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 《中國書學論著提要》《中國書畫與文人意識》《丹青引》《存在的藉口》《圖說中國藝術史》《書法賞析叢書甲骨金文卷》
編 著 《石壺論畫語要》《
陳子莊談藝錄》《張大千談藝錄》
主 編 《蜀派書法名家精品》12冊、《21世紀畫壇精英·四川花鳥畫》
作 品 集 《陳滯冬畫集》《陳滯冬書法集》《現代書法字型檔·陳滯冬》《山川悠遠——陳滯冬藝術生活五十年回顧展作品集》《玉山高處——陳滯冬作品集》《秋月春風——陳滯冬花鳥畫作品集》《花花世界——陳滯冬花鳥畫小品展作品集》《神與物游——陳滯冬作品集》《目擊道存——陳滯冬寫生展作品集》《簾卷西風》《秋色連波》
相關文章
玉山堂外樹離離聆聽
——陳滯冬先生筆底的波瀾
邱路琰
初秋的下午,我漫步在去往玉壘山的小徑上。玉壘山是岷江導入成都平原的最後一坐山,它不高卻將洶湧的江水鎖住,讓其有節制的注入平原!玉山堂便位於玉壘山的一側,文廟的後面,若以風水家的眼光來看此處四象和合,布局嚴謹,誠一居家的神仙地盤!
玉山堂主人陳滯冬先生便是我時常造訪的老師,每次與夫子游都足以使我學問與藝事有所得,因此每次的玉山問道都讓我格外欣喜。
我一直在思維中國傳統人文與藝術的“前世今生”,即如何讓古老的繪畫依然能夠打動身處不同時代人們的內心。中國文化在近一百年以來遇到過兩次較大的詰難,一是清朝覆滅後帶來對傳統文化的質疑與反思,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學人將中國近現代的沒落與不振歸結在了文化上,甚到以一種完全否定的方式來對待中國文化,而這一否定的直接後果便是讓國人對於整箇中華文明產生了嚴重的自悲感,以至於在今天我們都不能“貧而無讒,富而不驕”的面對自己。
而更為嚴峻的詰難則直指當下,並且我亦深深的感受到了西方文化“摧枯拉朽”的侵蝕力量。在繪畫上能夠去力行這種喚醒的畫家卻太少,陳滯冬先生的工筆畫卻猶如一聲晨锺敲響在我們的耳邊,或許因心的昏潰未曾聽見!
陳滯冬先生的工筆畫有意將宋人工筆的細膩與精湛融化到漢唐氣象之中,並以人文畫的筆墨方式重構工筆畫,讓其充滿了富於人文氣質的視覺振憾。
節奏與律感,或是一切藝術感人的原因。陳滯冬先生的工筆繪畫常以數種筆調與筆法營造不同的物態結構,其樹與枝的線條是老辣古拙、花的線質柔美輕快、葉片的線條厚重舒展,當這些不同質地的線條編織在一起時,會讓讀者感受到與自然物態相契合的韻致,然而又不是自然物態本身,這是一種詩意般游離的表現。
另者陳滯冬先生工筆繪畫於色彩則有發前人未發的精妙。其所直襲張大千、晏濟元等先賢所重啟的重彩色使用方法,但先生的重彩使用 卻改造了前人所營造的氛圍,其繪畫的調子是更偏於文人畫系統的,將近世工筆畫那種鉛華、浮躁、艷俗以其學識與修養將之通通滌去。
在玉山堂聆聽先生教誨時有清風徐來,或有好鳥相鳴,這都讓我感到一份來自人文深處的默契,從玉山堂望去的滿目青山中亦有枯樹雜然其間,古人云:“畫山不可無枯樹,否則氣不疏通”在中國文人與藝術這坐山上卻是滿山枯枝了無生趣,人文與藝術的精神指向要麼是浮越的躁狂,或者是陳舊的因循,幸而有如先生的存在讓我們能夠在當下感受到來自心靈的聲音!
壬辰秋月復之記於七月畫舫
當隱者,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對很多誘惑不動心,就是隱
畫家陳滯冬:畫室隱在水池下
一句禪:當代隱士的“隱”,主要是獨善其身
作為大畫家陳子莊、晏濟元的惟一“雙料高徒”,畫家、書法家、藝術史學者陳滯冬過著近乎閒雲野鶴的生活。這么多年一直生活在四川的陳滯冬,久居青城山麓,“思索詰難,隱於畫後”。他的生活如同經典的文人畫中描繪的一般,雲淡風輕、寫意十足,大有“俗世翩翩少年歌一曲,心聲只給青山聽”的意味。
陳滯冬學畫始於1968年,當時他剛滿18歲,跟陳子莊先生學畫。“去了以後,陳先生的生活方式對我是一種很大的吸引,我才知道生活原來可以這樣過,我馬上放棄了一切,開始學畫。”1974年開始,開始跟另一位大畫家晏濟元學習。“簡單來說,影響我並最終讓我選擇現在這種生活方式的,就是‘兩個人三本書’——兩個人即陳子莊、晏濟元;三本書是《約翰·克里斯多夫》《靜靜的頓河》《大衛·科波菲爾》。”
少城一處靜謐的小區,翠竹掩映,一扇籬笆小門虛掩,如若等待騎驢攜酒而來的好友。陳滯冬的畫室太隱蔽了,竟藏在這小院水池下的地下室里!雖然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畫家,但他的生活形態之“低隱”讓人吃驚。一個在圈內著名的段子是,一次一個大老闆提著好幾百萬的現金找到他,想要一次將他陳列室的作品包圓,他馬上叫人把他打發走了……“我喜歡‘隱’下來,對我的創作更有利。
陳滯冬要去北京發展了,這讓人相當吃驚。難道“隱在青城”多年的習慣要破了?他解釋說,自己需要一個更廣闊的平台施展藝術才華。“‘隱’的最高境界是能在合適的時候走出去,但他的生活本真是隱下去的。”陳滯冬說。
展覽資料
2013年1月19日下午三點,“口頭禪——陳滯冬的畫禪之境”專題書畫展在七月畫舫隆重開幕。此次畫展展出的皆為陳滯冬老師近年來的最新力作,主要包括《口頭禪》系列、《羅漢圖》系列、對聯、條幅、《仿明人十六應真圖》手卷等作品總計34幅。
此次畫展立足學術性,主題鮮明。以山家清供為主題的18幅《口頭禪》系列作品可以視為是陳老師以“口頭”來體悟人生的心得;以佛教人物為主題的6幅《羅漢圖》系列作品則表達了陳老師對“禪”的個人見解;《仿明人十六應真圖》手卷則頗為傳神地為我們展示出明人筆下的應真形象。
2015年9月《山川悠遠——陳滯冬藝術生活五十年回顧展》
2015年9月24日至10月4日,《山川悠遠——陳滯冬藝術生活五十年回顧展》在四川博物院開幕。此次畫展由四川博物院主辦,是對陳滯冬先生數十年繪畫藝術歷程的一次回顧與總結。展出陳先生自1970年代至2015年曆年所作精品代表作80件,包括工筆重彩山水畫《貢嘎山》三聯屏、《金頂日出》雙聯屏、《喜馬拉雅之夢》長卷、《金沙溯源》長卷;重彩花鳥畫《彭州牡丹譜》、《口頭禪》等作品。展覽同時,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紀念畫冊《山川悠遠——陳滯冬藝術生活五十年回顧展》、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畫冊《玉山高處》。