共有412戶。現有耕地75畝,其中坡地15畝,水田25畝,旱地20畝,林地15畝。典型的人多地少,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目前,全村共有漁船93條。村內有陳漁港口,陳漁國小一所,陳漁文化大樓,民眾文化娛樂廣場,籃球場,陳氏宗祠(大祠堂),嘉璵公祠,白馬廟,土地公廟等等...
歷史沿革
自立村以來,已近700年,子孫19世。人口接近8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湛江市太平鎮、雷州市附城鎮、雷州市南興鎮,海南省及海外等地。絕大部分以陳漁村為中心。陳漁村始祖王豐公,福建莆田人,在元末明初遷居太平下倉村(陳漁村),生三子:長子嘉璵,次子嘉珏,次子嘉球。現居住在陳漁村中的以長房嘉璵公後代為主,次房嘉珏公後代占一少部分(合計約2500人)。自開基祖王豐公開村以來,人丁興旺,到了六世:天記、天居兩兄弟遷居海康南興上坡村,其子孫再遷南興牛柵村(今曹家村);九世世昌公遷居雷州北家中田村,海南紅皮港等地。陳漁國小是陳漁人才輩出的搖籃。解放前僅是幾間瓦房,和以祠堂為教學基地。解放後先後建立起二層教學樓(舊),三層教師樓宿舍,三層教學樓(新),學習環境和教師棲息地大為改觀。村中有兩口古井,一個在村東,一個在村中,四周用鐵石砌成,兩口古井見證著陳漁子孫在這片地里的辛勤勞作和生生不息。
地理
位於湛江市霞山市區25公里以南,周圍有太平鎮仙村,肖漁村,東岸村,海岸線對面呂宅村。屬於沿海平原地,地勢平緩,是一個人多地少,較少耕地,以捕魚和外出務工為主。
年例
正月十七,即“白馬公”的誕辰,在這個一年一次的日子,年例之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鄰近各鎮各村莊的民眾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看熱鬧,親朋好友,朋友的朋友一撥一撥的湧來,他們都是主人的上賓,沒有認識與否之分沒有冷落疏遠而言。主人家盛情款待,招茶呼飯,宴飲盡歡,有小孩者還派利是給小朋友。真是“來得開心,走得歡心!
新面貌
新文化大樓於2014年落成,嘉璵公祠於2015年落成,2017年陳漁國小完工的塑膠跑道及校園硬底化建設和全部安裝到位的200盞太陽能路燈及350米長的通海路。
建設規劃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結合陳漁村實際,繼續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一是發揚實幹精神。要真抓實幹,讓民眾得實惠,確保精準扶貧取得實效。二是加強溝通。佛山市扶貧工作隊、麻章區鎮村等各部門要圍繞扶貧工作,加強溝通聯繫,充分尊重民眾意願,用心做好思想工作,凝聚多方力量,匯聚成精準扶貧的強大合力,共同推進扶貧工作。三是堅持局部精準、全面推進原則。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村委會公共服務站建設、近海網箱養魚項目、生態休閒公園建設、村路面硬底化及管道排污項目、防潮堤與避風港建設等5項重點工作。
地圖信息
地址: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陳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